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作用及引用中存在的问题

2016-03-16王刚庆谢守平丁莉萍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错乱科技期刊参考文献

王刚庆,谢守平,刘 峰,丁莉萍

(江汉机械研究所,湖北 荆州 434000)

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作用及引用中存在的问题

王刚庆,谢守平,刘 峰,丁莉萍

(江汉机械研究所,湖北 荆州 434000)

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引用;论据;互引;研究现状

是技术期刊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科技论文技术水平的高度体现,也体现了作者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及尊重其他科研人员学术成果的学术道德[1]。从另一角度来讲,参考文献反映了某一技术领域或行业技术的继承、发展过程,体现了技术之间的纵向联系。据我国新闻出版署统计,我国现有期刊9 000多种,属于真正的期刊大国,但不在期刊强国之列。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在参考文献的引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具体表现如下:文献著录的文题与原著不相符;文献的引用顺序(顺序编码制)凌乱;虚假引用和不正当引用;集团性互引。这些问题不仅使论文的科学性受到质疑,也降低了期刊的影响力。为了使作者从思想上注重参考文献,并做到正确引用,拟在此简述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作用,并列举参考文献引用中常见的错误,以提高论文的撰写水平,使科技期刊刊登出技术水平高、科学合理的技术论文。

1 参考文献的作用

依照字面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或者资料,不仅是著作的组成部分,也是著作的重要论据。写作论文时若能合理正确地引用权威性的文献,不仅体现了作者较为宽广的学术视野,而且能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度,间接反映了作者较高的论文写作水平。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直接反映了文章的技术水平,也反映了作者尊重他人学术成果的态度。

1.1 反映某行业当前的研究或技术现状

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总有大量的参考文献做嫁衣,因为作者在其文章的“引言”部分会介绍当前所从事行业的技术状态,讲述本行业有哪些专家从事过相关研究,并且指出研究进度和他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不足;同时,指出作者的研究起点和采用的新方法。读者不仅可以从这些信息中获取作者的观点,决定自身是否可以引用,同时对行业动态有基本的了解。所以说在完成文章时,尽量在引言中引用参考文献,这样不仅反映了作者的谦虚的求学态度,也能给读者提供本行业的信息动态。

1.2 参考文献为文章的重要论据

科技期刊论文讲究的是技术先进,取材可信,有据可查。科技论文中有大量的原理或者公式推导,显然这些公式或原理不是作者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参考文献的文章不仅缺乏说服力,也缺乏完整性。一方面,参考文献提高了论文的科学性,使论文的推理更加严谨,做到有据可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另一方面,读者可通过文献中的信息来进一步理解作者学术观点或技术内容,判断论文是否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是否能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1.3 增强学科内部知识的纵向联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积累过程,学科知识的发展也不例外。所谓纵向联系就是学科内部知识的累计、继承和发展过程。科研工作者在撰写科技论文时时常都有一个基点,也就是学者的研究起点。从文献的角度来说,研究起点就是文献的引用时间。学术成果向前迈进一步,必有响应的学术报告或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既是成果的最好见证,也是最好的参考文献。文献的引用时间过早,证明作者的研究起点较低,在做重复性的试验,根本就够不上技术发展,使论文缺乏创新性,产生“老生常谈”现象。这点在综述性论文中体现最为深刻,因为综述性论文是关于行业技术的发展介绍,如果作者的研究在引用时间上过早,读者有可能认为作者的研究成果存在抄袭的可能。论文作者为了使文章具有创新性和可读性,一般会沿着前人的研究继续开展研究,或指出前人所用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可优化的新方法。换句话说,参考文献有自身的引用时间[2],引用时间就是学科知识发展最好见证,同一学科的引文在时间跨度上有分布。正是这些不同时间跨度上的参考文献见证了科学研究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体现了不同时间段技术或知识的连续性。

1.4 促进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孤立于其他学科而飞速发展。参考文献记录了学科的纵向发展过程,学科研究有其共性,或者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可借鉴性,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者可通过文献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快本学科的快速发展。比如说生物进化论中的遗传学可用于计算机编程,编制遗传算法软件[3];信号传输技术中的脉冲传播可用于石油钻井时的地质特性分析[4]。再比如当今的信息技术,不仅包括信息的采集技术,还包括处理、显示、计算机软件及通信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向前发展,还互为基础,成为新时代的信息产业。这时文献的作用就像网站的节点一样,把各学科之间的知识通过无形的线连接起来,并形成一定的联系,进而形成知识拓扑,从而促进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因此,在撰写论文时,一定要重视参考文献的写作,切不可麻痹大意,认为参考文献是别人的研究成果,与本人的研究无相关性,或给予的启示不大。注重参考文献就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承认科学发展的共性。

2 参考文献引用存在的问题

2.1 错乱引用

2.1.1 文献内容错乱

文献内容错乱是指文中引用部分的内容与参考文献中的内容不一致。此现象很可能是作者参考的文献较多,或者在完成著作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而在引用时疏忽,造成文献内容错乱;再者编辑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核对,或者只对文献的著录格式进行校对,没有对文献内容与引文内容的相关性进行校对。如某刊中有篇论文,正文这样引用:“文献[2]对某450T海洋井架进行了模态分析,给出了该井架的模态频率及振动特性,而参考文献[2]的题目是“结构动力修改在车装钻机井架设计中的应用”,这样的文献很可能给读者带来误导,反映了作者的不严谨,同时也影响了期刊的质量。因此,在论文完成后,作者要对论文中的文献内容进行复核,同时编辑也要认真开展文献的甄别工作,不能只对文献的录用格式进行校对。

