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需求约束与科技产业转型

2016-03-16隋映辉

关东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技产业市场需求约束

隋映辉

市场需求约束与科技产业转型

隋映辉

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与制度机制创新条件下的科技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大的关联。在投资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条件下,资源配置、风险投资和市场需求必将向引领科技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产业领域倾斜。本文在对市场需求约束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市场需求约束对科技产业转型的影响,并描述了科技产业市场需求约束的若干特点及领域。

科技产业;市场需求;约束

一、市场需求约束:要素与机制

市场需求一般是指未来市场对所要投资技术、产品、服务等需要的程度。所谓市场需求约束是指在经济运行中对市场需求行为构成的约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综合作用,以及使市场需求行为限制在不越出规定范围的制约机能。在市场经济中,对市场需求行为构成约束的要素,包括宏观约束和微观约束两个方面。宏观约束,主要是指国家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方针和政策,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有关规则及对各经济主体行为的法律规定等对市场行为所产生的约束;微观约束,主要是指市场需求内部构成要素及经营机制,为适应宏观约束在对市场需求进行的调节、控制过程中,对自身行为产生的有关限制。宏观约束对市场需求行为起主导约束作用,微观约束则是市场为适应宏观约束对需求行为起能动反馈约束作用。

市场需求约束要素主要包括市场约束要素(产品市场约束、资本市场约束、技术市场约束等)、经济约束要素(指税率、利率、汇率等)、法律约束要素、行政干预要素、投资约束要素等。市场需求约束行为的各种条件及其对市场需求的约束作用,构成了市场需求的约束机制。市场需求约束机制可分为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

市场需求约束的有效发挥一般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约束机制。健全外部约束机制,能有效地抑制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或不合法的行为,促使科技产业调整自身的结构,以适应外部的需求变化。外部约束分为供需约束、科技约束、法律约束、政策约束和体制约束等,其中供需约束是最主要的。对于科技产业来说,能不能合理满足市场需求,形成产业经济规模及其效益,是关系到能否继续知识生产和实现科技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指标。因此,市场供需是约束市场行为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内部约束主要是投资约束和资本约束,其基本要求是投入产出及资本运作的合理性。也就是产出大于投入的约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投资约束,即投入不能大于货币存量与产出收益之和。投资可以创造市场需求。投资者发现市场中可能出现的新的需求信息,从而投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这种市场的投资行为必然成为引领市场需求的先导力量,带动新兴市场的崛起,从而创造出新一轮的市场需求。其二,资产约束,即资产所有者对市场规模扩张及经营的约束。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公司中,财产约束表现为所有权约束。资产约束主要表现在,一是考虑到了市场的供求关系,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产权结构调整,以至影响市场需求前景;二是通过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导致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以直接扩大市场需求,包括对新增投资品需求和对新增劳务需求的增长,从而促进市场要素的变化及其需求的增加。

二、市场需求约束领域

市场需求约束涉及到诸多科技产业领域,但其主要约束因素有以下方面:

第一,需求约束因素。虽然市场需求拉动和科技创新推动,是开发市场需求空间的前提,但这一市场需求约束,是以明确市场需求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寻求市场需求的规模扩张及其效益为重点的。市场需求的虚假以及结构性失衡、扩张方向误判,均会造成科技资源和科技投入失误,以及带来新兴市场的需求不足,进而有损于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发展的活力,成为制约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双方协调发展的因素。

第二,资源约束因素。市场需求供给以一定的资源投入为条件,资源的供给成为经济增长和满足市场需求的约束条件。因此,知识、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供给能力是市场需求调整的基本要素和重要资源。各类资源条件,如研究开发投入、人才合理配置等,特别是人才资源储备、梯队和合理配置,往往构成了市场竞争需求与科技成果供给的制约因素。

第三,成本约束因素。在具备市场需求的现实条件下,科技产品的市场需求仍然是不确定的。因为,市场需求决策往往是以成本-收益分析为依据,如果科技产品成本过高不能带来起码的收益,科技企业就不会追随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并能够被预期收益加以补偿时,科技产业规模才会实现扩张。

