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2016-03-18李晓楠李阳友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福利动物实验

李晓楠,李阳友

(川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四川南充 637100)



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李晓楠,李阳友

(川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四川南充 637100)

近些年,随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作为它们重要支撑的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福利必将受到社会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笔者对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状况进行概述分析,认为我国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对动物福利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尚无完善的动物福利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学生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缺乏,尊重关爱实验动物意识淡薄,因此呼吁加强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并结合高校教育现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福利;高校教育

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它依赖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发展,标志着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自1918年第1次利用实验动物以来,我国的实验动物使用已有近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实验动物的使用量持续增长,其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的基础支撑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人类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大多采用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进行,各种实验动物的使用已经成为临床医学药物筛选、诊断疗法及生命科学研究成果验证的必经途径。在我国,实验动物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今生物、医学、农业等领域的进步与发展,不断为造福人类与动物健康做出贡献。笔者分析了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国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现状进行综述,同时针对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希望能够增强我国高校对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重视,为我国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1 动物福利和动物福利教育

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早在19世纪初由国外学者Fraser 提出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但至今尚无统一的确切定义。动物福利的基本内容是指让动物在舒适的环境下生存,满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并使其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即科研工作者在合理利用实验动物的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动物的不安、疼痛或死亡。虽然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也千差万别,但在合理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方面,科研工作者都认可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用动物进行没必要的实验,只有在用其他替代技术尝试失败后才进行动物实验。1959年英国生物学家W.M.S.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R.L.Burch共同提出“3R”原则,即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其含义是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动物的使用数量,尽可能用非动物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和尽可能优化改良动物实验操作方案以减少动物的疼痛和不安。目前“3R”原则已是动物福利的核心,同时成为世界范围内科研工作者使用实验动物的首要准则。

随着国际上众多科学研究者以及关爱动物组织团体对动物福利问题的关注,动物福利及伦理科学在近几十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结果是动物福利教育日益走进公众视野,给高校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中首次出现动物福利课程是在1986 年,随后很多国家规定凡是涉及实验动物研究的高校应该向学生开设类似实验动物福利课程,而且强调不应该仅在相关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及动物福利这个概念,而要对涉及实验动物的相关专业学生专门开设独立的动物福利课程。我国教育部于2013年将“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纳入普通高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以及临床兽医学等动物医学类主干学科核心课程。这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首次将动物福利教育纳入普通高校的核心课程,而且已成立专门的动物福利教材编写小组。

2 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重要意义

2.1保障实验教学正常进行对于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专业学科,例如医学、动物学等,实验动物贯穿于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始终,动物实验是他们获取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本手段。如果在实验教学进行前首先进行实验动物福利学教育,激发学生善待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及早消除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不仅能够促使实验教学的更加顺利开展和高效圆满完成,而且能从一定意义上真正实现实验动物福利。

2.2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动物相关研究中,外界给予的任何干预均会使动物产生应激,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会带来不一样的研究结果。研究显示,粗暴地对待动物会使动物的心理和生理处于不正常的应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得出的实验数据或结果的可信度不高[1]。因此,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除此之外,实验动物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实验动物的关爱程度也体现了研究者自身的科学素养。

2.3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动物福利教育能够加强学生关于实验动物的生命意识,提高其对生命的敬畏意识。这种意识能够在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科学研究等环节激发学生对实验动物的关爱,从而改进实验动物饲养管理方法,优化实验操作,合理科学利用实验动物,因此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伦理观,提高人文道德素养实验动物福利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仁慈博爱的道德情怀。研究表明,动物福利教育是避免高校学生伦理道德困扰的有效途径之一[2]。对于医学生而言,实验动物福利教育更是加强医学生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77%的受访者认为医学动物实验与医学生医德素质培养呈正相关[3]。实验过程中通过直观感受实验动物的痛苦可联想到病人承受的疾患痛苦,从而培养医学生对病患的同情、仁爱之心,为今后工作中医德培养奠定基础。如果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而漠视实验动物的痛苦,那么在面对病患时很难做到关心患者身体和心灵的痛苦,承担起医者救死扶伤的职责。

