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脉夹层”为何如此凶险?

2016-03-21李艳鸣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6年3期
关键词:凶险主动脉夹层夹层

李艳鸣

前段时间,发生于北京的一起医疗纠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一名女研究员因妊娠入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多日之后突发状况,不幸离世。孕妇之死引发双方纠纷。导致孕妇死亡的病因——主动脉夹层,也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笔者了解到,每年,各地都会有不少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倒在这种疾病下的名人也不少。爱因斯坦、李四光以及美国昔日的著名女排名将海曼等人,都是死于此病。那么这到底是种什么病?为什么会如此凶险?

短时间便可夺人性命

主动脉夹层其实并不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都可能引起主动脉夹层。一旦主动脉夹层破裂,大出血就很难避免。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要想抢救成功,除了要争分夺秒,还需要期盼奇迹的出现。所以说,这种疾病相当危险。

那么,什么是主动脉夹层呢?

从人的左心室出来的动脉,就是主动脉,是人的所有血管中压力最大的血管。最常见的主动脉血管问题,就是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

人的血管壁分为内膜、中膜、外膜。中膜主要由平滑肌组成,而内膜和外膜较薄。当主动脉硬化或某些因素导致主动脉内膜出现裂口时,主动脉血液便会进入这个裂口,流到内膜和中膜之间,在血压作用下试图打开新的通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病人会感到胸口、背部或腹部剧痛。在血压持久作用下,夹层处的血管内膜会再次出现破裂,血流稍显通畅;或是血液对血管中膜产生较大压力,导致主动脉血管壁被撕开,而血管外膜根本无力应对血液的巨大压力,从而出现类似于洪水决堤的体内大出血。

短时间内,患者血压骤降,发生猝死,常常来不及实施抢救。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夹层类似,只是前者更像人们所说的轮胎鼓包,后者则是“里面”出了状况,凶险程度不分上下。

控制血压是关键

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等。先天性的血管病变以及一些遗传因素,比如马凡氏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等,也会导致主动脉夹层。海曼便是马凡氏综合征所导致的主动脉夹层。另外,妊娠也是主动脉夹层的一个高发因素。

最为常见的主动脉夹层原因,就是高血压。几乎所有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在血压方面有问题。正因为如此,高血压患者应该在严格控制血压的同时,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好能够定期进行检查,如胸片发现主动脉增宽,建议行主动脉增强CT检查或主动脉磁共振检查。无论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患病导致,只要及早发现主动脉夹层,争取时间进行手术置换血管或介入治疗,都能最大程度上减少主动脉夹层破裂的猝死风险。但是,在临床上,往往较难早期发现主动脉夹层。

根据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原因,预防应从控制血压入手。高血压患者要戒烟限酒,切忌暴饮暴食、熬夜,不能过于疲劳,平时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胸背肩部隐痛或撕裂样疼痛,最好立即就医。

猜你喜欢

凶险主动脉夹层夹层
雪花飞·雨前
预见性疼痛护理在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
两条小鱼
两条小鱼
主动脉夹层,比心梗更要命!
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两条小鱼
当妊娠遇上“主动脉夹层”
关于主动脉夹层的那些事
美国介入治疗专家谈B型胸主动脉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