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挂怀不忘却不痛心不坦然(外一篇)

2016-03-15罗彩萌

参花(上) 2016年2期
关键词:微笑女儿同学

中午吃完饭,我去女儿空间看了看,给女儿留言:“给你个温暖的怀抱,然后轻轻地对你说:孩子,成长就是什么都可能经历!从昨天到今天,其实我一直在纠结,对你说什么?为你写什么?我发现,什么也不用,连大哥(老公的QQ名,其时看到他在女儿“说说”下回复了两个“?”)的两个问号其实也不用。对你,我的孩子,我关注、我期待、我包容、我信任!”

之后,我又加了两句话:“时间会证明一切,不挂怀,不忘却,不痛心,不坦然……”“真假自在你的心中……旁人的眼睛,如昨日的风,无法停留;而懂你的人,不必问、不必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写完这三段文字,时钟指向12:36。在平常的日子,我早把自己扔在沙发上,然后,蜷着身子,重复我日复一日安静的、难眠的、无法辗转的午休——沙发又短又硬,从来没有伸直双腿,伸展全身。但3年了,我却也在这上面安睡了无数个10分钟、20分钟,甚至半个多小时——它如同庞大的充电器,让我那些困乏的、倦怠的下午,精神抖擞地面对永远无法做完的事情:备课、上课、开会、辅导……

可是,今天,我却静静地对着电脑,不思不想不休不眠,似思似想似休似眠,直到喧闹声充斥整个校园,那首从开学听到现在的不知道歌名的歌曲软软地在耳边响起,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已经13:50了。广播里响起了哪个男孩略带沙哑的声音:“欢迎您回到学校……”

就这么呆呆地坐了一个多小时。有一句话竟在我耳畔回响: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孩子,今天,你是不是心有伤,为什么我总是坐卧难宁,失魂落魄?

昨天,我一个人在家“颓废”——女儿把我看网络电视的状态叫作“颓废”——那是我为数不多的“颓废”时光,因为我一直拒绝这种浪费时间的“颓废”,除非在百无聊赖的日子。昨晚,我就百无聊赖着,想起下午放学的时候看到女儿QQ空间的“说说”,从语气上看,有点生气、有点伤心、有点无奈、有点无所谓……感觉是好朋友误会了她,还说了她的坏话,她说:我终于知道,原来不管二次元三次元,我所有的坏话都是我最信任的人传出去的。不珍惜感情的人是不会被人珍惜的……“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

我心疼之余是震惊:那是一种正气浩然的威慑力,又是一种“不与为伍”的洞察力!更是一种舍你何惜的潇洒与无畏。

我打开微信,跟女儿对话,我告诉她,要开心点;告诉她误会不必解释,理解你的人不解释也一样,不理解你的人,解释也不值得;我告诉她,其实在看到她的“说说”之前就有点隐隐的不安,我跟她说,这叫母女连心……女儿的回答很简短,告诉我朋友在陪她散步,告诉我心情好了很多,告诉我她“非常感谢妈咪!”

其实,我知道我是语无伦次的,而且,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况且,我真正害怕的是,一旦她解释什么,别人会觉得“解释就是掩饰”诸如此类,这样的伤害岂不更重。

儿行千里母担忧。女儿是个至真至纯的好女孩,再过几十天,她就过18岁生日了,大学生的女儿,即将成年的女儿,在我心中,仍然是那个既娇柔又霸道、既体贴又粗心的孩子。

今天,你已经在长大,伴随你的必定是更多的快乐、更多的烦恼、更多的无奈、更多的抉择,何去何从,那都是你的路。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我的孩子!我只能告诉你:不挂怀,不忘却,不心痛,不坦然……不希望你太在乎,也不希望你太不在乎,有度、有节、有收、有放,一切都会过去!一切!

