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理解友善价值观的传统视野

2016-03-15冯正强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2期
关键词:友善中国传统文化视野

冯正强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特别是友善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当前人们实际生活中暴露出来的诸如冷漠、怨恨、暴戾等消极社会情绪,具有恰逢其时的针对性。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索如何拓宽理解友善价值观的思想视野,对今天的人们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友善:中国传统文化:视野

一、研究现状与基本问题

目前,从整体上探讨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已经很多,笔者在初步梳理中发现,针对每一具体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践行仍有很大的进一步讨论的余地。以友善价值观为例:绝大部分研究文献都将其定位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么一个半理论半实践的层面,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友善是“融化冰雪的阳光”,是“增进人际和谐、助推社会和谐、凝聚中国力量”的纽带,是“人际和谐的润滑剂”。这些相对而言比较合理、权威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友善价值观的诸多内涵,也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十分必要的视野参考。但对友善价值观的关注与思考显然不止于此。例如:如何看待当前社会的一些非友善的行为?如何深入理解友善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如何通过审视当代西方思想文化领域中关于友善价值观问题的讨论而给予人们以合理的借鉴?如何看待友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笔者看来,友善价值观不仅是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更是引领人类更好地走向未来世界的一个共同理想。这一友善的共同理想不仅对当下人类的生活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而且有着批判现实的独特功能。如果不能超越对友善价值观的形而下的、事务性的理解,就无法窥见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如何拓宽理解友善价值观的思想视野就成了当务之急。

二、何谓视野

视野从字面上看,这一概念主要是指眼睛所能看到的一个空间范围,它基本包括了人们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看到的一切东西:其引申意义主要是指人的思想或知识所能达到的领域。当我们说我们具有某种视野时,实际是在说,我们能够理解在这一视野之内一切具体事物和思想事件的具体含义。视野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视野的不可或缺性。一般来说,只要具备正常理性的主体人,都必然拥有一定的视野,俗称眼界。人的视野有高低宽窄之别。具有了一定的视野,我们就能拥有一定的认知方法与能力,能够按照远近大小等标准去正确评价我们视野之内的一切东西。

二是视野的历史性,即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融会贯通。我们对每一思想事件的体验,都必然处在一个由现在、过去和未来共同组成的境域之中,这种融贯现在、过去与未来的意识体验就像置身于一条“流动的河流”中一样,唯有具备这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才能全面理解我们所关注和思考的对象。

三是视野的开放性。也就是说,我们并非一直囿于我们已经习惯置身其中的视野。我们固然由于传统习俗的影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视野,但我们也可以不断地拓宽这一视野。换言之,我们不仅要理解我们已经熟悉的东西之于我们的意义,我们还要充分理解超出我们固有视域之外的东西之于我们的意义。

之所以特别强调视野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它关乎我们对真理特别是对人文领域中的真理的理解。正是在这种开放的、历史性的视野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把过去与现在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理解传统在当前时代中所具有的新意。具体到友善价值观,当我们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解释这一概念的内涵时,当我们在具体生活中真正践行这一核心价值观时,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视野,虽然也知道这一概念大概是怎么回事,但就是谈不透彻、弄不明白,也不能真正从一而终地将友善价值观践行到底。

三、孔子的友善观透视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源泉,以孔子及《论语》思想为核心的原始儒学是中国两千年来的人文思想的源头所在。在《论语》中,关于友善思想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种面对朋友时的开放、豁达心态一直延续至今并影响巨大。孔子认为,交友是一件充满快乐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友朋的心态与气度的话语,已经成为中国人待友之道的基本准则。另外一句被广为传颂的话则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句话则是中国人本性上热爱和平、包容并举、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的精彩写照。

其次,交友要慎重。一方面要谨慎地选择朋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君子之交,要多交贤友,要“友直、友谅、友多闻”,而不能“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当前,不少落马官员不约而同地在他们的忏悔书中提到了“交友不慎”的问题,可以说是对孔子“友道”学说的当代验证。另一方面,交友时要不断地反思自身。这也是孔子强调要不断返躬自省的应有之义。例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在这两个方面的思考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交友要出于“仁”的考虑,而非功利性考虑。是否为了“仁”,是否利于“仁”的提升,是孔子考虑交友与否的原点。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并进而指出,“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就非常明确地表明:君子交友的目的是为了“辅仁”,这样的君子之交既可以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又通过相互辅助来推动仁德之道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中得到践行。如果交友达不到“辅仁”的目的,就应该适可而止,正如子贡问友时孔子所说的,“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由此可见,交友要是远离了“仁道”,而是为了狭隘的个人私利,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孔子的教训与中国传统友道精神的精髓。

四、结语

反思围绕友善价值观的这些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对今天的我们仍有重要启示。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共同社会生活的人们到底应该如何共处,如何缓解人际关系中的紧张状态,如何营造团结胜于分裂的社会共识,进而真正拥有和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仍然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这也正是我们提出需要拓宽理解友善价值观的视野这一问题的出发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友善中国传统文化视野
居· 视野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引导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友善:《圣经》中的永恒主题之一
怎样践行“友善”价值观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