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不同多纤贴衬对耐汗渍色牢度的影响

2016-03-18彭文娟

纺织报告 2016年8期
关键词:汗渍合格率试样

彭文娟,陈 明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0)

浅析不同多纤贴衬对耐汗渍色牢度的影响

彭文娟,陈 明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0)

本文采用不同多纤邻贴衬进行耐汗渍色牢度试验,结合不同组分的样品比较了3种不同的多纤邻贴衬试验的测试结果的差异,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汗渍色牢度试验控制的要点。

耐汗渍色牢度;检测;多纤维贴衬

0 引言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汗液是由很复杂的成分构成,其主要为盐,汗液有酸性的也有碱性,样品短暂的与汗液接触对色牢度可能影响不大,但长时间地紧贴着皮肤与汗液接触,对某些染料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纺织染料中有的不耐酸性,有的不耐碱性,耐汗渍色牢度就是用不同酸碱的人造汗液,模拟出汗时的情况对纺织品进行试验。

在耐汗渍色牢度试验中,试验结果存在诸多影响多因素,如选用的贴衬、试验的操作手法、试验的环境等。尤其是贴衬的选用最为关键,因为在色牢度检验时,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就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来选用相应的贴衬织物种类。如采用单纤维贴衬测试过的服装仍然存在质量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投诉率升高(因为家庭洗涤时不可能分纤维种类而分开洗涤,多种纤维组分的服装一起洗涤时,就会产生质量问题),而采用多纤维贴衬试验则比较省时省事,而且评定结果相对较单纤维贴衬要严格(因为多纤维贴衬需要考核6种成分的纤维贴衬条的沾色,而单纤维贴衬只考核2种不同成分的纤维贴衬条的沾色)。但是采用不同多纤维贴衬试验来考核服装的沾色性能也可能存在差异,本文针对选用不同种类的多纤维贴衬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1 试验部分

1.1 标准物质

评定沾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250-2008)。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 251—2008)。

1.2 本次比较试验选用以下3种多纤贴衬:

国产多纤维贴衬:DW多纤维贴衬布

国外多纤维贴衬:英国SDC DW多纤维贴衬布

国外多纤维贴衬:英国James H.Heal DW多纤维贴衬布

注:贴衬的组分均相同,为羊毛、腈纶、涤纶、锦纶、棉、醋纤。

1.3 试验的仪器

(1)、不锈钢架;重约5Kg,底部面积115mm ×60mm的重锤(包括弹簧压板);尺寸约为115mm×60mm,厚度为1.5mm的玻璃板或丙烯酸树脂板。

(2)、恒温培养箱,温度环境(37±2)℃。(3)、标准光源箱

1.4 试样

随机选取不同组分、不同颜色、不同结构和不同染整工艺,但有一定沾色可能性的试样。组分有棉、羊毛、麻、丝、聚酯、腈纶、锦纶等,有纯纺,也有混纺,共20块。

1.5 试剂

碱液每升含: 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C6H9O2N3·HCL·H2O) 0.5g

氯化钠(NaCl),5g

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Na2HPO4·12H2O) 5g 或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Na2HPO4·2H2O) 2.5g

用C(NaOH)=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试pH值至 8±0.2

酸液每升含: 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C6H9O2N3·HCL·H2O) 0.5g

氯化钠(NaCl) 5g

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Na2HPO4·2H2O) 2.2g

用C(NaOH)=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试pH值至 5.5±0.2

1.6 试验步骤:

(1)、在浴比为50∶1的酸、碱试液里分别放入一块组合试样,使其完全润湿,然后在室温下放置30 min 。必要时可稍加掀压和拨动,以保证试液能良好而均匀地渗透。

(2)、取出试样,倒去残液,用两根玻璃棒夹去组合试样上过多的试液,或把组合试样放在试样板上,用另一块试样板刮去过多的试液,将试样夹在两块试样板中间。(试验装置已预热到试验温度)

(3)、使试样受压(12.5±0.9)kPa 。

(4)、把带有组合试样的酸、碱二组仪器放在恒温培养箱里,在(37±2) ℃下处理4h。(组合试样可以呈水平或垂直状态放置)。

(5)、展开组合试样,使试样和贴衬仅由一条缝线连接,悬挂在不超过60 ℃的空气中干燥。

1.7 耐酸、碱色牢度测试评级

(1)、严格按照评级要求,在标准光源下用沾色卡和变色灰卡进行评级。评级时注意试样的正反,保持与原样一致,同时注意倒、顺毛,纹路(左、右斜纹,对格对条),花纹一致。在同一试样板评各色牢度之间,或者一批样各色牢度相近级数时,前后要比较目光的一致性。

(2)、展开晾干评级,入射光与纺织品表面约成45°角,观察方向大致垂直于纺织品表面。(近似蒙赛尔色卡N5)

2 结果和讨论

具体试验结果见下表1和表2:

表1 耐碱汗渍试验结果表

续表1

续表1

表2 耐酸汗渍试验结果表

续表2

续表2

2.1 采用不同多纤维贴衬试验的差异(列表表示)

