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多元创业生态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2016-03-22民建中央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

◎ 民建中央

培育多元创业生态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 民建中央

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宏观经济面临制造业“去产能化”、房地产“去库存化”、金融体系“去杠杆化”、股市调整“去泡沫化”、环境“去污染化”五大“阵痛”,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释放民智民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避免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重要举措,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推动新的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引领新一轮互联网创业浪潮,中关村和深圳等高新区与科技园区引领新一轮聚合创业创新浪潮,企业并购热刺激了“职业创业人”崛起,我国正在形成新一轮创业浪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82%的企业经营者已经意识到当前创新的紧迫性,81%的企业家创新意愿“明显增强”或“有所增强”。创业创新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未来趋势。根据安利的全球创业报告,85%的中国受访者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业意愿,中国的创业指数79%,远远高于全球(51%)和亚洲(64%)。全社会的创业热情不断高涨,创业氛围越发浓厚。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康发展,需要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方联动的协同创业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发挥大企业和互联网平台的“龙头”作用,培育创业文化,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完善创业创新服务,降低创业成本,激发“双创”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此,我们建议:

1.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营造“实业能致富,创新致大富”的创业创新环境,推进创业服务业发展,打造良好创业创新生态,形成创业创新“栖息地”。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创业程序,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政府责任的“加法”,换取创业创新的“乘法”。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快落实创业创新政策,营造有利于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引导“精英”创业和“草根”创业共同发展,打造不同类型创业载体,形成创业的“栖息地”。进一步减轻初创企业税费负担,统筹研究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适用范围,进一步清理规范涉及初创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采取“跟投”风险投资的市场化方式,使用政府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改变政府基金过多沉淀闲置状态。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及专利保险试点,简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打造服务良好的生活空间、工作空间、网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通过盘活闲置厂房等资源提供成本较低的众创场所。

2.发挥天使投资在创业创新初期的关键作用,大力支持VC/PE等股权投资,探索发展以股权众筹为主的互联网金融,发挥“新三板”作为中小微企业重要融资平台的作用,鼓励资本市场面向创业项目并购重组。壮大天使投资人队伍,构建网络交流平台,让天使投资成为“双创”的重要资本推手。营造促进股权投资宽松发展的环境,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鼓励创业投资阶段前移,关注创业早期,充分发挥天使投资在创业创新初期的关键作用。高度重视互联网征信体系等建设。发展包括股权众筹在内的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众筹、众包、众创”的有效对接。全面推进众创,积极推广众包,稳健发展众筹,实现创业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的有效匹配。发展面向创业创新的新三板市场,有序推进市商扩容,适时推出市场分层与竞价交易,并开展新三板优质企业向创业板转板试点。进一步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发展,鼓励面向创业项目的资本市场并购重组,通过并购创业项目,培育“职业创业人”。

3.鼓励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加大创新成果应用示范,使创业与创新联动,发挥科技大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科技大企业衍生、“裂变”创业。重视互联网平台在推进创业创新联动中的作用,注重对众包等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使发明者、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支持科技人员流向生产第一线,鼓励科技人员以兼职或离岗等方式创业创新,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展自主创业或合作创业,或者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项目承包等多种形式转化创新成果,参与科技创业。推动大企业科技人员和高管离职衍生、裂变创业,为创业提供技术和管理人才,形成新的领军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企业为创业提供更公平的创业环境、更开放的创业空间、更低的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更活跃的风投资本。鼓励支持企业内部创业。鼓励大企业内部创业创新,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实现公司业务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4.培育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创业文化,推进包容失败的创业创新制度建设,构建“多形式、多渠道、广覆盖”高效的创业培训体系,推广运用国际创业培训项目,推进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理解并支持有技术、懂市场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离职创业,同时政府监管部门要对“双创”新事物多包容、少苛责,多鼓励、少设限,不能对产业初创期的新业态“棍棒执法”,不能对新生产模式企业按老办法监管。进一步加强“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力度、扩大举办城市范围,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创客文化、极客精神,强化社会创业创新文化氛围。把创业创新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借鉴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面向农民工的创业教育和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创业意识,提高农民工的创业能力。推进创业实践与创业培训的有机结合,积极引进国际创业培训项目。通过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搭建创业者交流平台,实现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

促进创业创新健康发展,亟须避免误导,防止误区。一要避免“双创”“浮躁化”,创业创新是一种长期行为,是比拼恒心和耐力的“长跑”,需要脚踏实地的深耕细作;二要防止创新“运动化”,避免众创“一哄而起”,盲目跟风,走入“全民炼钢”式的大跃进误区,一些创业陷入“一热就进,一进就死”的怪圈;三要避免投资和创业“泡沫化”,一些人想通过创业“借一把巧力,实现一夜暴富”,利用各种“故事”进行炒作,项目估值一再被吹高,大量创业空心化;四要避免对“双创”理解上的“全民化”,创业创新是“成三败七、九死一生”的高风险的创造性活动,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创业,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发展高科技创业;五要避免“互联网+”创业的过度“网络虚拟化”,实体经济是网络新经济的基石,脱离现实、背离实体经济的盲目去“+”,过度“神化”互联网,不是健康的创业;六要避免创业教育“功利化”,创业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精髓重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冒险精神、独立意识,使其能在各行各业工作中创造性地解决职业发展中的问题。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