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真淳——包俊宜先生的书与画

2016-03-16龚勤舟

藏天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篆篆书文人画

文/龚勤舟



守望真淳——包俊宜先生的书与画

SHOUWANGZHENCHUN

文/龚勤舟

书法家兼画家,古已有之。宋有赵佶,元有赵孟頫,明清更是不乏其人,最具代表者当属董其昌、徐渭、朱耷、赵之谦数人。近代以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乃一代大家,书风画意引领一世潮流。历朝历代的书法家以文取胜,这是毋庸置疑的。某些独具才情者书画兼施,其画必然是文人画。距今一百年前,陈师曾这样论述文人画:“文人画首贵精神,不贵形式,故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优美者,仍不失为文人画。文人画中固亦有丑怪荒率者,所谓宁朴毋华,宁拙毋巧,宁丑怪毋妖好,宁荒率毋工整;纯任天真,不假修饰,正足以发挥个性,振起独立之精神,力矫软美取姿,涂脂抹粉之态,以保其可远观不可近玩之品格。”包俊宜先生自幼习书,临池不倦,凡五十载,于篆书一途实可谓开当世新风者,近年来用力于中国画,其画作表现了矫健的性格、满腔的热血和跨越尘俗的笔墨,使人观之,清水芙蓉,富贵不俗,这正是文人画的品格。

文人画的题材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四君子”。俊宜先生画菊,其简洁的用笔写出了菊花的高洁,他借鉴吴昌硕、齐白石菊花的笔法,融入虚谷、任伯年花卉的色泽,达到“衣嫌陶令诗中白,颊爱杨妃谱上红”的效果,既用迅捷的笔意写出了骨朵的铮铮傲霜,又用不太浓重的点染体现了画面的含蓄,透露出菊花的雅韵,大有“人淡如菊”的意味。他的画作,兰花最具文气,他以减法为主,时而参以加法,使画面约而不空、满而不窒,作品既有简约清雅之貌,又有繁茂醇厚之态,不再计较花瓣的准确度,增加了写的成分,既体会到“虽极细之画,必悬腕中锋”的要义,又感受到“用笔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的法则。先生的画笔充溢着富贵气息,他笔下的牡丹,有浩态狂香之美,高大肥硕、香气袭人的花朵犹如闪亮的红灯笼,既表现了牡丹娇美的形态,又显示出独有的高贵富丽,大有“红灯烁烁绿盘龙”的景象。

俊宜先生笔下的绘画题材虽不广泛,但他着力探索文人画的内质,强调绘画的“书写性”,并将“书写性”作为绘画的基础。所以,他的画作比之专业画家,更有几分朴拙和鲜活,正是这种“以书入画”的笔墨特质,表达了重神重意、澄怀观道的艺术精神。

包俊宜先生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以来,他从未放松对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思考,他在研习绘画之前,首先是一位功底深厚的书法家,他将篆书看作为艺的主流,与同时代书家相比,用功最勤,收益最多,成就最大。正是因为临帖读碑,所以拥有出类拔萃的笔力。他在进行篆书创作时,着眼于大局,他的篆书线条所包容的意蕴已不单单是独立的汉字,而是将作为个体的汉字连结起来,随着沉稳、含蓄、率真的线条不断地丰富,作品从朴厚敦实渐渐趋向奔放随意,其中又隐含着抑扬的交替。他在严格遵照汉字造型之时,强化了写意之象,大有“气吞万里如虎”的风范。在诸多作品中,他大胆施墨,不拘小节,腾云涌烟,密雨散丝,蕴含着浓重的水墨情趣,深得实象空灵,作品章法参差错落,体态奇诡,古拙灵动,在胀墨中将篆书的朴拙发挥到了极致。先生的篆书(尤其是大篆)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时代气象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就在于他继承了大篆古朴厚重、雄奇圆浑的艺术宗旨,在文字结构和笔墨线条间彰显了特别的审美理念。

他的篆书自成一格,其间包含着复杂的要素,概而言之,归纳如下:其一,他反复临习经典碑铭,博取广搜先秦时期的文字,用心玩味吉光片羽的残破碎屑,对篆书的来龙去脉成竹在胸;其二,汉隶和行草作为充实篆书的养料,他提取了汉隶端方朴茂、柔韧沉稳的体式,融会了行草随性抒情的笔意和参差错落的章法;其三,他坚持“得笔法者得书法”的信念,用笔得当,在大篆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等有限的笔法中挥洒自如,以不变应万变,开启了拿云攫石的新气象;其四,他在墨法上求新意,清逸活脱的用墨,如水墨泼写,大有“元气淋漓障犹湿”的韵味。诸多因素聚为一体,成就了先生的篆书艺术。

将书法的线条作用于绘画,这是研习传统中国画的不二法门。然而,随着西学东渐,中国画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革。当今的中国画创作需要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何去何从,如何变法,这将是中国画面临的新课题。包俊宜先生固守着传统笔墨,用当今时代的理念孜孜探索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想必绘画可以填补书法之缺,书法得以融入绘画之美,书与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两大重要载体,需要微火文煎,才能烹出耐人寻味的莲羹。

责任编辑 苏 丹

猜你喜欢

大篆篆书文人画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书法(大篆)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篆书、隶书赏析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廿一世纪的文人画——观白德松画展有感
清代篆书第一人
——钱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