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

2016-03-19田莉莉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音乐课音乐农村

张 红,田莉莉,2

(1.赣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中国音乐学院 声乐歌剧系,北京 100101)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

张红1,田莉莉1,2

(1.赣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2.中国音乐学院 声乐歌剧系,北京100101)

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缺失、开课率不高等问题。应该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投入,加大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音乐教育;中小学;问题与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没有音乐教师,音乐课程就根本无法开展。因为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专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大部分音乐专业毕业生选择留在比较发达的地方就业,不愿意回到农村学校工作,这就使得农村学校音乐师资力量一直以来十分薄弱。据统计,我国现有9.3万所农村中学和82万多所农村小学,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分别为2.8万、6.9万名。若按每校1名音乐教师计算,农村中学尚缺6.5万名;而小学音乐教师数量更少,其师生比仅为1 940∶1。[1]农村音乐教师不但数量不足,而且还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有学者在桂东南及桂北地区随机调查的71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学历结构分布情况为:本科学历者12人,占16.9%;专科学历者37人,占52.1%;中专学历(在读专科)19人,为26.8%;中专以下3人,占4.2%。[2]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学历的总体水平,也反映出农村音乐师资薄弱的现实情况。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主要由半路出家的老牌中师毕业生兼代,这些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较低,理论水平有限,大都略懂一点音乐理论,会演奏简单的一两种乐器,基本只能拼唱出不太复杂的简谱,看着音乐课本和参考书,就给学生“唱”音乐课了。有的兼代音乐课的教师,根本不具备任何专业素质,在课堂上只是给学生教唱一些流行歌曲,或是教唱一些当地流传稍微广点的民歌。至于音乐欣赏和乐器演奏以及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无从谈起。

(二)教学设施缺失

教学设施是音乐教学得以开展的物质保障,教学工具是辅助教学完成的主要工具,对教学内容的实施有很大的帮助。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设施包括音乐教室等,音乐教学工具主要包括乐器等,此外还有音乐图书资料辅助教学工具。农村教育资金的短缺使得学校只好紧衣缩食,对配置音乐教学工具只能爱莫能助。有学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县的67所中小学校进行了专项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农村学校都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绝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配套的教学音响资料和音乐教学挂图,对于五线谱电教板、多媒体教学系统等现代科技设备,农村学校更是没钱购买。这次调研显示,63.32%的农村学校没有购买一本与音乐学科相关的音乐类理论书籍和报刊、杂志。收录机的配备较为充足,成为音乐教师最主要的教学器材。[3]此外,有学者对一个城市的农村学校音乐教学设施进行调研,得到了这样的数据: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共有300 多所,音乐教学设备含有钢琴1 台、风琴50 台、二胡10 把、打击乐器95 件、演出服装200套、录音机150台、图书资料500册、音像资料300份、专用音乐教室20间,离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相差太远。[4]由此可见,农村学校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是非常少的,其音乐教学设施的配置十分简陋,难以达到教学的需求。

(三)开课率不高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讲,政府对包括农村在内的学校音乐教育是十分重视的。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艺术教育法规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并印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01—2010)》,2007 年和 2008 年分别颁发了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和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2012 年又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20》。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名称及学时数,《音乐新课程标准》已经将音乐课列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课,全面规定了音乐教育的各项任务,明确分配了唱歌、器乐、欣赏、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等各项教学内容在各学段教学时数所占的比例。[5]然而在农村学校,音乐课程或被视为“小三门”,或被置于“副课”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农村学校开课率来看,有的学校基本没有音乐课,有的学校虽然课表上显示音乐课处于“开课”状态,但在实际上课时往往被主课占用,音乐课“有名无实”。有学者对我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开课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实际的开课率只能达到30%。换言之,中国80% 的农家学子里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可以享受到音乐课。[4]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中小学领导对音乐课不重视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情况开展的如何,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我国学校领导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如果学校领导重视音乐教育,则学校对音乐教学的管理、教学资金的支持以及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上的关注都会较高,学校音乐教育开展的效果往往较好。而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音乐教育,则会在音乐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音乐课程的开设、音乐教学设施的购置,都不太在意,音乐教育就会不被重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出现的许多问题,正是源自农村学校领导对音乐课程的偏见,来源于他们对音乐课程价值的无知或无视。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作为音乐课程应该在素质教育中大显神手,应该是各个学校的重点课程。遗憾的是,在有些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观念中,素质教育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而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许多农村中小学校长仍然把“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窠臼。语文、数学是“主课”,音乐是“副课”的观念已扎根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时难以改变。因此,在农村中小学,忽视音乐教学、占用或“砍掉”音乐课的现象也就顺理成章、不可避免。显然,这是造成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二)政府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投入不多

