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背景下高职课程建设研究

2016-03-15孔凡凤徐熙燕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课程

孔凡凤,徐熙燕

MOOC背景下高职课程建设研究

孔凡凤1,徐熙燕2

(1.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2.云南开放大学,云南昆明650223)

通过分析MOOC课程的特点得出高职院校课程存在课程没有标准、教学团队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僵硬等一系列问题。引入MOOC可以解决师资问题,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强化核心专业优势,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提供借鉴性意见。

MOOC;高职院校;课程建设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短,但是速度快,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很多高职院校复制了本科的教育模式,然后大刀阔斧地修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等在建设时没有形成对应的体系,而现阶段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服务于生产一线的职业化人才[1]。在现阶段构建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现代高职课程是以能力为中心,由告知性课程、识记性课程、实践类课程三类不同性质的课程整合组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内容,以教学计划或者教学大纲为统筹,通过面对面、网络平台的交流或者训练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科学的、规范的高等职业技术课程体系,有效的教学改革手段,借助于大数据资源让职业成长所需的知识、实践能力更好地融入课堂,将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人才高效培养[2]。

1 MOOC国内外发展现状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又称“慕课”)起源于美国,典型代表是Coursersa、edX和Udacity,是将网络、移动通讯、课程与教学理论结合的一种在线课程形式。MOOC课程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教学视频、课程测验、互动交流[3]。首先,MOOC的课程内容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在平台呈现,平台有良好的背景资源,包括名校、名师及名课程;其次,MOOC通过在线练习题来进行课程测验;最后,MOOC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以进行互动交流[4]。总之,MOOC课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推动了网络资源的共享及教学方式的改革,用户级别都在百万以上。

2013年是中国MOOC的本土化元年。各个高校及很多的教育集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经过了3年时间的建设,已经具有初步规模,包括各个高校的平台,例如沪上30多所高校联盟成立“上海高校课程中心”,上海交大推出“南洋学堂”,北大和清华加盟edX平台,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网络媒体建设的平台,例如,网易云课堂、百度教育、腾讯大学、腾讯讲堂等[5]。前者建立的平台主要以基础课、通识课为主,面对的是广大的在校生,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是对学校课堂的延伸;而后者主要是职业教育培训,面对的是社会学习者,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自学和在线学习相结合,内容上更有侧重点,满足有针对性的学习者的需要[6]。

2 高职院校MOOC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自2013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进行MOOC建设,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没有标准,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现在国内没有一套科学的MOOC建设标准及评价体系标准,建设的目标、过程及效果导致很多课程建设良莠不齐,开发难以坚持下去。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发MOOC课程,但是都集中在课程的信息化、视频化上,而没有从深层次去挖掘课程的构架,导致课程MOOC化后实施效果不好。

2)教学团队薄弱,课程建设力不从心

师资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建设及实施主体,对于MOOC课程建设来说,一个或者两个老师的能力是不能支撑的,我们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要求老师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并能拓宽思维,创新理念,不断用新的技术、新的思想开发课程。然而,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过程中老师出现了理念新、实践经验匮乏、眼高手低等问题。而高职院校的课程恰恰需要的是能力本位、职业本位课程,最后的后果就是实际需要与课程建设脱节。

3)教学方法僵硬,课程结构缺乏层次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依然是“粉笔+黑板”,有的老师可能采用了PPT的多媒体教学,但也是简单的搬移,课程的结构缺乏层次,这种教学方法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提升。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一大批的精品课程被立项并加以推广,但是效果不太理想。怎么样结合MOOC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能够凸显自己的特色、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是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4)课程设置不合理,成果应用不广泛

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围绕岗位群来建设课程,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打造精品课程为其他的高职院校提供参考。但是事实上,部分学校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没有落实到位,教材依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为辅,这与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培养相差较远。在内容上,企业与学校也是各自为主,学校的老师没有跟企业很好的沟通,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规划好课程,实施的时候也只是分学期进行叠加,两者没有融合在一起,使得理论与实践脱离,教、学、实践分离。还有一种就是从课题立项角度去规划课程,往往老师只是按照评审标准来制定,这样做出来的课程实用性不强,成果也不能很好被推广。

