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武汉市农产品流通对策研究

2016-03-17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11期
关键词:供销武汉市流通

李 颖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81)

基于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武汉市农产品流通对策研究

李 颖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81)

为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网络完善武汉市农产品流通供应链体系,文章对供销合作总社近10年来的销售业绩进行提取分析,结果表明:供销社是流通领域中符合体制内运作的重要组织,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是解决“买难”、“卖难”的可行性方案,是符合农民利益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 创建以供销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产品交易体系,必将对武汉市的农产品流通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供销合作社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所形成的品牌效应将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完善有着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以供销合作社作为研究视角,并提出基于武汉市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系统需要从建立农产品加工生产专用服务体系、加快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速度以及合理开发农产品流通电商营销渠道等3个方面入手,减少不必要的生产销售环节的同时,加强各供销合作社的合作规模,以切实建立起便利惠民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再生产环节中农户经济权益的有效保护。

农产品 供销合作社 流通体系 体系布局 武汉市

0 引言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销售大国,而供销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市场的稳定发展与市场价格的合理把握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供销合作社作为我国一个重要且主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供销合作社网络对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如何依赖供销合作社网络建立并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部分学者已有研究。王艺华[1]以山东省为例,对山东省的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究,并指出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李红等[2]以供销社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为研究基础,提出了创新性的产品流通方式; 张以俭[3]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构建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指出农产品的流通除了要结合供销合作社平台以外还需联合各大企业进行强强合作。受资料限制,部分研究多集中在大面上,具体到某一市县区域的供销合作社服务于农产品流通的深入研究较少。为此,文章以湖北武汉市为例,对其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及其农产品流通体系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该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1 武汉市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现状

武汉市供销合作总社是武汉市最主要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该文对武汉市供销合作总社近年所取得的效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2006~2015年武汉市供销合作社的销售总额和利润总额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表1)。

表1 2006~2015年武汉市供销合作社销售业绩

年份购销总额(亿元)利润总额(万元)上缴税收(万元)2006360.965416789.52007365.866596912.42008379.367136968.12009401.570897358.32010431.971067376.12011453.876437933.42012488.577098001.92013510.377618055.52014538.679108212.32015614.780598365.2

由表1可知,2006~2015年,武汉市供销合作总社的购销总额从360.9亿元上升到了614.7亿元,利润总额也由6 541万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8 059万元,上缴税收也明显的在逐年增长。近年来,武汉市供销社积极的进行现代化的运营,突破以往陈旧的运营网络模式,实现现代化的“五务合一”,打造武汉市的特色农产品,热切关注当前市场对农产品的具体需求,将主要力量灌注于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上,打造了冷链物流的流通方式,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果。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连接乡村与城市,积极响应“三农”政策,武汉市的各大供销社与城市建立起庞大的网络体系,在服务特点及流通平台等2个方面做了较大的创新,建造起城乡之间的枢纽[4]。其中主要是由4条流通脉络串联而成:(1)创新并发展农业生产经营资料的服务内容和平台,建立大型农资集散中心; (2)改革并深化日用消费品的经营模式,从原有的与企业合作转变为直接延伸到销售链前端的超市和商场; (3)扩展农产品直销模式,直接覆盖城、镇、乡村; (4)加快中转站的建设步伐,建设农家店、中心店、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流通配套设施。现阶段武汉市的供销合作社销售网点已达4 000个以上,其覆盖面已经从农产品生鲜类发展到了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烟花爆竹、医药等方面,其市场份额可观,最低的达到了70%,最高达90%,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决定了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2 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特殊地位与优势

供销合作社是武汉市农贸发展史上重要的贸易组织,创建起以供销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产品交易体系,必将对武汉市的农产品流通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供销合作社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将会对农产品的流通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供销合作社因其成型早、规模大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些优势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完善有着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

