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生态旅游研究计量分析*

2016-03-22程德年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程德年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 旅游管理系,江苏 苏州 215123)



[旅游业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生态旅游研究计量分析*

程德年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 旅游管理系,江苏 苏州 215123)

[摘要]生态旅游理念提出已30多年。30年间,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本质、市场、影响等研究做出重大努力,回顾并反思前两个10年生态旅游研究。基于CSSCI 数据库文献分析,研究通过文献收集、筛选和分析尝试解决最近一个10年中,生态旅游关注的焦点内容、与现有国内生态旅游综述相比研究新的发现、与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相比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存在的不足这3个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近10年生态旅游研究至少包括三大主题,同时生态旅游研究在系统论和方法论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最后讨论政府如何引导生态旅游研究。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进展;CSSCI

生态旅游是一种眷注自然地域体验和强调自然环境保护的旅游方式。自生态旅游概念确定后近30年间,关于生态旅游的意义——为何产生、以何种形式呈现、谁参与这一活动、它在哪里发生、具备什么影响、如何对其进行管理等主要问题得到研究。2006年,Weaver在生态旅游概念提出20年之际回顾国外生态旅游学术研究[1],在国内,诸多研究者也从不同角度反思国内生态旅游研究[2-4]。本文研究将对近10年(2004—2014年)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加以回顾、借鉴和经验总结,研究旨在解决以下3个关键问题:2004-2014这10年间,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关注焦点内容有哪些?与现有国内生态旅游综述相比,本文研究综述是否有所新的发现?与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综述相比,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存在哪些不足?

一、研究设计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数据库为生态旅游学术文献检索来源,检索时间为2015年4月29日至2015年5月13日, 2004—2014年是检索的年限范围,检索论文为数据库内的全部期刊。生态旅游概念与自然旅游、可持续性旅游、探险旅游、替代性旅游、绿色旅游、混合旅游等相关术语共同发展,但出于降低检索复杂性和提高精准度的目的,研究仅以“生态旅游”为所有字段进行检索,所有字段能全面检索文献,这种宽泛查询方式虽会有一定数量的冗余文献,但对于全面检索学术研究成果是有益的。具体检索步骤如下:①数据收集:在CSSCI数据库中,以“生态旅游”为所有字段进行搜索,检索结果包括737篇论文,11篇综述,5篇评论和4篇报告,以及其他资料3篇;②数据筛选:首先,在类型选择中选择“论文”,2004—2014年间共有生态旅游文献479篇;其次,从2004年开始,进行简单初步的筛选,依据文献主题剔除明显不相关文献,共得346篇文献;最后,对文献进行仔细的摘要、引言和研究结论阅读,根据内容再次进行文献筛选,最终选取185篇文献作为综述的数据来源;③数据分析:将所选取的185篇文献以txt文本格式导入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一)文献年发表量

如图1所示,近10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分布大致有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4—2007年,4年间,生态旅游研究呈现相对上升的状态,这可能与“2002国际生态旅游年”紧密关联;第二阶段为2008—2012年,5年间生态旅游研究相比第一阶段有所下滑,即便2009年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但整体趋势相对平稳;第三阶段为2012年以后,生态旅游研究相比第一和第二阶段呈现明显下滑趋势,至2013年、2014年分别仅有8篇和6篇学术文献,生态旅游研究热度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1 生态旅游文献年发表量图

(二)期刊分布

生态旅游研究文献在旅游学主要核心期刊中都有所体现。表1显示,《旅游学刊》和《经济地理》期刊发表的生态旅游文献占据统计总量较大比重,分别占比15.14%、13.51%。其次是《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保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分别有18篇、17篇、15篇、13篇和12篇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章。其他期刊,如《旅游科学》等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献总计有57篇。

表1 生态旅游文献数量期刊分布

数据来源:CiteSpace软件统计结果。

(三)核心作者群

核心作者发表论文数通过公式N1= 0.747(Nmax)1/2计算。CSSCI期刊最高产的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的黄震方教授,有6篇文章,计算得出N1=1.83,即发表论文数达到2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统计表明,有36位作者生态旅游发文数量在2篇及以上,仅占研究者总数的17.58%,且36位核心作者文献数量占185篇生态旅游文献数量的比重未达到普赖斯定律的50%,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这与吕君和刘丽梅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5]。

