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系列演出

2016-03-14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京剧院京剧上海

1955年3月24日,在原华东实验剧院京剧团、上海市人民京剧团和新民京剧院合并组建的基础上,由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周信芳担任首位院长的上海京剧院就此成立。

相隔一甲子,2015年适逢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自3月起,上海京剧院将推出一系列的演出。系列演出将以3月“甲子回眸”、5月“原创之魂”、8月“青春之歌”、10月“经典之魅”、12月“大师之脉”等不同主题,推出贯穿全年的院庆演出。

一、“甲子回眸”

首先推出的“甲子回眸”自3月21日起,正式拉开院庆演出的帷幕。上海京剧院连续一周为大家呈现了包括两场主题演唱会、两场大戏和一场折子戏在内的五场视听盛宴。

史依弘《武则天》

3月21日、25日晚推出的以传统戏和新编原创戏为主题的两场演唱会涵盖了上海京剧院成立60年来艺术传承及剧目创作的杰出成果。两场演唱会的演员阵容可谓是“超级豪华”,分别集结了尚长荣、童祥苓、张南云、李炳淑、夏慧华、陈少云、史依弘、唐元才、安平、王小砖、王珮瑜等一批上海京剧院的老艺术家、中青年优秀演员。将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以来,具代表性和重要意义的原创剧目进行回顾,并节选其精华演唱。

3月22日献演天蟾逸夫舞台的《武则天》是1961年上海京剧院根据郭沫若的同名话剧改编,由马科担任导演,童芷苓担纲主演。该剧突破了原有的行当和程式界限,塑造了一个既有诗人气质却又叱咤风云的女政治家形象。此次,上海京剧院再次选择推出此剧,从童芷苓到史依弘,这既是上海京剧院一脉承传的绵延,也是在新世纪寻找创作思路、打造经典舞台形象的又一次尝试。史依弘是上海京剧院的梅派大青衣,也是一位敢于完成不同行当和流派的综合性极强的全能型京剧演员,她不仅继承了前辈童芷苓多才多艺、戏路极宽、善于刻画人物等艺术特色,她更延续了童芷苓身上敢于探索、永不满足的艺术追求精神。

《甲子回眸》

《智取威虎山》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上海京剧院原创的现代京剧。是上海京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也是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现代戏代表作。1958年首演于中国大戏院,1970年拍摄成由童祥苓、沈金波等人主演的京剧电影,更是让《智取威虎山》风靡大江南北。1991年上海京剧院复排《智取威虎山》,由何澍等一批上海京剧院众名家携手的《智取威虎山》再成经典。而一直重视人才培养的剧院也在近年推出了由80后青年演员团队演出的青春版《智取威虎山》,3月24日晚献演的《智取威虎山》分别由何澍、傅希如、蓝天这三位中、青年老生共同主演。三位“杨子荣”共同登台是本次演出的最大看点。

在3月23日上演的折子戏专场中,青年演员金喜全、李国静、杨楠等和京剧名家奚中路、张帆、王玺龙等为大家带来《石秀探庄》、《断桥》和几十年未见舞台的海派武生的经典剧目《铁公鸡》。《铁公鸡》原是连台本戏,其中第三本最精彩,在艺术风格和表演技巧上都具有独创性,因而常常单独演出,成为短打武生的一出重头戏。这出戏也是当年南派武生的代表、盖派创始人盖叫天的擅演、常演剧目。这次《铁公鸡》主演分别是上海京剧院的著名武生奚中路、张帆、王玺龙等。最具看点的是,这是京剧史上罕见的在舞台上使用“真刀真枪”表演的武戏,这也是该剧鲜少出演的原因之一。

二、“原创之魂”

上海京剧院60年峥嵘岁月,秉承着老院长周信芳的演剧精神,浸润着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在尊重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激活传统。在一代又一代上海京剧人的努力下,一部部颇具影响力的新编原创剧目相继诞生。本次“原创之魂”演出季集中挑选了一批上海京剧院建院至今较具代表性的经典原创剧目《曹操与杨修》、《成败萧何》、《情殇钟楼》以及《红梅阁》,此次演出从5月26日起至5月31日陆续上演于天蟾逸夫舞台。

