APP下载

创新春风涌古城 转型升级展活力
——河北省保定市创新发展纪实

2016-03-22河北省省委办公厅调研组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保定市科技服务

◎ 河北省省委办公厅调研组

创新春风涌古城 转型升级展活力
——河北省保定市创新发展纪实

◎ 河北省省委办公厅调研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高端引领、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全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强化“开放、高端、创新、统筹、效率”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城、低碳之城,取得明显成效。

保定市创新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毗邻北京的保定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保定行政区划调整成功获批,也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拓展出巨大空间。保定把北京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与保定的产业基础、空间布局、资源人文优势紧密结合,以互利共赢的赤诚之心广泛开展与京津的深度对接,最大限度地把京津的科技成果、高端人才、科研机构引进来。仅去年以来,保定市与京津合作项目147个,总投资达5320亿元。

一、借船出海、借梯上楼,让京津创新资源最大限度为我所用

保定市率先与中国科协“联姻”,充分依托全国学会的创新资源,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提出一个800多项企业技术需求名单,促成学会与企业深度对接合作,促进研发与生产紧密结合,通过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试验基地,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对接,使企业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一举跃升到行业高端,引领市场方向。

借力北京高端科技资源,保定市组织企业与中科院对接10余次。同光晶体公司与中科院共同成立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联盟,致力于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国电联合动力公司成立了风电设备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营业额三年增长37倍多,成为风电行业发展最快的企业。

二、高端引领、创新驱动,让特色支柱产业成为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支柱产业是地方经济的命脉和支撑,只有把支柱产业的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扶持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才能提升竞争实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真正当好立市立县的四梁八柱。多年来,保定始终坚持低碳高端发展路径,依托独特的区位、交通、产业、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努力发展汽车、新能源、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培育出长城汽车、英利集团、奥润顺达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保定全市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保定不断加大对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扶持力度,集中优势生产要素,对支柱产业在土地供应、水电等要素配置方面全力保障,建设科技融资平台,鼓励发明创造和重大成果转化,加快“保定制造”向“保定创造”转变。英利集团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将创新理念融入到每一个环节,拥有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和多项核心技术;长城公司旗下的SUV连续12年蝉联全国销量冠军,经营业绩在自主品牌中排行第一;标正机床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以国内唯一研制复合材料自动缠绕设备的实力,成为中国“机械滑台行业十强”首强企业。

三、创新创业、产学研结合,让中小企业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

创新既需要骨干企业引领,更需要中小企业支撑。近年来,保定市着眼于打造创新之城,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作为重头戏来抓,大力实施苗圃、雏鹰、科技小巨人三项工程,培育出一批面向创客的孵化基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推进全民创新创业,激活培育市场主体。从2013年开始,保定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开展全民创新创业行动,不断激活创新创业主体,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推广一站式服务模式,优化服务环境。2015年以来,保定市各类市场主体新增9万户,达到34.6万户,初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聚集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保定市现有17所高等院校,在校生25万人以上,各类科技人员11万余人。目前,保定市引进院士41名,培养各类技术拔尖人才270余人,2015年全市7名科技人员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5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多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45家;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科技创新园、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院士工作站、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各类创新平台160余个,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00多项,专利申请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有力支撑了保定新一轮跨越发展。保定市还与中科院北京分院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与中科院12个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促成了23家企业与北京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22个项目在保定市落地转化;与北京市科委签订科技创新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对接,加强和促进在双方科技园区、科技金融、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四、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让创新创业平台成为支撑发展的增长极

创新无极限,平台是关键。近年来,保定市把做大做强产业载体平台作为一条贯穿全局的工作主线,以承接京津科技创新资源为目标,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在保定全市谋划了10大重点发展板块、18个重点建设园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将各类园区基地打造成创新发展的增长极。

做好“无中生有”大文章。围绕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创造性抓好产业园区建设。保定市充分发挥白洋淀科技城的统领作用,打造“一城多园”的大发展格局,为京津创新资源和科技优质要素汇集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植入中关村基因,构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打造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组建中国光电网产业创新联盟、中国国际新能源应急产业创新联盟等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以资产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三位一体”产学研联合体。

