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式递增运动负荷教学法”在3 000m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15姜巍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长跑耐力身体素质

姜巍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系,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团队式递增运动负荷教学法”在3 000m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姜巍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系,黑龙江 大庆 163000)

通过分析学生在中长跑中所遇到身体、心理方面的困难,利用团队式递增运动负荷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应用,使学生在3 000m教学中能够克服自身困难,突破心理障碍,提高自身耐力水平,完成3 000m跑,从而提高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中耐力素质。

团队式;运动负荷;3 000m跑

3 000m跑是中长跑项目之一,有很多综合性院校在冬季举行3 000m、5 000m等长跑项目教学,目的就是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心肺功能,但近几年来,出现过在比赛中学生猝死案例,以至于很多高校取消了长跑项目。据了解,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在秋季运动会中就取消了女子3 000m和男子5 000m两项长跑比赛,而且不少北京高校也取消了3 000m以上长跑项目,代之以群体参与趣味活动和游戏。有关大学是否该取消中长跑项目的问题一直有争议,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大学生体育协会教学群体科研部主任张威教授说,即使在长跑运动中发生意外的个案,这也不是长跑运动本身的错,更不能因为运动量大、危险性高就取消长跑项目,问题在于是否掌握科学运动规律,是否做到科学锻炼。

1 提出问题

3 000m耐力跑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内脏器官机能,并且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肌肉耐受力,同时还能塑造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但现在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兴趣不高,尤其体现在枯燥的耐力跑锻炼,有的学生甚至对3 000m跑有一种恐惧心态,觉得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项目。

2 分析问题

发展耐力素质是比较困难的,3 000m跑作为一个项目在高校开展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中长跑没有兴趣,抱着能不参与就不参与,能不跑就学生不跑的态度。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其一,现代的大学生都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是我国计划生育实行最好的年代,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从不让孩子从事任何劳动,对体力劳动和耐力劳动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科技的不断进步,兴起了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让孩子的业余生活从原来的室外转向室内,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打沙包、跳绳、踢毽子、追逐跑等变成了网上游戏、偶像剧等。这些客观因素,导致他们根本没有想过体育锻炼,更别说发展耐力素质,学生甚至对3 000m跑都瞠目结舌,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

其二,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有突出的学习成绩,有一鸣惊人的艺术特长,可是大家忽视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再加上中考、高考的学习压力,课业负担大,使学生根本无暇去照看自己的身体状况。家长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伏案读书,而不是在操场上奔跑,于是出现了很多戴着厚厚眼镜的肥胖学生,甚至上个楼梯都气喘吁吁。当今学生的身体素质表现一直不高,他们在人基本的7种身体素质方面普遍呈下降趋势,近些年国家体育工作部门对此非常重视,但也仅仅是对此趋势有所控制。

其三,3 000m跑教学中,学生在标准400m跑道上一次性完成7圈半的距离,这种单纯的教学形式,学生容易感觉乏味、无聊的重复,特别是耐力不好的学生更加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并且以学生现在的身体素质,完成一次3 000m跑,肯定堆积大量乳酸,浑身乏力酸痛,更失去继续参与锻炼的信心和意愿了。

3 解决问题

3.1团队式练习方法

团队项目的运动总是能凝聚大家共同的力量,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也都能为了团队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这就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体现。在3000米教学和练习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素质差异,把一个班级分成2~3组,分别由组内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练习。课堂上,每个小组都有负责人领着热身和练习,要求小组成员不能掉队,必须以组为单位出现。每一名学生都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不坚持影响整个小组,又由于自己组别的身体素质相近,所以在练习过程中的运动强度也都基本可以接受,不但能达到锻炼的目的,也维护了耐力较差学生的自尊心。

3.2递增运动负荷练习手段

运动负荷指的是学生在进行身体练习时对机体刺激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这个生理反应是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其中负荷量指的是有效练习的总时间、总次数、总距离;而强度是指练习的密度、练习时用力的程度、练习的节奏等。适当合理的运动负荷,可以使人体机能得到锻炼进而提高,在适应运动负荷的过程中,人的机体的适应能力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且在用运动负荷刺激机体的过程中,要求刺激是递增变化的,这样机体才能够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经过反复的刺激——适应——再刺激——再适应,从而人体的运动技能得到提高。

3.3心理疏导

对于耐力素质较弱,身材矮小、体态较胖的同学,教师要多关心、多注意,及时和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完成3 000m跑教学中,对所承受的运动负荷是否可以适应,以及肌肉反应、心脏负担能力、精神面貌、睡眠情况等表现,及时对他们的反馈作出应对,调整训练负荷和强度,更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她们在耐力跑的技术上、心理上克服障碍,排除她们对3 000m跑的恐惧心理,培养她们的顽强的意志品质。

3.4团队式递增运动负荷在3 000m教学的应用

在3 000m的教学中,要循序渐进,根据团队式递增运动负荷的教学方法,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分成若干组别,不同组别规定的运动强度不同,随时可以调整人员,并做到时时监督,查看各组的运动负荷是否适应,并及时调整;在3 000m跑练习中,首先要给学生树立信心,先让学生从800m(两圈)开始,随后每节课加一圈的距离,1 200m(三圈)、1 600m(四圈)、2 000m(五圈)……这样随着课程的进展,学生每节课接受的运动强度和量增加到3 000m。在此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的程度,可以在困难的环节加课,直到学生对这个量和强度适应后,在继续增加运动负荷。

在课堂中,除了3 000m跑的专项训练外,还针对性的给学生以机体刺激,增加一些力量、柔韧、速度的练习,安排一些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游戏,但前提是要考虑到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强弱的交替,使学生的耐力素质保持可持续发展。但对于体质较弱,特殊体态的学生,要区别对待。

4 总结

其一,通过团队式递增运动负荷教学方法在3 000m项目中的应用,使学生提高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并且递增运动负荷减轻了学生对耐力跑的恐惧心理,让学生逐渐适应叠加的运动负荷,最终完成了3 000m跑,增强了自己挑战耐力跑的信心。可见,团队式递增运动负荷教学方法可以应用于耐力跑项目中,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二,体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尤其是对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更应该多做心理沟通,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开展教学,多了解其适应能力和适应情况,以便于及时的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以便达到教学目标。

其三,学生通过一学期3 000m跑的学习,基本都能完成3 000m跑项目,并且在体质健康测试中的1 000m和800m考试中,都相应的有了很大的提高。

[1] 陈红卫.合作学习在耐力跑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版教学管理,2010,(05):54-56.

[2] 李汉辉.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耐力跑[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15):252.

[3]卢广义,威海宇.体育课堂中变相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J].运动,2011,(12):103-104.

[4] 王斌斌,探讨军事院校5000米耐力跑的教学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10):215-216

[5]王乐.3000米跑不跑,不该是问题[N].文汇报,2012.

G831

A

1674-8646(2016)01-0080-02

2015-12-17

姜巍(1983-),女,黑龙江大庆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长跑耐力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九色鹿”的“长跑秘诀”是什么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十一年长跑的爱情:此生只爱你
长跑囧事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
巧用球类练习发展耐力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