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作品的维度与拓展

2016-03-18邓剑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造境艺术作品隐喻

邓剑锋



艺术作品的维度与拓展

邓剑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与建筑系,广西 南宁,530226 )

艺术作品具有自身的维度,通过若干方法,可以拓展作品的维度。

艺术作品;维度;拓展

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张燕根近期举办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张燕根师生公共艺术作品展”,展示了以“造境”为主题的诸多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笔者在参观这次作品展时,为“造境”一词触动,由此联想到艺术作品的维度与拓展维度的若干方法。

1 艺术中的造境与维度

笔者最早接触“造境”一词是在美学家王国维的“境界”学说里。艺术创作中包含着写境与造境,“写境”是写实之境,“造境”是虚构之境。一般认为,“造境”是理想家按主观理想用虚构、想象的方法写作诗词或创造艺术而营造的境界。造境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创作手法,适用于文学创作,也适用于其他艺术门类。运用造境的手法,可以极大地拓展艺术的维度。

什么是维度?霍金说,这就像一根头发,远看是一维的线,在放大镜下,它却是三维的;如果面对时空,如果有足够高倍的放大镜的话,也应该能揭示出其它可能存在的四维、五维空间,直至十一维空间[1]。这是物理学上对维度的解释。在艺术上,维度可以认为是作品包含的丰富多重的艺术内涵和韵味,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层次的多重度、范围的广度或者内涵的厚度。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的繁荣,公共艺术设计像雨后春笋般兴起。笔者的老师、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张燕根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公共艺术设计,用艺术的方式把他们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和把握展示出来。在这次公共艺术作品展中,笔者感觉到艺术作品中自由驰骋的想象和联想,以及倾注在作品中的内心情感与个人理想的真切表达。笔者认为这些作品都具有丰富的维度。

2 美的艺术与艺术维度

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美的艺术可以分为追求情感的艺术和快适的艺术”。这里提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是情感的艺术?什么是快适的艺术?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艺术创作者。结合多年艺术实践,笔者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是追求单纯感官享受为目的的是快适艺术,而抒发情感、表现个性为目的的是情感的艺术。这两种艺术有着非常明显的美学分野。快适艺术讲究感官刺激,比较功利,艺术维度较少较浅,而情感艺术比较深厚。张燕根教授在笔者的学生时代,经常教导说“美术并不一定是艺术”,从前一知半解,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加,现在才恍然大悟。在学生时代,笔者将艺术的感官享受奉为真理,认为大众认可的美就是规则与秩序。现在看来,真是大缪不然。

3 隐喻与艺术维度的拓展

数月前,笔者在一本名为《后现代艺术与哲学的浪漫之欲》的书上偶然看到这样一首诗《来自寒冷的人》[2]210,诗中写道:“那些来自寒冷的人,他们自己就是冬天他们爱他们的雪橇,爱他们的狗他们穿行的不是大地,而在暴风雪的季节它冰冻了他们的思考”。

深深打动笔者的是最后一句隐喻性的语言:它冰冻了他们的思考。隐喻在文学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法,是抒情和表现个性的常用手段。在这首诗中,借助隐喻,诗人把这种思考和极其寒冷的意象混杂在一起,夸张了天气的极度寒冷。隐喻是拓展艺术维度的方法之一,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技巧,它需要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建立联系,这是比较高难度的,需要较多的积累,对于比较稚嫩的作者而言,要想娴熟地运用隐喻,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和努力。在张燕根艺术作品展中,笔者也看到了一些笔者当年同学的作品,真真切切能够感受到隐喻在他们创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运用隐喻、拓展作品维度的艰辛。

笔者的同学张飞用原木创作了一组隐喻人类与自然对话的木雕。笔者与张飞熟知,所以知道这组创作的过程——几棵取自木材市场的原木,辗转运往工作室,在透过阳光的工作室里接受对它们命运的改造。作者创作期间也有过彷徨与孤独,也曾有过患得患失的忐忑。最后,作者还是成功地驾驭了隐喻,建构了他内心渴望的世界——希望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一块原始的净土。

