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困境及对策

2016-03-16林卫卫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中小企业困境

□文/林卫卫(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困境及对策

□文/林卫卫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发展迅速,整体庞大,但个体相对弱小,并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不断、融资困难、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多种困难,市场竞争地位每况愈下。本文通过分析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中小型企业出口面临的具体困难,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困境;对擦

收录日期:2016年4月13日

一、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于大型企业而存在的概念,是近年来我国贸易增长的中坚力量,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出口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比重也不断加大,其发展越来越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概念的划分具有两种不同的标准:一是指中小企业具有市场份额较小,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往往缺乏科学完整的管理组织机构等鲜明特点;二是指主要在规定企业的在职人数、资产总额以及营业收入等方面。

根据2003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我国符合中小企业条件的工业企业必须满足如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符合这一条件的企业就属中小企业的研究范围。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而由2015年的世界各国的GDP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从传统的“中国制造”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创造”,我国的产品已经遍布在世界各地,而我国也成为世界上无可替代的贸易大国,其中贡献最大的则是中小型企业。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放宽对外贸经营权的限制,中小企业得以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中坚力量。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目前已有超过4,200万家中小型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而其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服务价值占60%,出口总额占68.3%,上缴税收占55%。而其中轻纺、服装、玩具等几乎全部由中小企业提供。

但是,随着中国入世的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入,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威胁,据资料显示,仅2008年上半年,位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很多中小型企业短时间内倒闭了上千家,而这两年的经济萧条更是让这些企业举步维艰。各种因素使中小企业的利润逐渐减少,国际竞争力也迅速削弱。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我国逐渐放宽了对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限制,但一些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对国际贸易的融资风险问题却态度不一。使得中小企业在实际融资业务中的门槛高,而且难度较大。另外,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中还保留着信用社结算和融资关系相结合的传统融资方式,这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种类非常单一,无法适应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和企业融资中的高层次变革。同时,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中还未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也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2、对外贸易模式单一。和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方式上先天不足,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很难形成自主品牌,致使其内部优势和区位优势难以得到体现,只能依靠最基本的进出口货物、三来一补等传统的贸易方式发展进出口贸易。这种单一的贸易模式导致其利润微薄,对于其参与长期的国际竞争压力山大。

3、产品质量较低,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中高端要求。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在进出口贸易中,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为主,技术含量较低、出口利润少,这也就促使企业在生产中只重数量而轻质量,以期从数量的增加中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尤其是当卖方无法提供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质量时,产生的贸易纠纷更是让我国的出口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例如,2009年10月,南京一家生产保险柜的工厂在外贸公司下的订单要求下生产了200台型号为fdga1d73的保险柜,整批产品的价格达到了6.8万美元。而经过海洋运输到达尼日利亚之后,客户却向外贸公司发来邮件投诉说整批产品的质量太差以至于保险柜外部全部裂成了几大块,对于这些质量极差的产品,客户无法销售出去而遭受了巨大损失。因此,客户要求工厂全额赔款。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卖方有义务按照合同的要求提交符合合同或信用证要求的质量的货物,否则买方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拒收货物甚至取消合同。而经过这一来一回,这家工厂也蒙受了巨大损失,与此同时,工厂的信誉也降到了最低点。

4、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建立初期,大多是要求管理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因而更多采用的是家族企业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最大的特点是50%以上的股份或决策控制权由一个家族掌握,这样就可以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高度集中,提高决策的速度和降低管理和营运的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免主要是依靠血缘和纽带关系来确定,缺乏公正性。这样一来,就造成中小企业的管理缺乏严格和科学的内控意识,制度和体制不健全或形同虚设,赏罚制度难以落实,更多的人情关系掺杂在管理活动中,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日本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企业的兴衰,70%应由经营者负责。而在美国,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每100个企业中,大约有1/2在两年内倒闭;五年后只剩下1/3。这些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经营者管理不力。这也凸显了中小企业在实行家族管理时用人唯亲的严重后果。

三、应对措施

1、扩展融资渠道,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合理增加金融业务。首先,可以利用股票市场的作用,让企业和企业联合起来构建投资基金,发挥政府力量,鼓励大型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合作,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其次,逐渐降低融资门槛,为满足条件的,特别是国家鼓励出口的高薪技术产品,提供融资便利;再次,还要不断的引进、培养专业人才,为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服务;最后,还可以借鉴审贷分离,支持本国产品出口、融资资金多元化等方式,来增加融资业务。

2、开拓多元化的外贸进出口模式。在原有的进出口商品和三来一补的基础上,可以依靠政府,或者建立中小企业协会,依靠相关的商会,打造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外贸综合平台。全球的竞争不能靠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应该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在政府、银行和商会的共同努力下,建设综合型的进出口平台,形成产业链,可以将产品直接面向海外客户,实现产品在时间及空间上的有效转移,节约时间和成本。另外,在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下,使中小企业可以有能力接受更多的订单,而不是单一的“款到发货”的模式。

3、引进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利用和获得最新的产品信息,开发符合国际市场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还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最关键的是引进、培训和激励先进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等,做好新产品的开发、生产过程的质量把控和售后的克服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同时,做好客户关系的维系和开发工作。

4、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建立内控体系。企业的管理关键在人,而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关键在于制度。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促进中小企业腾飞的关键所在。因此,广大中小企业应该慎重了解和把握相关的国家政策和国际法规,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快速转变传统的家族管理观念,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利用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双边或多变贸易协定,树立风险成本意识,建立风险内控体系,进行行业的互评,尽可能地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中小企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的GDP的告诉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也为我国的就业问题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因此,我们应该联合多方的力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扫平障碍。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振沧,梅兰.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3.

[2]徐月凤.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探讨[D].华东理工大学,2008.

[3]李晓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郭丽虹,徐晓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南方经济,2012.12.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中小企业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