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金银花的研究现状

2016-03-16耿佳佳王敬宇

环球市场 2016年35期
关键词:绿原金银花挥发油

耿佳佳 王敬宇

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金银花的研究现状

耿佳佳 王敬宇

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金银花作为中国传统常用中药,在我国应用已久,并得到医药界的广泛认可。我国学者对金银花的研究起源较早,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比较透彻,已经证实三萜类、黄酮类、有机酸、挥发油构成了金银花的主要成分。金银花较为复杂的化学组分和组分间复杂的协同作用决定了金银花广泛的药理活性。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解热、抗病原微生物、保肝、抗炎、抗生育等作用;金银花及其制剂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深入的使用,尤其在多种感染、高热症、肿瘤放疗、化疗口干症、高脂血症、各种炎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大量调研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学者展开的关于金银花药理实验进行了总结,对金银花的本草溯源、药效成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逐一综述和整理,以期为金银花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金银花新制剂的开发提供综述参考。

金银花;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检测方法

1 本草研究

金银花又称忍冬藤花。在几千年漫长的应用历程中,由于地域和使用者习俗等原因产生了很多名称,目前尚在使用的名称还有双花、鹭鸶花、银花、双苞花、金藤花、二花、金花等。关于金银花最早的本草典籍可以溯源到公元589 年南北朝前《名医别录》中。陶弘景也对金银花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收录。此外,《肘后备急方》、《本草经集注》、《履本草》、《本草纲目》、《滇南本草》、《本经逢原》、《本草从新》等医药著作都对金银花的命名和药用进行了注释。虽然目前各地区对于金银花的用名各不一样,但公认的药材商品名采用“金银花”这一名称。《中国药典》更是确定金银花为正名。

金银花的药用部位伴随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在使用茎叶花的过程中不断的加以筛选和区别,宋代以前独用茎叶,对于花的使用并无记载和收录, 明代则在使用茎叶的基础上将花同时入药。随着对金银花使用的深入,人们逐步发现其花具有特殊功效,并提出了以花为主要的理论,区别于忍冬藤,金银花便作为一种独立的花类中药开始流行应用。宋代《圣惠方》以及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皆强调了花的药效作用,强调根据实际的临床病症,对症下药。并将花作为药材独立收载。历部《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亦对“忍冬藤”与“金银花” 做出了明确规定。

2 化学成分

随着金银花用药范围的广泛和使用数量的持续增长,临床医药工作者就金银花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也越来越透彻,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就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做出很多报道,主要证明了金银花中含有的主成分,其中以黄酮类、有机酸和三萜类居多,此外金银花中还含有少量的无机元素。

2.1 挥发油成分

挥发油大量存在于金银花中,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不同产地的金银花中的挥发油所占的比例和种类存在较多细微的差异,总体来说,金银花中已经出来的挥发油种类多达几十种。山东和河南作为金银花的种植大省,其金银花的品质存略有不同,我国学者吉力和夏远分别对河南省和山东省的金银花化学品质展开研究,其中王国亮以金银花的干燥花蕾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河南省栽培金银花中的挥发油含量。共鉴定出27 种成分,其中占总挥发油较大比例的有棕榈酸酯、亚油酸、肉豆蔻酸、芳樟醇、亚麻酸等,多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山东产金银花中挥发油的比例较为丰富,王芳以山东金银花主流品种鸡爪花和大毛花干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鉴定出65种和59种成分。其中单萜、倍半萜等萜类化合物占主要。除了产地差异外,金银花中挥发油的种类和数量在金银花干花、鲜花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干花挥发油成分以棕榈酸为主,鲜花挥发油成分以芳樟醇为主。对黄褐毛忍冬花不同加工品挥发油作分析。结果表明:生晒、炒晒和蒸晒金银花制品中的α-松油醇、香叶醇、芳樟醇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以炒晒品含量为高。

2.2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物质在金银花中广泛存在。关于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发掘最早是由中冲太七郎发现,中冲太七郎在纯化金银花组分的时候先后获得了木犀草素和忍冬苷。随后,槲皮素-3-0 -β-D-葡萄糖甙、corymbosin、金丝桃甙、木犀草素-7 -0-α-D-葡萄糖甙、5-羟基-3′, 4′, 7 -三甲氧基黄酮、木犀草素-7-0-β-D-半乳糖甙等被我国学者高玉敏和黄丽瑛纯化获得。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黄酮类化合物被证明存在于金银花中,并且一系列的检验检测方法被证明准确。黄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品种的金银花中所含有的黄酮类成分,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准确的定量分析金圣草素-7-O-新橙皮糖苷、芦丁、木樨草素7-O-β-D-半乳糖苷、忍冬苷、金丝桃苷、槲皮素、苜蓿素-7-O-新橙皮糖苷、苜蓿苷8 种黄酮,进一步证明了金银花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

