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6-03-15邹倩

关键词:淮北应用型建模

邹倩

(淮北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邹倩

(淮北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分析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创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对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实践与探索,逐步走上正轨,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独立学院仍未摆脱对母体院校的依赖,移植或照搬母体院校的办学模式,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独立学院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状分析

1.1 学生基础较薄弱

独立学院属于本科第三批次招生,生源与本科第一、二批次的生源相比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学生入学时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由于数学专业课程的前后逻辑联系紧密,入学数学基础差,会直接影响到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

1.2 学生就业压力大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培养师范类学生为主,多数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是如此.比如,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是教育师范类,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到中小学校任教.但随着中小学教师的饱和,对师范类毕业生的需求减少,加之社会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叠加影响,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2 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要改革创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在培养层次上是三本,处在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中间,这样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既不能是“理论型”的,也不能是“技术型”的,应该是应用型的、复合型的.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制定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此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门人才”.此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培养特色

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每个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基础平台课程+模块课程”[4]的课程设置方法.将四年的培养模式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开设基础平台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基础课程,学生通过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数学素养.后两年开设模块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进行分类培养,实行多元化人才培养.针对考研的学生开设《分析数学》、《代数学》,这两门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考研必考课程,这两门课程的开设对考研学生有很大的帮助;针对就业的学生,开设《数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初等数学研究》《就业指导课》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方法,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了解当前的就业方向和潜在的社会需求.

2.3 强化实践教学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要从多角度把握实践教学的内涵,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强化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首先,要加大教育实习力度,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教育实习时长为10周,时间较长,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教学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提高.其次,加强毕业论文环节,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毕业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以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毕业论文选题时,要把控至少有40%的毕业论文选题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在做论文时才能真正将所学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4 通过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有力措施[3].在数学建模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没有规定的数学工具和方法,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与团队的其他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同时去体验创新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这些宝贵的学习经验和经历都是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首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能只照本宣科,不讲理论概念的背景、演化与实际应用.要将数学建模思想贯穿于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体会创新思想,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其次,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和《计算机基础》等系列课程,真正地去学习数学建模的理论、方法.再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设《数学建模》等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和竞赛,取得一定的成绩,2010年获得“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安徽赛区)本科组一等奖,2012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安徽赛区)本科组三等奖.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有好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得有好的教师.教师要有较高的数学素养、较强的数学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母体院校的教师,另一部分是招聘的青年专任教师,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独立学院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母体院校的教师资源,实行“帮扶”制,聘请母体院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青年专任教师,青年专任教师担任老教师的助教,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在聘请母体院校的教师时,既要考察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也要考察他们对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能不能真正将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

3 结束语

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根据自己的教育层次、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设计创新,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构建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的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样才能突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才有利于独立学院的健康长远发展.

[1]张丹,周雪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2):21-23.

[2]柳长青,罗朝晖.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2):91-92.

[3]蔡文荣.数学建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闽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3-115.

[4]张守波,朱成科.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初探[J].教育研究,2006(2):69-73.

[5]张洪刚,宋里新.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52-54.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for Applied Talents of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ZOU Qian
(School of Information,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235000,Huaibei,Anhui,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for applied talents of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We research on this training modes from inno⁃vating on training objectives,optimizing the course system,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etc,and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mod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of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ndependent colleges;talent training;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applied talents

G 642.0

C

2095-0691(2016)04-0080-03

2016-05-21

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715)

邹 倩(1984- ),女,安徽怀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数值逼近.

猜你喜欢

淮北应用型建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淮北 去产能的黑色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