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佛海滩》中的文化蕴涵

2016-03-19孙晓安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安提戈涅阿诺德维多利亚

孙晓安

(皖南医学院 公共基础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多佛海滩》中的文化蕴涵

孙晓安

(皖南医学院 公共基础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多佛海滩》是马修·阿诺德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其中的文化蕴涵丰富且深刻。诗中巧妙地安排了光明与黑暗、平静与危机、往昔与今日三组对比,这三组对比表明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状况,也体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诗中隐含的文化意义与阿诺德的文化观密切相关。

《多佛海滩》;文化蕴涵;对比;文化观

马修·阿诺德(1822—1888)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诗人。《多佛海滩》 (Dover Beach)是他最广为流传的诗歌之一。国内对《多佛海滩》的解读多集中在探讨阿诺德在诗中传达出的对信仰危机的焦虑,从文化角度进行阐述的不多。《多佛海滩》中的文化蕴涵丰富且深刻,诗中巧妙地安排了三组对比,挖掘其中隐含的文化意义对理解《多佛海滩》,乃至对理解阿诺德的文化观都大有裨益。

一、光明与黑暗

光明与黑暗是贯穿全诗的一组对比。全诗展现

了光线明暗的动态变化:刚开始,“月色朗朗,临照海峡”[1]183,随后便“微光渐隐”[1]183,到最后“我们犹如处在黑暗的旷野”[1]184。单就光线来说,诗的开端月色宜人,月光笼罩大地,即便在黑夜也能看清周围的景色:平静的大海正在涨潮,洁白的月光洒满海峡,在多佛海滩眺望,隐约能看到对面的法国海岸,英国这边峭壁高耸,在海面上形成模糊的倒影。然而,光线逐渐暗了下来,直到黑暗降临。《多佛海滩》中,光线的明暗变化明显,从开始明亮的月光,到微光渐隐,最后到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光明与黑暗,这是阿诺德常常讨论的话题。他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中提到威尔逊主教说的“一是不背离你所有的最亮的光,一是当心你没有将黑暗当成光。”[2]110普遍认为,《多佛海滩》创作于1851年,此时的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期。十七、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的成果日益显现,国家处于腾飞的状态。英国在这个时期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第一工业强国,并确立了“日不落帝国”的地位,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富饶和喜悦中。而阿诺德却在这繁荣和欢乐中看到危机,他认为人类过度地追求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强大和国家的繁荣,却忽略了文化和精神的进步,更没有认识到文化与精神应与物质的发展同步。人们将物质发展当做光明过度地追求,“我们英国国民朝着最亮的光行走的动能和韧劲十分可嘉,可就是不大留意是否将黑暗当成了光亮。”[2]110阿诺德认为过度追求物质发展就是在朝着黑暗前进,而不是追求光明,他进而提出了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是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的对抗。“基督教和希伯来传统只讲道德行为和道德感情的做法与中产阶级的实干和实际精神形成了互动,并一拍即合,助长了推崇工具理论的英国现实,只求在物质层面解决问题。”[3]阿诺德肯定希伯来精神在建立社会道德规范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但也意识到希伯来精神所推崇的不加思考的绝对服从对英国社会的危害,这种绝对服从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就成为了英国人盲目追求物质发展的助推器。因此,他大力提倡代表思想和知识的希腊精神来改变英国人的思想状况,帮助英国人“如实看清事物之本相”[2]112,“确保不将黑暗当成了光”[2]118,改变在希伯来精神主导下“看到大的亮光就奋力向前”[2]118的社会状况。

二、平静与危机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与欢乐的气氛,然而在这美好与欢乐背后暗藏着危机,这是第二组对比。阿诺德对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十分担忧,他在诗中写道:“法国海岸上微光渐隐,而英国的峭壁高竖,在宁静的海湾里显出巨大模糊的身影。”[1]1831789年,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旗帜的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以来世界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可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大革命的光辉逐渐暗淡下去,法国政权更迭不断,阶级矛盾尖锐复杂,人民也并未获得自由民主平等。法国的社会矛盾是显性的,与之相较,英国社会的矛盾则是隐性的。英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工业发展,科技进步,生活富足。可是阿诺德却认为“世界虽然展开在我们面前如梦幻的国度,那么多彩、美丽而新鲜,实际上却没有欢乐,没有爱和光明,没有肯定,没有和平,没有对痛苦的救助;我们犹如处在黑暗的旷野,斗争和逃跑构成一片混乱与惊怖,无知的军队在黑夜中互相冲突”[1]184。虽然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以富饶著称,但是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极大。与此同时,物质至上主义和功利主义开始盛行,“现金交易成为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唯一纽带”[4]。19世纪中期开始了一场价值取向的较量。随着中等阶级在经济上的大获全胜,他们在道德观念上也占了上风。在教育领域,传统的贵族式教育制度受到了猛烈地冲击,“学习有用的知识”成为社会的口号,拉丁文、希腊文、古典哲学和艺术越来越不受重视。在生活领域,中等阶级讲究实用的方式也扩散开来[5]。宗教纷争不断,不同思想派别激烈交锋,当时的英国国教被“牛津运动”和“宽容教会”关于宗教信条与实践的争论弄得支离破碎,更为致命的是自然科学的演进,尤其是地理大发现而促成的地质学的研究和达尔文主义影响的扩大,加快了宗教机构的解体和民众对宗教信仰的怀疑及其进一步的崩溃[6]。在1851年的英国,包括阿诺德在内的许多人都目睹了宗教机构的解体以及曾使世界规范有序的一些宗教解说的崩溃。在阿诺德看来,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并没有表面上那么风光,社会矛盾和信仰危机就隐藏在繁荣的背后。因而《多佛海滩》才如此的忧伤和焦虑,阿诺德看到因大革命而声名远播的法国陷入政权的不断更迭无法自拔,社会矛盾尖锐复杂,曾经的光辉形象早已不在。他由此想到如今光芒四射的英国,是不是也会像法国一样,如昙花一现,所有的繁荣最终都会消失殆尽。他担心英国国民只看到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不能居安思危,没有意识到隐藏的危机。

