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工作中的哲学

2016-03-18李超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北京100083

高教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科学主义人文主义辩证法

李超(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北京100083)



学生工作中的哲学

李超
(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学生工作的方法比内容更重要。作为一名辅导员或者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需要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不断思考、学习。学生工作中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把握住这些哲学思想,可以让学生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水平更高、工作效果更好。学生工作中要注重与儒家思想结合,要注重融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并需要掌握两者的度。学生工作还要注重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哲学;儒家思想;人文主义;科学主义;辩证法

Abstract:The method of student work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ts content. As a class teacher or a student teacher, the author needs to constantly think and learn from the daily work. Philosophy embodies in student work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philosophy can make students work more efficient. Student work should not only combine with Confucianism but also integrate with scientism and humanism to an appropriate degree. Student work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hought of dialectic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philosophy; confucianism; humanism; scientism; dialectics

一、概述

哲学(philosophy)是从希腊语“Φιλοσοφiα”(philo-sophia)转变而来,意思为“热爱智慧”,或是比较少用的“智慧的朋友”[1]。从西方学术史看,哲学衍生出科学。后来,哲学成为与科学并行的学科。古希腊哲学家通常透过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这些问题可以总结为三类:形而上学、知识论和伦理学。这三类问题也成了哲学的三个基础学科。而中国哲学一般认为起源于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无论是古希腊的哲学,还是中国的哲学,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拓展心灵,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信仰,也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理想世界[2]。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过:学习哲学可以让人智慧。是的,在人类认识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同时,学习、使用哲学,可以帮助人类更好的生活。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论是理想信念还是日常工作,哲学都可以是你的“智慧的朋友”。因此,学生工作也不例外,在学生工作中引入哲学思想,能够帮助辅导员更好地思考并理解学生工作本身,能够帮助辅导员科学高效地完成日常事务,更能够指导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二、学生工作和哲学

学生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职业。在国外也有类似的职业:“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学生事务管理)”,国外的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除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外的所有事务的管理,虽然称“管理(Administrator)”,但实际上是“服务”,是由专业教师(导师)为学生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又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简称学生工作,是由专职的、专业的老师--“思想政治辅导员”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和引领学生的思想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监督管理学生心理健康;监督管理学生的贫困状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解答学生学业以外的疑惑等等。简单来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奖勤助补贷+日常管理”。从定义上看,国内和国外的差别最主要在理念上,其次在内容上。国外的理念是“服务”,国内的理念重“管理”,近些年,国内也有从“管理”到“服务”过渡的趋势。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辅导员这个职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做一名合格的辅导员也必须具备一些过硬的本领,如要有灵活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极强的责任心、温柔的爱心等。另外,学生工作一定要和哲学结合起来,没有哲学的指导,学生工作只能是疲于“招架”,而没有“招术”。

后现代主义把哲学定义为创造概念的学术。在学生工作中也需要有创新精神,不断地创造新的概念和理念,因此,哲学可以成为辅助学生工作的重要理论工具。为了较好地阐述学生工作中的哲学,下面从四个主要方面阐述学生工作中用到的重要哲学概念。

三、学生工作要注重儒家思想理论

儒家思想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儒家思想里教育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政治功用。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上,肯定教育在培养人才和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即通过教育,造就完善的人格,培养能治国安邦的贤才,以达到实行德政的政治目的。儒家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影响表现为:在学生管理目标上,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教育培养人的理想人格,达到“成仁”的境界,即成为知、情、意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3]。儒家思想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予以高度重视,把遵守社会规范秩序的自觉意识培养摆在重要的位置,强调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如,在作者所在的高校学生综合评价办法上,第一项即“德育”评分,占总分数的20%到30%。在日常的学生鉴定和考察中,首先要看学生的“德行”,作者认为,在高校中教师应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再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做学问”。一位教授曾经对本科生说:在大学里,学生应该这样安排自己的时间,80%的时间用来学做人,15%的时间用来培养能力,5%的时间用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无论是教授还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的影响。