(四)关键词词频

在185篇文献中,研究对关键词词频进行统计,图2显示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在关键词词频统计中,研究者对相似含义的关键词进行合并,例如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图2显示,词频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可持续发展(旅游战略)或可持续旅游发展(27),其次是生态旅游开发或发展模式(21)、生态旅游资源(13)。其他诸如生态旅游者等关键词词频均在10以下。关键词揭示10年间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2 生态旅游文献关键词词频

三、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Weaver回顾国外1986—2006年间生态旅游研究时,从供给角度评述生态旅游研究主要内容及其相互联系。本文在关键词频的统计基础上,借鉴Weaver的分析思路,在供给框架下评述近10年国内生态旅游研究。

(一)供给

1.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以及低碳旅游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以及低碳旅游研究是生态旅游本质的探讨。

生态旅游是一种有机复合的自然旅游方式,“可持续”是其终极目标。具体来说,一是实现自然与生命和谐共生目标,二是兑现与周边区域旅游业共同发展的承诺。前者是生态旅游规划与一般旅游规划差异所在[6],后者体现在案例讨论中。关于如何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问题,杨桂华在研究中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四维目标模式[7]。如何理解实现可持续目标的动力机制?评判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标准又是什么?研究并未向前推进构建关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因果关系,以建立一个普遍性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和评判标准模式,这与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献流行经验主义、缺少实证主义的研究现状是一致的。

政治新形势给创新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耦合关联带来重大机遇与挑战。基于崇明岛案例,汪宇明试图说明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是行动响应的理想模式[8]。生态文明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多因素的综合,驱动运行机制更是牵涉若干利益相关者的博弈。然而,生态旅游仅是经济发展的非结构化模式之一,其在实现生态文明目标中能发挥多大功能、如何实现最大化效用仍值得深思。

关于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研究者似乎将这两者混为一谈。生态旅游本质是一种新旅游方式,以自然为基础的因素、教育性或学习性成分以及要求可持续性是核心界定标准[9]。低碳旅游强调尽量减少旅游活动产生碳排放量,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节能减排的可持续旅游形式[10]。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需求的对象和界定标准是有差异的,或许可以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更具象的生态旅游,两者在环境保护与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上具有一致性[11]。

2.生态旅游资源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生态旅游都与生态旅游发展形态相关。

生态旅游内涵的界定依然比较模糊[12],生态旅游的卖点是各种优越的环境资源[13],以环境资源为核心的生态旅游聚焦自然景观。譬如盐城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是自然保护区、辐射沙洲、互花米草草滩、滩涂贝类[14]。生态旅游每一条核心界定标准留有自由丰富的解释空间,这也使生态旅游资源界定存有一定争议。与自然环境关联的文化吸引物是否应包含在生态旅游资源之中?多数研究将文化作为生态旅游吸引物核心组成之一[15-16]。为此,国内研究者提出民俗或文化生态旅游。民俗或文化生态旅游,便是生态旅游内涵中与自然生态旅游相对应的部分[17]。

“民俗或文化生态旅游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答,有学者从生态旅游形式考虑,有学者关注基础资源属性和游客文化体验,也有学者强调自然和人文环境统一的终极目标。前两者重视文化吸引物,后者强调旅游发展可持续性。可见,国内学者更愿意从文化旅游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释文化生态旅游,强调文化体验和经济收益,究其原因是国内学者更关注“人文自然”[18],强调“天人合一”的生态景观。关注生态旅游文化因素无可厚非,然而文化吸引物在生态旅游中非核心要素,若过分强调文化资源,会有将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混为一谈的嫌疑。且游客在行程前极少会依据自然或文化单一要素做出旅游决策,行程中也很少会出现明显的生态或文化倾向转变,用“混合旅游”来描述这类情况或许更合适。

3.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案例地研究脱离不开自然保护区,这建立在生态旅游“自然”特征的基础之上。在关键词频统计中,案例地“西藏”和“内蒙古”各出现4次,“盐城海滨湿地”出现3次,“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出现2次,“九寨沟”出现2次,表明西北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甘青川藏地区是研究案例地中心区域。

