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煤矿采煤生产的地质因素分析

2016-03-15王伟海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七台河岩层岩浆

王伟海

(七台河技师学院,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



影响煤矿采煤生产的地质因素分析

王伟海

(七台河技师学院,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较多,正确地判断和处理这些地质因素,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影响煤矿采煤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煤层的埋藏深度、煤层厚度、煤层层数、煤层倾角、煤层赋存的形态和煤层结构。

煤矿;采煤生产;地质因素;分析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较多,如煤层、顶板、底板、地质构造等都会对煤层产生影响。正确地判断和处理这些地质因素,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1 煤层的赋存条件

1.1煤层的埋藏深度

目前,我国还只有少数矿井的开采深度超过千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温度、压力也随之增加,而且矿井涌水量和瓦斯涌出量都会增大,使矿井开采越来越困难。

1.2煤层厚度

煤层是煤矿开采的对象,煤层厚度是评价煤层是否具有开采和利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选择采煤方法的依据。煤层厚度变化是影响煤矿生产的重要地质因素。

1.3煤层的层数

由于沉积条件的差异,各煤田所含采煤层层数不一。少的仅1层可采,多的可达10层。多煤层井田的开采,尤其是层间距的大小以及煤质、煤种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开采部署和开采程序。

1.4煤层的倾角

煤层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状态,由于地壳运动,使煤层改变了原始产状,具有一定的倾角。

1.5煤层赋存的形态

煤层赋存的形态是煤层赋存的几何形态。层状煤层的层位稳定、连续性好、厚度变化小,常见的有鸡窝状、扁豆状或透镜体状等。

1.6煤层结构

煤层结构是指煤层内是否含有较稳定的夹石层,通常将煤层结构分为简单结构和复杂结构。简单结构的煤层中不含稳定的夹石层,但有时含有少量的矸石透镜体。在自然界中,简单结构的煤层多数为厚度不大的煤层。复杂结构煤层中含有较稳定的夹石层,夹石层数一般为1~2层,有时可达数层。煤层中含有夹石层时,硬度较大,开采时给采煤机带来不利影响。有的也会增加煤炭的含矸率与灰分,导致煤炭质量下降。

2 煤层顶底板

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范围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先于煤层沉积而形成的岩层称为煤层底板,后于煤层沉积形成的岩层称为煤层顶板。在正常情况下,底板位于煤层之下,顶板位于煤层之上。当地质构造破坏较剧烈时,有可能发生侧转。顶板是指位于煤层上方的岩层,根据顶板岩层性质、厚度和位置,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伪顶为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的薄层岩层,多为碳质页岩或碳质泥岩,厚度一般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极易垮落,常随采随落。位于煤层之下的岩层,称为煤层的底板。

3 地质构造

由地壳运动而造成岩(煤)层的原始产状和原始形态的改变,称为地质构造变动。原有的水平或近水平的岩(煤)层,受地质作用力的影响,产生倾斜、弯曲、断裂等现象,统称为地质构造。

3.1单斜构造

单斜构造往往是其他构造形态的一部分,如褶曲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单斜岩(煤)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产出状态称为岩(煤)层。岩(煤)层产状通常用岩(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3个要素表示。

3.2褶皱构造

岩(煤)层在水平方向挤压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波状弯曲的形态叫褶皱。褶皱构造中岩(煤)层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褶曲的基本形态可分为背斜和向斜,岩(煤)层层面向上弯曲(从中心到两侧岩层,从老到新对称重复出现)的褶曲称为背斜。岩(煤)层层面向下弯曲(从中心到两侧岩层,从新到老对称重复出现)的褶曲称为向斜。背斜和向斜彼此相连,背斜的一翼同时也是相邻向斜的一翼。

3.3断裂构造

岩(煤)层受地质作用力的影响,超过其强度极限时,在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产生断裂,失去了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结构形态叫断裂构造。断裂面两侧的岩(煤)层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叫裂隙或节理。断层对煤矿生产及安全有较大影响,它破坏煤层的连续性,使顶板破碎,不好管理,同时它也成为瓦斯和地下水的通道,直接影响煤矿生产的安全。

4 岩浆侵入体

由于岩浆作用,使岩浆侵入到含煤地层时,称为岩浆侵入体。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的岩浆侵入体主要有两种产状,一种是层状的岩床,另一种是脉状的岩墙。地下岩浆沿煤层层面方向侵入的层状侵入体,称为岩床。它既可沿煤层的顶板或底板侵入,亦可顺煤层中间侵入或吞食整个煤层。地下岩浆断层的裂隙向上侵入到煤层地带,穿透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呈墙状形态,称为岩墙。岩浆侵入煤层,破坏了煤的储量,给煤的开采带来一定困难。

[1] 闫光庆.浅谈断层对采煤生产的影响及处理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2,(11):28.

[2] 孟祥瑞,王德润.水采矿井生产系统分析及改进[J].煤炭科学技术,2000,(03):82.

[3] 金明,方艳君,陈军.对煤矿采区地质构造相关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2,(05):94.

[4] 霍丙杰,张宏伟,韩军.地质构造对煤层复杂性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07):85.

[5] 章永凤.煤矿地质构造与顶板事故的关系分析[J].煤炭技术,2007,(09):95.

TD353.5

A

1674-8646(2016)01-0050-02

2015-11-10

王伟海(1981-),男,黑龙江七台河人,讲师,主要从事采矿工程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七台河岩层岩浆
七台河嘉奖“七台河英才”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地球故事之复理石岩层
岩浆里可以开采出矿物质吗?
火山冬天——岩浆带来的寒冷
绿色中国行将三进煤城七台河播绿——绿色中国行重走美丽七台河“引领新时代·万人唱响七台河大合唱”启动
浅谈企业报如何突破无新闻可采误区——以《七台河矿工报》采编实践为例
狰狞的地球
吊脚桩下部软岩层边坡加固及稳定性分析
浅谈企业报短评的魅力——以《七台河矿工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