2.1.2 文献序号错乱

文献序号错乱问题在论文中时常发生,特别是在综述性论文中此现象更为常见。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作者在写作之前阅读了大量文献信息,而在写作时按照自己的语言特色和习惯进行撰写,同时还进行多次修改,而在完成参考文献时按自己查阅文献的先后顺序进行撰写,导致文中的文献顺序编码错乱。这样,一方面给自己的校对带来不便,另一方面也增大了编辑部的工作量。

2.2 虚假引用

当前的文献虚假引用在科技期刊中较为常见。文献的虚假引用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学术的不求真现象,使学术的科学性、求真性和严肃性受到严重影响[5]。

2.2.1 作者自身原因

有的作者特别是新作者在写作科技论文方面缺乏经验,在写作时往往采用“写作文”的方式,较少查阅相关文献,有的甚至不查阅文献,当论文主体完成时发现没有参考文献,这时就在期刊网上随便找几篇,就论文的相关性根本不做校对,导致文献内容和自己的论文无相关性,也就是引文错误[6],甚至有的文献观点与自己阐述的观点相悖。例如某石油类杂志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快速移运石油钻机零排放系统技术分析》,文后引用了4条文献,这些文献的研究主题均是快移和搬迁,没有一条文献谈及钻机的零排放,引文与论文的相关性甚微。

2.2.2 期刊社的强制要求

我国的期刊数量品种较多,每个期刊社都想提高期刊影响力,想做大做强,奔着中文核心期刊而发展。在此背景下有的期刊社要求投稿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得少于10篇,有的要求更高,以此来彰显本期刊的技术和学术水平。作者为了自己的论文能被采用,不得不按期刊社的要求去修改,有的急于求成便随便引用,只求文献的数量,缺乏论文相关性的考虑。

2.2.3 链接性引用

链接性引用文献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求真,文献与论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够紧密。产生的原因是作者就论文中的某一参考文献进行引用,这篇论文与自己论文的相关性较大,为了尽快完成著作,作者便将文献引用的文献全部作为自己的参考文献,对文献的内容根本不做查证或者阅读。

2.3 集团性互引

当前受中文核心期刊的驱使,好多同行期刊之间为了提高影响因子而不被检索机构查出,将期刊中的论文互相引用[7]。这些文献根本就不是作者写作时所参考的论文,而是期刊社在论文出版时强行加载到作者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后果是作者的著作权受到了侵犯,学术的严谨性受到了质疑,作者为了自己的论文能被发表而对期刊社的这一行为表示默许。

3 应对措施

为了重塑学术期刊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身为科研工作者应该重视参考文献,做到正确引用。为了消除文献引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错乱引用问题,科研工作者应该端正学术态度,撰写论文时认真地查阅文献,并对文献的相关性做认真分析[8],对相关性较为接近的文章也要做年限判断,尽量采用最新的文献,特别是文献为国家标准时更要慎重。论文中所参考的信息在参考文献部分应有体现,以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

(2)对于虚假引用问题,编辑在文章加工时要持有对读者、对学术负责的态度,要戒躁戒躁。编辑本身就是为他人做嫁衣,以友好、谦虚的态度对待每位作者。编辑要对作者文献内容的相关性进行校对,不能只注重文献的著录格式,必要时可在期刊网上下载文献,对文献进行研读,将文献的内容与作者的论文进行比较,发现虚假引用时与作者沟通,将相关性较大的文献推荐给作者。

(3)对于集团性互引问题,期刊社在论文出版时少受利益驱使,绝不做集团性互引的始作俑者,奔着诚信办刊的原则,坚决抵制学术腐败。期刊检查监管部门要加大引文错误检查力度,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参考文献相关性判断软件,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做到定量判断。若是某期刊的影响因子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大,除非该刊报道了较多前瞻性有价值的论文,否则集团性互引的概率较大,应给于高度“重视”和检查,以抵制集团性互引。

在总结参考文献在科技期刊中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科技期刊在文献引用中存在错乱引用、虚假引用及集团性互引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作者在写作论文时能够做到合理引用,提高论文撰写水平的同时重塑科学的严肃性。

参考文献:

[1] 李丽,张凤莲. 应重视参考文献的编辑加工[J].编辑学报,2004,16(6):412-413.

[2] 何荣利.关于引文时间的界定[J].图书馆建设,2001,(6):98-99.

[3] 刘刚,龚明昊,李惠鑫. 计算机模拟在野生动物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J].四川动物,2015,34(5):787-792.

[4] 沈跃,张令坦,曹璐,等.钻井液压力DPSK信号传输的误码率分析[J].石油机械,2016,44(2):1-5.

[5] 郑美莺. 剖析参考文献的虚假和不当引用[J].学报编辑论丛,2006,(增刊):103-105.

[6] 王燕,张蓓. 2013年体育类核心学术期刊引文失范现象及改进策略[J]. 体育科研,2015,36(3):80-87.

[7] 曹志梅,王辉,赵武.我国情报学核心期刊的互引分析[J].情报杂志,2002,(11):88-90.

[8] 李秀峰.查新过程中的文献相关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5,(5):13-15.

责任编辑 王菊平

H152.2

A

1003-8078(2016)06-0118-03

2016-06-12 doi 10.3969/j.issn.1003-8078.2016.06.31

王刚庆,男,陕西乾县人,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期刊编辑研究。

猜你喜欢

错乱科技期刊参考文献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大惑易性
那些让人“时空错乱”的历史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铁路沿线景观错乱区的问题解析及优化策略——以哈牡线牡丹江段为例
论《喧嚣与骚动》中的时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