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诗歌应用技术型教学刍议

2016-03-18温旭

高教学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讲稿技术型学院

温旭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广州510900)

独立学院诗歌应用技术型教学刍议

温旭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广州510900)

目前,独立学院开设的与诗歌相关的课程,存在教学目标泛化、教学方法传统、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其教学无法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由素质型向应用技术型的转变。文章尝试对上述现象的原因进行阐释,并提出解决思路,作为诗歌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研究的参考。

独立学院;诗歌教学;应用技术型

近年来,我国独立学院逐步形成一个共识,即是把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办学的核心目标。而存在于中文专业主干课程或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当中的诗歌教学,其评价结果却反映为无实用价值,仅能从精神维度提升人文素养。实际上,教学目标泛化、教学内容和方法选取不当,以及考核形式单一等,均限制诗歌人文教育之外的其他实用功能的开发,影响着教师对诗歌应用价值的有效传播,最终导致诗歌教学无法配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实现由素质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变。文章尝试就上述问题作出具体阐释,提出解决思路,以期为独立学院诗歌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一、结合地区人才特性和产业需求,浓缩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许多独立院校开设了与诗歌相关的课程,也试图将教学目标锁定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上,但都过于泛化,完全从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创作、如何借助文艺学理论进行诗歌审美批评几个方面综合地安排教学。应该明确的是,这些所谓“应用”或“技术”,与独立学院的人才特性、学院周边的市场定位、学院所属地区的产业需求不相匹配。就诗歌创作人才培养来说,有其或然性和专门性,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育成为诗人,所需师资也更加专业。诗歌评论人才的培养则属于研究型高校的教育模式和任务,它对接受教育人群的综合技术有更高的理论要求,一般来说面向高度学术自觉与知识框架牢固的学生。独立院校学生不易养成此类素质,进而无法达到最优教学效果,无法采取该目标培养出具备同等竞争力的人才。这些目标的设定,反而使教育成本投入过高、培养收效甚微。

为此,应提出“产业最小化教学”概念,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范围,锚定在诗歌能够应用的具体业务上。在中国,对诗歌应用价值的研究不计其数。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有学者提出诗歌实用功能将对市场起到重要影响的观点,指出诗歌拥有包含审美在内又跳出审美局限的应用现象,并提到诗歌应当有实用功能转向的优化标准。经粗略统计,讲稿润饰和广告创作(包括宣传语、命名等具有信息传播性质的文案)是两大最具价值的主要实践。同时,两者都是对创作型人才培养的形式拓展及具体化,不局限于诗歌文体本身的创作,因而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作家(诗人)的特殊素养,可使受教育个体觉得“便于运用”。但目前,许多涉及到相关实践教学的独立学院,仅把诗歌当作附加要素讲解,鲜有以诗歌为教学中心,单独开发技能型课程。

二、突破传统驱动法则和讨论设置,改革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在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任务驱动和小组讨论。

任务驱动法,大多将任务设定得较为宽泛(由若干个分散的小项目组成),旨在发挥群体协作功能,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这要求参与的学生具备超强的分工合作自觉力,讲求团队意识。但应清楚认识到,诗歌理论及创作实践的创造性与个性化,决定了诗歌的应用型教学也要作用于每个学生身上,要广泛提高个体的实践参与度,防止个别懒惰行为折损教学效果。

于是,必须突破传统的任务驱动形式,直击项目核心,在组织形式上,改用“独立完成”法则代替“群体完成”法则。比如高校开展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一般而言,教师掌握到信息后便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几个人为一组自拟讲稿,在讲稿中化用诗句,届时派代表上台解读成果,教师再作点评。这里,自拟讲稿步骤就偏离了任务核心。在利用诗歌润饰讲稿的教学中,明显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自如运用诗句点缀讲稿,提升讲稿文化档次,增强演讲听觉审美效果。因此,教师合理布置的任务应该是:每位学生在课后主动联系演讲比赛主办方,索取参赛者来稿,并以化用诗句的方法,对来稿进行润饰(篇数不限)。之后再组织自我解读、教师点评等环节。

另一个必须改革的方法是小组讨论。像诗化广告的创作,更多需要培养学生发散性、创新性的思维,同时在社会市场中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应用,还需考量所用技能形成的效果是否得到受众(观众、客户)认可。受众所想所提的问题千变万化,而不只是我们课堂上指定要解决的一个具体方面。所以,面对复杂的实际情况,或许可以设置一种“甲方乙方”的讨论机制,即是要求小组的学生轮流扮演创作者、观众和客户提问,分别以这三个群体的心态,对各自所创作的文本进行优劣评判和完善建议。

以上教学方法的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讲,既能够使大学教育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功能上,依然保有“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又能充分促使学生的诗歌应用观念产生“觉得有用”到“灵活运用”的质的飞跃。

三、借助现代科技条件和市场手段,创新考核形式

诗歌的应用技术型教学要达到理想效果,还应该在其考核方式上持续创新。以往课程的考核形式是学生做题、教师打分。到了最近几年,随着独立学院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进展,许多考核方式也逐渐产生改变。如采用学生直接提交实践成果或举办实践成果展,由教师按照成品质量打分。但这些考评方式仍囿于被动,考核体系也流于单一,在诗歌教学面前遭遇了不甚科学的尴尬。诗歌是个人情志的文本寄托,各种类型的实践,自然烙印有创作者主观思想的痕迹,而受众也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当下感悟、审美追求甚至是利益驱动点,寄托到作为文本实践的语辞句调里。因此,包括诗歌应用成果在内的其他学科教学效果,其评价标准应当与成果的生产要素同样是多元化的,那种以单一指标来评定实践价值的做法,显然极度片面。

所以,在现有科技条件下,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文案服务交易平台,建构自我实践空间,将诗歌理论和创作,运用到外界每个真实发布的任务中。学生创作的文案一旦中标,可采取两种方式加以推广:一是学生自己借助微信、微博转发,并邀请任意群体共同参与评论;二是由教师收集后,同样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展示,嗣后根据学生作品质量(教师专业角度)、客户评价满意度(交易平台数据)以及其他受众的喜爱度(转发评论量),综合制订一个量化的,以创作专业性为保障、以市场认可度为重心、以传播效益价值为基础的实践成果评分标准。其中,教师可占10%、客户占60%、其他受众占30%。

市场考核手段的介入、考量权重的提升,能将诗歌的教学与应用及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契合,使学生的诗歌应用观,从“灵活运用”过渡并深化到“自觉运用”的层面。这也是诗歌应用型教学改革在人才技术培养成效体现上的终极意义所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立足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转变学生学习、应用诗歌的观念,面向地区产业需求、利用新兴科技手段,不断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优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考核形式,才能真正发掘诗歌这一古老文学体裁的实际应用价值,使其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取得良效。

[1]雷业洪.关注诗歌应用之必要性刍议[J].文艺评论,1999(2).

[2]王建华.高等教育的应用性[J].教育研究,2013(4).

[3]孟庆森,翟明戈,戴景杰,等.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5(Z1).

At present,there are some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poetry related courses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uch as generalized teaching objects,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monomorphic examination form,which lead to the failure of teaching to adapt to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echnology talents and hinde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quality type to application-oriented technological type.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the above phenomenon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tudy on the refor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echnology teaching of poetry.

independent college;poetry teaching;application-oriented technology type

G642

A

2096-000X(2016)19-0095-02

温旭(1989-),男,广东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猜你喜欢

讲稿技术型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鲍勃·迪伦受奖演说词成书
转型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创新建设探讨——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西行学院
讲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