走好“有中生新”先手棋。保定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已形成创新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总投资达120亿元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通过产业对接、企业对接、项目对接、长效对接,形成绵延百公里的汽车产业带,谋划建成国际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成为中国北方地区首屈一指的汽车基地;与北京丰台区共建的中关村丰台园保定满城分园,充分发挥丰台区在科技孵化、创新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和保定市在承载空间、科技(创新)转化等方面的优势,两地政府创新合作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以1∶1比例共同出资成立合作发展基金,共同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建共享先行示范园区;由保定高新区联合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五所大学共建的保定大学科技园,是河北首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重点建设科技文化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京津冀区域中小型科技文化及创新产业孵化聚集基地、京津冀协同创新高地,打造保定东部科技文化经济崛起带。

五、崇尚创新、鼓励创造,让高端科技成为创新发展的制胜法宝

创新发展,科技为王。谁掌握了高端核心科技,谁就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立中集团,专业研发制造微纳米级功能性合金新材料、智能金属模具,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之一;九孚生化,专业研发和应用生物酶催化技术,从2万元创业奔向30亿元的奇迹只用了10年时间;维尔铸机,始终瞄准世界最高端进行研发,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30余项,目前三大类产品位列全国第一;锐讯水射流,是国内第一家、也是业内唯一一家从事便携式水切割设备研发与生产的创新型企业,“水刀坊”成为了独有品牌;奥润顺达门窗,通过与德国先进技术对接,刷新了门窗行业理念,连续8年在新品研发、市场销售方面排名全行业第一。

六、创新政策、全程服务,让优良环境成为创新发展的坚实保障

创新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政策到位了、服务跟上了、环境优化了,创新发展就有了阳光和沃土。保定能成为创新之城,关键在于保定市委、市政府持续发力,紧紧围绕企业需求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始终为创新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政策扶持,突出“实”字。保定市始终坚持把“高端引领、创新驱动”作为核心主导战略,以创新发展的需求定导向、定措施、定服务。2014年以来,保定先后出台了开展全民创业行动若干意见、科技创新八条措施、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科技顾问工作规则、全民创业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针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不足的现实,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千方百计招贤纳士。针对企业研发经费困难问题,大幅增加科技经费投入,2015年安排3689万元,比2014年增加1000万元,并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创业扶持资金,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服务保障,突出“暖”字。保定市着力提供优质服务,在河北省首先趟出“两个代办”的新路子,实现“企业点菜、政府端菜”。以落户满城区的九孚生化为例,在遇到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难题时,区、乡政府主动接手搞服务,手续办理、征地补偿、群众工作、跨线协调等难题全程专人代办,实现了“两不见面”。目前,保定已经为356个重点投资项目提供了这种“保姆式”服务。

优化环境,突出“舍”字。有舍才有得。保定市政府在构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招商中亮出“大手笔”,提供了占地45亩、投资5.2亿元、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可容纳数百家企业的“双子座”办公楼,让创新中心和首批企业免费使用10年,并且配套设施在企业入驻之前就已齐全。大“舍”背后有大“得”,看似赔本的投入,换来了独一无二的招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企业落户。

深化改革,突出“简”字。保定市理顺管理、扫除障碍、疏通筋脉,一系列实招真招直指顽疾。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申报过程中,保定市科协只用了3天时间,就梳理出人才、技术和项目需求885项,及时对接汇报,靠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打开了推动创新的阀门,吸引更多创业者投身热土,为保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2014年,保定亿元以上项目555个,完成投资1533.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33个。2015年,亿元以上项目269个,完成投资322.19亿元。

计利计天下,创业当长青。当前,创新主体正从小众走向大众,创业活动正从闭门造车趋于开放协同,保定将继续秉持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革故鼎新的远略,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蓄更多创新能量,引爆更多创新项目,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生根,让更多的科技企业展翅高飞。

保定市创新发展的新年规划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开启之年,也是保定市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攻坚之年。在新的一年,保定市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三服务、三力争”,即:服务创新、服务协同、服务发展,力争主动、力争作为、力争项目。围绕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十”加“五”重点任务,即实施好十项专项行动和开展好五项专题活动。

一、服务创新、服务协同、服务发展

服务创新。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通过服务创新,营造激励创新的环境,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构建高效的工作体系,形成深度融合的创新局面。

服务协同。协同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核心动力。服务协同必须立足本地产业需求、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壮大创新平台、做优创新环境、引进京津创新要素、承接京津资源外溢,以共建项目为抓手,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服务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十三五规划第一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技系统就要绷住服务发展这根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谋实事,抓落实,以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驱动产业发展。