在西藏案例地研究中,“怎么做”成为西藏生态旅游研究的关键。青藏铁路开通为大规模旅游提供便利,但西藏生态系统整体性受到威胁。对此,罗华主张实施“政府主导”“文化营销”“旅游精品”三大战略,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化解大众旅游带来的系列问题[19]。邓燕云和郑洲[20]等也对此进行研究。盐城海滨湿地案例的研究中,以黄震方为代表的研究者探索盐城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潜力和开发模式[16]830[21]。

现有研究从生态旅游角度关注自然保护地区,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并没有系统研究去辨识自然保护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主题和趋势。尽管研究者比较关注西北地区,但能持续追踪调查和评估西北地区生态旅游的案例研究并未出现,研究主题分散不集中。此外,拥有广袤森林资源的东北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在生态旅游案例研究中被遗忘,这与国际生态旅游研究相反,国外学者比较关注发达地域[1]1171,这反映出我国研究者对生态旅游发展的不同定位——更倾向于将生态旅游与欠发达地区相联。

4.乡村生态旅游

在生态旅游研究中,有学者提出新的生态旅游发展业态——乡村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发生地是乡村地域,有研究认为“乡村性”是乡村生态旅游吸引物的核心特征,其本质上仍是乡村旅游。如此理解过于浅显,一是忽略生态旅游核心界定标准之一的教育性,二是忽略乡村生态旅游与各类环境、经济及社会文化成本与收益问题的联系。杨敏和骆静珊强调了第二点的重要性[22]。乡村生态旅游的实质是在传统乡村旅游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是在经济效益基础上同时取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效果[23]。乡村生态旅游需要体现其生态保护性、可持续性和启发教育性,在产业经营中特别需要关注发展过程中的博弈均衡现象。

有学者结合案例地探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从开发方向与类型入手,指出应采取的主要开发措施[24],也有学者试图通过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25]。总体来看,这些研究无一不强调乡村生态旅游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不过乡村生态旅游的探讨却仍停留在概念化阶段,实证主义研究匮乏表明乡村生态旅游概念操作化的困难事实。其深层次原因一是对乡村生态旅游理解的浅薄,二是部分研究夸大乡村生态旅游自然环保、和谐共赢的“美好愿景”。无论乡村生态旅游拥有何等突出的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以及社会文化可持续性效应,唯有从事乡村生态旅游活动的市场营销机构能够持续经营,乡村生态旅游才能继续发展。研究在探讨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论述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和建言献策的同时,更应主动思考财政可行性问题及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个产业的状况。

(二)需求

1.生态旅游者

如果将生态旅游者定义为标准的追求自然环境学识的游客,他们就失去生态旅游“自然性”的特征。王群等研究指出生态旅游者统计应主要包括5类人群,将前往生态旅游区旅游的游客全部视为生态旅游者是片面的,它忽略了生态旅游内涵和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26]。然而在实际测量中,仍有一些研究先入为主——误将前往生态旅游区的游客定义为生态旅游者,预先研究对象界定和识别判断失误造成研究结论缺乏新意。这一问题在研究中普遍存在,后续研究更应该在调查前详细了解受访对象,力争通过自我识别法、专家判别法以及数学识别法等其他方法将真正的生态旅游者从自然旅游者中抽取出来[27]。据此对他们是否属于生态旅游者,更进一步来说,是严格生态旅游者或一般生态旅游者做出基本学术判断。

在生态旅游者议题上,李燕琴是代表性研究者。在对生态旅游者和一般游客有效分类的基础上,李燕琴进行动机、环境态度和管理倾向等多角度的比较研究[28-29]。近年来实证研究开始重视生态旅游者识别问题,曾菲菲等人依据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提出生态旅游者3个甄别因子:自然体验动机、学习性动机与环境态度[30],李明辉和谢辉[31]、罗芬和钟永德[32]等也对此进行研究。当然,也有文献淡化对生态旅游者的事先甄别,强调生态旅游实际效果[33],如此可降低研究难度。需要指出的是,生态旅游者研究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备受推崇,建构主义范式或实用主义范式的研究文献几乎空白。围绕生态旅游者动机、态度、行为3个关键问题进行质性研究值得尝试,在价值判断基础上进行生态旅游者调查,将丰富研究结论。10年间,朱璇所做关于生态旅游者和背包旅游者的比较研究是少数使用建构主义研究范式的文献[34],这反映出建构主义或实用主义方法在生态旅游者识别判断中应用前景的广阔性。