3 MOOC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服务及管理第一线人才的基地,高职课程也主要围绕技能提升来建设。近年来高职院校规模和质量发展比较迅速,但是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高职课程都普遍感觉课时比较紧张,所以MOOC平台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MOOC不但提供视频资源给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平台反复学习,或者通过测验巩固所学知识。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成绩普遍较低,学习能力差,自控能力不强,完全按照MOOC的模式进行也不合适,所以需要学校吸收MOOC课程的设计理念,结合课程实际去完善课程体系。

3.1将MOOC课程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战略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改变传统的行业发展,对于教育来说也是一样的。每次技术的革新,都伴随着理念、目标、方法、手段、实施、评价的更新。MOOC作为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需要从教育部门到院校、企业的积极推广及配合。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学习终端的不断更新,学习已经不再是一本书、一个教室而已,想要获得知识可以通过一部电脑一个手机就可以实现。既然时代已经赋予我们需要的硬件环境,高职院校就应该接受挑战,将MOOC课程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提升学校的品牌实力。

1)积极与对口的企业开展合作,搭建MOOC制作平台,提供良好的网络支撑,有效的激励制度。

2)以MOOC建设为契机,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建设。MOOC的最大特点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教师需要转变理念,把课堂学习、在线学习及混合学习等方式利用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融合。

3)对于现在已经比较成熟的高职课程,学校要科学规划,对课程进行改造、升级,并结合企业特色,建设名师课堂,形成示范引导效应。

3.2抓住机遇提升课程建设能力

新常态下,机遇与挑战并存,MOOC建设对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MOOC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不断更新的教学素材,多样的教学手段,老师都可以通过网络将全球资源借鉴、学习、吸收、转化,提升课程建设能力,加强信息化教学水平,转换教学理念,尝试做自己课程的MOOC、微课。借助于MOOC,老师可以上课前布置知识点,让学生提前观看教学内容及相关视频。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跟学生互动、答疑,促进知识点的吸收,这样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为更好地进行实践课程打下好的基础。

3.3以知识碎片为单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MOOC课程的特点就是知识的碎片化。教师在进行MOOC教学时首先就是要对课程进行精细设计,知识点的离散化,以实现某项技能为目标,把联系紧密、层次不明显的项目内容非常准确到位地进行划分,并浓缩于5-10分钟的视频。在此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中间还可以穿插小视频或者互动来吸引学生,促进知识的消化。

3.4以大数据为依托,促进资源共享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的又一技术变革,受到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吸引了教育界关注。现在全球进入一个数据分享、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预测的大数据时代。那么,MOOC、微课程、翻转课堂等则是大数据时代在教育领域引发变革的前奏,它使信息化教学面临新的环境,其资源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基于大数据理念,建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其成为系统化、规范化、共建共享化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资源,谁把握的好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观看了哪方面的视频,提出了什么问题,与老师互动并讨论,做过哪些课后测试,这些学习行为都会变成学习的大数据库。学校要积极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找出适合于自己院校特色的数据,然后就可以轻松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并完善MOOC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MOOC的出现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网络建设与终端的更新更是进一步促进了MOOC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借助此契机,把一系列的特色的课程搬上MOOC,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把优质的资源传递给学习者。

[1]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2]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

[3]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4(3):12-15.

[4]潘海燕,金珍珍,杨利亚.基于SPOC理念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职教通讯,2015(18):44-47.

[5]赵亮,王德才,沈滔.高职院校MOOC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探索[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6-59.

[6]方兵,杨成,陈然.后MOOC时代高校博雅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3):48-52.

Research 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background ofMOOC

KONG Fan-feng1,XUXi-yan2
(1.Hunan Postand Telecommunication College,Changsha,Hunan,China410015;2.Yunnan Ope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China650223)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OC,a series of problems have been found such as no curriculum standards,weak teaching team,unreasonabl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stiff teachingmethods.Introducing MOOC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teacher resources,innovative teachingmethods,strengthen the core professionaladvantag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MOOC;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urriculum construction

10.3969/j.issn.2095-7661.2016.02.013】

G434

A

2095-7661(2016)02-0043-03

2016-4-13

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通信类专业指导委员会课题(TXZZW201437);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编号:XHB2015070)。

孔凡凤(1979-),女,山东莱芜人,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物联网。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课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