采用多纤维贴衬试验时,必须要求6种纤维条都必须不沾色或沾色较轻时才能判定合格,以沾色为3级及以上者为合格来进行判定。对20份样品进行试验结果统计发现,采用James H.Heal DW多纤维贴衬试验时,耐碱汗渍色牢度有14份合格,合格率为70%;耐酸汗渍色牢度有16份合格,合格率为80%。采用SDC含毛多纤维贴衬试验时,耐碱汗渍色牢度仅有10份合格,合格率为50%;耐酸汗渍色牢度有11份合格,合格率为55%。采用DW多纤维贴衬试验时,耐碱汗渍色牢度有14份合格,合格率为70%;耐酸汗渍色牢度有16份合格,合格率为80%。因此,采用SDC含毛多纤维贴衬时,沾色最为严重,样品通过率最低,而其他两种多纤布结果基本一致,通过率也相对较高。

2.2 不同贴衬纤维条的沾色程度的差异

根据色牢度试验通则,沾色结果合格与否只按照沾色最严重的结果作为最终测试结果。对各纤维仍以3级作为判定标准,进行统计,具体见表3和表4。

表3 耐碱汗不同成分纤维条沾色合格率统计

表4 耐酸汗不同成分纤维条沾色合格率统计

从统计结果来看,无论哪种多纤贴衬,都是羊毛的沾色最为严重,合格率最低,锦纶次之,然后依次为棉、醋纤、腈纶、聚酯纤维。

2.3 不同成分的织物色牢度试验的差异及分析

通过表1和表2对不同组分的织物统计分析,实践证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一般锦纶织物的色牢度最差,丝、羊毛次之。而棉、麻、聚酯、腈纶等纤维则较轻。而且耐碱汗渍色牢度对含有羊毛纤维的沾色程度较耐酸汗渍色牢度严重,这主要是因为羊毛的耐酸不耐碱的化学性能决定。

虽然同纤维所用的染料和加工工艺都不同,但试验后出现的问题大致相同。所以应选用固色率高和稳定性好的染料。通常不理想的耐汗渍色牢度是由于渗色或染色材料的颜色变化所致,必须注意的是:颜色变化时并没有明显的渗色。另一方面,发生渗色时,也许颜色并没有变化,或渗色和颜色变色同时发生。

3 结论

3.1 不同的多纤维贴衬对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评定结果的影响很大,甚至可影响到色牢度合格与否的判定。因此,为避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各实验室在选择多纤维贴衬织物时应按方法标准本身的规定进行选用,或选择稳定性较好的多纤维贴衬,不可盲目混用或代替使用。

3.2 由于采用的多纤贴衬中缺少丝、粘纤、麻等组分,因此对于以丝、粘纤、麻为主要组分的样品时,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风险,容易因这些组分的缺失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差异。

[1] GB/T615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S].

[2] 郑圆圆,李治恩.贴衬织物对耐水、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分析[J].纺织标准与质量,2012(3):49-52.

[3] 赖红敏,谢火胜,等.不同贴衬对丝绸织物色牢度测试结果的影响[J].中国纤检,2014(12).

[4] 顾 超.浅谈影响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结果的因素[J].中国纤检,2014(20).

[5] 潘 葵,杨伟栋,等.贴衬织物类型对纺织品色牢度评定结果的影响[J].印染助剂,2010(7):27.

《印染助剂》暨江苏省印染助剂情报站第32届年会通知

各有关单位:

《印染助剂》杂志是目前印染助剂行业唯一的科技类杂志,致力于报道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欧盟法规的新动态、新型印染助剂的合成与应用、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的新工艺、废水处理新技术等,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权威性。成立于1984年的江苏省印染助剂科技情报站,为助剂企业与相关企业间及企业与专家、高校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印染助剂》编辑部与江苏省印染助剂情报站共同举办的年会受到广大业内及相关人士的关注及好评。

近期,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印染助剂行业应抓住机遇,顺应国家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坚持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行业水准。为此,《印染助剂》编辑部与江苏省印染助剂情报站定于2016年9月18~20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印染助剂》暨江苏省印染助剂情报站第32届年会”。本次年会将以印染助剂行业改革、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中心,安全环保为主线,探讨行业热点问题,积极倡导印染助剂行业的安全生产、环保替代、绿色生产,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行业信息交流,使印染助剂行业向着规范有序、注重创新的方向发展。

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9月18~20日(18日全天报到,19日全天和20日上午会议,20日下午研讨会)

地点:常州万泽玛丽蒂姆酒店(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延政中大道15号)

联系电话/传真:0519-86646602

联系人:况余春(13813674130,18115057192)孟 莹(15895075879,18115057191)潘小芬(13961298057,13809073919)

酒店联系人:谢玉干(15295108354)

欢迎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到时前来参加会议!

Studies on influences of colou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of different multifibre adjacent fabrics

PENG Wen-juan, CHEN Ming
(Jiangsu Textile Quality Service Inspection Testing Institute,Jiangsu Nanjing 210000,China)

This study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testing results of 20 Samples of different colour or composition for its colou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with three kinds of multifibre adjacent fabrics. This study managed to conclude the control points of the test for colou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colou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test;multifibre adjacent fabrics

TS197

B

投稿日期:2016-06-21

彭文娟: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江苏省纺检院从事色牢度指标检验工作10年。

猜你喜欢

汗渍合格率试样
唐启辉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X80管线钢的氢脆性能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星夜追赶遗款者,奉还得句
基于Hopkinson 压杆的M 型试样动态拉伸实验方法研究*
探讨预加张力对机织物纱线滑移量的影响
例析双组分混合体系检验方案设计
天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