2.生态旅游开发或发展模式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范式比较统一,即结合具体案例地探讨区域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也有学者探讨某一类型地域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相比较而言,前者研究范式更具普遍性[35-38]。如,葛云建等提出盐城淤泥质海岸生态旅游发展具体措施[37]106。侯国林等提出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决策规划模式、经营管理模式、产品开发模式以及利益分配模式[38]124。与先前研究有所不同的是,后两者生态旅游开发或发展模式分析脱离从宏观层面出发的固化研究视角,而是建立在对当地旅游业实际情况调查、数据收集分析基础之上。

不难发现,生态旅游开发或发展模式研究范式相对固定,特别是案例地研究,在现状分析前提下探讨开发或发展模式。这般研究范式能基本阐述生态旅游开发或发展模式,却在适用性方面存在不足,即未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生态旅游发展涉及多个不相隶属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协调以及一致行动系统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也是研究空白点。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选择不能只建立在现状分析基础上,现有研究在系统性方面存在缺陷。并且,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过于注重理论探讨,缺乏对于案例地开发模式的评价研究。因此,生态旅游开发或发展模式的研究实际应该包括选取和评价两个基本问题。

3.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研究一个重要议题。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研究大致有两块内容:经验介绍和模式选择。前者研究有任啸[39]、艾菊红[40]等,后者有侯国林等[38]124、房艳刚和刘继生[41]、刘静艳等[42]、王军和王媛[43]。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侧重于社区参与模式的探讨,缺乏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及评价体系研究。研究认为,国内生态旅游社区参与问题应加快进入系统化研究阶段。从个体角度讲,一是扎根于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个案的纵横对比研究,揭示居民因不同需求而选择性参与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试图从个案研究中归纳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一般化的科学路径;二是探讨生态旅游社区参与障碍、规模水平、类型效果、失败原因等问题,检索结果发现仅黎洁[44]等对此进行过研究。从社区角度看,关注地方旅游专项规划中社区参与板块的纳入,解析通过旅游规划实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难题。从社会层面思考,几项议题值得深思:不同地域文化、经济政治背景下,生态旅游社区居民对“社区参与”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如何感知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和价值?当居民从“参与”的配角过渡转变为“所有”和“运营”的主角后,社区原有发展活力会有所不同吗?在分化和分离的现代社会,当空间内的居民在旅游业务或社区其他事务中拥有趋同利益,并因此相互间形成延展的亲朋关系,彼时的“社区”是否又回到 “大家族”时代?这对当代社会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四、结论

距离Lawrence、Wickins和Phillips关于“生态旅游在实现生态和经济目标的能力方面正经历一场‘合法性危机’”的论断已经快20年了。在这近20年间,学者从多个视角反思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否实现预设生态和经济目标、是否得到普遍推广并非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通过185篇CSSCI文献的年发表量、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群和关键词词频的统计分析,旨在回顾2004—2014年这10年间国内生态旅游学术研究发展,辨识生态旅游研究主要议题,探讨其研究存在不足以及未来努力方向。

从2004至2014年,这10年国内生态旅游研究中,至少有三大关注议题。

第一,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认知基本达成共识,一些新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低碳旅游等)逐渐融入生态旅游研究之中。不过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动力机制、评判标准研究和实际操作化方面面临较多困难,此外在未来研究中亟须科学评估生态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清晰界定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生态旅游开发或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开发或发展模式过度聚焦“模式”,很多模式选择忽略“前因”与“后果”的通盘考虑。生态旅游开发或发展模式的“前因”探索缺乏利益相关者视角,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以及如何协作虽偶有讨论,却缺少说服力强的案例研究。生态旅游开发或发展模式的“后果”研究也面临缺乏实证研究的困扰,在研究方法上迫切需要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指导。这当中,生态旅游市场营销是被研究者“遗忘的角落”,在决定生态旅游开发或发展模式后,针对生态旅游者的市场营销专项研究理应获得研究者更多关注。