首推青春版《曹操与杨修》

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被誉为京剧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被称为“中国现代戏曲的标志”。传承经典是上京人也是戏曲人的使命与责任。此次上海京剧院推出的青春版《曹操与杨修》,由尚长荣担任艺术指导,剧中曹操由杨东虎和董洪松两位青年演员分饰,杨修一角则由青年演员陈圣杰扮演。

从2014年5月23日开始,青春版《曹操与杨修》正式建组。以杨东虎、董洪松、陈圣杰、高红梅、王维佳等为主创班底的青年演员们在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该剧原版“曹操”扮演者尚长荣的带领下,突破了以往“以戏传戏”的模式,从历史背景到人物分析、从剧本解读到角色塑造、从戏里的矛盾纠葛到戏外的文化素养的积累,以亲身示范结合启发式引导,以坐唱教学结合舞台实践。除了尚长荣外,第二任杨修饰演者何澍、原版孔文岱饰演者李达成、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春城等也纷纷“坐镇指导”。经过近一年的“口传心授”,青年演员们在唱腔、念白的处理以及在人物的理解、塑造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尚长荣表示:用这样的方式,传承的不仅仅是一出戏,更是上海京剧院历年来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和理念,更是一种对京剧长远发展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在对传统的敬畏与膜拜基础上的创新和突破。

保留剧目《红梅阁》文武兼备

青春版《曹操与杨修》

熊明霞《红梅阁》

由上海京剧院文武昆乱不挡的旦角名家李玉茹担任主演并改编的《红梅阁》创排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该出戏是李玉茹当年向梆子前辈王福庆学习了《红梅阁》后为上海京剧院整理改编而成。

此次由上海京剧院的伉俪名家熊明霞、金喜庆领衔主演。据主演熊明霞介绍距离上次演出这出戏已经时隔9年。当年作为艺术顾问的李玉茹老师亲自整理修改的剧本,再由她的学生郭仲英老师将这出戏亲授给熊明霞。剧中熊明霞在舞台上呈现出“吐火”的绝技,具可看性和危险性的这一绝活在京剧舞台濒临失传。

《成败萧何》传统文化传递现实意义

由上海京剧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京剧《成败萧何》是继《曹操与杨修》之后在新编历史剧方面的又一次成功创作,与《曹》剧并喻为“新时期历史剧创作的双子星座”。该剧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观,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探索,使其成为当代中国戏曲历史剧创作中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成功之作。自2004年创排至今,该剧已演出二百余场。曾先后获得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中国戏曲学会奖”等荣誉。该剧成为了上海京剧院继《廉吏于成龙》之后,又一囊括全部重要戏剧大奖的“大满贯”剧目。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世人皆知,暗含了人世间许多的沧桑、沉浮、荣辱、离合。《成败萧何》用当代人的视野,艺术地演绎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历史掌故。无论是剧作本身的厚重感还是主演们的表演实力与魅力都使该剧在戏迷心中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代表之作。

《成败萧何》由麒派领军人物陈少云、花脸名家安平等众实力演员共同演绎。该剧近年来经常演出,每次推出都能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陈少云透露:有很多年轻的学生和白领戏迷,都是看了这出《成败萧何》喜爱上了京剧,并成为我的粉丝。这是新编原创剧目的魅力。这也是传统文化如何具备现实意义的一次实践和体现。

跨文化戏剧《情殇钟楼》

上海京剧院这些年始终关注着社会文化生态的变化,尊重传统,但又不断激活传统。除了不断打磨精品剧目外,也致力于对“跨文化戏剧”的创作与打磨。从《歧王梦》、《王子复仇记》、《小吏之死》再到《情殇钟楼》上海京剧院一直未停下对“跨文化戏剧”探索的脚步。

上海京剧院对于“跨文化戏剧”的探索尝试,也使一批优秀的青年主创人才得到了锻炼与提升。在传统戏曲中,最典型的“跨文化”现象是将西方名著改编并搬上东方戏曲的舞台。

上海京剧院创作的跨文化戏剧作品《情殇钟楼》是根据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改编的,创排于2008年(原名《圣母院》),该剧在尊重雨果的原著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戏曲化的改编,是一出具观赏性和推广性的“跨文化戏剧”作品。该剧由上海京剧院当家梅派大青衣史依弘担任主演,携手青年演员董红松,共同上演了一场关于美与丑、善与恶的来自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的故事。

