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历史档案的开放与利用*

2016-03-20倪丽娟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档案与建设 2016年2期
关键词:利用文化

李 洋 倪丽娟(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新形势下历史档案的开放与利用*

李洋倪丽娟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作为社会重要信息资源的历史档案,其史学研究价值及社会文化价值逐渐成为政府社会治理、服务民生及公众关注的焦点。文章以社会背景为视角,对社会新形势的涵义及实质进行界定,为历史档案的开放与利用工作提出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历史档案档案开放档案利用

[分类号]G273

档案开放与利用作为档案管理活动的终端环节,决定着社会档案意识的形成及社会文化的建构。历史档案是国家的根基,是民族的文化底蕴,它承载着数千年来国家形态、经济水平、大众生活的物质寄托与精神追求。因此,对于历史档案开放与利用的策略进行研究,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贴近民生,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实践发展的时代意义。

1 “新形势”的理解

档案的开放与利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在国家发展及社会文化生活引导下档案工作实践发展的产物,而“新形势”主要是指现阶段的社会文化、社会环境、行政管理方式等因素,它们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观念和方式。关于“新形势”的具体表现,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1人本社会

人本社会理念是我国社会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一切以人的利益及个性自由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一种社会观念。所谓的人本社会,即构造社会发展宏伟蓝图与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相互协调统一的社会,构造社会经济水平日益发展的同时使国民素质、政治需求、文化涵养逐渐得到提升的社会,以达到社会公众物质精神需求与国家制度相耦合的目标。我国现阶段正处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迈进的时代,人们的物质追求已经不再是其生活的核心内容,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样也不再是国家发展的唯一衡量指标,人们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国家自然也过渡到为社会百姓服务的宗旨上,在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下,从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出发改善民生,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从而让人们反哺社会,使国家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蓬勃发展。档案开放是档案利用的前提,1987年档案开放至今,档案开放范围逐渐扩大,历史档案渐渐从库房中走入大众视野,档案利用方式层出不穷,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为社会公众提供原始性记录凭证,拓宽着公众的历史视野与档案意识。

1.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民社会建设

市民社会的理论最早来自西方,主要是指在国家政治控制与干预之外,带有独立自主特性的介于国家法律体系之外的政治文明共同体。虽然“市民社会”曾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和代名词,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市民社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意义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建设亟待深入。在市民社会不存在时,政治权力主导国家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领域,整个社会缺乏市场化与现代化的特点,继而出现诸如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效率低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落后等问题。例如我国封建社会档案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工具,长期封闭于官府之中,再加之中央集权的统治,历史档案的文化价值及社会档案意识低下。直至我国实行档案开放后,档案摆脱了原来的牢笼与枷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公众对档案的认知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及自主性,利用方式及利用目的也日益多元化。那么,如何构建市民社会,如何使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政治生活、民生文化形成良性互动,应该成为我们所思考的问题。

1.3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继社会管理之后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提出的,主要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社会公众等多元社会力量,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下,德法并用,达到社会组织、社会治安、社会生活的规范化管理,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的良性互动。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治理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治理虽与社会管理仅一字之差,却是社会管理的延伸与发展,社会治理更加突出强调对社会组织活力的激发,从而摆脱“大政府”无所不包的宽泛式管理;强调对社会多元力量的鼓励与支持,使社会公众全部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而非政府的宏观掌控;强调依靠德治及法治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解决社会事务,利用刚性约束行为(法治)与柔性传承方式(德治)共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故在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历史档案的开放与利用必将成为档案事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4由宏大叙事向微观阐释的过渡

宏大叙事,最初来源于史学研究领域,通常将宏大叙事作为研究的重要方式,历史事实与历史记忆阐明了宏大叙事的政治功用,继而随着后现代史学的发展与扬弃,史学逐渐从宏大叙事走向了微观阐释,注重微观史、日常生活史俨然成为史学研究的常态,将其用于文化研究、社会生活研究也层见迭出。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社会注重社会的宏大性与完整性,而现代社会的民主性更注重社会的细化、碎化,注重社区、社会组织、家族、家庭、社会公众个人的发展历程、发展经验,从而使整个社会迈向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社会形态。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及真实写照,反映着时代的更替、国家的兴旺、社会文化认知的变迁,档案工作更是将史实与知识进行记录与保存的管理实践活动,影响着国家政治职能的发挥与社会组织及公众的发展,决定着社会治理及人本社会的构建。历史档案的开放与利用关系着社会档案意识的形成,开放的领域及方式也同样决定着社会各界对档案利用的范围及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手段。故历史档案的开放与利用工作同样处于由宏大叙事走向微观阐释的新形势下,逐渐从为政治服务走向为社会文明与民生服务。

2 历史档案开放利用策略的调整

历史档案的开放与利用与现行档案的开放与利用看似一样,实则不同。对于历史档案的开放与利用应更注重其在社会情境及社会新形势下的人文价值及社会认同。故在历史档案开放与利用工作中,将其放在上文所述的社会新形势下必然会对社会文化建设与档案事业发展产生一箭双雕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调整历史档案的开放与利用策略。

