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莱的《歌》翻译比较研究

2016-03-16杨君君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雪莱

杨君君,韩 浩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24)



雪莱的《歌》翻译比较研究

杨君君,韩 浩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24)

[摘要]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简称雪莱,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短促的生命里,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诗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吸引了无数译者的目光。本文从雪莱的A Song(以下称《歌》)的汉译分析入手,从译者的风格、翻译思想以及译本意象几个方面对译本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雪莱;A Song;译者风格;翻译思想;译本意象

雪莱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留下了大量诗歌均是广为传颂的佳作。他写了很多抒情诗,歌颂自然美,崇尚大自然,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1821年雪莱创作了诗歌《歌》,这是一首鲜为人知的小诗,与以往诗人气势磅礴的创作风格不同,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意境凄美、惆怅忧苦的画面。全诗总共两节,每节诗对应行的音节相同,整首诗韵律整齐,隔行押韵,读起来节奏感很强,朗朗上口。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上生动地描述了整个画面的孤寂、安静、干枯、凄苦,也更加反衬出丧偶鸟儿的悲伤之情。雪莱的这首小诗也吸引了不同的译者,因此译诗呈现了不同的意象,同时译者也表现出了不同的译诗风格和翻译思想。

一、译本意象比较

意象是诗歌的核心组成部分,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意象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意象是具体的,意境是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

郭沫若在1981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诗译稿》中翻译了雪莱的诗A Song为《偶成》[1]。下面为郭沫若的译文:

偶成

有鸟仳离枯树颠,

哭丧其雄剧可怜;

上有冰天风入冻,

下有积雪之河川。

森林无叶徒杈枒,

地上更无一朵花,

空中群动皆息灭,

只闻呜唈有水车。

郭沫若译诗中的“冰天”、“风”、“积雪”、“河川”、“森林”等意象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更为壮阔、空旷的视野,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描写由近及远,自上而下,由此可见诗人胸襟的辽阔以及视角的多面性,同时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感官感受到的事物来表现丧偶鸟儿的凄清和伤感。

200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美诗歌教程》中李正栓翻译了雪莱的诗ASong为《歌》[2],下面为李正栓的译文:

孤鸟栖枯树,

失伴多凄苦;

头上寒风爬,

脚下溪凝固。

树林叶落尽,

地下花不存;

空中无声响,

唯闻水车吟。

李正栓的译文中所呈现出的意象有“孤鸟”、“枯树”、“寒风”、“溪”、“树林”、“叶”、“花”、“水车”等,除了描写自然意象,译者也融入自己的感官感受,如“头上”、“脚下”,使读者感同身受,有如身临其境之感。第一节前两行描写从孤鸟到枯枝,孤枯相映的场景;第三、四行从高处到低处,均是寒冷意象。整个第二节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充分道出孤、苦、枯、静的凄凉景象。

苏曼殊也曾译雪莱的诗A Song,题目译为《孤鸟》[3]

孤鸟

孤鸟栖寒枝,

悲鸣为其曹;

河水初结冰,

冷风何萧萧。

荒林无宿叶,

瘠土无卉苗;

万籁尽寂寥,

惟闻喧桔槔。

苏曼殊的译诗中的意象有“孤鸟”、“寒枝”、“河水”、“冰”、“冷风”、“荒林”、“宿叶”、“瘠土”、“卉苗”、“桔槔”等,这些意象更加集中和强烈地体现了冷清寂寥的景象。译者所要表达的凄冷情感被物化,可谓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加深了审美的愉悦,同时这些含蓄的意象也增加了诗的张力性。

二、译者风格对比研究

郭沫若的译诗《偶成》,创造性地摆脱了原诗行句的束缚,将原诗译成了七绝,同时押尾韵也体现了韵律美及节奏美。从对仗工整、形式整齐的译诗来看,郭沫若很注重诗歌的形式,讲究要把诗译成诗,有诗的成分,有韵律感和音乐美。郭沫若的译诗中“仳离”、“呜唈”等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郭沫若的时代性,处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时期,创作文风与作者的时代相吻合。

李正栓的译诗为五言诗,其韵律为“aaba”,充满了韵律美和节奏美。整体诗风活泼、流畅、自然,翻译地恰倒好处。“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过犹不及。文学翻译中的语言自然性也有自己的限度:它应以不损害文学译品民族性为限。这就是说,文学译品的语言不能够‘不自然’,也不能够‘过分自然’。‘过分自然’达到极端就是所谓的归化翻译。”[4]用词生动形象,如“爬”字,赋予了风以灵性,体现了凛冽冬日寒风的无处躲藏和无孔不入;“吟”一字则把水车拟人化,如同在浅吟低唱;“头上”和“脚下”两个词语对仗工整,韵感极佳,同时词与词的衔接也构成了空间的延伸,宛如一首清逸律动的乐曲,风格委婉凄美,活灵活现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凄凉寒冬图。

诗僧苏曼殊的译文为旧体的五言格律诗,一般来说,他经常英诗汉译为四言或五言古体。纵观整首诗,语言用词典雅,文风古朴,笔风清新,刻画深刻,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如“何萧萧”、“无宿叶”、“万籁”、“尽寂寥”、“惟闻”、“喧桔槔”等古典词,塑造了一首孤苦哀怨,缠绵动人的古诗词。其中也不乏语言古奥晦涩者,如“为其曹”令人难解其意;“桔槔”一词则非常生涩,这与他当时所处的语言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与其说译文体现了原作的内容,倒不如说更加彰显了译者的译诗风格。越成熟、有个性的译者,便越难体现出原作的风格。