第四,科技转化约束。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的产品,取决于科技成果对于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和市场结构的变化。没有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或只有科技成果没有市场需求,科技产业转型及成果转化就会遭受来自市场的阻力。此外,科技成果转化还具有突出的规模经济性要求,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及其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开拓市场空间,满足市场需求。

第五,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环境、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在一定的条件下,体制、政策和法规在环境约束中举足轻重,法规不健全,体制和政策法规的滞后,通常是影响科技产业与市场供求关系的主要制约因素。政策工具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供求引力的作用,对市场需求进行制约也对市场需求秩序进行规范,进而使环境制约因素对市场需求空间开拓,以及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这些约束因素说明:市场需求及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的强度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只有市场需求拉动,没有推动市场需求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实力等因素的重点支持与积极响应,以及保证科技产业发展的正确战略、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只有被它国占有。*隋映辉:《科技产业转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5-200页。此外,只有科技实力,但决策失误,脱离市场需求的成果转化、研制和生产的要素集成,也不能用于生产,满足市场的需求。有关调查表明,在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中,约有50%被生产和市场证明不可行;有30%尽管在生产和市场上可行,但难以商业化;真正可以进入市场,形成商业化的成果只有20%。

三、市场需求约束对科技产业的影响

在经济转型期,市场约束因素更多地进入了科技产业经济的需求界面。科技产业转型约束因素与市场需求的关系构成了一种新的市场要素。这一新的市场要素是新经济供求关系的总和。改变市场要素就意味着改变市场状况,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及其市场。那么,谁来改变市场、约束市场需求呢?有关研究认为,市场创新域、创新点和创新源是能够引起现有市场结构变化,并导致新兴市场需求出现的各种市场要素。但无论是市场创新域、创新点,还是创新源,实际都与科技创新域、科技创新点和科技创新源密切相关。*隋映辉:《系统创新的内涵、要素与机理》,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科技创新域和市场创新域微妙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技创新域形成的产业化、商品化和国际化,是实现市场“可以选择”、“引起市场变化”的基础。它的意义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改变科技产品的作用、结构、市场需求或其他各种产品要素和产品属性,形成能够影响和制约市场需求的产业链或创新域。即通过一种创新方式、创新程度和创新效应,构成一个特定的创新域或产业群,使其成为新兴市场的创新域和市场群。*隋映辉:《科技产业经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第467-470页。

因此,按照科技产业转型发展要求,“可驱动”、“可选择”、“引领产业转型”、“引起市场变化”等约束因素,将对市场需求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需求结构调整包括:

第一,市场需求创新域调整。在选择需求变化作为创新领域调整的基点时,需要充分重视市场需求的阶段性、联系性和层次性。一个新科技产品的潜在需求从研发、中试到市场认可往往有一个阶段性变化,新产品的潜在需求只有实现规模扩张,以及许多企业可以同时进行专业化生产并获得回报,才能真正“可选择”和“引起市场变化”。发达国家一些科技成果市场化失败的案例表明,科技产业化不仅要考虑到它的科技突破和资金投入等因素,还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的阶段性等因素。许多情况下,不是科技不先进,而是缺乏对市场需求阶段性的正确判断。缺乏对需求创新域的动态性调整。其次,在需求创新域的调整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创新和生产的链接性。创新、生产与市场需求的互动使它们成为运作链的一环。任何一种需求变化都会带动相关需求变化。因此,需求创新必须建立在需求联系性的基础上,从相互联系中发现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此外,需求创新域的建立还需要高度重视需求的层次性。应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层次,采取不同的科技创新战略和市场运作方式,实现市场需求的结构性调整。

第二,市场需求创新点调整。在市场需求面临风险的情况下,创新点的选择及其调整尤其重要。需求创新点可以从各种约束因素中选择和考虑,但作为能够引起市场变化并导致新兴市场出现的创新点,一般始于产品研发和创新,及其生产制造、市场需求的响应。产品创新隐含着科技创新和创新方式、创新效应等因素,也反映出生产制造、市场、需求的要求。这样的需求创新点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系统链动”。对需求创新点的调整不仅是市场需求,还包括生产制造、科技创新的需求点的链接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必须在系统性、程序化的状态下进行。