第三,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的核心界定标准范围虽一直有所延伸,然而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仍是自然环境,其他诸如文化等吸引物都只是相关或次要因素。在这一点的共识上国内研究仍存在分歧,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等概念的提出强化文化保护的持续性和体验的原真性,却淡化生态旅游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核心特征,部分研究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置于生态旅游概念框架下探讨值得商榷,是否可以以新的概念去解释,既不忘生态旅游的本真,又突出人文因素的特质值得考虑。

在这3个主题以外,生态旅游研究还包括一些重要议题。如生态旅游发生区域(自然保护区)、业态(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者)、管理(社区参与)等,这几个次要的议题在研究视角和方法论上存在明显不足。例如自然保护区和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缺乏系统论的指引,建构主义和实用主义研究范式在生态旅游者甄别研究中应用前景广阔,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微观与宏观研究视角的延伸拓展、方法论指导均有提升潜力。

与国内研究者马波、鲁小波和李悦铮所做生态旅游综述相比,本文在以下几点有新发现:首先,本文发现文献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讨论逐步淡化。研究认为一是因为国内对生态旅游的理解相当混乱;二是由于2007年吴楚材等对生态旅游定义进行辨析,提出了获得多数研究者认同的生态旅游概念。其次,生态旅游社会、文化、经济影响探索未获得足够实证研究的支持,主要以席建超等[45]研究的生态环境影响为主。再次,本文研究强调生态旅游研究系统论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关注生态旅游业发展尤为迫切。最后,本文研究揭示生态旅游研究领域中方法论的不足,在生态旅游一些关键议题中,应更多尝试运用实证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研究范式。

与研究热度下降相悖的是,生态旅游一些重要问题仍未受到国内研究的重视。与Weaver所做国外生态旅游研究回顾相比,生态旅游产业化、市场营销、发展影响、质量管控、外部环境限制等问题解答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研究的充分支持。这反映国内生态旅游学术研究目前仍主要集中在概念和理论讨论层面,其发展实践的深入和突破并未真正引起重视。这与当前国内社会发展的现实是紧密相关的:一是缺少发展生态旅游的具体区域实践;二是受限于国内如火如荼的大众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市场的力量未能强大而引起关注,这也决定了未来生态旅游研究仍将面临诸多困难。

五、讨论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与检验尺度,生态旅游的区域实践在学术研究存在实证性、系统性和指导性不足的现状下便显得至关重要,即生态旅游研究的突破依托于在旅游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政府的产业实践。政府部门不应局限于依靠社会力量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或依据政策导向创建生态旅游区,更重要的是借助科研力量长期跟踪调研,整合生态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关系。如此,推动生态旅游学术研究,实现实践与理论互补协调。特别是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政府引导作用尤为突出,在以下两方面应多努力:

(一)重视科研力量,重塑乡村生态旅游认知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面上是为吸引客源,内里却是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重视并借助科研力量,不仅能科学制定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更能摒弃公职人员和学术个体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肤浅认知,尽力规避外部力量与内部动力间出现的目标、利益与机制冲突。由此在政府和科研团体合作过程中,生态旅游及其衍生概念可能得到重新建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动力机制和评判标准进一步明确,系统论的思想也会受到更高程度关注。以此更好地指导实践,这般良性循环是最理想的结果。

(二)划定示范区域,长期跟踪调查及时调整

创建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是制定发展大纲和管理法则、避免纸上谈兵的关键所在。示范区的创建既是政府服务于民的表现,更是检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财政可行性、完善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的试验田。科研团队长期对示范区进行跟踪调研,益于生态旅游与乡村建设协调共进,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改变生态旅游研究历时性不够、实证性欠缺、方法论不足的现状,更为关键的是加深旅游发展对乡村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影响的理解,推进社区旅游等议题研究进程,构建创新旅游学研究理论,实现成果向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溢出”。最终,最大化发挥示范区域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Weaver DB, Lawton LJ. Twenty years on: 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ecotourism research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5): 1168-1179.

[2]Zhang QJ, Hai Y.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studies on ecotourism [J].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00,21(3): 104-107.[张秋菊, 海鹰.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21(3): 104-107.]