现如今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缺少理想信念,有些对一些西方的价值观盲目崇拜,如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但到头来还是不能帮助自己实现理想。尤其在北京语言大学这所“小联合国”里,各种思想百花齐放,学生开拓了视野,但也容易迷失方向、丧失理想信念。而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这些儒家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完全有其存在的价值。作者在一个外国学校的毕业典礼上发现,作为一个外国人,校长在一个学生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上,送给学生的是孔子2000多年前的五个字:仁、义、礼、智、信。顿时我感到无比的荣耀和惭愧,荣耀是我们的价值观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赞扬,惭愧的是我们大多数人浮燥地认为中国人没有理想、没有信仰。因此,在学生工作中,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首先要注重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培养一批充满爱心的“仁”人、无私奉献的“义”人、懂礼数的“礼”人、明辨是非的“智”人、言无反复、诚实不欺的“信”人!

四、学生工作要注重科学主义

学生工作一定要注重科学主义,这是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环节。科学主义是19世纪中期以来开始出现的一种科学崇拜,它把科学知识看成了所有知识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并认为科学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最为有效的手段。据《韦伯斯特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scientism(科学主义,也称唯科学主义)一词于1877年出现在英语世界中。但科学主义思潮可以追溯到培根,而19世纪以来科学的不凡成就及其迅速扩张使科学主义日渐盛行。受“唯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当代人产生对科技过度崇尚而轻视人文的观念[4]。这里我要阐述的学生工作中的“科学主义”不是“唯科学主义“。上文已经阐明,学生工作的特点是琐碎庞杂,几乎学校的所有部门,都会成为辅导员的上级部门,因此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几乎涵盖了一个大学里的各种部门的职能,这往往造成了辅导员在做学生工作时疲于应付。现实的情况往往恰恰相反,不是“过度崇尚科技而轻视人文”而是极少考虑科学的重要性。因此,拥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适当引入科学主义,是高效完成日常任务、提高学生工作质量的保障。

学生工作中应不断创新,但是大部分的工作内容是以学期、学年为周期的一种重复。如果没有思考、提炼和总结,这些周而复始的“重复”极有可能拖垮一个充满热情的辅导员。因此,适当地引入科学主义,对日常工作进行提炼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如,“学生综合奖学金”是每学年一次的学生综合技能的评判和总结,包括对每位学生德育、智育和文体三个大方面,若干小方面的综合指标的定量评定,往往要持续半个学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若引入科学方法,将各项工作流程模块化,将工作内容信息化,将工作方法形式化、自动化,则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学生的疑问,有些是重复性的,每次都回答同样的内容,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更会影响效果。如果将一些常见疑问的解决方法总结,编纂成册,或发布到互联网上,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可以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更加重要的学习和工作中。类似具有明显重复性特征的事务还有很多,如学生档案的管理、贫困生管理(贫困生认定、贫困等级)、勤工助学管理、助学金评定、请假管理、考勤管理等,均可整理、抽象、提炼出一个科学的、可复用的模型,有些可以以法规制度的形式呈现,有些可以信息化为计算机软件或管理信息系统。事实证明,适当地提炼,可以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当然,过度的科学化就必然导致“唯科学主义”,导致工作机械化、模式化,从而缺少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因此,在学生工作中,还需要注重人文主义。

五、学生工作要注重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冲突并非源自人类文明之初。在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之前,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甚至可以说是相互包容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于理性和仁慈的哲学理论和世界观。作为一种生活哲学,人文主义从仁慈的人性获得启示,并通过理性地推理来指导[5]。人文主义以理性推理为思想基础,以仁慈博爱为基本价值观。至于个人的兴趣、尊严、思想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容忍和无暴力相处等等,都是应有之义。人文主义以理性思想为基础,同时和人本主义以及人道主义有密切的关系。在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均提出了一些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观点,后来的文艺复兴,更是在教育上大兴人文主义。我国的人文主义思想更是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时期,孔子的“仁”、“智”、“泛爱众”、“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进一步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德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源自西方文化的人本主义传统和中国文化的人本意识[4]。以人为本并不是脱离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空谈“人”,而是要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讲“以人为本”。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人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而不是抽象的。学生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80后、90后大学青年学生,他们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思维发散、青春叛逆、充满热情等等,而不是一个个抽象的学号、姓名。在开展学生工作时,一定要将学生个体看作是活生生的个体,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还要拥有理性的思考和仁爱之心。学生工作大多是事务性工作,往往会被繁杂的事务埋没,而缺少对学生单独的思想教育和指导。有些辅导员常感慨学生工作不好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很难,但如果加入了人文主义,增加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很难的事情往往会迎刃而解。例如,有的时候学生犯了错误,要谈心,约谈学生时学生往往带着情绪或抵触心理,如果辅导员老师撇开错误不谈,而只是从人文关怀出发,以问询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为开始,效果会好很多。作者所在的学院也有大量类似的情况,事实证明,这个方法会有很好的效果,学生往往主动放下防御敞开心扉,或之后改日主动承认错误。因此,学生工作中有很多需要变通、思考的地方,这些地方需要哲学知识和思想的指导。