第三,市场需求创新源调整。作为一个市场需求创新的循环过程,需求创新源并非像有些著作所认为来自市场需求的一端,而是来自两端:一端为科技创新源;一端为市场需求创新源。两端的联接而不是开环形成了需求创新的“源源不断”。科技创新源是产生各种科技创新要素的源泉与获取这些要素的渠道,而市场需求创新源是包括消费群体、科技创新、体制政策等要素的创新集成和需求域。因此,需求创新源的调整就是对两者需求创新的系统性调整。当科技创新源与市场需求源相互偏离的时候,就需要对需求创新源进行调整,以便实现两者的协调。当然,需求创新源表明上是由科技供给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决定的,*万君康、凌丹、邹蔚:《论技术有效供给》,《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12期。但实际上能够影响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创新的联接方式、运行机制的制度、组织、手段和方法,都可以开发利用创新源,并影响需求创新源的调整。

由此可见,隐喻翻译主要是依靠经验和思维进行对等认知映射,但同时又有许多制约条件。在进行隐喻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身兼两种文化的连接桥梁,既要考虑到源语作者的体验和思维,还要考虑译语读者的思维和体验,译者对隐喻的成功翻译就是让源语作者和译语读者的认知相协调,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时,源语作者与译语读者之间是否有相同经历体验和思维认知模式就成为十分关键的因素。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总之,市场需求约束因素引起结构性变化,导致资源约束、成本约束、科技约束和环境约束的相应调整,引起市场结构、市场规模和市场层次的连锁变化。这一变化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提供了大量机遇,开辟了前景广阔的市场创新域和科技产业群。因此,应在制度化、法制化的市场运作规则下,围绕市场需求结构调整,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进行系统联接。

首先,加强科技产业与市场需求的协调发展。科技产业发展重点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不仅具有产品规模扩张,而且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规模扩张效益。科技产业在市场的占有率证明,由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在相对赢利率的比较中选择先进技术,加快科技产品的市场进入,不仅有利于形成利润递增的利好空间,也有利于刺激研究开发的竞争。

其次,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的要求,建立面向市场的“开发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的协调发展机制。协调机制的核心是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服务领域创新,建立一个链接科研、生产、市场的综合协调发展的网络,形成一种新型研究开发、中试生产、市场销售的研究开发体系。最终实现创新需求、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协调发展。

再次,建立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双向动态供求系统。供求双方以互动信号的反馈,有效调整科技与市场需求供求脱节的现象。当市场需求发出“饱和”信号时,科技创新、生产总量和产业布局必须作出适应性、结构性调整。通过双向动态反馈和调整,使各方达到协调一致,并在“反馈-调整-反馈-调整”中,实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科技产业发展,推进新的科技创新群和市场需求创新域的形成。

四、科技产业转型:市场需求约束领域

未来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将表现出新兴市场需求约束的特点。科技创新将成为这一时期市场创新的动力源泉,成为决定市场需求的第一要素,以及引领市场消费的战略焦点。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调整和重点领域发展布局将加快推进科技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紧密结合。

(一)高科技领先产业

高科技领先并日臻成熟的信息技术产业、生命科学和技术产业、纳米科学和技术产业、资源、环境、空间科学和技术等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这些高技术的科技产业,将率先进入规模经济和产业更替的市场竞争之中。生命科学等将是新的产业突破口,成为最值得关注的主导科技群,并带来农业、医疗、保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引起市场需求的深刻变革。信息科学和技术在未来仍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表现出以技术应用和市场需求为主导,通信、计算机与内容产业不断融合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带动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在信息技术等的推动下,先进制造技术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并将在科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市场创新的驱动力。纳米科学和技术将是新一轮市场竞争的热点,并带来科学、技术和产业的重大变革,具有重大的市场化、产业化前景。在纳米技术等物质科学的推动下,材料科学和技术向功能提高、性能改善、体积更小、与环境更友好的方向发展,带来制造业及市场需求的重大变化。资源、环境、空间科学和技术得到更大发展。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特征的环境及绿色环保技术产业,能源技术、节能、储能及新能源技术市场,航空航天技术产业等市场前景广阔。海洋科学将不断进入新兴产业,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高科技领先产业作为开拓市场需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及其重点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