2.5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2011年2月国家实验动物“十二五”规划研讨会特别强调重视实验动物福利是我国自身科技文明发展的需要[4]。社会的文明进步表现为人类、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对实验动物生命的认识和对其福利的维护必将成为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5]。

3 我国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现状分析

张晨等[6]对上海部分医学院校学生在实验动物福利教育以及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程度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仅有极少数(分别占3%和1%)的受访者表示接受过学校正规统一的动物福利教育和熟悉动物福利相关法律法规。大多数受访者在学校接触过相关的教育内容,但是并不系统,而有21%的受访者则表示从未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在广州地区的研究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动物实验操作、接受相关实验动物福利教育以及对实验动物福利和权利的了解与医学生的实验动物生命伦理观成正相关性[7]。他们同样指出高校大学生接受相关动物实验伦理教育缺乏,关爱动物生命意识有待提高。韩静等对高校学生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研究同样表明,善待实验动物是医学生的共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校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3]。因此,我国现阶段在动物实验中应善待动物等方面的动物福利教育不够深入,或者对相关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近些年,我国高校开始重视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并进行了初步探讨[8-10]。北京师范大学刘宇[11]详细分析了我国动物福利教育的发展,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少部分农业院校、综合型大学已经尝试开展动物福利的相关教育,但是目前为止很少出现直接以动物福利为名称的课程。比如在部分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已经在尝试进行中,例如生理学[12]、药理学[13]、机能学实验[14-15],但在相关高校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动物福利教育课程,只是将实验动物福利渗透到各个相关学科中展开探索性教育。

李印龙在医学生实验动物福利认知状况调查研究中指出,我国大学生对于实验动物福利的认知水平较低,需要在医学教育实践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大教育力度[16]。刘宇[11]同时指出,与国外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现状相比较,我国的现状与国际上动物福利课程发展早期的情况类似,尚处于动物福利教育的起步阶段,其弊端在于由于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学生对动物福利科学核心概念的学习时间与知识理解的深入程度都取决于教师对动物福利理念的理解和把握,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对动物福利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尚无完善的教育方案及体系,导致高校学生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缺乏,尊重关爱实验动物意识淡薄。因此,我国高校亟待加强实验动物福利的系统教育。

4 加强我国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建议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动物实验是提高学生素质乃至整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实验动物福利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大多采取以相关课程渗透教育为主体的教育途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17],然而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渗透教育方式无法充分解决和提高学生对动物福利认知缺乏的现状。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参与度,将实验动物福利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和源动力,能更为切实有效地普及和强化实验动物福利教育。

4.1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专业教师及工作人员培训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要加强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实验教员的动物福利相关培训,因为他们实际参与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运输、实验操作及动物实验后照料处理工作,是与实验动物的直接接触者,他们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辐射到学生身上。因此,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及教师的动物福利教育是开展学生教育的基础,对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尤其重要。

4.2营造尊重爱护实验动物的氛围,加强学生实验动物福利意识在实验动物福利教育课程和实践过程中,努力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例如举行集体默哀活动,为实验动物立碑等,有利于学员将对动物的伦理关怀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和行动,自觉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怀。

4.3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积极推广“3R”理论以优化实验程序在相关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必不可少。例如注重“3R”理念的灌输,指导学生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学校方面可通过改善实验条件、优化动物实验程序等途径尽量用无创人体实验代替动物实验,开展动物模拟实验或动物虚拟实验等。美国塔夫大学兽医学院自2000年起已不再使用健康的狗练习外科手术技术,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多种替代方法,该校成功成为美国实验动物福利践行者之一。

