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2016-03-16张书英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教学法

张书英

摘 要: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提问方法;学生自主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50-01

本学期我有幸听到了我校张老师的一堂课《荷塘月色》,这节课运用的是“问题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为:1、情景导入2、教师整理归纳学生课前预习提出的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3、学生齐读课文、感知课文4、学生4—6人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并以小组为单位,最终形成问题,由教者进行解答。5、课文拓展《想北平》,小组再次合作讨论,形成问题,学生间互相解决问题。6、课堂总结。

在整堂课中,由于教者做了充分的准备,老师对教材很熟悉,所以老师能迅速且准确地回答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后一个环节:由学生自学课文《想北平》,并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在简短的自学阅读后,提出的问题并不十分准确,对课文的中心也无从把握,这种看似很热闹的“课堂互动”,效果甚微。“问题教学法”对教学互动的要求不仅是关注“积极”,更要把握住学生有效和高质量的提问,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那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从老师“设疑”逐步转为学生“生疑”呢?

一、问题教学法定义

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杜威认为,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智慧去探究或探索,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问题教学法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灌输教材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

由此,我们对问题教学法本身可以作这样的界定:所谓的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二、从老师“设疑”逐步转为学生“生疑”

“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实施,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学生“生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视具体问题而定。下面提供几种常用方法以供参考:

1、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鼓励学生大胆有准备地提问。

上每一节课之前,作为教者,应该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学会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可以既可可以避免由于课堂时间局限性带来的弊端,同时也让学生充分熟悉文本。预习新课时,要布置相应的要求。一般而言,我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作这样的准备:a、熟读文本;b、了解作者的基本思想与写作风格;c、是否学过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有无相同之处?d、是否学过同一文体的其他文章,有何文体特点?e、是否学过相似的人物塑造、环境描写或其他写作手法的运用,请加以比较等问题,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过去的知识储备为新的学习服务,

2、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推动学生积极高效地提问。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习能够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似的情境中发生,使学生情感的内部心理条件得以激发,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共鸣,自然进入“愤”、“悱”状态,即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状态。例如《荷塘月色》的导入:

一提到荷塘,出现在同学们脑海中的是什么呢?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抑或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的,荷塘在我们家乡再常见不过了,同学们,如果让你以“荷塘”为题说一段话,你打算选取那些景物来说?

(同学们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看看他是如何表现月下荷塘的?

教师用富于节奏与旋律优美的诗歌语言向学生传达强烈的感情,拨动学生的心灵;而幻灯极大地调动视听感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感染下,自然会对课程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提出有质疑的问题,并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最终的解决。

3、从文本表达的思想入手,学会提问的方法。

(1)比较法。抓住文章中相近或相对的有关内容进行联想比较.通过比较设疑,丰富教学内容,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激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讲授《边城》一文时,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虎耳草的句子,比较它们出现的场合,学生会发现虎耳草总是出现在翠翠的梦中,再让学生联想一下虎耳草叶子的形状、花色,想想作者为什么让它多次出现在翠翠的梦中?学生通过分析后明白实际上作者是用“虎耳草”心形的叶子、洁白的花象征纯洁的爱情,它多次出现在翠翠的梦中,是翠翠日思夜想的寄情物,它寄托了翠翠的缕缕情思,翠翠爱傩送,但又羞于出口,因此“虎耳草”便多次出现在翠翠纯真的爱情梦里。这种含蓄的写法真切地描摹出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通过这样的比较提问,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2)激疑法。激疑是文学创作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语文本身的文学性、广博性、认识切入的多角度性、结论答案的非唯一性,使语文教学可以运用悬念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对教学保持饶有兴致的关切心情。设疑的方法有很多,有的课文,标题耐人寻味,是设疑的导火线。比如《边城》讲述的是少女翠翠和傩送两兄弟的爱情故事,但是作者沈从文为什么没将小说的题目定名为“翠翠的故事”,而是用“边城”来命名。像这样自我提问,再循着文意读下去,学生就会对课文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谋篇布局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感受认识。对这篇小说也更感兴趣。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古人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促进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应不断地探索,锤炼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教学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以汉语口语竞赛为驱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