(二)高技术改造产业及装备业

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工业装备的更新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国际经验表明,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给传统产业改造及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及装备制造业融合,使部分传统产业及装备制造业成为高技术产业。如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先进武器制造业等;二是提升传统产业及装备制造业产品的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程度;三是提升传统产业及装备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柔性化、自动化水平及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使制造工艺和装备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满足高质量、低成本、低消耗和清洁生产要求;四是推动传统产业及装备制造企业业务流程优化重组和管理现代化;五是促进传统产业及装备制造企业间制造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由于制造业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中占重要地位,因此传统产业及装备制造业高附加值化核心在于制造业高附加值化,就是通过制造业结构不断升级,加快以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换,这种转换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而且有利于市场需求空间的拓展。因此,传统产业及装备制造业改造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与政策引导相结合。把开拓市场、满足需求作为传统产业及装备制造业改造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营造改造传统产业的良好环境。运用规划、技术、政策和信息等,引导、带动传统产业及装备制造业的改造。

(三)科技知识服务业

科技知识服务业是指以科技知识投入作为基础和使用知识的服务产业,也称为知识集约型服务业。随着科技产品价值的变化,知识资本化进程加快,科技知识服务业有了迅速发展。无形资产成为了最重要的资产,不仅引起市场需求结构的调整,也引起科技产业发展的重新定位。未来市场需求的优先重点越来越集中在:促进知识的扩散,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促进组织结构变化,满足知识服务需求。相关研究表明,知识服务的营业额不断递增,一些跨国公司的科技知识服务已经占营业额的50%的比例,并成为这些公司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一阶段为科技知识服务赋予了新的定义。单纯依靠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占领市场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在这一期间,科技知识服务领域的相关产业也将得到迅速发展。科技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增加值和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就业比重不断加大,成为新兴市场需求的重要领域。因此,要争取服务领域和机会的多样性,在服务质量、服务机制、服务能力等方面,将发展科技产业与知识服务产业结合起来。通过扩大服务领域,发展知识中介和咨询服务业、金融业、技术贸易服务业等,积极促进服务社会化和经济信息化,开辟新的服务发展领域。

为加快实现科技产业转型、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机结合,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产业领域中越来越突出协调推进为整体、重点与优势发展。*隋映辉:《中国科技经济的协调发展及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完善》,《科技导报》1992年第7期。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集中有限力量,突出相对优势,重点发展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安全,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加快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全球科技和产品的兼容。根据国际市场规则和产品技术标准以及知识服务规范,加快国际经济科技的参与性接轨。其次,在发展过程中,重视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以创新型企业群的动态填补方式进入大型企业退出的市场,实现科技经济、产业转型、市场需求的结构性调整。作为满足市场需求的战略性资源,科技中小企业群或创新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市场占有能力、填补能力和调整能力。科技中小型企业的创业、生存、竞争和发展对于市场需求竞争、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性金融危机中仍然能够较好地实现市场需求稳定,与中小企业的创新竞争优势及其贡献不无关联。因此,在配置市场需求的科技产业领域,实现整体推进、重点调整和优势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大、中、小企业对市场需求结构的对应机制,形成不同规模的专业技术分工体系,塑造适应多元市场需求的分层竞争结构,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水平。

隋映辉(1950-),男,二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社科院科技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科技大学科技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青岛 266071)

猜你喜欢

科技产业市场需求约束
以高能级科创合力打造科技产业地标
评《科技产业经济学》(书评)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科技产业经济学的系统创新
新媒体时代下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研究
自我约束是一种境界
辉门:用品牌拉动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