4.4开设系统的实验动物福利课程,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平时定期举办动物福利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社会实践、高校间交流等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欲,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将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内容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中。除了专业知识学习之外,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对动物福利内容的自学能力[18-19]。近些年随着慕课、网络公开课等的兴起,利用网络教育可增加学生兴趣,并且拓宽教育受众面。成立动物福利审查小组,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进行审查、修订及改进,保证对实验动物使用的最优化。

4.5制订学校实验动物福利监管措施,建立完善的福利监管体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立由学生组成的实验动物福利监管委员会,让广大学生参与到实验动物福利委员会的建设及实验动物福利监管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由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受教育者转变为动物福利管理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对动物福利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动物福利教育的常规化。

5 结语

在人类医学发展与生命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必不可少。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实验动物福利将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高校非常缺乏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相关从业人员及学生的动物福利意识淡薄,因此全面加强高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非常必要。我国高校教育应开设动物福利专业课程,并在教学改革、课程设置、观念引导、监管审查等诸多方面积极寻求创新和发展,努力实现实验动物、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的共赢。

[1] 杨青.国内外医学实验动物福利现状与思考[J].天津药学,2011,3(4):74-76.

[2] VERRINDER J M,OSTINI R,PHILLIPS C J.Differences in moral judgment on animal and human ethics issues between university students in animal-related,human medical and arts programs[J].PLoS One,2016,11(3):1-15.

[3] 韩静,蒋小娥,陈万娇,等.从学生的视野探讨加强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途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40-41.

[4] 朱德生,曾林,贺争鸣,等.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发展战略与十二五生命科技发展需求及对策的探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21(10/11):57-60.

[5] 恽时锋.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促进生命科学发展:实验动物福利问题浅谈[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5,25(3):20.

[6] 张晨,吴鉴今,李嵩,等.从动物实验伦理问题问卷调查看医学伦理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5):104-106.

[7] 张臣福,唐凯琳,田冬霞.医学生进行动物实验的现状调查及动物实验伦理教育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1):852-855.

[8] 张红兵.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实验动物福利[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5,15(3):185.

[9] 乔利敏.谈实验动物福利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7):152-154.

[10] 黄姗姗,刘慧萍,张国民,等.浅谈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学中的动物伦理学问题[J].中医教育,2016,35(2):36-40.

[11] 刘宇,刘恩山.国内外高校动物福利教育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J].生物学杂志,2013,30(5):101-104.

[12] 李雪飞,周志鸿,张天杰,等.浅析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动物实验伦理学教育[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17(1):60-62.

[13] 马雪,张慧楠,贾敏,等.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实验动物伦理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4):539-543.

[14] 蒋小红.机能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动物福利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9):389,392.

[15] 王巍,董园园,王丹,等.医学生机能学实验中动物伦理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2):301-303.

[16] 李印龙,梁亚军,刘永春,等.医学生实验动物福利认知状况调查[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38(6):427-430.

[17] 王强芬.医学生眼中的动物实验生命伦理意识调查及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0):73-74.

[18] JOHNSON J,COLLINS T,DEGELING C,et al.The first shared online curriculum resources for veterinary undergraduat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animal welfare and ethic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J].Animals(Basel),2015,5(2):395-406.

[19] PETERVARY N,ALLEN T,STOKES W S,et al.Availability of online educational content concerning topics of animal welfare[J].Lab Anim(NY),2016,45(5):173-179.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Welfare Education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Xiao-nan, LI Yang-you

(Laboratory Animal Center,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100)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life science,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m, experimental animal and its welfare would receive widely concern and attention by the socie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r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university experimental animal welfare education is overview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welfare education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in China, and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animal welfare education. There is no system education program for students, whose consciousness of caring experimental animal is fairly weak.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welfar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of education in China, feasibl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animal welfare education in China.

Experimental animal; Experimental animal welfare; University/College education

川北医学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013-12-59)。

李晓楠(1987- ),女,河南新野人,助教,硕士,从事动物生殖生理学研究。

2016-05-27

S-01

A

0517-6611(2016)18-273-03

猜你喜欢

福利动物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