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谋划高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03-16罗绍明周亚东董玉节

文教资料 2016年3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发展

罗绍明 周亚东 董玉节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 230012)



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谋划高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罗绍明周亚东董玉节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12)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篇章。高校在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应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布局中确定发展目标,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布局中寻求发展动力,从全面依法治国的布局中遵循发展规则,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布局中落实发展保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促进发展。

关键词:“四个全面”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确立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高等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当前,各高校都在认真总结十二五工作,积极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在谋划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高校应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深入分析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常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促进发展。

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布局中确定发展目标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居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是所有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一步强调这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1]。所以,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见从国家层面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战略目标。围绕这个主要目标,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应适应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确立“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总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为转型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

1.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极其复杂且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都付出艰苦的努力。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主力军,作为服务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主动作为。主动作为的关键就是努力培育高素质人才,积极服务小康社会的建设。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所以,在十三五时期,高校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第一职能,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培养模式改革,科学确定目标,制定可行措施,全面加强教育教学。

2.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央提出,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强化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研究活动的分类考核。对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实行同行评价,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对公益性研究强化国家目标和社会责任评价,定期对公益性研究机构组织第三方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支持的重要依据,引导建立公益性研究机构依托国家资源服务行业创新机制[3]。为此,高校在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积极参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面向和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及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3.主动引领文化创新与发展。

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基地。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体现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精神内涵,是大学精神与品牌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任。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对于高校发挥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办学功能,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高校在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以先进的校园文化为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通过弘扬主流文化、传播先进文化、鼓励创新文化、建设学术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构建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布局中寻求发展动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对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我国现在已经是在学规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7.5%。高校的办学条件、保障水平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显著增强[4]。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与供给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具体到各高校,基本都存在趋同性发展、功利性异化、机制上不活、资源上有限等问题。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需要发展新动力。为此,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冲破陈旧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综合改革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提高质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综合改革的含义是从单项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层的改革,推及大学治理结构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事分配、招生就业、服务管理等各项事业。高校必须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订,对改革内容进行系统化、整体化的设计与配套,统一谋划,分步实施,尤其要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方面深入思考,谋求实效。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第一职能,在教育教学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觉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服务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在规划制定中,要突出以生为本理念,按照“突出核心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实践创新、固化教改成果、鼓励个性发展”的思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体现科学性和前瞻性,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改革的具体措施方面,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城乡社区、外国机构等建立合作,大力推行校际、校企联合办学,大力推进与国外大学、地方院校联合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招生、就业、培养互动新机制等,努力让学生做到愿学、想学、会学、好学、能学,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2.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增强教职工育人的动力。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影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日益凸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生机与活力严重不足。因此,在十三五期间,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激发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以助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人事管理已经转向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概括起来不外乎三方面:进人、用人和育人。在进人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有国际视角和前瞻眼光,做到既重引进,又重培养,盘活现有资源,统筹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在用人和育人方面,既要敢于革除弊端,摒弃不合时宜的规定,更要抓紧建章立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以岗位设置和岗位聘任为基础,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薪酬体系,坚持绩效优先,注重公平和谐,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增强高校办学活力。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4年7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这份重要文件,对于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在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过程中,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部署,以《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激发办学活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体来说,要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指向;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机制、理事会(董事会)的社会联系和合作机制,促进民主管理;探索教授治学,坚守学术自由,捍卫大学精神,建立和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权力体系,创造大学治理结构的良好环境;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健全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大学制度,构建大学治理结构的科学民主的保障机制。

三、从全面依法治国的布局中遵循发展规则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命题。高校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就是要不断加快依法治校的步伐,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在高校的具体实践。高校办学必须讲规则、讲依据、讲理性、讲程序、讲责任、讲诚信,依照法律和大学章程治理学校,强调制度建设,重视遵守规则,坚持正当程序,彰显公平理念。在谋划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三点:畅通良言,制定良法,实现良治。

1.畅通良言。

畅通良言是依法治校的前提,一方面,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师生员工对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多提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要重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讨论研究,及时予以回应。当前,各高校均在谋划十三五规划,完善大学章程。这两项重要工作均要动员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同时,要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全方位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引导。要依法解决好各种核心诉求的问题,走上按照法治要求处理诉求的轨道,深入营造全校师生员工遵纪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2.制定良法。

依法治校的“法”,在学校外部而言是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学校内部而言,是以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章程规定了学校的领导体制、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师生的权利和义务等大学制度的核心问题,为大学依法自主办学提供可行的自治规范。十三五期间,高校要通过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实现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健全制度的实施体系、监督体系和保障体系,真正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真正做到学术为魂、育人为本、师生为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否与国家法律法规精神相符,学校对涉及师生员工权益的纪律处分和其他处理决定是否具有合法性,是否建立了对管理工作者的长效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否设置了师生员工适当的法律救济途径,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势必引发新的官司和新的问题,导致高校在管理上的持续被动。

3.实现良治。

依法治校是指依法约束学校的公共权力,“治”的对象不是学生,更不是教师,而是在约束公共权力的基础上,照规章制度管理学校,在学校的管理运行中不断扩大制度的管理面,缩小管理者的自由裁量权限,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依法治校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十三五期间,我们一是要努力提升高校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二是要建立健全体现法治精神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要把依法办事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把是否有违法违纪的记录作为各类考核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要完善民主管理和决策的制度,建立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使政治权力、行政权力、民主权力、学术权力要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相互匹配、相互制约;四是要按照大学章程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简政放权,激发活力。

四、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布局中落实发展保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要深刻认识高校党的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党的工作与学校改革发展中心工作的关系,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5]。为此,十三五期间,必须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保障十三五规划的谋划、制定和落实;必须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为综合改革发挥政治领导和政治保障作用;必须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发挥高校党组织对于达成共识、凝聚合力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作用。

1.党管意识形态,保障办学方向。

高校党委是学校事业的领导核心,要严格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发展方向,决定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时,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持。因此,高校在谋划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要强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紧紧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党管干部与人才,保障发展基石。

在高校,教师是办学主体,干部和人才队伍是高校发展的基石。就干部而言,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拓宽选人视野;结合学校干部队伍的实际,准确把握干部多元化需求,建立契合学校干部特点、科学分层分类的教育培训制度;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以岗位目标为基础,以任期考核为重点,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补充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完善干部岗位职责要求,实现干部管理从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转变。就人才而言,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发挥组织优势凝聚人才、培养人才,充分激发学校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3.党管党风政风,强化执纪问责。

十三五期间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此带动和影响全校师生员工奋发有为、努力工作,为实现发展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要强化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一套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监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对违法违纪的同志,要严格执纪问责,依法处置。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从而保障高校各项事业有序发展、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01版).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N].光明日报,2015-3-24(01版).

[4]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15-3-2(02版).

[5]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光明日报,2014-12-30(01版).

本文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中医药大学基地研究成果;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十八届五中全会背景下安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号:SK2016A051。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