2.3 有机酸类

有机酸的存在尤其是绿原酸的存在使金银花具有了抗炎抗菌的药理活性,是金银花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银花中的有机酸主要由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构成,同时存在少量的肉豆蔻酸、棕榈酸以及咖啡酸。其中绿原酸、异绿原酸和咖啡酸构成了金银花的主要成分。绿原酸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而异绿原酸则是一种由7种不同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广泛在忍冬属植物中。在金银花的有机酸分离纯化过程,3, 5-二咖啡酰奎尼酸、绿原酸以及咖啡酸在分子结构上非常接近,色谱保留行为较为一致,故很难分离纯化。很多学者对金银花中的有机酸分离纯化技术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较有代表的是杨怀霞等人所采用的环糊精超分子化学法,使金银花中绿原酸更好的分离纯化成为现实。张晓光等人通过HPLC梯度洗脱,在所优化的分析方法下,同时测定了金银花中3个化合物的含量。结果咖啡酸含量为0. 006%~0.057%、绿原酸含量为3.5%~ 5.5%,3-5-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为2.4%~ 6.1%。

2.4 三萜类

除了单萜和倍半萜,金银花中还存在大量的三萜类化合物,其中川续断皂苷乙、新常春皂苷F、灰毡毛忍冬皂苷乙、灰毡毛忍冬皂苷甲、木通皂苷D等相继被发现,并且一系列的新化合物被发现命名,如陈昌祥分离的具有保肝活性的三萜皂苷 3-O-α-L-吡喃鼠李糖基-( 1→2) -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木糖基-( 1→6) -β-D-吡喃葡萄糖酯。相关研究表明,金银花中的三萜类成分是金银花保肝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2.5 微量成分

丰富的微量元素也广泛存在于金银花中,无机元素有Fe、Zn、Cr、Li、Ca Ti、Sr、Mo、Ba、Mn、Pb、V、Co、Cu、Ni等,有肌醇,β-谷甾醇等也微量存在于金银花中。

3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

3.1 抗菌抗病毒作用

自古本草研究就证明金银花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著名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饮”即以金银花为主药。金银花作为抗菌的良药在诸多领域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效果,对病菌表现出广谱效果。在口腔感染领域的研究表明,金银花可以对抗半放线嗜血菌、放射粘杆菌、牙龈炎杆菌引起牙周病。同时,金银花对肺炎球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合胞病毒、埃可病毒、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柯萨病毒、疱疹病毒、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均表现出强大的杀菌作用。已被证明,金银花中抗菌消炎的主要成分是绿原酸及异绿原酸。

3.2 抗炎解热作用

金银花抗炎作用明显,并作为君药和佐药用于缓解改善各种炎症。在辨证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喉头炎、流感、急性子宫肌内膜炎、腮腺炎、急性阑尾炎、百日咳、肺炎等疾病所导致的炎症过程中, 效果明显,安全低毒,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认可,其作为抗炎药的重点开发品种前景看好。

3.3 利胆保肝作用

王清林等通过对金银花水煎液成分进行研究证明了水煎液中的三个皂苷类成分的保肝作用,并加以提取纯化。经证明所纯化的三萜皂苷能使肝脏点状坏死总和及坏死改变出现率明显降低。黄褐色忍冬总皂苷能明显对抗对D - 半乳糖胺、乙酰氨基酚、CCl4所致肝中毒小鼠血清明显降低。同时,绿原酸类也被证明具有保肝作用,其机理是通过增进胆汁减轻肝脏病理损伤。

3.4 抗氧化作用

利用H2O2-CTMAB-鲁米诺发光体系研究证明, 金银花水提取物在体外对H2O2具有直接的清除作用, 水煎液的浓度越高,清除作用越明显。相关研究只是围绕体外展开,动物体内实验是否表现出相同的量效关系有待与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同时,金银花可以通过干预小鼠溶酶体的释放能力和程度以及影响小鼠体内中性细胞的合成来治疗小鼠的烫伤,促进烫伤小鼠恢复速度,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3.5 抗生育作用