史依弘表示:“要把一个法国名著搬上京剧舞台,是极富挑战与难度的,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但从我自身的艺术条件考虑,这个角色是适合我的。我和艾丽娅一样,都能歌善舞,这是我的优势。但是,我当然也知道,这个角色和我本身的性格以及我所工的梅派是有距离的。”

当年,梅兰芳大师曾经对弟子言慧珠说:“你演《巴黎圣母院》最合适了”。遗憾的是,言慧珠最终没有机缘完成梅先生的梦想。史依弘与梅兰芳大师相隔一个世纪,她希望能像大师一样,在舞台上有所创造。她认为这一代京剧演员应该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今天的京剧,承载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伫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突破东方与西方鸿沟的重任。

史依弘、董洪松《情殇钟楼》

陈少云、安平《成败萧何》

三、“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演出季于8月4日至8月9日在天蟾逸夫舞台隆重上演。六台演出包括傅希如主演的《珠帘寨》、高红梅主演的《十三妹》、蓝天主演的《大名府》、田慧主演的《杨门女将》和展现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整体实力的栓角儿大戏《龙凤呈祥》以及一场体现剧院青年武戏演员实力的经典武戏专场。

青年演员五年成长路

此次“青春之歌”演出季是上海京剧院在“一团一策”院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中所提出的“多出人才”的指导意见下,重点推出的以培养青年骨干人才为目的的演出项目。2015年是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同时也是上海京剧院人才培养项目“青春跑道”系列展演活动“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

“五年计划”以业务集训和演出汇报相结合的主体形式。每年通过为期一个月左右的业务集训,贯彻“以戏促功”的理念,组织演员对一系列经典传统剧目进行排演。“青春跑道”项目始终遵循金字塔式从塔底到塔尖的选拔和培养模式,项目辐射在启动之初几乎囊括了全体青年演员,之后通过优胜略汰的竞争模式,一年一甄选,层层缩小培养范围,一批拔尖青年艺术人才通过该项目的培育,脱颖而出,站上了金字塔尖。在“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电视大赛”中上海京剧院的青年演员团队斩获了7金12银的好成绩,上海京剧院也因此成为所参赛院团中决赛入围率最高(100%入围决赛)、获得奖项数最多、决赛总分排名前十所占份额最大的院团。

从“follow me” 到“京继人”

在“青春之歌”演出季发布仪式上,主办方特别安排了一个颁奖环节,上海京剧院的领导班子以及尚长荣、夏慧华等老艺术家为现场的一批青年京剧艺术志愿者颁发了“京继人”纪念徽章。“京继人”是上海京剧院关于鼓励京剧艺术的志愿者加入京剧艺术“继承者”的队伍而推出的一个全新的艺术推广品牌。

自2007年起,上海京剧院首推了“京剧follow me 时尚课堂”的京剧艺术普及推广品牌项目,为都市青年人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搭建亲身感受京剧艺术魅力、亲身参与、展示自我的平台。其师资力量尤以上海京剧院的一批青年演员为主体,针对青年白领开设小班课程教授京剧经典剧目片段的演唱及身段表演。自开班以来,从最初的7名学员逐渐发展到每学期拥有300多位学员同时学习。其中90%学员为“两白”(即初次接触京剧的“白丁”和“白领”)。

“京继人”是上海京剧院在“follow me时尚课堂”和“京剧明星公开课”等一系列的普及推广京剧艺术的文化品牌的基础上,结合大批“京剧志愿者”积极投入普及传统文化的现状而推出“升级版”普及推广项目,旨在挖掘和吸引更多对传统文化有着情怀和热情,并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推广和演艺经纪能力的社会力量共同投身到京剧艺术的普及推广之路中。

此次“青春之歌”演出季的整体宣传策划、演员宣传照拍摄、线下推广活动的策划和执行都将由“京继人”团队成员(一批“青年京剧艺术志愿者)主导完成,在实际运作上,剧院从经费、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给于“京继人”团队支持。