2.1 供销合作社占有着重要历史地位

供销合作社是农产品流通历史上最早成型、规模最大的农产品合作贸易组织,在武汉市的农产品贸易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武汉市供销社的内容包括:农产品收购和销售、生活日用品的生产销售、副业产品的收购和销售[5]。在革命战争时期,武汉市供销合作社基本成为了广大农民生活物资的供应机构,不仅如此,农产品的销售与流通都需要通过供销合作社这个平台进行运作,可以说农民的日常生产与生活是离不开供销合作社的。特别是在革命战争特殊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生活、生产物资都是由各地的供销合作社提供的。所以无论从历史特殊时期的角度来看,还是农产品流通历史上看供销合作社所占有的地位都不可小视。在建国之初武汉市的供销合作社几乎负担起当地农民的全部生活物资,包括米、菜、油、棉、麻、丝、烟酒、茶、糖等商品。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物资流通和供应几乎都要通过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村与城市之间必不可少的物资桥梁。在供销合作社成立初期,还担负着代销、代购、运输、仓储的作用,为全省市提供了一个集交易与运输为一体的交易平台。随后的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市场流通的形式冲击着原有的经营模式,武汉市的供销合作社开始了全新改革,施行了公司制[6]。无论进行怎样的革新,服务三农的中心主旨一直被坚持贯彻下来。并且在新时代的到来的同时,供销合作社立足于三农为出发点期望打造一个新的经营服务平台,一切从农民最关心、最热点的部分出发,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适用途径。从省级的供销合作总社到市级、县级的供销合作社网点遍布城市和农村。而其经营模式、经营服务范围、经营服务水准也在不断提升,从横向到纵向式的提高服务水准,切实为农民谋利益。供销合作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在不断地发展中已经与农民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盟友关系。

2.2 利用供销合作社平台服务三农

武汉市农业产品流通长期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而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存在销售难的现象。为了打破这种格局,武汉市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在不断地改革,为的就是切实改善农产品买卖难的状况。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改革工作不仅是打开市场对外开放,而是在市场的运营中没有把握好市场的客观运作规律,非市场因素限制了农产品的顺利流通。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改革问题究其根本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必须从现有的农产品流通体制上寻找突破口。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供销合作社所能起到的作用远不止当前成果。它的特殊性在于,即是企业性质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又是政府公益性质的扶持组织,是我国农民群众的联盟性组织。这个组织以经济活动的方式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助推力,基层的组织和公司的企业是经济法人,供销合作社可以吸收和提供公共资源,并且被政府委托办事[7]。所以供销合作社拥有着普通企业所没有的吸收接纳公共资源、社会资源的能力。从某种层面上来看,供销合作社依然是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的重要支柱性力量。创建起以供销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产品交易体系,重视并稳固供销合作社的核心地位,将对三农服务发挥重要作用。

2.3 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几大优势

武汉市农产品交易目前存在着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经营模式的状况,而农民自己经营存在的问题就是买卖难。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群体最直接的经营盟友,因其特殊性质和地位决定了供销合作社必将为服务三农提供更多的资源与平台。供销合作社兼具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可以为农民的农产品流通提供很好的交易平台与运营服务。另一方面,供销合作社被赋予了公益扶持的性质,对于扶持农民,提高农民切身利益有着最直接的帮助,所以说供销合作社就是农民最直接的贸易盟友。推进农村经济贸易与发展,切身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必须利用供销合作社这样的农业贸易组织。其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1)供销合作社最直接的考虑到了三农的管理体系,又兼具了市场运营的能力。供销合作社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从来没有离开农民本身,譬如,供销合作社中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来自于当地农村,考虑到他们对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比一般人要了解得更加透彻,所以选用他们进入供销合作社内部进行工作。这样有利于了解农民的生产资料的情况,便于把控农业贸易流通的市场方向。(2)供销合作社的本质是贸易流通,这一点上对三农服务有着最直接的帮助。供销合作社所渗透的面非常广,几乎涉及农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8],兼具了生产、加工和流通,产品包括农产品、工业用品、日用品等多个方面。其综合性,为农业贸易链条的顺利运营提供扎实基础。(3)供销合作社的网点分布广,市场份额占有率大,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规模,可以为农民谋取更多的利益。(4)供销合作社的品牌效应不可忽视。供销合作社存在于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历史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与我国的农民群众进行了60年以上的交易历史,在我国的农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品牌信誉度不可忽略。综上所述,供销合作社对于服务三农有着特殊的优势和地位,是其他任何组织无可替代的。