[3]Ma B. Ecotourism in China: Literature review and essence exploration [J]. Tourism Science,2009,23(1): 1-6.[马波. 生态旅游在中国: 研究回顾与本质回归[J]. 旅游科学,2009,23(1): 1-6.]

[4]Lu XB,Li YZ. Progress in Chinese research on ecotouris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J].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6): 1018-1023.[鲁小波,李悦铮. 21 世纪初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 经济地理, 2009, 29(6): 1018-1023.]

[5]Lyu J, Liu LM. Philology analysis and enlightens of eco-travel research in China [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20(6): 136-140.[吕君, 刘丽梅.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学分析及启示[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20(6): 136-140.]

[6]Gao J. Eco-tourism: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ts practice [J]. Tourism Science, 2005, 19(6): 67-71.[高峻. 生态旅游: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J]. 旅游科学, 2005, 19(6): 67-71.]

[7]Yang GH. Targeting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cotourism[J].Human Geography, 2005, 20(5): 74-77.[杨桂华.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探析[J]. 人文地理, 2005, 20(5): 74-77.]

[8]Wang YM, Wu WJ, Qian L, et al. On tourism development pattern transition oriented b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case study of Chongming Island [J]. Tourism Science, 2010, 24(4): 1-11,25.[汪宇明, 吴文佳, 钱磊, 等. 生态文明导向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型:基于崇明岛案例[J]. 旅游科学, 2010, 24(4): 1-11,25.]

[9]Blamey RK.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J]. The 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 2001, 4(3): 5-22.

[10]Tang CC. Low carbon tourism: A sustainable tourism form for 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J]. Tourism Tribune, 2014, 29(3): 10-12.[唐承财. 低碳旅游: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节能减排的可持续旅游形式[J]. 旅游学刊, 2014, 29(3): 10-12.]

[11]Tang CC, Zhong LS, Cheng SK. Study on the connotation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n low-carbon tourism in China [J].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5): 862-867.[唐承财, 钟林生, 成升魁. 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经济地理, 2011, 31(5): 862-867.]

[12]Lu XL, Wu CY, Donohoe H.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finition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40 ecotourism definitions by China and foreign scholars [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2): 56-61.[卢小丽, 武春友, Holly Donohoe. 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 40 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 2006, 21(2): 56-61.]

[13]Wu CC, Wu ZW, Zheng QM, et al. A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ecotourism [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1): 67-71.[吴楚材, 吴章文, 郑群明, 等.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 2007, 22(1): 67-71.]

[14]Shen YM. The ecotourism resources and its exploitation in Yancheng littoral zone, Jiangsu Province[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4, 23(1): 52-55.[沈永明. 盐城沿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23(1): 52-55.]

[15]Qi DL, Li JL, Ge YJ, et al. On the evaluation theory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coastal areas: A case of Jiangsu coast [J]. Human Geography, 2005, 20(3): 88-93.[齐德利, 李加林, 葛云健, 等. 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核心问题探讨:以江苏沿海为例[J]. 人文地理, 2005, 20(3): 88-93.]

[16]Wang X, Huang ZF, Yuan LW, et al. A study on potential assessment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A case of coastal wetlands in Yancheng [J].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5): 830-834.[王霄, 黄震方, 袁林旺, 等. 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J]. 经济地理, 2007, 27(5): 830-834.]

[17]Song ZW, Zhou JM, Suo M, et al. Study on culture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ulture ecological protection experimental area: Taking Regong culture ecological protection experimental area for example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 23(5):128-131.[宋增文, 周建明, 所萌, 等.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5):128-131.]

[18]Ye W, Xue XM. Research on indigenous ecotourism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15(6): 55-61.[叶文, 薛熙明. 生态旅游本土化问题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15(6): 55-61.]

[19]Luo 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strategy of Tibet ecotourism[J].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 2012, 27(3): 33-38.[罗华. 西藏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与战略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 2012, 27(3): 33-38.]

[20]Deng YY, Zheng Z. Study on Tibet's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7, 13(5): 11-15.[邓燕云, 郑洲. 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发展生态旅游的视角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3(5): 11-15.]