“因为遇到你”

小黄是个高个子的男孩,教了他快两年了,我一直没怎么注意到他,直到最近,他因为背书速度特别快才让我感觉他的与众不同:不管是教过的还是没有教过的课文,只要我要求背诵,他总是第一个能流畅背出来的人。同学们特别羡慕他,我也非常佩服他,还请他把自己的快速记忆的方法总结出来,命名为《Y快速记忆法》。Y,自然是他姓氏的第一个字母。

不久,和班主任小曹的一次闲聊中,我又得知小黄成绩进步很大,从初一刚入校的年级100多名,一跃到了这次月考的39名。

“小黄,你进步太神速了,真不错!”小黄来我办公室时,我不忘表扬他一番。他笑了笑,说了一句让我愣了片刻的话:“因为遇到你!”

我没想到他会这样说,先是有点沾沾自喜,然后觉得他在“花言巧语”,定下神来,感觉他说得挺认真的,况且,他平时也不善言辞,不是巧言令色之徒。我于是很感动地追问了一句:“你倒说说为什么遇到我你才进步这么大?”一旁的良春也应和:“是啊,说说看!”

他很腼腆,说是要单独告诉我,我却紧追不舍。他于是拿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五个词:眼神、语言、细节、鼓励、义不容辞。

我百思不得其解,便又去追问他。他这样给我解释:“你的眼神很可怕,我上课不认真,你总是能发现,不批评也不指责,就那么看着我;你说话总是带着笑,但是,我们却可以听出你是表扬还是批评;你经常提醒我要注意细节,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让我很不好意思;当然,我还得到你很多的鼓励……”

不错的理由!这是个善于观察也善于总结的孩子,他能进步,也源于他自身这种悟性吧,我想。

“你说得很有道理,可是,我不明白你的‘义不容辞是什么意思。”

“曹老师不知道我语文不好,要我做科代表,我向你辞了几次职,你都没同意……”小黄这时还是一脸无辜的样子。

我不禁笑出了声音,好一个“义不容辞”!好可爱的一个孩子,好纯朴的一番话!却再次让我陷入深深的反思:小黄遇到我,其实和遇到别的老师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他眼中,我其实既是一个“可怕”的人,也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人,只是,我更愿意用一种“微笑”的方式来诠释我心中的“可怕”,这,是一种大家都乐于接受的方式吧!

有一段时间,学校要求科任老师上门家访,我选择的第一家便是小黄家。他的家很简陋,租来的平房,在盛平较偏的一个工业区深处,我开车绕了几个弯才找到他家。

“罗老师,小黄说您特别好,经常买东西给他们吃!”他妈妈一见我就笑盈盈地说。

买东西给孩子吃是我的一种习惯,我喜欢把他们当自己孩子一样看待,当他们来我办公室的时候,我就说:“想吃什么?不过……我先考你一个问题。”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我用这种形式哄他们。

有一次,小黄又跟几个同学一起来到我的办公室,照例回答了问题后,他开心地用双手抓了几把糖放进裤袋中迅速离开了。

我有点生气:这是什么行为啊!我追出去,大声叫:“小黄,回来!”

他迅速转身,因为转得太急,还差点摔倒。“什么事,老师?”他笑呵呵的,一脸没心没肺的样子,我刚想迸出的火被浇灭了:“你告诉同学们,等会上课前,我要先默写……”我突然觉得批评他或任何指责的语言都无法说出口了。

上完课,他和另外几个同学跟着我来到办公室,我抓了一把糖递给他:“小黄,来,把糖分给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有绅士风度的男孩,就是‘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大家,你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愉快感,试试看!”我微笑地看着他,他高兴地给大家分了糖,最后只取了两颗离开了。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特别开心。这个聪明的孩子,从此,在这件事上,还真变得温文尔雅了。

老师,是一种平凡的职业,我不能在这个职业上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一直在用一颗真诚的爱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用一种最真切的微笑,把道理传播给学生。教育无处不在,我想,教育,更需要微笑的力量,笑而不语,含而不露,是欣赏、是期待、是提醒、是批评……是对学生深深的爱,是潜移默化,是润物无声,是大爱无语!

作者简介:罗彩萌,江西省吉安市人。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有作品发表在《广东教育》《深圳晚报》《龙岗文艺》等。已出版散文集《都是一个情字》、中篇小说集《代课教师》、教育随笔集《三尺的天空也灿烂》和《牵手》等多部个人专著。

猜你喜欢

微笑女儿同学
海的女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