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钳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6-03-16张旭晨

黑龙江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钳工模具导向

张旭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钳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旭晨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1)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并没有其他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深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实际工作能力强”这一办学优势并未得到彻底的坚持,导致其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没有突出的优势,人才培养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以高职模具钳工课程为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结论和解决办法,希望对相关行业从业者走出当下困境有所帮助。

模具钳工;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1 现状与问题分析

1.1就业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或是其他教育形式的职责是向社会输出人才,因此其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应该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分析就业市场需求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需要,使培养出的人才真正适应市场,快速融入社会。虽然现代工业发展已经十分发达,但大量数控机床的出现并未将钳工逼至绝境,许多机械加工力所不及的地方还需要由经验丰富的钳工师傅进行加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模具钳工的要求也不是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经验。

1.2模具专业钳工技能教学现状分析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模具专业的钳工技能教学仍然处于不专业、不先进、不成体系的状态。一方面有着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师傅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学校课程设置过于偏重理论,实战机会偏少,许多知识只停留在课本上,并未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样单一、枯燥的课程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受挫,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培训水平。

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钳工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应始终抓住职业能力这一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作为支撑整个教学体系的骨架,围绕着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这一核心培训目标进行相关课程的设置,各课程模块既要相互独立,又要服务于整体培训规划,做到相辅相成。模块之间灵活组合,确保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均衡全面发展,不存在明显短板,使学生的技能体系构架相对完整合理。

2.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课程实践项目化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就是要尽可能让教学过程接近实际工作环境。因此,为达到良好的模拟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经课程实践项目化,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项目引入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筛选和考核,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纳入项目中,通过项目的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整个项目的运转流程及实际工作对于哪些能力有较高要求,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进行自我修正和自我充实,更有利于培养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优质人才,同时也可以通过鼓励授课教师开办小型项目组的形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的引入,教师各自招收学生进入项目组进行实践,这样可以克服校企合作模式的局限性。两种方法互为补充,优势互补,这样的课程改革模式好处在于实现了学习情境+学习单元+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以最小的成本完成教学改革任务。

2.2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置

在理论教学部分,应该大胆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果断删减不具有实用性的理论教学内容。现阶段不少高职教育,包括模具钳工的教学中都有许多过于陈旧、已经被淘汰掉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设置既占用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设置要充分考虑行业现行阶段的发展特点,紧扣行业发展需要,参照行业资深从业者和管理者的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彻底变革,依据真实的工作任务驱动项目情境来选取、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是实际工作中真真切切会用到的实用技术,而不是已经脱离时代发展轨迹的陈旧的文字。

2.3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

课程教学以项目参与的形式开展,改变传统课堂听讲→课后作业这样的单一形式,改为:学生明确任务并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过程控制→评定反馈。在该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亦师亦友,不仅仅是知识输出者和知识接受者这样的关系,也是同事、朋友的关系,同时也要在工作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研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工作的任务为主线,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

2.4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考核方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学生,没有考核环节。相反,为了更好地让新的教学体系运转,相应的考核方式也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改革,而不再是传统的理论考试和流于形式的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考核。要真正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贯彻于考核中,与传统理论知识考试结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相对完整和科学的考核体系。

3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数据库基础”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将理论和实训有机结合。课程以项目驱动设计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六步法组织教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实施“教、学、做”为一体的动态教学模式,与工作岗位紧密对接,切实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

[1] 介石磊,孙玉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华章,2011,(19):120-121.

[2] 向丽.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探析[J].职教论坛,2007,(12):156-157.

[3] 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教育,2007,(01):108-109.

[4] 原国森,翟德梅,楚庄.项目教学法在模具钳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148-149.

[5] 徐晔.项目教学法在模具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2,(02):112-113.

[6] 洪源渤,衣晓青.论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最优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3):86-87.

[7] 张艳纯.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01):98-99.

[8] 石彪,周鲜成,刘利枚.提高工科课程设计质量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03):125-126.

[9] 邓元龙,孙秀泉,胡居广,等.基于能力培养的工科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5,(04):104-105.

[10] 张晓瑜.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课程实施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2):73-74.

[11] 林朝平.二次切割法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J].电加工与模具,2006,(02):30-31.

[12] 熊毅,郭威.基于实例的复杂型芯电极的拆分[J].电加工与模具,2008,(S1):175-176.

Mold fitter curriculu m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oriented

ZHANGXu-chen
(Harbin Vocationaland TechnicalCollege,Harbin 150081,China)

Atpresent the vocationaleducation of China is in an awkward position,on one hand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do not have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as othe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graduates,on the other h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 notadhere to educationaladvantage pointof"strong practicalworking ability",which led to graduates have no outstanding advantages inmarket competition,and personnel training are not recognized by themarket.Taking vocational mold fitter courses as example to analyze,this paper proposed some conclusions and solutions,hoping to help relevant industry practitio nersoutof the currentpredicament.

Mold fitter;Training programs;Curriculum provision;Teaching reform

G642.3

A

1674-8646(2016)04-0066-02

2016-01-22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高职机械类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ZJB121500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钳工模具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偏向”不是好导向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电加工与模具》征订启事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模具制造中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