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并相应地为之投入较大的经费。以器乐教学为例,在美国学习乐器(包括各类简易乐器)的小学生几乎为100%,中学生为50%左右。美国很多中小学生都能演奏交响乐,不少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听交响乐或看歌、舞剧时能够对照阅读复杂的乐队总谱。为此,美国政府在这方面花费较大的资金投入。[6]日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组织乐器的学习。这些国家的学生音乐素质之高是惊人的。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教育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对音乐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011年版音乐新课标明确提出,“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学校应具备音乐读物、音乐杂志和音像资料”等。[7]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城市与农村经济水平差异巨大,教育投入水平差异显著。尽管农村音乐教育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有些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音乐教育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农村中小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有限的经费仅能维持学校的教学运行,没有多余的资金购买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

(三)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与培训力度不够

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不但存在数量不足,还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数量不足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农村学校环境差、工资待遇不高等客观因素,造成学生害怕去农村任教;也有学生教育观、价值观、教师观等主观原因,造成学生不愿意去农村任教,有的即使去了农村学校任教,也没有心思留下,想方设法调往城市去了。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可以培养和构建的,高等师范院校应该认真反思,如何为农村中小学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农村音乐教师职后培训的缺失。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教师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2010年,我国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国家级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简称“国培计划”),每年由中央财政投入资金5.5亿元。这是一项倾全国之力加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队伍建设的示范性举措。“国培计划”实施五年来,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遗憾的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国培计划中的所占份额十分少,农村音乐教师在国培计划中受益不大。农村音乐教师职后培训的缺失,造成音乐教师专业发展不够理想,这也是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薄弱的一项重要原因。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提高农村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效果不佳的现状,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美育、文化教育乃至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演唱、演奏等音乐活动,不仅能得到美的感受与享受,达到增强身心健康、丰富精神生活的目的,还有利于人的创造才能和表现能力的发挥。农村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中小学生处于人生重要的发育生长期,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音乐,是对他们最好的精神培育和滋养,音乐教育意义重大。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不容忽视。农村学校校长要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消除音乐课是“副课”的理念,认真完成《音乐新课标》的各项任务,根据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开设音乐课程,让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同时,要全面制定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规划,建立综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强化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考核,积极推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健康发展。

(二)加大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投入力度

音乐教育教学设备,不但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更是学校完成教育部各项音乐教育教学要求的必备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音乐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再好的音乐教师也没有办法上好音乐课。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音乐新课标”)。音乐新课标根据年级和学生年龄不同,提出了异于旧课标的达标要求。例如在乐器演奏方面,2001年版课程标准中关于乐器的学习和演奏,低年级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要求。而在2011年版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也要学习乐器,提出要学习竖笛、口琴、手风琴等一些简单的乐器。同时,还规定了学习结果,即“能够演奏一至两首乐曲”,具体提出了演奏乐曲的数量。在识读乐谱方面,把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识谱要求提高到初中学生的水平。要求三至六年级学生不但“能够识读简单乐谱”,而且“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8]然而,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设备的缺失,根本无法完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政府要在保证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积极拓宽教育融资渠道,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需求,并在资金安排上向音乐教学倾斜。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配备高档乐器和教材,条件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材。比如钢琴、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各种常用打击乐、民族乐器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满足开展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

发展农村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稳定和加强农村音乐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和提高农村音乐教育质量的关键。解决农村音乐教师匮乏的问题,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农村学校提供合格音乐教师。其次是要加大对农村音乐教师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农村音乐教师“国培计划”及其他各类教学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第三是要引导鼓励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在工资待遇、住房等方面给予保障,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建立岗位津贴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任教。第四是要构建城乡音乐教师均衡配置机制,实施音乐优质课下乡、义教行动、支教支校等举措,充分发挥城区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第五是建立完善教师流动机制,建立城区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以及新聘用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9]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作为音乐教师培养基地的师范大学和专业音乐院校,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应该加快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和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音乐教师。

[1]王亚利.高师音乐教育应面向农村中小学[J].晋中学院学报,2005,(3):75-76.

[2]李江宁.广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4,(5):26-28.

[3]彭超.广西桂北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以恭城和龙胜少数民族自治县为样本[J].人民音乐,2008,(6):58-61.

[4]宋鹏.浅谈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J].黄河之声,2011,(3):38-39.

[5]张红.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4):128-130.

[6]郭声健.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9.

[7]田莉莉.音乐新课程标准给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带来的挑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4):110-112.

[8]田莉莉.农村中小学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6):34-36.

[9]夏小玲.论音乐教育中的公平问题——以鄂南地区部分中小学为例[J].黄钟,2010,(2):149-158.

责任编辑:吴旻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usic Education of Rural Schools

ZHANG Hong, TIAN Lili

(SchoolofMusic,GannanNormalUniversity,Ganzhou341000,China)

The opening rate of music classes is not high because of lack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equipments. Th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o lay stress on, provide more money,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usic teaching staff an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usic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rural school music educatio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1004-8332(2016)02-0079-03

2016-02-20

10.13698/j.cnki.cn36-1037/c.2016.02.0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1YJA760067);2015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张红(1967-),江西赣州人,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田莉莉(1967-),女,江西赣州人,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与声乐教学。

G420

A

·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037.C.20160411.1124.024.html

猜你喜欢

音乐课音乐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音乐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