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环境比较分析

2016-03-16刘丽丽王弘钰

关东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技型集群企业家

刘丽丽 王弘钰 詹 军

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环境比较分析

刘丽丽 王弘钰 詹 军

通过对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个体环境的全方位对比分析,总结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环境的不同以及不同环境对其成长的影响,进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的先进经验,提出利于我国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的培育启示,包括:创新文化的营造、创新经济秩序和政策的支持、产业集聚的效应和企业家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环境;比较分析

科技型企业家是具有某一领域专业知识并能将其转化为新产品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黄少坚:《技术型企业家成长环境三维模型实证研究》,《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他们通过科技商品化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延伸到市场竞争中去,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也为产业升级和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弘钰、马苗苗、王辉:《时代的领跑者——科技型企业家》,《企业研究》2014年第7期。。因此,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问题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以往研究认为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S Mosey M Wright:From human capital to social capita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echnology-based academic entrepreneurs. Theory & Practice,2007,(6)。,环境的不同对他们的成长影响不同*朱乾、杨勇、陶天龙、达庆利:《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综述》,《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同时,同国外科技型企业家相比,我国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个人环境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王飞绒、池仁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创业环境比较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11期。,这也势必会导致我国科技型企业家成长规律的不同,通过比较,才能对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规律有更深刻的了解,才能借鉴发达国家科技型企业家培育的对策为我所用,但以往鲜有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从宏观环境、产业环境以及企业家个体成长环境三个方面,全方位对比分析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所处的不同环境对其成长的影响,以对科技型企业家成长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出我国科技型企业家培育的启示,为我国科技型企业家的培育提供借鉴。

一、宏观环境比较分析

(一)文化环境比较分析

1.国内文化环境分析。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伦理为核心,包容了道、佛等各家所言的多元型传统文化*屈燕妮:《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企业经济》2008年第2期。,博大精深。其中的人本思想、贵和尚中思想、崇尚和谐思想和爱心奉献思想都对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建立科技型创业团队和经营团队,培育和谐的科技型企业文化、也有利于科技型企业家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入到企业文化中*张新芝、张礼萍、肖炜华.:《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北方经济》2010年第5期。,增强了员工的奉献精神。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我国一些传统文化,如“中庸和谐”、“枪打出头鸟”等压抑了个人的创新精神,不利于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也不利于组织创新文化的塑造和提升;同时,受“三纲五常”和“忠孝礼仪”等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一些企业人治大于法治现象时有存在,领导有时会随意处罚职工,不仅压抑了民主,限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使企业失去活力和创造力。

2.国外文化环境分析。以美国和欧洲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倡导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不仅鼓励个人创新,也将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并将创新精神贯穿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周静:《美国创新文化探根:败者若为寇 王者何以归来》[EB/OL].http://www.sina.com.cn,2011年9月6日。,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型企业家层出不穷,而其科技型企业也具有竞争力,例如美国硅谷在20世纪30年代末诞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高速发展,这和美国所倡导的自由主义和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高浏琛:《美国硅谷的创新文化》,《中外企业文化》2004年第4期。。与欧美不同,日本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大,如日本企业强调的团队精神、家族精神、集体精神等就是吸收和借鉴了儒家文化的特点,但是日本文化不仅具有“开放性”的一面,在吸收外来文化时还坚持“选择性”原则,将儒家思想结合商业原则做以改良*唐向红:《日本文化与日本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5页。,不仅追求儒家思想中的“和谐思想”、“等级观念”和“忠信观念”,也利用其等级观念和忠信观念培养员工强烈的危机意识*常建坤:《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经济管理》2006年第18期。,促进日本企业实施创新的危机管理,所以日本在高科技领域人才层出不穷,高科技企业在世界上也极具竞争实力。

3.比较分析。对比国内外文化环境,国外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文化更有利于员工创新精神的培育,也有利于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如美国之所以能够率先迎来知识经济,与美国的自主、自我革新和自我改造的文化影响是分不开的;相比之下,我国传统的“中庸”和“和谐”的文化,受墨守成规、论资排辈、追求平衡的影响,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员工的创新精神,故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要小于西方。但同时相比国外,我国文化倡导的和谐思想、贵和尚中的思想对企业家的网络构建,尤其对其社会资本和关系资本的构建更具有积极意义,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虽然科技型企业家的机会识别和动态创新意识都很强,但是企业家网络联系都较弱。

