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2016-03-14天津市武清区高村初级中学付忠兴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5期
关键词:欣赏课音乐教师

天津市武清区高村初级中学 付忠兴

中学音乐教育应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呢?下面就我的音乐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新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提出要给学生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枯燥,打开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灵感。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前提条件。

新课李焕之的《春节序曲》开始以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红绸带、锣鼓等作为教学道具。在课堂上,教师播放音乐,跟上节奏,先教全体同学一起挥动红绸带学跳扭秧歌,再让部分学生在一旁敲锣打鼓。

二、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所有学生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音乐教育要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欣赏学生在音乐鉴赏和表现方面的才能,真正把学习音乐的幸福和成功的欢愉带给每一个学生。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学,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不管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都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己讨论,取舍然后选取最佳方案或答案。如上欣赏课时按小组布置任务,让每个小组自主选择音乐欣赏素材,并能把要欣赏的作品背景等相关知识和内容介绍给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引入探究性学习方法。从而,可以成立“音乐资料档案袋”,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过程。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音乐又开拓了自己的音乐视野,使音乐欣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知上,又挖掘了音乐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

三、探索并尝试新的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

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的音乐教学可以多样化的进行了,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丰富音乐教材形式,不断充实声像教材、多媒体教材和多种媒体组合教材,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音乐作品在本质上是听觉艺术。先听后感,才能有所联想、想象,进而才有听众审美的提高。例如,欣赏《饮酒歌》时,由于歌曲意境较成人化,学生很难体会这种情绪,更别说引起共鸣了。在教学中若采用多媒体,当前奏响起时,画面便展现歌剧的画面,剧中的女主人公维奥列塔久病初愈,在家里举行宴会。青年阿尔弗莱德.阿忙被朋友拉来参加宴会。便唱起了《饮酒歌》,学生的情趣就会被牢牢地抓住,他们会被优美的旋律所吸引,在观看画面,聆听音乐之中你就会一下子明白音乐表现的事物。当然,并非只有多媒体才可实现“视听同步”,录像、投影仪、音响,只要组合得好,效果同样不错。

音乐欣赏教学时还可采用现场演奏的教学方法。每学期安排几次由教师亲自演奏的欣赏课,人的审美感受首先起于对美的事物的直接观照,现场演奏以外在形式吸引和打动学生,使其产生强烈的印象,同时触发他们的情感,这种饱含着情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相对自由的活动可以使欣赏课达到和谐的程度,让他们不自觉地进入某种境界,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这种对美感的个人直觉性,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学唱歌曲时,采用说唱主题来加强理解。主题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唱主题,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作品的风格、特色和内涵,还能让他们亲自体验和记忆音乐,为更好、更准确、更理性地进行欣赏打下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视唱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如学唱歌曲《东方之珠》时,优美流畅的主题旋律表达了作曲家对香港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是全曲的经典之处,是必须学唱和背记的。学生通过对这些主题旋律的反复聆听和背唱,既感受了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要素的丰富表现力,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说,不仅是一个捕捉音乐形象的过程,而且也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聆听质量,调动全班的参与率。所以,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说”的参与,要引导学生说出听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音乐课程在中学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中学音乐教学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合唱比赛、校园艺术节、五四、六一儿童节等,学生在活动中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

总之,音乐教育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作为一个音乐老师就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和美的享受。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同时增强信心,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格魅力的效果!

猜你喜欢

欣赏课音乐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音乐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圆我教师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