三、译者翻译思想

郭沫若的译诗追求“风韵译”,他在1920年提出时说:“诗的生命,全在它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所以我想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之外,当得有种‘风韵译’。”[5]郭沫若在1954年全国文学翻译大会上强调了“以诗译诗”的思想,译诗也要象诗,不能单纯直译、硬译。诗要有一定的成分、格调、韵律。[6]

李正栓强调“忠实对等”是英诗汉译的一条重要的原则。首先理解应当是对等的,正确理解原诗是前提,译者需要最接近地理解原诗,才能达到基本对等;其次,风格也可以对等表达,风格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任何作家和译者都有自己的风格,翻译时应尽量保留原作的风格,这样不仅做到了尊重原作者,同时也使读者了解和感受到原作的风貌;再次,用韵也应该力求近似对等,原诗用了韵,那么译诗最好也用行内韵、格律等,译诗与原诗在音韵方面要形成基本对等;最后,文化也可以做到迁移,译者是沟通文化的桥梁,文化应该对等交流,而不是一种文化淹没另一种文化,各自文化保持原有风格,做到互相借鉴、互通有无。[7]

苏曼殊素以“情僧、画僧、诗僧、革命僧”著称,短暂的一生译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翻译上,他强调思想内容的传达,曾在《与高天梅论文学书》中写道:“译介外国文学,首先应重视原著的思想内容,如无有价值的内容,哪怕译文‘辞气相副’,十分传神,也不足取。”[8]苏曼殊还提出“钠谓凡治一国文学,须精通其文字”[9],在他看来,翻译的最基本要求便是精通所译国家的文字。为了传达原作的神韵和风格,他遵循的翻译原则是“按文切理,语无增饰;陈义悱恻,事辞相称。”[10]这实际上是直译和意译的有效结合,正所谓通过直译的方法翻译出来,再结合意译进行修饰和润色。苏曼殊还主张“译诗之美,在乎气体;然而情思幼眇,抑亦十分同感。”[11]这里的“气体”与郭沫若的“气韵”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强调了诗歌气韵、神韵的传递。

雪莱的这首凄美婉约的小诗被不同的译者译出了不同的文风,郭沫若译诗的创作文风与其时代相符合,处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时期,描写意象给作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译诗体现了其追求“风韵译”、“以诗译诗”、“创作论”等翻译思想;李正栓把原诗译成了五言诗,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融入了译者的思想感情,与原诗人产生了共鸣,译诗也体现了译者的“忠实对等”原则;诗僧苏曼殊的译诗为五言格律诗,笔风古朴,诗风清新,典雅的古诗词则彰显了浓厚的个人风格和色彩,他强调原诗思想内容的传达。这三首译诗的韵律、节奏和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便是带给了读者一种美的享受和愉悦感。总而言之,雪莱的诗A Song的汉译本各有千秋,多层次和视角来探析汉译本,有利于形成百家争鸣的峥嵘学术景象。

[参考文献]

[1]郭沫若.英诗译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63.

[2]李正栓,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9.

[3]苏曼殊译.孤岛[EB/OL].江枫BLOG.2008-8-15.http://weedpecker.bokee.com.

[4]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178.

[5]郭沫若.歌德诗中所表现的思想(附白[A]).郭沫若集外序跋集[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211-212.

[6]郭沫若.谈文学翻译工作[A].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652.

[7]李正栓.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36—40.

[8]袁荻涌.苏曼殊—翻译外国诗歌的先驱[J].中国翻译,1997(2):45—47.

[9]苏曼殊.与高天梅书[A].柳亚子.苏曼殊全集(一)[C].北京:中国书店,1985:226.

[10]苏曼殊.拜伦诗选自序[A].柳亚子.苏曼殊全集(一)[C].北京:中国书店,1985:127.

[11]苏曼殊.拜伦诗选自序[A].柳亚子.苏曼殊全集(一)[C].北京:中国书店,1985:125—126.

[中图分类号]H315.9;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6)03-0060-02

[收稿日期]2016-1-19

[作者简介]杨君君(1990-),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韩浩(1990-),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Shelley’s A Song

YANG Jun-jun,HAN H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Shijiazhuang050024,Hebei)

[Abstract]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Shelley for short,is the British noted romantic poet.During his short lifetime,he has left many famous poems which has gained many readers’popularity and attracted countless translators’attention.This paper analyzes from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A Song,and then make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spects of translators’styles,translation thoughts and translated versions’images.

[Key words]Shelley;A Song;translators’styles;translation thoughts;translated versions’images

猜你喜欢

雪莱
浅析苏童《白沙》中雪莱之死
雪莱:拥有众心之心的诗人
一诺三十年
一诺三十年
雪莱一诺三十年
雪莱:保卫小狗窝,一诺30年
夜莺为何歌唱:谈雪莱对圣经的讽刺运用
An Analysis of Isolation of the Creature in Frankenstein
雪莱与爱伦·坡
译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