二、力争主动、力争作为、力争项目

力争主动。抢抓机遇就能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发展。在新形势下要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乘势而上,集聚正能量,释放精气神,增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力争作为。科技创新上升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高度,成为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中坚力量,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推不得”的责任感,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

力争项目。争取项目是适应新常态、奋力抢抓新机遇的突破口。要积极关注、掌握省、部项目申报信息,在争取项目上抢抓先机,先发力、发大力,主动作为,积极跑争,跟进工作,最大限度争取省、部级项目、资金支持。

三、实施十项专项行动

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壮大行动。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凝练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项目予以支持;争取一批项目列入省、部科技计划;突破一批制约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大关键技术;组织一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申报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选择一批优势企业列为重点培育对象,帮助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力促15家以上的企业通过认定,同时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积极推荐创新能力强、在行业有一定影响的企业申报省创新型企业,我市创新企业达18家以上;新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力争全市达到25家以上。

二是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深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培育工作。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全省排名“保二争一”。

三是实施京津保科技合作行动。走进中关村、中科院、中央院校、中字央企、中直科研机构,带着问题搞对接、有的放矢谈合作,为全市企业谋划对接科技项目,引进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吸引高端人才,将保定建设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在打造京津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四是实施科技园区共建行动。加强与京津大院大所、科技型大集团合作共建,集中打造几个千亿元的“大块头”园区,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造高新技术聚集、高端人才聚集、科技企业聚集的省级科技园区。鼓励和引导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及其它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力争更多的省级园区落户我市。完善农业园区体系,壮大省级以上农业园区实力。鼓励县(市、区)“一县(市、区)一园区,一园一特色”的差异化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格局。

五是实施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行动。支持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开展联合创新。鼓励社会机构建设全方位科技服务平台,为科技型创新企业提供包括技术转化、政府政策咨询、科技成果孵化、科技金融支持等集成化、高品质的科技服务。释放开放实验室等平台的发展活力,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服务,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六是实施申报省、部项目资金突破行动。把争取项目作为积极适应新常态、奋力抢抓新机遇的突破口,加大科技计划申报,积极跑争,最大限度争取省级项目、资金支持。争取一批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力争突破一批制约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大关键技术。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监管,巩固项目验收清理行动成果。

七是实施专利战略行动。强化知识产权培训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重点培育一批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引导“零专利”企业捕捉创新点、挖掘专利资源,扩大中小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进京津优秀的专利代理中介机构1-2家,帮助辖区内50家以上企业专利消零和专利质量提升,专利申请数量达到4000件以上。

八是实施新型孵化载体建设行动。鼓励支持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建设,按照“成熟一批,认定一批”的原则,开展市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力争市级众创空间达到40家以上,筛选标准高、效果好的向省级申报,确保此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九是实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提升行动。出台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政策、新办法。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和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机制,改善融资环境,提供宽松的投融资条件。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加大技术转移机构培育,探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研发和要素流通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渠道,增设技术交易合同认定登记站,提升技术交易合同认定登记额。

十是实施科技服务平台能力提升行动。发挥我局“科技创新与文献支撑服务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科技型企业信息库”、“企业技术需求库”、“京津冀技术交易河北平台”、“京津冀技术交易保定工作站”、联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等科技服务创新平台作用,主动谋划、主动推动、主动落实,推动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四、开展五项专题活动

一是开展服务型机关建设活动。秉承“来到保定、一切搞定”的发展理念,坚定“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服务意识,将“走访企业无终点,服务发展不停步”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新常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立足本职,全局发力,服务重点行业领域,聚焦解决问题,通过一线工作,锤炼队伍,助力发展。力争通过一年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一批难题、促成一批合作、引进一批人才、转化一批成果,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是开展“三项十优”评选活动。坚持标准,提高质量,广泛宣传,扩大影响,让优秀创新型企业、优秀创新平台、优秀发明专利起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提升“保定创造”水平,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开展首届科技环保节活动。联合媒体与相关企事业单位,集中推广、展示一批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在宣传科技、引导创新、服务民生的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开展创业创新大赛活动。组织高校、社团,开展我市的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打造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

五是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制定完善科普政策,推动“三下乡”活动,搞好“科普宣传周”,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坚持标准,扩大数量,在巩固科普示范村(社区)建设的同时,新建10个科普示范村(社区)。

猜你喜欢

保定市科技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科技助我来看云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