(二)经济环境比较分析

1.国内经济环境分析。我国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在计划经济下,科研单位游离于市场之外,造成科技与产业分离,科技与经济脱节,所以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的空间不足。在市场经济下,科研院所与市场分离的局面被打破,科技与市场对流,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互动,科技型企业家大量出现。目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放缓,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产业结构亟需转型,“科技推动”、“知识技术商业化”必然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代吉林、高雯、张敏:《科技型企业家能力特征研究——基于147份企业家调查问卷的比较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2期。同时,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带来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生产科技化、智能化将成新特征,这些无疑为我国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又一轮机遇。但面临着发达国家占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的双重挑战,产品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创新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科技型企业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2.国外经济环境分析。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是“高科技推进”、“高强度投入”、“高效益产出”的现代经济增长道路。*徐升华、毛小兵:《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因此无论是在工业经济时代还是信息经济时代,其经济的增长都为高科技企业家的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如美国,第一次以发展工业和城市为主的现代化和第二次以发展知识经济为主的现代化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家*宋霞:《美国高科技发展模式》,《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目前科技型企业家处在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完全确立的环境下,经济体制比较规范,企业经营有章可循*林新奇:《中国企业家成长的文化生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处于放缓阶段,同时再加上政治、汇率、市场饱和等因素,科技型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3.比较分析。对比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所处的经济环境,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秩序、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往往更有利于科技型企业家的创业、成长,也验证了“创业活跃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增长快的地区,而创业活动不活跃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往往也比较缓慢”的规律,发达国家由于其经济实力强于我国,因此发达国家的科技型企业的整体实力也强于我国。同时,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经济秩序等的优越条件也吸引了很多其他国家科技型企业的投资,如有报道称,2008年后,中国整体对美高科技的投资数量和单笔投资规模均迅速增长,自2009年以来,中国在美15类高科技行业的投资交易数量和投资金额均有所增长。

(三)政策环境比较分析

1.国内政策环境分析。为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同时还有一系列配套政策辅助实施,如:政府直接资金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财税支持等,这些都为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国外政策环境分析。在国外,发达国家支持科技型企业家的创业和成长的政策体系都很完善,不仅制定了政府采购政策、R&D与技术转移政策、融资支持政策、税收改革政策*闵海霖、沈红明:《发达国家创业支持系统及其启示》,《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也制定了金融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技术研发创新服务等一系列配套的服务政策,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实施和政府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鲍金良:《日本政府中小企业政策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同时,发达国家在政策制定上支持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遗余力,如美国政府从1982年就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先后提出了“小企业研发创新计划”、“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这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使得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发展起来,也为科技型企业家成长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3.比较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所处的政策环境,最大的不同在于发达国家的政策制定具有系统性和完善性,而相比之下,我国政策制定具有明显的应急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闵海霖、沈红明:《发达国家创业支持系统及其启示》。因为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尚处于初级阶段,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大量发达国家需要在长时间内才得以解决的问题,不得不仓促应对,导致有的支持政策具有应急性的特点,缺乏系统性、长远性和完善性。

二、产业环境比较分析

(一)国内产业环境分析

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9个领域。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地区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也不尽相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在我国逐渐发挥作用,沿海发达地区将目光聚焦在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等一些信息技术产业上,并带动了传统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以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为特色的高新技术科技园,这也标志着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功。同时,我国高新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并取得一定的规模,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科技型企业家的创业和成长带来了机遇,借助着产业集聚带来的溢出效应,高科技企业家抓住机遇,迅速成长起来。

(二)国外产业环境分析

发达国家产业发展较为完善,产业集群效应突出,如美国硅谷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密集、最具创造性的以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等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英国高科技产业集群注重研发和创新,技术更新快,互补性强,对英国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葛晋、赵丽娅:《国内外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9期。日本以“技术立国”的战略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其先对引进的技术进行吸收消化创新,当有了一定基础后,吸收消化创新与自主创新同步进行,最后,重点进行自主创新活动。*郭智杰:《中国高科技产业集群问题研究》,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2页。发达国家完善的科技产业集群产生了强大了集聚效应,促进了科技型企业家的创业和高科技企业的诞生和发展。

(三)比较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产业环境的对比发现,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与国外相比,高科技产业的产值低,规模小、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在国际竞争链条上仍处于劣势,高科技产业集群中大部分产值来自于生产链的下游,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在市场中受制于人,无法分享高科技产业的高附加值。