上海京剧院的院长单跃进表示: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繁荣必须要立足国家利益和发展全局,不仅需要台上的从业人员在技艺上的继承,更需要台下的观众与市场的不断开发与继承。我们呼吁更多的京剧艺术的“继承者”加入到我们“京继人”的团队中,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流群体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用最流行的元素与语境与年轻人对话,并通过他们将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播到有文化自觉的群体中,从而提升京剧艺术的社会影响力。“京继人”文化推广品牌的推出也正是在“一团一策”实施意见中所强调的“国有院团始终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的指导意见下,上海京剧院在思考“如何在未来发展中 ‘练眼光’、 ‘练运行’、‘练推广’中所做的一次探索与尝试。

四、“经典之魅”

“经典之魅”演出季于10月1日至7日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

本次“经典之魅”演出季由上海京剧院中生代的七位知名艺术家领衔,分别是史依弘、奚中路、李军、安平、李国静、王珮瑜、金喜全。此外,还邀请了众多来自上海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的名家加盟助阵。

10月1日晚上演的《铫期》是裘盛戎大师的代表作之一。此次演出由上海京剧院的花脸名家安平主演。剧中表现铫期绑子,痛责铫刚,裘盛戎有两句“二黄散板”:“小奴才做事尔真胆大,压死了国丈你犯王法!”倾泻年迈老臣预感灭门之祸的满腔悲愤,声情激人,折服全场。

10月2日上演的《宇宙锋》是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剧中主角赵艳容唱做念舞并重。此次赵艳容将由上海京剧院的梅派青衣李国静担纲,她嗓音圆润、表演大气,在“装疯”一场中,将赵艳容的迫不得已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剧中赵高一角特邀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花脸演员舒桐加盟饰演。

10月3日晚上演的墨本丹青版《赵氏孤儿》,由当今第一女老生王珮瑜主演。该剧是在秉承“马余兼美、修旧如旧”的理念下,将马连良先生1960年墨壳老本的剧本整理改编,融入余(叔岩)派《搜孤救孤》的经典唱段,并将原先长达三小时四十分钟的剧本缩减至两个半小时。在舞台呈现上,除保留京剧本身一桌两椅的写意路线外,还将文武场置于台上,甚至幕间检场也特意暴露给观众。

10月4日晚上演由叶派小生名家主演的《周仁献嫂》。该剧是一出流传甚古、极具悲剧力度的传统戏,尤其考验演员对于人物内心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金喜全的太太荀派花旦熊明霞在剧中饰演冯素蕙。此外,麒派掌门人陈少云在剧中出演王四公。

10月5日晚上演老生名家李军主演的全本《伍子胥》。全本《伍子胥》包括《战樊城》《长亭会》《文昭关》《芦中人》《浣纱记》《鱼藏剑》和《刺王僚》七折。此剧极考验演员的唱功。除了李军饰演的伍子胥外,上海京剧院的名家唐元才、徐建中、严庆谷、田慧等的加盟也为该剧加分不少。

10月6日晚上演由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主演的《凤还巢》。《凤还巢》为梅兰芳先生的代表剧目。该剧于1929年在北京首演,是梅兰芳根据清宫藏本《循环序》改编,原名《阴阳树》,又名《丑配》,是一出轻喜剧,故事情节波澜迭起,妙趣横生。剧中雪娥的几大段唱腔华丽别致、明快跌宕、如诉如歌,是梅派唱腔中广为流传的著名唱段。此外,该剧还邀请名丑金锡华、小生名家金喜全、名丑严庆谷等加盟其中。

10月7日晚上演的是由大武生奚中路主演的《战宛城》。京剧《战宛城》是集武生、花脸、花旦、武丑等多行当同台争辉的经典名作。大武老生奚中路领衔在剧中饰演张绣。北京京剧院的王博文饰演典韦,二位同时在舞台上演出的“大战”片段,向观众展现各自的艺术风范。此外,演出还特邀舒桐、北京京剧院著名花旦演员常秋月、上海京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郝杰分别饰演剧中的曹操、邹氏和胡车,他们各自身怀绝技,舒桐的“马踏青苗”、常秋月的踩跷“思春”、郝杰高难度的“盗戟”等令观众一饱眼福。

猜你喜欢

京剧院京剧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京剧表演开始了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新从旧中来——访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青年导演徐孟珂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