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魂荣归古战场——写在贾亦斌夫妇骨灰移葬上海之际

2016-03-21王征明

大江南北 2016年3期
关键词:夫妇

□王征明



英魂荣归古战场——写在贾亦斌夫妇骨灰移葬上海之际

□王征明

王征明夫妇(左一、右一)探望贾亦斌夫妇,在北京新外大街4号院内合影

2015年末的一天,蓝天万里,阳光灿烂。尊敬的贾亦斌——贾老,你亲爱的子女们把你的英灵移到什么地方来了?

这不是我们伟大祖国滔滔长江的入海口,扬子江头锦绣的三角洲,大上海的近郊,美丽的沪嘉平川么?这不是80多年前,你这位青年指挥官在淞沪抗日前线浴血杀敌,在敌人海陆空军猛烈炮火狂轰滥炸、枪林弹雨之下,亲率精兵一营坚守阵地两个月,两次负伤不下火线的古战场附近么?这不是60多年前,蒋介石发动祸国殃民的内战,玩火自焚行将崩溃的前夕,你毅然领导蒋家太子兵反戈一击,统率蒋政权预备干部总团3000余人实行心脏爆炸,加速金陵王朝灭亡的嘉兴起义的战场附近么?

啊!你老居然荣归故地,回到你热爱的土地上来了。这儿芳草如茵,你的许多老战友也都在这里安息。他们欢迎你,上海人民欢迎你,你老一定会感到格外满意。

人们常说,身经百战的将军了不起,你老亲身经历的可不是古代冷兵器的厮杀,而是现代热兵器残酷杀伤的立体战争呢。国歌歌词唱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你就是真正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构筑抵御外敌侵略长城的践行者和先锋。

岂止淞沪抗战,你还主动请缨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鄂西战役、长沙战役等多次大战役,屡立丰功,你的英勇牺牲精神和非凡胆略特别突出超群,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9月)之际,胡锦涛同志向抗战老战士、爱国人士等10位代表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你作为10位代表之一,当之无愧。

人们尊崇无私无畏。敬爱的贾老,在你的一生中有过多少次,把生的机会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真正做到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当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商讨起义行动时,你把预干总团在海上起义的机会让给了伞兵三团刘农竣。大家分明知道,预干团在嘉兴敌人腹地武装起义,注定要失败的,可是你知难而上,宁为玉碎,你老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心,历史实践已为你立下了永久的丰碑。

是的,在酷烈的战争年代,经常战斗在生死第一线的浴血拼搏,百不一存,你一生经历那么多劫难,却能长命百岁,苍天庇佑也。

贾老,60多年前我们初次结识,你的人格魅力令我肃然起敬,你是武略文功、一鸣惊人的将军,又是一位雄姿英发、温文儒雅的好老师,同你在一起如沐春风,明显感到你胸中有一种浩然之气。你的心中常念及人民的疾苦,遇见不平,敢于挺身而出,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华,国家大器,栋梁之材。你在解放后的遭遇非常坎坷,在长期磨难后被推选到民革中央领导岗位上,你高瞻远瞩,善于打开局面,你善于团结人,争取同盟者,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统一,对海峡两岸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多年前拜读你的大作《论台独》,使我大受教益。邓小平同志曾称赞你“品质好,功大”;杨尚昆同志曾称赞你是一位政治活动家。

人的一生,做到完人是不容易的。但凡和你认识的人无不称道你,敬重你,你真诚待人,受到人们的爱戴。你在遗言中说:“我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感到安心。”我深深地感到你老人家就是我们时代的一位完人。

吟瑞大姐为清末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我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谭嗣同的侄孙女,名门闺秀,家教渊源,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亦斌同志结识,1946年在重庆结婚。此后你们二位贤伉俪的命运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生死患难与共,渡过了无数激流险滩,皆吟瑞襄助之力也。但看谭嗣同的名言“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以流血牺牲唤起国人的觉醒,“自嗣同始”。烈士的就义诗名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教育了我辈多少后人啊!吟瑞大姐,懿德风范,给我们留下崇高的形象。

敬爱的贾老和吟瑞大姐,安息吧!2015年12月30日

猜你喜欢

夫妇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大学生夫妇的“芭乐致富经”
夫妇自编曳步舞,快乐感染数百万人
Pencil-box
“倔强夫妇”35年种树80万棵 活人不能让沙子欺负!
华裔夫妇的奥斯卡纪录片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走失的狗
走失的狗
邀请了多少对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