3 以供销合作社为基础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

以供销合作社为基础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构建这样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面临3个问题:(1)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2)如何减少流通中的环节,提高农民的收入; (3)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而一个较为成型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必须兼顾3个方面:(1)建立农产品加工生产专用服务体系; (2)加快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速度; (3)为农产品的流通找到合理的电商营销渠道。

3.1 以供销合作社为基础提供服务体系

从目前武汉市农产品流通状况来看,其缺乏完整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而以供销合作社为基础,可以建立以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流通体系。同时需要对涉及农业机构职能的部分进行合并或重组,对农产品相关产业进行一个总体规划和统筹,推行全面化服务。武汉市的供销合作社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农产品销售,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进行一系列的指导。一些县、市的供销合作社定期的在技术、金融、信息、保险等方面的服务进行加强性的培训和指导,这样的做法需要更大范围地去施行,使得服务体系覆盖范围达到整个武汉市,而不仅仅停留在几个点。在农产品的收购上,根据武汉市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合作关系良好的状况,可以采取统一由供销合作社进行加工、包装,提高产品的统一度,在质量的界定标准和包装上进行统一化和规范化处理。而产品的规范化处理与统一会给消费者以非常正规化的既视感[9]。有利于日后供销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化的进程。农产品的销售环节则由供销合作社提供合理的销售平台,制度化的进行农产品的运输和仓储。并制定出合理的质量标准、储运制度、信息咨询制度、保险办理程序等。而产品质量的监测工作则须由武汉市政府相关部门介入执行,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水平的监督力度。只有在生产、销售、流通、质量监督几个方面系统化的提供整套的服务才能将农产品的流通体系更加完善。

3.2 加快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速度

(1)促进企业间的强强联合

武汉市目前与农产品流通相关的企业日益增加,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近10多年,但是这些企业在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忽略了很多问题,甚至部分企业在一夕之间建立起来但是并没有进行长远的规划。这导致了大部分企业普遍存在规模不大、没有发展规划、实力不够、布局散乱的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使得农产品的流通贸易存在明显的滞后发展状况。企业作为组成整个农产品流通系统的一个单位,需要互相合作,在系统内强强联合,通过资源整合和通力合作达到共赢才是最终的胜利。武汉市需定期进行企业交流洽谈会,或农产品贸易交流会,增加企业之间交流的机会,促进企业间的联合。

(2)减少不必要的生产销售环节

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公司是武汉市农产品流通系统内的核心型企业,对于推动系统内的企业通力合作需要供销合作社打开一个比较开放的思想,积极地利用这一核心企业带动其他企业的方式来加快农产品主体的流通速度,另外还需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入手,优化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模式。近年来武汉市在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减少了生产与销售衔接过程中的环节,只有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节约生产与运输等成本[10]。譬如,原有的销售链是从农民到合作社、再到龙头企业、最后到商场和超市,优化后可以减少龙头企业这个环节,尽可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作用,直接从农民到合作社再到超市和商场。减少销售环节加大了供销合作社的销售压力,但是可以获取最直接的收益,同时提升供销合作社的市场销售能力。

(3)合理利用供销合作社的平台资源

从目前来看,农产品流通市场里的企业中,武汉市的供销合作社所占比例非常之大,由图1可知。

图1 2015年武汉市农产品流通市场企业类型比例情况

由图1得知,武汉市农产品流通市场供销合作社企业占有的份额比较大。在上游的农业生产和下游的农产品销售的流通链条中,供销合作社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其中生产过程中,武汉市各地的供销合作社可以打造“一区一品”的生产模式,打造单品生产区域,将某个产品作为该区域的特色产品,打造该产品生产源头的唯一性和专业性,显著提升其市场的竞争力[11]; 销售环节中,目前武汉市的供销合作社的市场份额占有比例较高,所以农业生产者必须积极与合作社配合,充分的利用合作社平台的优势。只有加快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速度才能使得农产品流通体系更加完善。

