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运类高校物流专业差异化发展及向工程方向转型的思考

2016-03-15初良勇王鸿鹏康文庆

航海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航运物流特色

初良勇,王鸿鹏,康文庆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



海运类高校物流专业差异化发展及向工程方向转型的思考

初良勇,王鸿鹏,康文庆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

针对当前高校物流专业培养同质化严重、差异性不足的问题,以集美大学为例,提出海运类高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差异化发展的方向,并结合社会需求导向,提出其向工程方向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探讨海运类院校的物流专业要不断探索和改革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航运和港口物流发展特色,努力实现专业错位发展,形成相对比较优势,从而满足中国新经济时代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海运类高校;物流专业;差异化发展;培养特色;工科转型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校物流教育也蓬勃发展,从中专到博士的各种层次物流教育大力开展。然而物流教育和社会需求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就高校物流专业适应社会需求进行特色办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1-6],对物流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地域经济发展及院校优势学科等实际办出专业特色已达成共识,但对海运类高校如何突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亲海”特色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本文结合集美大学物流专业特色化办学实践进行初步探讨。

一、海运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差异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问题突出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等国家级规划文件精神,“十三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业应按照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发展新理念的要求,重点强化现代物流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把物流业降本增效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为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推动物流业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产业的高速发展,物流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国内众多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据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统计,全国本科院校中有475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若加上高等职业院校,至少有上千所学校开设物流专业。[8]这其中大部分是经济管理类院校,也有少量是依托交通运输学院申办。由于物流教育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很多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普遍缺乏创新性,随着物流专业布点越来越多,导致该专业学生培养的同质化严重,差异性不足,社会上对此专业已多有诟病,认为物流专业和其他很多管理类专业一样是“万金油”专业,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但毕业后又似乎什么都不会做。“物流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类似这样的评论已经可以看出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已受到一定的质疑,企业认可度不高。因此,如何进一步凸显物流专业发展特色,选择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9]。

2.海运类高校物流专业差异化培养路径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福建自贸区的建设以及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厦门市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聚焦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重点打造航运物流等千亿产业链(群)。多年来,航运物流产业一直被定位为厦门市的支柱产业,而且也特别强调以港口为依托的航运与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因此,高校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对接产业,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同时加强服务产业特色的专业建设,构建差异化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海运类高校之一,集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是在航海学院交通运输(国际航运管理方向)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依托于航运管理专业方向的部分师资,于2002年9月开始招收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方向)专业的学生,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正式设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9月经教育部审批正式设立物流管理专业,2009年顺利通过学士学位评估,截至目前,物流专业(含方向)办学14年,已经有11届毕业生。

集美大学的物流专业需要始终坚持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凸显“亲海”特色;师资队伍引进和培养主要依托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这些航运类院校;课程体系设置特别强化国际航运与港口物流特点;实践基地开拓以港航物流类企业为主;建立了航运与物流工程实验室,为航运管理和物流专业学生提供高度共享的实验资源;服务地方产业方面,成立了“集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与厦门港口管理局联合成立了“厦门东南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两个中心一体化协同联动发展,服务于地方航运物流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该专业已经形成鲜明的航运与港口物流特色,专业定位非常契合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和厦门市航运物流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就业方向也主要是以港航为依托的国际物流企业,就业导向明确,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受到各港航类企事业单位的一致认可。

集美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面向海洋”的学科专业特色,着力加强船舶与海洋工程、航运与港口物流、水产与食品工程等涉海学科群建设,增强涉海学科优势。因此,海运类高校的物流专业的定位和发展需要符合学校的整体发展纲领,而且必须进一步坚持走差异化发展路径,继续强化“涉海”教学特色,继续发展以“航运物流”为导向的科学研究,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为地方航运物流支柱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二、物流专业向工程转型发展的思考

在强化物流专业特色发展的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的深入,作为物流人才的供给方,为了使物流人才更具竞争力,需要积极思考物流专业未来的转型发展道路。

1.新经济时代下的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自贸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国家战略和先进理念的提出,现代物流未来将朝着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深化发展。通过与港航物流企业的广泛接触和调研,了解到企业对于复合型高级物流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能够从事物流系统集成与规划、航运物流工程项目和方案设计、港口物流自动化技术装备开发、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物流系统标准化工程、物流大数据挖掘工程、港口集疏运体系优化工程等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也就是偏工程的物流专业学生在社会上将更具差异性,更受企业欢迎,因此需要积极谋划物流专业向工程方向即物流工程专业转型发展,这样将更有利于提升专业的整体竞争力。

2.物流管理专业向工程转型需要具备的条件

作为海运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向工程方向转型发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课程体系重构。为了提升新经济时代下物流专业学生的产业适应性和服务产业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和课程体系的重构。结合区域经济物流产业发展的特点,面向航运物流产业需求,针对应用型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考虑物流专业知识特性和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对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和优化设计。可以按照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个性化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五大模块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特别需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理论能力、航运物流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港口物流工程项目的规划和仿真设计能力、港口物流工程实操实训能力和航运与港口物流创新创业能力等五大能力的培养。

(2)实践资源强化。在物流工程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为了提升物流专业的工程素养,需要引进大量的物流自动化工程设备和仿真设计实验系统[10];实习基地方面需要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烟草自动化物流公司、物联网科技公司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3)师资队伍优化。需要考察该专业教师目前的师资结构,是否具有工程背景等。如果大部分教师具有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控制工程专业背景,则基本具备了向工程转型的师资条件,后续发展再根据人才培养需求适当引进一些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便可以满足要求。

(4)学科资源支撑。需要努力打造科技服务“智高点”,集聚各类科研资源,积极为各级政府和广大航运物流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解决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攻关难题。学科研究领域和方向可聚焦航运物流系统规划、港口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成果可以作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点的重要支撑,同时也可以为物流专业的转型奠定学科基础。

三、结语

作为海运类院校的物流专业,需要不断探索和改革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航运和港口物流发展特色,努力实现专业错位发展,形成相对比较优势,避免同质化,建立以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将新技术手段充分应用于教学实践,广泛开展“政、产、学、研”合作,从而建立起实践性、创新性、整合性、高起点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保证物流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宽阔的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满足我国新经济时代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1]刘广海,谢如鹤,屈睿瑰.物流管理专业冷链物流特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0):141-142.

[2]吴金卓,高珊,许恒勤.以工科为特色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森林工程,2014(3):190-197.

[3] 周业旺.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分层培养模式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2):116-126.

[4]黎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与专业群构建探讨[J].职教论坛,2012(9):46-50.

[5]米志强.对接物流行业特色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1):121-122.

[6]谢如鹤,张素芬,周耀旭.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工程化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14-117.

[7]初良勇.现代物流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8]初良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12(3):69-71.

[9]倪玲霖.物流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物流技术,2008(4):97-99.

[10]谢如鹤,陈宝星,周耀旭.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4):177-179.

2016-07-07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15288);厦门市科技项目(3502Z20143022);集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JY14004)

初良勇(197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研究。

G642.0

A

1006-8724(2016)04-0076-03

猜你喜欢

航运物流特色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医的特色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