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3

2016-03-22

WTO经济导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利益报告银行

截至2013年10月31日,通过企业主动寄送、企业官方网站下载及网络查询等方式,我们共收集到银行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33份。我们依据“金蜜蜂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2013”,对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基于报告参数,我们对银行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整体描述,并结合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咨询方面的经验,对这些报告的整体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尝试总结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一、回顾2013年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情况

33份 截至2013年10月31日,银行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33份。

5次 发布报告的银行中,超过一半以上的银行已经连续5次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51页及以上 篇幅在51页及以上的报告达到58%,以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绝大多数的报告名称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为31份,占比约为94%;还有2份报告名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

G3.0/G3.1 61%报告采用了多种编制依据,其中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国银行业协会提出的相关意见和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引为主要编制依据。

45% 在发布报告的银行中,有15家银行聘请了审验机构对报告进行了审验,主要集中在大型商业银行,这一比率远远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平均8%的审验比率,反映出银行极为关注披露信息的可信度。

二、对2013年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质量作出判断

我们依据得分的不同将报告分为起步、发展、追赶、优秀和卓越5个层次。从整体来看,银行报告的平均得分为60.10分,整体水平处于追赶阶段。其中,相当一部分报告是高质量的报告,包括15%已达卓越水平的报告和30%处于优秀阶段的报告。约有1/3的报告处于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银行业企业报告整体质量明显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水平,尤其在可比性和可读性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从银行企业报告自身质量来看,创新性和可信性为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我们的发现

发现一:展露社会责任管理的“痕迹”

众多报告反映出银行逐步开始将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融入战略管理和日常运营。

部分理念领先的银行,还运用社会责任管理思维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参照社会责任管理的逻辑对报告进行架构,将社会责任实践作为社会责任管理的结果对外展示,并且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本身作为公司内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社会责任管理的成效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

发现二:体现对“影响”的有效管理

银行的行业属性,决定了它的管理经营会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产生直接的巨大影响。这就需要银行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能够识别这些影响、分析这些影响,并展示对这些“影响”是如何管理的以及最终的管理结果如何。银行报告以清晰的脉络,展现了对这些“影响”的有效管理,所披露的内容不仅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紧密呼应,而且对包括监管机构、客户、社区等众多利益相关方关注的议题进行了回应,特别是对社会较为关注的金融消费议题,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银行报告在质量判断维度中的完整性上得分最高。

发现三: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差异较大

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银行业中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力军,报告质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大型商业银行的报告质量处于优秀阶段,农村金融机构的报告质量仍处于发展阶段。这与他们自身管理经营水平、外界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度关系较大。大型商业银行与国计民生关系极为紧密,是中国银行业的领军人物,是最先接触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一批中国企业,因此在社会责任实践、社会责任管理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反观农村金融机构,作为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领域中的后起之秀,在理念认知、管理和实践水平方面与大型商业银行还存在明显差距。

四、我们的建议

建议一:深入探究银行的责任本质

21世纪国际金融行业跌荡起伏,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外部利益相关方对银行社会责任有了更多的关注。作为掌握着社会可持续发展金融资源使用方式和流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担负着基础而根本的社会责任。尽管中国的银行间存在同质化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不同之处。鉴于银行的企业性质有所差异、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对于经营范围的设定、产品的设置考虑也有所不同,其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也会存在差异,利益相关方对其要求和期望更是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银行应该找准自己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明确利益相关方对自己的期望和诉求,进一步清晰自己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根本价值,在报告中进行清晰阐述。

建议二:通过报告,打造“自己”的责任品牌

不可否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新渠道和新方式。除了传统的品牌宣传活动外,社会责任报告在诠释企业内在价值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报告中,要超越单纯对产品价值、市场价值或者股东价值阐述,展示企业品牌背后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只有这样,报告传递出的信息才最有可能与读者,即利益相关方产生共鸣,从而在利益相关方头脑中形成对企业负责任形象的认知和积累。这不仅有利于形成各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特色,更为有利于在利益相关方中树立具有自身品牌内涵的责任形象。

建议三:以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创新推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创新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创新依赖于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上的创新。通过与国际标准和国际最佳实践对标,加强与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广泛沟通,将社会和环境发展中出现的新要求纳入到企业决策和日常经营,以负责任的创新性思维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进而促使银行能够从新的视角阐述价值理念、履责行动和责任绩效,以此带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创新。

编辑|刘书梅 shumei.liu@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利益报告银行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银行激进求变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