人文主义注重理性推理,这点常常应用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如前文所述,大学生有独特之处,因此也产生了众多的心理问题。事实证明,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正在困扰着当今的大学生,如就业受挫、恋爱受挫、家庭矛盾、人际关系问题、贫困等等,均可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而作者认为,辅导员必须要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要懂哲学,要做心理咨询专家、做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只有这样,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辅导员才能用哲学、心理学知识和理性的思考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例如,有些学生因为父母离异,而丧失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辅导员老师就要带着人文关怀之心,和学生一起进行理性推理分析,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重燃生活的热情。作者在所在学院也开设了“心理班会”,利用心理学、团体心理咨询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知识给学生进行认识自我、实现价值的团体心理辅导,事实证明,学生再次遇到困境时,往往能够使用理性推理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

六、学生工作要注重辩证法

学生工作除了内容繁杂外,还有多样性的特点。有些工作因时间、人等因素的异同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效果,因此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审视学生工作。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现在用于包括思维、自然和历史三个领域中的一种哲学进化的概念,也用来指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都是辩证法的形式。辩证法强调,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学生工作中,有很多棘手的难题,例如:如何让学生群体养成一个良好的学风,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书、爱上自习的习惯,如何让学生有诚信,如何让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等。这些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是和其他问题有密切联系的。

在学生工作中,要培养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学生的任何问题都要正反两方面看,既要看到它的缺陷又要看到优点;既要悲观也要乐观;既要微观也要宏观;既要看到局限又要看到长远。培养辩证的思维方法能够让辅导员工作更有效率,更加客观公正地处理学生工作中的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辅导员也要有这种敏锐性。例如,最近中东和北非局势紧张:苏丹分裂、埃及换帅、利比亚动荡、叙利亚国内形势不稳,这些政治事件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不稳定,但这些事件都不是简单的、孤立的政治事件,背后均有复杂的原因,如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辅导员要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分析,用理性思维推理,客观地对全局有整体的把握,在给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才能正确判断大是大非,引领学生走向正确、健康、可持续的价值观。

七、结束语

总之,学生工作的方法比内容更重要。辅导员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规定动作,还要创造性地进行自选动作,要学习哲学,要学习科学。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中,不断地用哲学思想去思考、分析,不断找寻并回归学生工作的核心价值,不断研究并创新学生工作的方法。除了上文提到的主要四个方面,学生工作中还可以用到很多种哲学思想和哲学工具。另一方面,学生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中,也蕴含着很多哲学的理念。需要辅导员和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不断地去思考、探索。哲学的希腊语原义是“热爱智慧”,是探寻世界本质、探寻生命意义的学科。在学生工作中,也要“热爱智慧”,不断思考,让学生工作更具科学性,让工作水平更高。

参考文献

[1]哲学的定义为:“1.智慧或知识的源头、热爱,或对此之追寻;2.对行为、思考、知识和宇宙的本性等的原则的理论或逻辑分析。”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Second College.

[2]哲学[EB/OL].维基百科(http://zh. w:kipedia.org).

[3]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Institute for Humane Studies.Humanism is a philosophy of life inspired by humanity and guided by reason.

作者简介:李超(1981,10-),男,汉,北京市,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6-0162-03

猜你喜欢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辩证法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人文视域中的中学哲学教学思考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