[21]Huang ZF, Huang JW, Yuan LW, et al. Study on the pattern of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oastal wetland: A case study of the coastal wetland of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 [J]. Human Geography, 2007, 22(5): 118-123.[黄震方, 黄金文, 袁林旺, 等. 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J]. 人文地理, 2007, 22(5): 118-123.]

[22]Yang M, Luo JS. Survey and research on the rural ecotourism of Tuanjie Village in Kunming City [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2): 51-55.[杨敏, 骆静珊. 昆明市团结乡乡村生态旅游调查研究[J]. 旅游学刊, 2006, 21(2): 51-55.]

[23]Kou MT, Li LT, Chen KH. Further study on rural eco-tourism [J].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0, 10(2): 97-101.[寇明婷, 李录堂, 陈凯华. 乡村生态旅游的深层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2): 97-101.]

[24]Zhu D, Tang JB.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tourism in Sichuan [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09(7): 163-166.[诸丹, 唐建兵. 四川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7): 163-166.]

[25]Lian TH, Wang JY. Rural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10 (11): 169-172.[廉同辉, 王金叶. 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11): 169-172.]

[26]Wang Q, Lu L, Zhang JH. Discussion on eco-tourist statistics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 14(6): 72-76.[王群, 陆林, 章锦河.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者统计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4(6): 72-76.]

[27]Li YQ. Classif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eco-tourists recognition [J]. Social Sciences in Ningxia, 2006 (5): 131-133.[李燕琴. 生态旅游者识别方法分类与演变[J]. 宁夏社会科学, 2006 (5): 131-133.]

[28]Li YQ. A comparative study on eco-tourists' behavior and attitud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A case study of Baihuashan nature reserve in Beijing [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11): 75-80.[李燕琴. 国内外生态旅游者行为与态度特征的比较研究:以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旅游学刊, 2006, 21(11): 75-80.]

[29]Li YQ. Comparisons of eco-tourists and general tourists in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 case study of Baihuashan nature reserve in Beijing [J].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4): 665-671.[李燕琴. 生态旅游者与一般游客行为特征的比较:以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007, 27(4): 665-671.]

[30]Zeng FF, Luo YJ, Bi H, et al. Eco-tourists: Identification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34 (6): 182-192.[曾菲菲, 罗艳菊, 毕华, 等. 生态旅游者: 甄别与环境友好行为意向[J]. 经济地理, 2014,34 (6): 182-192.]

[31]Li MH, Xie H.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otivation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co-tourist [J]. Tourism Science, 2008, 22(3): 18-23.[李明辉, 谢辉. 中外生态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的比较研究[J]. 旅游科学, 2008, 22(3): 18-23.]

[32]Luo F, Zhong YD. Eco-tourist segmentation in Wulingyuan World Heritage Site: A perspective from environmental attitude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 [J].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2): 333-338.[罗芬, 钟永德.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细分研究:基于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视角[J]. 经济地理, 2011, 31(2): 333-338.]

[33]Li WM. A case study on the effect evaluation of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 Tourism Tribune, 2012,27(12): 80-87.[李文明.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 2012,27(12): 80-87.]

[34]Zhu X. The pioneers of the fragile ecotourism areas: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eco-tourists and backpacker tourists [J]. Human Geography, 2009, 23(6): 113-117.[朱璇. 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先遣军:关于生态旅游者和背包旅游者的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 2009, 23(6): 113-117.]

[35]Hao XL. The mode of grassl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 18(6): 112-117.[郝晓兰. 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18(6): 112-117.]

[36]Wu XL, Zang SY. Study on the models for fores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Yichun City [J]. Economic Geography, 2006, 26(6): 1071-1075.[吴相利, 臧淑英. 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模式[J]. 经济地理, 2006, 26(6): 1071-1075.]

[37]Ge YJ, Zhang RS, Yang GS. An idea of setting up national wetland park in Jiangsu coast wetland: A new way for Jiangsu coast wetl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J]. Resources Science, 2007, 29(1): 106-111.[葛云健, 张忍顺, 杨桂山. 创建盐城国家滨海湿地公园的构想:江苏淤泥质海岸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 资源科学, 2007, 29(1): 106-111.]