三、企业家个体成长环境比较分析

(一)国内科技型企业家个人成长环境分析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我国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家在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历程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技术专业背景,大多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有较高的学历,并且小时候大都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刘善球:《科技型企业家隐性资本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54页。总体说来,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王弘钰、马苗苗、王辉:《时代的领跑者-科技型企业家》,《企业研究》2014年第7期。,一是成长于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他们都具备较深厚的科技背景知识,对本领域的高技术发展状况非常清楚,并能够在快速变化的高科技市场中准确地识别、把握技术和市场的走势,为企业成长指明方向。二是成长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机关干部下海从商,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等为他们提供了机会,一部分人看准了商机,从事高科技技术产业的经营活动,成功转型为科技型企业家。三是海外留学经历背景。他们学成归来,带着先进的技术回到潜力无限的市场上,开始了创业之路,从一个科技型人才转型成为一个企业家。四是由传统产业中的私营企业主或者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或管理人员转变而来,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科技知识,也有敏锐的洞察力。

(二)国外科技型企业家个人成长环境分析

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型企业家是工业革命时代的标志,因为在工业革命时代,大多数企业都是具有技术发明或技术专长的人建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型企业家、管理型企业家、战略型企业家等也逐渐出现,但科技型企业家始终是与其他类型企业家一起存在的。他们大多具有高学历的背景,如在美国,31%的科技型企业家具有硕士学历,10%具有博士学历,而45%的科技型企业家创业都是在他们的受教育阶段。同时,国外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也得益于松散的网络组织和灵活的产业系统支持,*Vohora A、Wright M、Lockett A:Critical junct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high-tech spinout companies,Research Policy,2004(6)。如硅谷在20世纪70年代创建了许多非正式的和松散的社会计算机俱乐部,例如计算机创意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包括微软创立者Bill Gates和苹果创立者Steve Jbos和stveeWbnzika等,后来都发展成为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家。

(三)比较分析

对比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的个人环境因素,共同之处在于学历背景、相关经验、家庭支持等。首先,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都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尤其是理工科背景,受教育程度均较高,学习能力强;其次,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们能敏锐地觉察到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展机会,并能够将新产品与市场相连,于是开始创业建立高技术公司,同时他们的创业和成长都受周围同事创业成功的影响和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二者成长背景最大的不同则在于,我国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受制度变迁影响最大,这种制度变迁不仅包括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也包括初级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的变迁。*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67页。

四、比较启示

科技型企业家所处的环境对其创业和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以上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型企业家成长的环境营造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离不开鼓励创新的文化、保护创新的经济秩序和促进创新的政策的支持。在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倡导的创新文化对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相比之下我国“中庸”内敛的和谐文化虽然有利于企业的“合”治,但却从本质上压制了创新,不利于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因此,应该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有益于企业家精神建构的价值观基础,从而培养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激励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倡导的市场导向、公平导向的经济秩序也对科技型企业家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技型企业家处在“经济体制比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完全确立”,“企业经营有章可循”的经济环境下,而我国的经济处于结构调整的阶段,市场经济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经济体制运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因此应该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合理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为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同时,为了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我国政府制定了很多利好政策,这些政策无疑为科技型企业家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比较中我们也发现,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善性,很多政策都是为了应急而定,也有很多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却不能真正满足科技型企业的需求。因此,除了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有利于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经济秩序,也要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政策制定的合理性、系统性和完善性,让这些政策发挥最大效力。

其次,产业集聚和集群效应与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相得益彰。产业集聚与集群效应可以促进科技型企业家的创业和高科技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也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科技产业发展。相比发达国家完善的产业集群,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还有很多不足,不仅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到位、产业发展核心驱动力不足,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不够,这些势必影响科技型企业家的创业和成长。因此在培育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不仅要注意产业集群的品牌和创新体系建设,同时也要加强产业集群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的建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切实发挥高科技产业集群和集聚的效应,为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注入1+1>2的集聚动力。

第三,学习精神促进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对比中我们发现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家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同时又具备不断学习的韧劲和精神,这与科技型企业家的创业和成功是分不开的。而国外研究者与企业家之间松散的社交网络和联系平台不仅促进了企业家与科研机构的联系、交流与合作,也能促进科技型企业家的不断学习。因此我国政府应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在产学研之间搭建平台,让创新和创业的通道保持畅通。同时,也可筛选出足够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家到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中短期的实习进修,鼓励倡导科技型企业家在职学习,提高理论知识,把握好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技术的发展方向,综合提高科技型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定期选派企业家到国内外一流的国际化企业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企业家们近距离接触行业中的高精尖,实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吉林省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规律与培育措施研究”(20120604)。

刘丽丽(1981-),女,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吉林 132011);王弘钰(1965-),女,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 132000);詹军(1983-),男,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吉林 132011)

猜你喜欢

科技型集群企业家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