西部山区产金银花经乙醇提取后之水煎液浸膏, 以水煎浸膏展开抗生育药理研究,重点以猴、犬、鼠为研究对象,实验数据提示金银花水煎液对上述三种实验动物都呈现出一定的抗早孕药理作用,其次,金银花水煎液对不同种属的实验动物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程度,对小鼠、狗有显著的抗早孕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金银花的抗生育作用的机理即是金银花水煎液对抗黄体激素的原理。注射金银花水煎液后,早孕大鼠体内的孕酮水平由于金银花水煎液的影响能够持续降低至给药前的30%,通过此数据可以看出金银花抗生育作用的明确疗效。同时,金银花抗生育作用涉及前列腺素机制,前列腺素抑制剂吲哚类产物能干扰金银花的抗孕作用,与其对称性激素的影响密切相关。

3.6 抗肿瘤作用

金银花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金银花诱导癌细胞分化的药理特质使得金银花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金银花的抗癌作用还与金银花提高机体素能,抵抗癌细胞的转移及侵袭有一定的作用。相关实验表明,金银花的水煎剂能作为癌症治疗的增敏剂和镇痛剂,故多方面的研究皆表明金银花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势在必行。

5G是未来几年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住5G移动通信发展机会,加快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新空间,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故未来几年5G网络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5G承载网尤其是传送网的规划需要作为基础建设,提前布局。

3.7 其它

围绕金银花药理研究的诸多研究表明,金银花还表现除了炭品止血凝血的作用。同时金银花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而具有一定的降胆固醇功效。同时,金银花中由于含有大量的绿原酸而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另外相关研究表明金银花可以缓解急性腹痛、腹泻。

4 金银花的临床应用

金银花透散表邪, 清热主宣泄,解毒凉血,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唐本草》、《温病条辨》,至现代版《中华药海》等一系列文献典籍都对金银花的广泛用药范围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介绍。金银花在中药复方用药中也十分灵活,与石膏、知母、连翘配伍治疗风热感冒,清热解毒消肿之功的增强也可以佐以蒲公英、地黄等,与连翘、牛蒡子、荆芥等配合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与丹皮、生地、玄参等合用治疗热入营血。金银花的抗炎作用在众多中药中更是首屈一指,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染,菌痢、化疗口干症、乳腺炎、急性肾盂、阑尾炎、高血压、急性结膜炎、小儿肺炎、腮腺炎、风疹、急性泌尿性疾病、各种皮肤病、钩端旋转体病、急性肠炎、肾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肝炎、高脂症、慢性骨髓炎、肿瘤放疗、呼吸道感染、复发性口疮等40 种病症皆有以金银花入药的临床应用实例。

近年来,以金银花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也大量应用于临床,其中较为常见的有黄芪赤风颗粒剂、扁炎口服液、小儿清肺止咳糖浆、复方鱼腥草颗粒、咽炎无糖颗粒剂咳舒颗粒、利咽生津颗粒剂、痄腮平合剂、脉炎消注射液、咳喘平口服液、芩银注射液、妇炎康胶囊、消坠合剂金花消痣胶囊、感冒宁冲剂、解表清热颗粒、利咽颗粒剂蛇胆粉刺净、银翘散袋泡剂、、抗菌消炎片、肺炎宁、病炎清口服液、防感鼻腔喷雾液等制剂。

5 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方法

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方面,目前已经引入了大量先进的检测分析方法,得到广泛认可的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等均应用于金银花及其中成药的检验分析,且以HPLC 法应用最多。

5.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2 薄层色谱法

贾宪生等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金银花中黄褐毛忍冬皂苷甲的含量,黄褐毛忍冬皂苷甲的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 为2.45%,线性范围为1.20μg~7.20ug,r=0.998。相较于其他检测分析方法,薄层色谱法相对快捷简单,故该法证明有效的基础上可以广泛应用与黄褐毛忍冬中黄褐毛忍冬皂苷甲的含量测定。在金银花中成药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过程中,钟晋建立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金银花中的黄芩苷进行了含量上的追踪,通过对所建立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证明所建立的检验分析方法可以保证平均回收率为97.16%,并控制合理的方差范围。