三、往昔与今日

阿诺德在诗歌的第二节中引入了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形象,以古喻今,对比古希腊和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们的思想状况。根据飞白先生翻译《多佛海滩》一诗时的注释[1]183,阿诺德以索福克勒斯暗指他的著名悲剧《安提戈涅》。故事中,安提戈涅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违抗国法安葬了自己的兄长,她这样做既是维护骨肉至亲的情谊,也是遵从古希腊神律;而克瑞翁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禁止安葬安提戈涅的兄长。骨肉亲情、神律和国法都是不可违抗的,就是在这样无法取舍的矛盾中才酿成了安提戈涅和克瑞翁的悲剧。然而,安提戈涅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违抗国王克瑞翁的命令安葬兄长;克瑞翁情愿看着自己未来的儿媳触犯死罪,也要坚持王令。即便最后的结局是悲惨的,安提戈涅被处死,克瑞翁的儿子殉情,妻子自尽,但是他们都尽可能地维护着自己的信仰。如今人们的信仰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宗教纷争不断,传统价值观崩塌,此时的英国虽然经济繁荣,但是国民的思想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些突出表现在人们对宗教、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上,“没有哪一种信念不发生动摇的,没有哪一种信奉已久的教义不被怀疑的,没有哪一种大家接受的传统不要解体的”[7]。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否定了《圣经·创世纪》,以此为代表的“那种日益膨胀、向各方面渗透的唯理主义,造成了一种自觉地、热忱的、有进取心的可知论,它排斥宗教与神的不可知论”[8]。《圣经》毋庸置疑的权威性土崩瓦解,人们的宗教信仰也随之烟消云散,开始对宗教持怀疑态度。中等阶级的价值观随着他们在经济上的成功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后来由于政治经济原因和对自身价值准则的怀疑,又开始认同贵族的传统价值观。这种情形就像阿诺德在《雄伟的卡尔特寺院的诗》中描绘的那样,人们“彷徨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无力诞生”[9]。人们斟酌着互相冲突的传统价值观和新生价值观,思想漂泊不定,毫无信仰可言,这样的信仰危机就如《安提戈涅》中的故事一样,因此诗人写道:“索福克勒斯很久以前在爱琴海边听过这喧声,在他心中引起了人类苦难的浊浪滚滚的潮汐;我们在此遥远的北海边聆听,也在此声中听到了深意。”[1]183-184索福克勒斯认识到人类的苦难便是面临信仰危机时如何抉择,他认为在这样的时刻就要有所坚持,可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并不清楚自己要坚持什么样的信仰。阿诺德不仅反对政治上的无政府状态,更反对精神上的无政府状态,他面对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国民的信仰危机哀叹道:“信仰之海……它那忧伤的退潮的咆哮久久不息,它退向夜风的呼吸,退过世界广阔阴沉的边界,只留下一滩光秃秃的卵石。”[1]184也正是阿诺德忧国忧民,他才会一生致力于传播他的文化观。

四、结语

《多佛海滩》中的文化蕴涵与阿诺德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阐述的文化观密切相关。阿诺德借《多佛海滩》中光明与黑暗、平静与危机、往昔与今日三组对比,表明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状况,体现出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他希望借助希腊精神促使人们思考,认识到盲目追求物质发展的危害,从而改变英国的社会状况;希望人们能意识到在英国虽然处在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但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要居安思危;希望英国人能

在各种思想的混战中,重建自己的信仰。阿诺德在《多佛海滩》中表达出的希望可以说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1]飞白译.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2]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韩敏中,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3]刘意青.《圣经》的阐释与西方对待希伯来传统的态度[J].外国文学评论,2003(1):28.

[4]王守仁,方杰.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29.

[5]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06-307.

[6]吕佩爱.“信仰之海”潮退的哀歌——读马修·阿诺德的《多佛海滩》[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2):90.

[7]马修·阿诺德.安诺德文学评论选集[M].殷葆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82.

[8]戴维·罗伯兹.英国史:1688年至今[M].鲁光桓,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261.

[9]王守仁.赋予生存以美的形式——论马修·阿诺德的戏剧片断体诗[J].外国文学评论,2000(4):11.

【责任编校朱 云】

On Cultural Implication inDover Beach

SUN Xiao’an
(School ofGeneral Education,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0,Anhui,China)

MatthewArnold’s famous poem,Dover Beach,implies abundant and profound cultural meanings.There are three comparisons in the poem.Theyrespectivelyare brightness and darkness,peace and crisis and past and present,which reflect social situations in Victorian England and embodyhis thinkingabout social situations.Cultural meanings implied in the poem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rnold’s outlook ofculture.

Dover Beach;cultural meanings;comparisons;outlook ofculture

I106.2

A

1674-0092(2016)02-0038-03

10.16858/j.issn.1674-0092.2016.02.009

2015-11-17

孙晓安,女,安徽安庆人,皖南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助教,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化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安提戈涅阿诺德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是如何发明“短途周边游”的?
《安提戈涅》中两姐妹的形象分析对比
论《安提戈涅的故事》对悲剧《安提戈涅》的改编
猜年龄
华盛顿身边的“无间道”
维多利亚时代(一)
维多利亚时代(二)
话剧《孤岛》
从容的崇高——论《安提戈涅》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