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浅析

2016-03-16

文教资料 2016年13期
关键词:艺文志汉书

赵 石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浅析

赵石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摘要:《汉书·艺文志》是当时公家藏书的分类目录,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其中《方技略》著录医籍书目,共分四类: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收书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做简要分析:方技、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内涵解析;图书分类及类目间的排序、关系问题;地位和作用,以期对人们从整体上把握《方技略》方面的知识有所裨益。

关键词:《方技略》释义分类排序《汉书·艺文志》

《汉书·艺文志》,后人简称《汉志》。该书由班固以刘向父子的《别录》和《七略》为依据编写而成。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略。共收书38种,596家,13269卷。其中《方技略》著录医籍书目,共分四类: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收书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本文就《方技略》所述内容从以下几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内涵解析

(一)方技。“方技”一词,《辞源》:“古代指医、卜、星、相之术。《汉书·艺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自《新·旧唐书》至《明史》都有方技传。”[1][2]《中医大辞典》:“古代泛指有关医药的技术和知识。《汉书·艺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按四种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共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其中医经七家,216卷;经方十一家,274卷;房中八家,186篇;神仙十家,205卷。说明汉代所谓方技,主要指医药业及其著作。此外,《后汉书》、《新唐书》、《宋史》、《明史》皆有方技传或方术传。”[1][3]以上两部权威性工具书,在解释“方技”一词时,皆引用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记载。

根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总序所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1]所谓“方技”,指通过医药学、养生学、修炼求仙等有关生命科学技术知识及迷信巫术的知识内容,使人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长生不死的目的,并可“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是古代帝王的一种官职。

(二)医经。《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著录“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其小序言:“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1]指出医经是记述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类书籍。包括生理,即探究人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的特征;病理,即阐述各种疾病发生的根本;预后,即活证、死证的分别;治则治法,即揣度针刺、贬石、汤液、艾灸等施治方法等。医经的内容对各种诊疗技术具有统摄作用,其内容包罗甚广,并与阴阳数术有密切关系,包含古人认识的“天人之道”。正如李茂如先生在《论〈汉书·艺文志〉医经、经方之著录》一文中所论:“医经一门,包罗学科甚广。举凡推原天人之道,人身血脉经络脏腑阴阳之用,百病始生之本,针砭洗熨之施,以及百药调和之宜,胥隶此门。”[4]

(三)经方。经方,原是古代经验方的简称,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著录“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其小序言:“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姚明辉《汉志注解》:“经方者,乃上古相传之医方,后世莫能出其范围,故冠以经名也。”[5]指出“经方”是记载以医经中论述的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利用中药组方配伍制成方剂的一类书籍。后世书目多沿袭此类目,于“经方”类著录方书,亦有书目称为“医方”和“方书”。在当时经方有《汤液经法》等11家。

经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经方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收集和整理起来的有效方剂。狭义的经方专指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收载的277首方剂,虽同属经验方,但更有经典方之义。现代经方家陈慎吾说:“全书(《伤寒论》)系根据汉代以前,通过亿万人的治疗经验总结,实践证明,并无丝毫玄理羼入。直至两千年后之今日,仍不失为治疗万病之大法。”经方之所以备受后世医家、学者推崇,还在于经方实际上孕育一种以六经辨证、八纲辨证、方证辨证等方法为主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所以,提到经方不仅指这200余首方剂,更凸显的是以经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医学体系——经方医学。

(四)房中。《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著录“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其小序言:“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1]指出房中是记述有关性医学的一类书籍。班固云:“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可见古人在房中术里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健康益寿,非为纵欲而设。

(五)神仙。《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著录“神仙十家,二百五卷”。其小序言:“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1]指出神仙是记述养生之道的一类书籍。至于那些专以神仙为务,诞欺怪迂之文则非“圣王之所教也”。所记的十家书目中,有 “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可能是专门讨论按摩、导引之术的,属医家范畴,至今仍不失医疗保健作用。

二、《方技略》图书分类及类目的排序、关系问题

(一)分类。《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将当时的医书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这种将医学书籍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的分类方法,基本能按照学术发展情况和图书内容性质分类,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章学诚在《校雠通义·汉志方技》中指出:“方技之书,大要有四,经、脉、方、药而已。经阐其道,脉运其术,方致其功,药辨其性;四者备,而方技之事备矣。今李柱国所校四种,则有医经、经方二种而已。脉书、药书,竟缺其目。”[6]章学诚认为医学书籍应分为医经、经方、脉书、药书四类。《方技略》中仅存经、方两类,缺脉、药之书。是世缺还是官遗?《校雠通义·汉志方技》继而指出:“按司马迁《扁鹊仓公传》,‘公乘阳庆传黄帝扁鹊《脉书》’,是西京未尝无脉书也。又按班固《郊祀志》,‘成帝初有本草待诏’,《楼护传》‘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是西京未尝无药书也。李柱国专官典校,而书有缺遗,类例不尽著录,家法岂易言哉?”[6]章学诚进一步指出当时社会上传有脉、药之书,是因李柱国专官典校,而书有缺遗,类例不尽造成的。

对医书分列房中、神仙的分类思想,学界有持不同观点者。章学诚在《校雠通义·汉志方技》中指出:“房中、神仙,则事兼道术,非复方技之正宗矣。”[6]梁·阮孝绪撰《七录》,在“术技录”中收录医书,分为“医经”与“经方”两类,而将“神仙”、“房中”之类的书籍归入“仙道录”。

(二)排序、关系问题。章学诚认为:“医经,所谓形而上学之道;经方、房中、神仙,所谓形而下之器也。”在道术分明的经学时代,医经作为医药学的理论——道的层面,列于首位;之后是具体的治疗和养生方法——术的层面,经方、房中、神仙。其中,“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医经不仅包罗甚广,而且对临床诊疗具有统摄作用。经方以病症类方、医家类方、专科类方的形式,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临床治疗和食物中毒的救治,几乎覆盖了临床实用技术的各领域。房中主要为性科学、优生学。神仙主要是按摩、导引、食疗等各种养生保健方法。

三、《方技略》的地位和作用

《方技略》总序言:“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1]论作用,它是“生生之具”,自然不可小视;论地位,它曾为“王官之一守”,不可谓不重要。“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1],指出论述病因,可以推及治国;诊断病因,可以知道国政。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以医从政”的观点。这正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方技略》单列一略的原因所在,是由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对 《方技略》的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各界有识之士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动《方技略》方面的研究走向深入、全面。中医学曾经是方技之学的一部分,因此可以通过对方技之学的研究探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对推动当今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李经纬.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4-375.

[4]李茂如,胡天福,李若钧.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5]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229-230.

[6]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83-1084.

猜你喜欢

艺文志汉书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古今字研究应该重视出土文献*——以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为例
从班固的礼乐观看汉代乐论思想的重建——以《汉书·礼乐志》为例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李学勤《〈汉书·李寻传〉与纬学的兴起》手稿
湘乡文化发展的历史与概况——《湘乡县志·艺文志》与《湖南省志·艺文志》之比较分析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著录标准商榷
《汉书·艺文志》“辑而论篹”句释说——“论语”二字话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标点错误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