3.3 以供销合作社为基础合理运用电商渠道

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可借鉴湖南省建立的网上供销合作社的运营模式。网络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而电子商务也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它不仅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及时的反馈市场运营状况,还能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极大的便利,最重要的一点是网络销售平台降低了运营成本和风险。具体的运营模式是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互相推广的形式,入驻较为知名的网络销售平台,在网络平台上积极的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对线下的实体企业进行宣传。而在线下的实体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网络店铺的推广,实现网络平台和实体企业的双向推广[12]。为了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打造网上供销合作社,还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商务产品信息模块、订单流程模块,做好网上供销合作社的硬件基础。利用网络优势对市场行情发布行情信息和订单。将农产品销售的形式由原有的单方面销售改变为契约化、合同化的市场销售。这样的做法可以很好的避免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其次,需要建立起网上供销合作社的物流信息模块,根据物流点安排仓储位置。最后,必须建立起农产品质量监督模块,以透明、公开的方式让消费者或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农产品质量的检测与监督中。一方面增强了消费者对于网上供销合作社产品质量的信心,另一方面加大了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对产品本身是有极大的保障的。

4 结论

研究表明:加快依托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速度须从促进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减少不必要的生产销售环节、合理利用供销合作社的平台资源等3个方面入手。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要求核心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形成一个以生产和销售为产业链条的互惠双赢的流通体系。并合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缩减了生产、销售成本,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虽然目前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可以很大程度地削减成本,但是农产品的特殊性致使其全面推行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被降低,农产品因物流运输致使其质量被降低,所以如何更好地将电子商务平台运用到农产品流通中去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研究,这也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1] 王艺华. 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山东省为例.企业经济, 2012, 26(01): 105~108

[2] 李红, 尚永华.基于供销社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以山西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02): 61~66

[3] 张以俭, 李春茹.供销合作社在构建新农村流通体系中的作用探析.农业经济, 2012, 21(09): 122~124

[4] 张晓林, 罗永泰.基于全产业链的农产品流通困局与流通体系建设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2, 32(12): 16~22

[5] 胡创业.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构建及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06): 89~92

[6] 曾寅初. 供销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战略选择.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12): 81~88

[7] 吴肇光. 供销合作社系统构建城乡双向物流体系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4, 12(02): 77~82

[8] 薛建强. 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深化改革的方向选择与政策调整思路.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9(02): 32~39

[9] 王丽颖, 陈丽华.我国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对策研究.社会科学家, 2013, 27(05): 37~40

[10]刘天军, 胡华平,朱玉春.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机制创新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08): 20~26

[11]刘刚.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3, 23(08): 5~10

[12]白桦. 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03): 176~179

THE CIRCUL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UHAN BASED ON THE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 SYSTEM

Li Y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1, China)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network to improve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sales in the past ten years. It showed that the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was an important circulation organization, which was in line with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and the important path of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Taking the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as the core to create 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ing system,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uhan city. The brand effect formed by the market share will have a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system. It put forwar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system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needed to establi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production service system, speed up the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rate, and reasonably develop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ing channel of the electricity supplier production and sales. Meanwhile, it needed to reduce unnecessary production and sale links, strengthen the scale of cooperation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convenient circul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hence achiev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farmers' economic rights.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distribution system; system layout; Wuhan city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1127

2015-11-27

李颖(1990—),女,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方向:营销管理与国际市场营销。Email: 1010147091@qq.com

F252.8:F762

A

1005-9121[2016]11-0177-05

猜你喜欢

供销武汉市流通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我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供销合作社:精准施策发力“十三五”
燃气供销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