2.1在传统开放领域的基础上,实现微观历史档案的开放

在宏大叙事过渡到微观阐释的新形势下,历史档案开放领域也应从国家史实及历代政治生活领域向社会文化生活、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团体变迁等领域过渡,注重微观的社区、组织、家庭、家族及社会公众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经验。要实现微观历史档案的开放,档案工作者应转变角色,适时出台要求社会组织、团体或社会公众公开其持有档案的政策法规,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到微观历史档案的开放工作中,让社会各界在微观历史档案的开放中形成良好互动。

2.2调整开放机制,与社会各界合作进行开放与利用

档案开放是时代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后档案事业的标志性成果。但随着社会民主化、法治化的加快,档案开放机制的弊端逐一显现,档案的开放机制满足不了档案利用者的多层次需求。在社会治理的新形势下,档案开放与利用工作应与社会力量进行合作,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下,实现档案开放与利用工作真正意义的为民所用。第一,与文博机构合作。文化馆、博物馆保存着丰富的自然遗产及文化遗产实物,其藏品包含着历史生活、科技、艺术、人文领域的历史档案,二者的行业领域性质形似,再加之现代社会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档案馆与文博机构合作,共同参与历史档案的开放利用,对开放机制进行调整,不失为适宜的选择。第二,与新闻媒体合作,如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等机构。无论是新闻媒体进行新闻报道亦或是杂志社对历史某一专题的介绍,其都需要以历史档案为原材料,都包含对历史档案的开发与利用,而且通过新媒体进行档案文化的传播与利用无疑会更直观地认识历史档案,并对历史档案形成形象化的认知。所以,历史档案开发利用如果与传媒机构进行合作,适时调整历史档案开放机制,势必产生事半功倍之效。第三,与某些相关学科的行业协会及组织团体合作。在学术研究日益繁荣、百家争鸣的状态下,多学科融合与渗透成为了学术研究常态——图情、立法、行政、历史、教育、信息等学科不断与档案学科相互引进、相互融合。作为我国文化事业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协会可以更多地为历史档案的开放利用提出建议与策略,从学科建设上为历史档案工作改革添砖加瓦。

2.3转变开放方式,注重开放历史档案的数字化

历史档案作为时代与社会的缩影,为后世带来了弥足珍贵的信息资源与文化财富。但目前来看,历史档案占全国档案数量的比重较小,一些反映民间生活的历史档案散存于全国各地,其他类别的历史档案也较多地在档案馆封闭保管。所以,在人本社会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及市民社会建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首先,转变档案馆的开放方式。目前档案馆历史档案的开放利用审批手续限制过多,利用方式过于单一,利用目的审查过严,档案馆保密责任优先、开放责任滞后的保守思想极大地阻碍了历史档案开放利用的发展步伐。档案馆应明确开放历史档案的义务并将其视为工作的主要责任,如举行“开放日”“开放月”活动,使公众真正走进历史档案,让公众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历史档案文化;在历史纪念日之际,向社会开放更多关系社会生活、国计民生等专题档案,使历史档案逐渐成为民众生活和文娱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此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提升公民文化素养,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其次,转变历史档案的传统编研方式,注重开放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历史档案来源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历史档案的开放与利用应本着为人民利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宗旨,在对开放历史档案进行数字化、编研和开放工作时,尽可能最大化地实现历史档案的网上开放与利用,实现人本社会及市民社会的宏伟蓝图。

3 结语

历史档案的开放利用是档案事业的重要部分,能否在社会新形势下做好历史档案的开放利用工作,关系到新形势下社会档案意识的形成,关系到历史档案人文与社会信息价值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期档案实践工作能否真正为民所用,走向开放。将档案实践工作置于时代背景与社会情境中,从社会公众及社会组织(团体)最根本利益出发,以社会民主政治及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为宗旨,在宏大叙事与微观阐释相结合的视角中,整合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调整历史档案开放机制,转变开放方式,在保证档案完整与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扩展历史档案开放与利用工作,实现档案事业的创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信息文化视阈下档案价值认知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3BTQ066)阶段性研究成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档案价值认知转型机理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15-065HLJU)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曹喜琛.历史档案开放与档案史料编研[J].档案学通讯,1998(11).

[2]倪丽娟.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J].档案学通讯,2003(7).

[3]武云.利用大数据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和提升服务能力[J].档案与建设,2015 (11).

李萍,女,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文化与档案价值研究。

倪丽娟,女,黑龙江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价值研究。

Opening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Li Yang,Ni Liju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erbin,Heilongjiang,150080)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opening and uti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the society,its historical research value and social cultural valu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government social governance,serving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nd the public. In this paper,the social backgroun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view,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new situation and the essence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s opening up and utilization of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Historical archives;Openness of Archives;Utilization of Archives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利用文化
文化与人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利用倒推破难点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谁远谁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