[38]Hou GL, Huang ZF, Zhang XL. Community participatory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of Yancheng coastal and marine wetland in Jiangsu Province [J]. Human Geography, 2007, 22(6): 124-128.[侯国林, 黄震方, 张小林. 江苏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人文地理, 2007, 22(6): 124-128.]

[39]Ren X. A probe int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anagerial mode of natural protection zones: A case study of Jiuzhaigou Natural Reserve Zone [J]. Tourism Science, 2005, 19(3): 16-19,25.[任啸. 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索: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 旅游科学, 2005, 19(3): 16-19,25.]

[40]Ai JH. Lo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ultural-ecological tour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tourist villages of the Dai people [J]. Ethno-National Studies, 2007 (4): 49-58.[艾菊红. 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 民族研究, 2007 (4): 49-58.]

[41]Fang YG, Liu JS. A study on community base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natural reserves of China [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20(1): 37-41.[房艳刚, 刘继生. 中国自然保护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20(1): 37-41.]

[42]Liu JY, Wei YC, Huang LY, et al. A case study on ecotourism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odel [J]. Tourism Science, 2008, 22(4): 59-64.[刘静艳, 韦玉春, 黄丽英, 等.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J]. 旅游科学, 2008, 22(4): 59-64.]

[43]Wang J, Wang 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atterns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wetland nature reserve in Jiangsu Province: A case study in the Jiangsu wetland nature reserve [J]. Resources Science, 2011, 33(11): 2175-2181.[王军, 王媛.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探讨:以江苏海滨湿地保护区为例[J]. 资源科学, 2011, 33(11): 2175-2181.]

[44]Li J. A demonstrative study on the rural community employ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inco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China's western regions:Taking the rural community in Shaanxi Taibaishan National Park as an example [J]. Tourism Tribune, 2005, 20(3): 18-22.[黎洁. 西部生态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就业与旅游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以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农村社区为例[J]. 旅游学刊, 2005, 20(3): 18-22.]

[45]Zhao MF, Xi JC, Ge QS. Dynamic response of water quality change in the Liupan Mountain Ecotourism Area to the human-induced tourism disturbance [J]. Resources Science, 2011, 33(9): 1815-1821.[赵美风, 席建超, 葛全胜. 六盘山生态旅游区水质变化对人类旅游活动干扰的动态响应[J]. 资源科学, 2011, 33(9): 1815-1821.]

[责任编辑:陆宝福]

关于增补罗秋菊教授为编辑委员会委员的通知

因工作需要,现增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罗秋菊为本刊编委会委员。特此通知。

《旅游论坛》编辑委员会

2016年1月15日

A Review on Chinese Studies on Ecotourism during 2004-2014

CHENG Denian

(TourismManagement,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123,China)

Abstract:Concept of eco-tourism has been raised over thirty years. In the period of three decades, scholars have made a major effort on connotation of eco-tourism, nature, marketing, impact, industries and other research issues. The research, focusing on ecotourism, was making progress with time forward. Here posed three main problems: What was the focus of ecotourism study in a recent decade? And whether new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eco-tourism research in the latest decade? Compared to previous foreign studies, were there any deficiencies in Chinese ecotourism stud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CSSCI database, the current paper took three steps, which were collecting statistics, selective and analytical papers, to solve those three key issues. This paper reviews each topic and comment on them, after which present research found and brought up some interesting problems that had high academic values. The current paper made some conclusions, not only theme topics, but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present and previous papers. In the e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rom governmental perspective to advance ecotourism research.

Key words:ecotourism; review; CSSCI

[收稿日期]2015-07-28

[作者简介]程德年(1991-),男,江苏盐城人,苏州大学旅游管理系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5_1299)

[中图分类号]F590.7 F590.7

[文献标识码]A A

[文章编号]1674-3784(2016)01-0063-08 1674-3784(2016)01-0063-08

[引用格式]Cheng DN. A review on Chinese studies on ecotourism during 2004-2014[J].Tourism Forum,2015,9(1):63-70.[程德年.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生态旅游研究计量分析[J].旅游论坛,2015,9(1):63-70.]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绿色技术创新理念下生态旅游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锰配合物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进展
铈基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CHI3L1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眼底成像前沿技术研究进展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纤维混凝土研究进展探讨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京津冀将共建两大生态旅游协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