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8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03-16李荣珍杜维泽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落脚点研讨会长征

李荣珍,杜维泽

(1,2.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兰州 730030)



纪念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8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荣珍1,杜维泽2

(1,2.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兰州730030)

[摘要]纪念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80周年学术研讨会围绕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及其历史意义、现实启示、历史贡献,长征精神和南梁精神,红军东征西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挖掘了部分新史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长征;落脚点;陕甘革命根据地;研讨会

2015年10月9日,纪念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庆阳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70篇,经过评审,最终有66篇论文入选,作者涉及中央有关单位和14个省区。来自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工作者约90人参加了会议。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甘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出席会议并分别就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及当代价值作了主题讲话,观点新颖,理论水平较高,对深化陕甘根据地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14位专家学者作了交流发言,发表了独到的见解。综合来看,在以往研究特别是2014年9月底召开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学术研讨会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本次研讨会重点围绕红军长征落脚点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些新观点,取得了新成果。

一、关于红军长征落脚点选择的研究

部分学者重点对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确定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深入分析,形成的主要观点有:1.红军长征落脚点是多次、特别是在甘肃境内逐步确定的。有学者指出,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北会合后,中共中央制定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争取西北各省胜利、推动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战略构想,并相继在四川境内的沙窝会议和毛尔盖会议上将这个战略构想进一步明晰和丰富。后张国焘闹分裂,中央坚持北上不动摇,在甘肃召开的俄界会议上决定将建立川陕甘根据地改变为经甘陕地区,在靠近苏联的地区建立根据地。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达哈达铺后,从当地找到的报纸中得到陕甘根据地依然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坚定了中央红军落脚陕甘根据地的信心。遂在榜罗镇会议上正式作出决定,以陕甘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改变了俄界会议定的到靠近苏联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方针;还有学者分析了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成因,认为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并不仅仅是为长征中的红军提供暂时立足的权宜之计,而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实现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科学决策,也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结果。2.“落脚点”的最终确定是诸多主客观条件的共同作用。有学者认为,红军长征过程中落脚点的选择与战略方针的调整和政治任务的转变紧密相关。一是解决民族矛盾,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二是打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争取苏联的直接援助;三是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领导和指挥全国革命发展;四是切实可行的土地政策、灵活多样的统战策略以及因地制宜的武装革命道路造就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后发优势”,使它能够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还有学者认为,毛泽东以一个战略家的思维方式和独到判断,作出了既令国民党意想不到的“寻路”选择,也令共产党内不少同仁们都刮目相看和兴奋异常的战略抉择,即最终将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了陕甘革命根据地。

二、关于红军长征落脚陕甘根据地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贡献研究

红军长征落脚陕甘根据地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贡献是这次研讨会的重点。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红军长征落脚陕甘根据地的重要意义方面,有专家认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党中央既定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粉碎了国民党精心部署的大规模“围剿”。这时的革命任务和地缘政治都发生了变化,完成了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为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构建新的战略布局,把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以及进而实现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推动全民族抗战高潮的兴起,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红军长征落脚陕甘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的现实启示方面,有专家学者指出,研究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这段历史,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目的是资政育人,为当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实践服务。红军长征胜利落脚陕甘根据地,为革命事业走向胜利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今天看来,纪念长征胜利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满怀信心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对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对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坚持大局观念,加强团结,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等方面都有重要启示。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方面,有专家学者认为,“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提供了落脚点,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由陕甘革命根据地发展而成的陕甘宁边区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抗战的指挥中心,为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凝结而成的丰富历史经验,为党的思想、作风、制度建设以及党的局部执政和后来的全国执政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在人物研究方面,涉及毛泽东、邓小平、刘志丹、习仲勋等人对陕甘根据地历史地位的评价及他们为红军长征落脚陕甘根据地作出的历史贡献,部分学者挖掘了新史料,提出了新观点,丰富了人物研究内容。

三、关于长征精神、南梁精神及其他方面研究

长征精神和南梁精神以及红军东征、西征,同样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焦点。专家们达成共识的有如下几点:1.长征精神与南梁精神一脉相承。有学者在解读长征精神和南梁精神内涵实质后,指出南梁精神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在陕甘边革命斗争中的具体弘扬和实践,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有学者认为,从中国革命精神发展的序列来看,南梁精神是苏区精神的构成部分,而长征精神是苏区精神的发展和延续。长征精神、南梁精神和延安精神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连续性,长征精神与南梁精神同为延安精神的先河和源泉。2.长征精神和南梁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学者指出,二者都是伟大的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独立自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表现。有学者对南梁精神的内涵实质及丰厚营养进行阐释,认为南梁精神不仅是陕甘边区军民克敌制胜、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为激励后人继续奋进留下了硕果永存的精神财富。今天,弘扬长征精神和南梁精神,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红军东征、西征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壮大了红军力量,进一步巩固发展了陕甘根据地。有学者指出,东征加速了我党与东北军、西北军联合抗日的进程,向民众宣传了我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振奋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救国热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东征是在中国共产党新的政治路线指引下,为拯救中华民族危亡,进行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西征是党在历史转折关头驾驭复杂形势、扭转被动局面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和战略行动,打破了蒋介石的军事“围剿”,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胜利结束了各支红军队伍伟大的长征,西征对推动中国革命历史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转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西征过程中,探索实践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为奠定我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做出了贡献。

四、关于今后深化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在今后深化研究方面,与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方向和重点

:1.进一步加强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历史贡献和重要意义的研究。近年来,虽然在红军长征史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地方性的、区域性的“小党史”研究仍有许多地方需要继续突破和深入攻关,这就给相关研究者提出了新的研究任务和要求。党中央选择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落脚点,受当时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敌我友力量消长的大背景影响,也有陕甘根据地“硕果仅存”、契合党中央寻找“落脚点”的历史必然性。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要有宏观思维、全局视野,把这段历史作为当代史和当代思想史的重要内容来研究。

2.进一步加强“长征精神”和“南梁精神”的研究。长征精神和南梁精神是我们巨大的宝贵财富,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始终是我们实现“四个全面”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不断传承,加深研究。特别是深入挖掘、科学阐释长征精神和南梁精神的时代价值、社会效益,为进一步凝心聚力,战胜我们党面临着社会大转型、利益大调整、诸多矛盾集中凸显等特殊考验和严峻挑战提供精神力量。

3.进一步挖掘红军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相关史料。在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相关研究中,原始资料比较缺乏。要加大相关档案文献资料的研究力度,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史料。运用大数据平台、网络层面、数据资源库,加强资料建设,采取多种手段,广泛搜集、抢救、复制有关史料,既挖掘地方档案、文献,又抓紧一些当事人的口述史的录制。继续搜集整理老一辈革命家当年的日记、信件、回忆录、文稿以及有选择性地参考敌我双方互为印证资料,加强基础性资料研究。

4.进一步创新研究方法,注重微观研究。目前,在研究方式方法上还较为单一,要在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下,借鉴、创新,加强“落脚点”、“出发点”与其它点关系研究,如比较研究、口述史研究、社会史研究与长征等方面。在宏观研究红军长征落脚陕甘根据地历史贡献和重要意义的同时,更加注重微观研究、个案研究、局部特点研究、地方党史人物研究等。

[责任编辑:马祺]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16)02-0043-03

[作者简介]李荣珍(1957—),女,回族,河北张家口人,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杜维泽,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三处研究人员。

[收稿日期]2016-01-26

猜你喜欢

落脚点研讨会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室内“跑酷”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理念在工艺流程中的落脚点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