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自然之道的“真”“善”“美”内蕴

2016-03-16杨巍巍

文化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自性内蕴常德

杨巍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 100732)



【文化哲学】

老子自然之道的“真”“善”“美”内蕴

杨巍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 100732)

本文通过对《道德经》的剖析,力图阐释老子所宗尚的“道”实乃“自然之道”,或者说一定程度上二者确有同一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老子“自然之道”美学内涵的三个主要特征:以烘云托月的反衬手法揭示“道体”所推崇的“真”;以正反两种态度强调与“大道”“规律”同一即为“善”,反之即为“恶”;通过倡导“朴”“拙”“啬”等观念,突显其反对人为矫饰、扭捏造作的审美追求。

《道德经》;道;自然之道;美学

老子《道德经》中蕴涵的智慧,两千余年来不断给后世以启迪,人类可以不分种族、民族、时代、地域地去领悟、验证。尤为引人关注的是《道德经》中有关“道”的概念,学界对它的注释、解说经久不绝。本文所聚焦的是“道”的特性,及其所透发出的“真”“善”“美”的内蕴。

一、《道德经》之“道”与“自然之道”

在老子的论证中,“道”与“自然”是相通的,抑或是取法“自然”的,或者说具有同一性,即《道德经》之“道”就是“自然之道”。《道德经》中出现“自然”的字段共有五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哉。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

以上五处“自然”基本都是一个含义,即按本来的状态、特性自由发展。在对“自然”的论述中,老子力求打通“物性”与“人性”的隔阂,突出二者的同一性。譬如,在列举“物理”发展的规律后,马上转向对“人性”的探讨。[2]如《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载:

希言自然……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再者,如第五十一章:

道之尊也,德之贵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笃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此外,之前已列举的“圣人欲不欲……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也是强调这一意思。老子将“道法自然”提升为其自然观的总纲,道的存在不能再依据其他原则,只能依据其自性、依据自然。而人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致虚”“守静”“观复”来通达万物最高法则,进而回复到“虚静”“朴拙”“浑然和谐”的固有自性。[3]这一自性,难以言喻,因为它本来就与“道”和万物浑然同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了。

二、“自然之道”含藏的“真”“善”“美”旨趣

在“体贴”老子“自然之道”和“人性”水乳交融、和谐统一的同时,《道德经》进一步阐发了“人性”之“真”“善”“美”的旨趣。

第一,老子的“自然之道”反对违背规律的肆意妄为,进而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昭示出“顺应自然”这一永恒真理。老子所处的时代,人的主体意识日渐强大,以主体意识改变自然事物本来状态的事例层出不穷。由于概念思维方式的固有缺陷及主体意识的偏执,不可避免地会打破天人之间的内在和谐,甚至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老子对此种强行妄为造成的祸害“嗤之以鼻”。在《道德经》中,他正是通过对这种负面行为的否定,表达自己的主张,论述“道”“人性”“真理”的本来面目和真实状态。比如: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5]

此处,老子并没有明确指出应遵循何等理论作为安身立命之道,他的主张皆是从其所鄙夷的作法中反衬得出,故称之为“烘云托月”的手法。再如:

唯之与阿,其相去几何?善之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人。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望兮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6]

这都是“烘云托月”手法的典型代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道德经》号召后人“处其厚不处其薄”“虚心实腹”“贵食母”,进而达成对“自性”的完善。这种对真理的阐释,尽管是通过否定对立面而完成的,却丝毫不令人有矫情之感,相反对“大道”的昭示更为深刻和耐人寻味。

第二,合于“自然”之“道”的作为即为“德”,其与“道夸者”“余食赘行”“不得其死的强梁者”形成鲜明对比。《道德经》重视自然规律,并对服膺这一真理的实践“交口称赞”。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7]

可见,常德不离、常德不忒与常德乃足的前提是对“自然之道”的“知”与“守”,而如何“知”“守”,无非是要在“雄”“雌”“白”“黑”“荣”及“辱”间抉择。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自然之道的解说包含着深刻的“真”“善”价值判断的。[8]再如: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噓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9]

当老子否定了“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的野心家“以他人为工具”,“玩弄权术”,“以个人意志、好恶决定国家、他人命运”的不经行为之后,他的价值探究被推向一个高度,即“去甚”“去奢”“去泰”以及在后文中提到的“啬”的观念,只有这样,个人、国家、民族,才可以成为“善建者”,才可能“深根固蒂,长生久视”。而这一切,必须以遵循“自然之道”的“重积德”,即“积善修身”为基础。[10]

相较于使用“烘云托月”的方式阐释“真”,老子不吝采用正反两种手法来描述“善”,在呵斥、鄙弃那些“胡作非为”者行径的同时,对“含德之厚者”大加褒扬: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鸷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11]

可见,《道德经》中的“善”“德”正体现其与自然规律的同一。

第三,遵循“自然之道”,是追求“不矫饰”“无作无伪”的“朴”“拙”之美的前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老子提到: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认为,真正的虚静和谐之美,必得建立在扫除人性私欲、贪婪障蔽的前提下,“致虚”“守静”“观复”的过程就是消解心灵壁垒、厘清心智活动的过程。《道德经》提出这种“涤除玄览”式的手段,正是要人们消除一切内外干扰,心灵澄澈至极,进而领略人性“不湛不摇”的极度宁静、纯粹之美。[12]

此外,老子也提出“朴”“拙”之美的观念,这与他一贯提倡“自然之道”的精神并无二致。“朴”有本色、本性、自然、不做矫饰的含义,正与“人为”相对,它在《道德经》中共出现八次,“见素抱朴”“敦兮其若朴”“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而为官长。夫大制无割”等,[13]表达的都是这一含义。而“拙”在老子的描述中也丝毫无愚笨、呆板之感,而正是“自然”“疏放”的直接反映。“大巧若拙,大赢若绌”,这种自然天成,看似拙,实乃大巧。而对于“朴”“拙”的追求,并不是对“修饰”“创作”的否定或扼杀。相反,正是对背离事物自然本色与初衷的任意妄为及扭捏改造的规劝和提醒。至此,我们不难看出,老子的“自然之道”观念集中反映了推崇自然稚拙,不尚雕琢工巧的美学旨趣。

三、结语

老子的“道”实乃取法天成、不慕矫饰的“自然之道”,而通过对它的追求,正是不断理解“真”“善”“美”内蕴并与其不断同一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扫除对于概念、见解的妄执,涤荡隐藏于内心的贪婪与妄动贯穿于整条线索的始终。

[1][4][5][6][7]辛战军.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67.94.101.199.247.16.36.78-79.111.

[2][12]徐志钧.老子帛书校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109.204.205.409-412.

[3][9][11]黄元吉.道德经精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79-181.150.

[8]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112-115.

[10]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31.39-40.120-121.

[13]张松如,陈鼓应.老庄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7.55-58.117-128.

【责任编辑:刘亚男】

2015-11-05

杨巍巍(1980-),男,北京人,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B223.1

A

1673-7725(2016)02-0146-03

猜你喜欢

自性内蕴常德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扶琴》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清溪雅集》
如何读《坛经》
美丽常德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
《八月之光》中乔安娜的人格原型分析
触及内蕴情感 体现家国情怀——《新闻访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创作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