4 打破常规与艺术维度

在阿姆斯特丹城市博物馆,有一组名叫《伟大的诗》的作品,作者是冰岛雕塑家思故都·顾蒙逊。他早期的作品极具诗性,并以视觉隐喻为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顾蒙逊一直用混凝土、玻璃、纸和石膏等各种材料创作大型雕塑。在《伟大的诗》这个作品中,三个连成一体的水泥金字塔伫立在木基之上,每一个金字塔里都有一个天鹅向外伸展着它的头和颈。这些天鹅似乎都想要飞走,但这注定是徒劳的,因为它们的大部分躯体都淹没在混凝土里。评论认为,这是一组表现“文化—自然”对立的作品。德国美学家里维斯认为,这组雕塑暗喻艺术渴望着从尘世的束缚和自然中解脱出来。在笔者看来,这恰就是表达一种在混沌未开时对冲破牢笼的一种渴望。联系到艺术之路上对拓展维度的努力,笔者认为这种挣脱的渴望,实际上就是每一个极力拓展艺术维度的创作者所做的努力。挣脱束缚、拓展维度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不断的经历“创造—毁灭—再创造”的过程。

虽然探索艺术、挣脱束缚、拓展维度的道路泥泞不堪,艰苦无比,不过生活总会给艺术创造以惊喜,当我们身处艺术创作的牢笼苦苦思索时,思考的顿悟总会给我们越狱的利器,这个利器之一就是打破常规。

从笔者另一位同学黄荣川的作品中,笔者发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过程,以及打破常规拓展艺术维度的好效果。黄荣川生长于山水环抱的桂林城,他在作品中渴望表达出潜意识中故乡的美。作者进行了很多次尝试,从国画到丙烯绘画、再到木质浮雕。华丽的图形满足了视觉短暂的虚荣,但是真正要打开触动内心情感的空间,那么真的有必要拓展艺术的维度。

后来作者借助光影效果,创作了《荡空山》,将漓江晨晓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这幅作品在这次展览中广受关注。

与打破常规相联系的,是坚韧与执着,这两个因素作为一种意志品质,对于艺术维度的拓展,也有贡献。康德说过“天才能够表现出自然,为艺术颁布规则”,但是,天才毕竟少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天才来自一种持续的力量,更来自时间累积后坚韧的维度”,这是笔者的理解,所以,坚韧与执着,再结合打破常规,同样可以拓展艺术维度。以笔者的老师张燕根教授为例,笔者认为,张燕根教授的艺术维度就是坚韧与持续的产物。从军旅到军艺,再从军旅到高校,尽管角色频繁转换,但贯穿始终的,是坚守与变通。

张燕根教授国画专业出身,通过坚守与变通,实现了从笔墨到立体艺术的转身。笔者也做过尝试,笔者有作品《方圆之间》,这幅作品笔者寄寓“方是固守,圆是变通”的含义,笔者将传统国画与现代作品结合起来,在固守国画意境与疏密有致布局的同时,又将国画线条的韧性融合到现代作品中去。笔者认为,这也是拓展维度的一种尝试。

5 结束语

契科夫说过“艺术是到达人类统一的一种手段,在同一感情下结合他们,并增进个人和人类的共同幸福,因此在艺术的世界,只有果敢地不断奋斗,才能获得胜利”。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不断地拓展艺术的维度,拓宽心灵与情感的空间,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

[1]霍金.霍金在浙江大学公众演讲会[OL].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 ng/252/6512/6513/20020816/800977.html.

[2](荷兰)约斯·德·穆尔.后现代艺术与哲学的浪漫之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On the Dimensions and Expansions of Art Works

DENG Jian-feng
(Department of Art Design and Architectures,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226)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mensions in the art works, and regards the dimensions of works can be expanded with various methods.

art works; dimensions; expansions

邓剑锋(1983—),男,湖北赤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

J 04

A

1674-3083(2016)03-0096-03

2016-03-21

猜你喜欢

造境艺术作品隐喻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造境、起伏、强化——妙用技巧增强故事感染力
论沈从文小说的造境艺术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