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红茶菌到绿豆汤

2016-03-19海明

当代工人(A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绿豆汤讲座教授

文|海明

从红茶菌到绿豆汤

文|海明

记得红茶菌吗?知道红茶菌热吗?

对这两个提问,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肯定会很茫然,那是啥玩意啊?45岁以上的人则大多会摇头苦笑,那时的人真有意思哈,集体发疯了!

还记得1980年代的一天,去一同学家玩,他捧出如铁观音茶沏成的一大搪瓷缸子水,跟我们显摆,知道不,这就是红茶菌泡的水,养生。

这之前,中国人恐怕没几个知道养生,每天三个饱一个倒足矣。既然这东西对身体好,且同学手中有货,我们几个哪管他作揖哀求,不由分说分了他田地,说拿回去孝敬爸妈——其实就是赶时髦:养生喽!

红茶菌就这样唏溜一下,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热了起来。熟人见面不扯扯红茶菌,就像现在不弄几句网络用语,都觉得对不起时代。

现在市面上仍有红茶菌饮品,瓶装的,只是恐怕再也热不起来了。热不起来是因为现在养生方式和养生品太多了,凉的、热的,酸的、甜的,嚼的、喝的,外用的、内服的,野生的、养殖的,本地的、外国的,遍地开花,但没有哪一种能独领风骚。人们在以自我化的认知和体会,极有可能是非理性的认知和体会,来选择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养生品。

红茶菌不热了,但是,养生,空前地热起来并持续至今。

表面来看,中国这拨近20年的养生热,可能起于一位教授的健康讲座。我至今记得,1990年代末,素来生活粗放的我应聘到一家新单位,发现新同事聚在一起时,常常会提到洪教授。最初以为这洪教授是他们共同的朋友,时间一长才了解到,他们认识洪教授,但洪教授不认识他们。

洪教授叫洪昭光,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从1990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大众科学健康知识的普及,从中南海到居民区,从人民大会堂到厂矿油田,到处都有他演讲的身影。那时,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若没有洪教授的报道和相关养生知识介绍,那就是最严重的“政治不正确”。

洪教授的养生旋风一刮就刮到现在。洪教授现在不热了,但就像红茶菌不热了,不代表养生不热了一样,像洪教授一样的张教授、王教授、李教授四处出击,人们了解相关知识的渠道多了,养生反倒更烫手了。

打开电视,拧开收音机,捧起报纸,翻开杂志,养生讲座和相关报道多如牛毛,追随者众,且有不少已升为粉丝级。有例为证,2012年4月18日,常在电视台出镜的养生专家张国玺先生在云南遭遇车祸去世,引起很多人自发哀悼,“中医养生界失去一位得力干将。”人们伤感于张国玺的猝然离世,似乎也是在担心自己的养生没了名师指导,缺少了保障力度。

这还是在体制内,体制外的民间养生更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也应对不及。在路上,几乎所有人都被塞过养生广告;熟人相见,总会互相传授养生秘笈;中老年人常常接到邀请,说免费发给你养生品……

张悟本绿豆汤治百病被戳穿了,其他什么汤还存在并沸腾着。去年,张悟本的妻子说张悟本意欲东山再起,其自信何来?来自于有强烈养生欲望的数亿民众。既然死亡是人的终极焦虑,那以养生来延缓死亡,其热度当然降不下来,而且有足够多的方式和内容,让人们一直养生下去。

忽想起那位红茶菌同学,他自恃智商不低,分析力也够,这两年自己在家研究中药,想找到养生秘诀。他对中药可是一窍不通啊,能行吗!事实是,有一次,他喝下自己配制的中药熬成的药汤后,突觉肚子不适。当时他是在家里,你说从客厅到卫生间能有多远,可他愣是没憋住……

猜你喜欢

绿豆汤讲座教授
绿豆汤有诀窍 解毒消暑重在“皮”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夏季喝绿豆汤的4个好处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绿豆汤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