5.3 毛细管电泳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逐步广泛,很多中药的成分分析中皆兼用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为明确中药及中成药组分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准确的检测方式。在许多中药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基于目标化合物组群中各个目标成分在毛细管中的分配行为的微小差异,利用毛细管作为分离纯化的通道,通过施加高压电场驱动组分运动分离。具有低溶剂和低样品消耗、高分离度、较短分析时间等优点,可以广泛作为分析中药和天然产物的有力工具。但灵敏度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Chen 等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联合固相萃取技术从金银花干燥花蕾中分离得到8 个黄酮类成分,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以广寄生苷为内标,通过建立分析方法准确定量了8个黄酮类成分中4个的含量,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回收率在93.0%~104%之间,RSD均小于4.4%,线性关系良好。

5.4 气相色谱法

近年来,气相色谱法也广泛应用到金银花挥发性成分的测定分析,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万琴等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芳樟醇的含量,所建立的分析方法能够保证较高的待测组分回收率,并且芳樟醇在在57.35μg/mL~917.6μg/mL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由于该法具有较宽的现行范围和较高的样品回收率,故应用于金银花及相应的中成药中芳樟醇含量测定方法非常可行,又简单准确。伴随着质谱技术的广泛使用,气质联用技术可以准确定量以及快速分析、灵敏度高,故尤其适用于金银花中挥发性成分的测定。吉力等采用GC-MS 法对金银花的挥发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所检测出的质谱数据图谱进行结构分析,结合标准对照图谱,定性分析除了含量将所得的质谱图与标准图谱对照,共鉴定了含量占全油的80%的47 个化合物,在金银花的挥发油物质组群中,芳樟醇为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在多种产地的金银花中含量均较高,最高占全油的19.95%。陈永新将金银花脂溶性成分进行气质联用分析,所检出的39个成分中共定性出29个化合物,所定性分析出的29个峰共占总组分的94.03%,结果表明金银花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43.18%)、烃类(占总脂溶性成分的45.1%)、植物甾醇为次要成分(8.26%)。

5.5 高效液相色谱法

伴随着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药定定量分析中的广泛使用,HPLC法也被药典收入在金银花的检验规程之中,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金银花及其中成药中重要组分绿原酸的检测中。同时由于金银花组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透彻,越来越多的金银花成分使用高效液相进行检测被证明准确可行。方传代等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一种金银花中槲皮素和芦丁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证明该方法下槲皮素和芦丁的平均回收率维持在限量范围内,分别为96.3%和97.9%。同样针对黄酮类成分的研究,YangYu等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加以证实,通过对金银花中成药中黄酮类成分的测定,建立可信分析方法,通过对回收率、相性关系和重现性等进行研究,有效控制该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同样,柳仁民等所建立的用于银翘解毒丸的质量控制的HPLC-UV 法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1.57%),并且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较为宽泛的浓度区间,5.0 ug/mL-60.0 u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近年来,液质联用( LC-MS) 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金银花中有机酸类、黄酮类、皂苷以及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特别是HPLC -HRMS 技术的进一步运用,可以得到离子更为准确的质荷比( m/z),确定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有利于化合物的鉴定。

此外,伴随着诸多先进检验方法的引入,指纹图谱在金银花的定性鉴别方面逐步展现出一定的优势,指纹图谱的特征分析建立在一系列标示金银花中特征物质群。与1个或少数几个成分作为指标成分相比,在评价中药真实性、稳定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Li 等建立了金银花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的二进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其中乙醇提取物中的6 个色谱峰与其体外抗菌活性呈正相关。研究表明,综合应运这2 种提取物的指纹图谱,能将金银花和忍冬属的其他种( 如红腺忍冬、华南忍冬和黄褐毛忍冬等) 明显区分开来。

6 结论与展望

本文查阅近10年国内外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对金银花做一详细的研究成果总结,对金银花的溯源进行追踪并着重介绍了金银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针对其化学成分进一步总结了金银花的药理和临床应用范围,最后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所进行的大量分析试验进行汇总,介绍了当前广泛适用于金银花有效成分分析检测的主要仪器手段。为金银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虽然我国当前关于金银花的研究现状参考资料较多,但以金银花为代表的广大中成药想要真正走向世界,必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药品质量标准有很大差距,深入研究金银花的化学成分、严格控制金银花地道药材质量,无论之于金银花新药开发还是已有中成药的临床广泛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绿原金银花挥发油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金银花
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绿原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绿原酸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金银花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