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魏家厚实的床底下

2016-03-19曹真

当代工人(B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内蒙方便面集市

文/曹真

老魏家厚实的床底下

文/曹真

普通百姓里热爱收藏的人很多,但通过收藏致富的却很少。在多数人的意识里,收藏是一种非常费钱、费时的爱好,再加上“看走眼”的风险、有价无市的尴尬,让很多人对收藏止于爱好,小有盈余即可,不指望能因此大富大贵。

但其实,普通人一样可以通过收藏赚大钱。山海关的魏峰先生,用2000元起家搞收藏,10年赚到四五百万现金,他的真实经历或许能为很多普通人带来启示。

魏峰是山海关一家大型食用油加工厂的工人,收入不高。2005年刚结婚时,和妻子住在租的房子里,平时下了夜班还要去亲戚家的小吃部打工,生活可用清苦二字形容。

魏峰从小喜欢收藏铜钱,但没什么有价值的藏品,也不和人交流。直到2006年,他在网上接触到几位真正搞收藏、且以瓷器为主攻方向的工友,大家经常聚会聊天,才让魏峰真正踏入收藏领域。

机会就来自一次聊天,朋友们聊起清末、民国期间的瓷器。有位懂行的朋友说,现在去内蒙收民国的盘子,10元钱一个,拿到天津、北京地面上,立刻就能卖50元。魏峰眼前一亮,说这个收藏不错啊。朋友们都笑,说50块钱的买卖,也就你魏峰不嫌弃。

魏峰笑笑上心了,当天晚上和那位提及民国瓷器的朋友聊了很久,朋友也仗义,直接给他介绍了一位曾经多次去内蒙的藏友,魏峰在几天之内,恶补了清末、民国期间的瓷器知识。再上班就开始跟人连续串班,换来为期一周的休假。

2006年底,魏峰揣着2000元钱,背着一箱方便面踏上了去内蒙古自治区的火车。

在内蒙大草原的深处,很多农牧民的乡间集市上,魏峰果然见到了一些专卖二手货的摊位。其中果然有很多民国时期的盘、碗、壶,都当做旧货卖。实际上,民国期间的瓷器做工都较为粗糙,上面的彩绘艺术造诣不高,摆在旧货摊上通常是2元一个,好的也就5元一个。

魏峰从旧货摊上一口气挑出10多个粉彩的盘子,然后和摊主讲价。成交后,用报纸把这些盘子包好背在身上。再搭牧民的车,去另一个集市逛。饿了就用饭盒泡方便面(当地人吃牛羊肉大多是半熟,魏峰吃不了),晚上就找地方寄宿。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收,到最后2000元花光,魏峰一共收了300多个盘子。收获超出想象。他在旧货摊上又买了三个大皮箱,垫好报纸装满盘子,上火车时,身上绑着一个皮箱,两手各拎一个,直接到了北京。

在潘家园,魏峰才知道并不是只有自己这样做,一家店面的老板很熟稔地看了一遍货,伸出一根手指,说,1万块钱,咱们常来常往。

最终1.1万元成交。但魏峰并没跟这位老板“常来常往”。他开始利用各种节假日、串休的机会去内蒙、福建、丹东、河南、山东等地,专收乡间集市上的民国瓷器,然后在各种收藏论坛、网站上出售,边卖边学,越干越精。遇到一些价值较高的瓷器他是不卖的,包好了放在床底下,说是要留给自己的孩子——他在2009年时已经有了一个女儿。

到今年,虽然民国瓷器比过去难收集了很多,而且卖的也不如过去迅速,但魏峰已经赚了三四百万,除了真金白银的收益,还在床底下攒了六七十件“拿得出手”的藏品。

值得一提的是,魏峰所做的一切丝毫没影响工作,因为除了收集,多数销售都是通过网络验货、定价,对方亲自提货的方式完成。用魏峰的说法,民国的瓷器市价低,没有赝品,卖得也快,不像更早年代的瓷器,虽然价值不菲,但往往要“捂”很久才能遇到高价买主。资金的快速流转,让这种“草根收藏”反而更容易获利。

在魏峰看来,收藏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最好的副业。但普通百姓最好不涉足书画、青铜器、瓷器、玉器、家具等大类,因为这些领域里到处是财大气粗的名家,老百姓更应该关注一些较为低端,很容易出手变现的藏品。既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能获得不菲的收获。

猜你喜欢

内蒙方便面集市
方便面
自制方便面
热闹的集市
一碗方便面
内蒙古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内蒙某低品位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探访于山“相亲集市”
方便面真方便
内蒙占地区辽代城址研究综述
双联牵手内蒙农场 多元化版图再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