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实验带来生物教学行为上的变化

2016-03-14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5期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教学同学

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 薛 冰

生物教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遇到各种问题,需要老师去解决去挖掘去鼓励。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目标。

一、学习、反思与创新相结合

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

记得在讲初一的生物学二册第五章的第一节花的结构时,虽然教材上安排了几个活动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但要让学生记住花的结构及其功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在课堂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将花的结构表达出来,比如画图、用胶泥捏花、写一篇一百字左右的记叙文等都可以。二是介绍一种你自己最喜欢的花及其相关知识。结果是课堂气氛不仅活跃起来,而且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的,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初中生物学是属于有许多实验操作的学科,很多实验是要经过多次失败、再探索方能成功的,尤其是探究性实验,如学生在一次探究活动“植物细胞失水与吸水实验”中,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如黄瓜在太阳下蔫了和泡菜坛子里的水为何会升高等来探究影植物细胞失水与吸水的外界因素,许多同学按要求配制了浓度分别为5%、10%、20%的盐溶液,准备萎蔫了的黄瓜和新鲜黄瓜、清水,但是由于浓度相差太小以至于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到实验现象,许多学生便认为实验失败了,于是我便鼓励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我在第二课时将时间全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准备实验的材料(如萝卜)、配制溶液浓度,重做实验。结果他们发现并不是教材有错,只是时间太短,效果不明显罢了,只要将溶液浓度稍作修改便可以看到明显的实验效果。他们还在实验中发现不同的材料吸水和失水能力不同,于是我鼓励他们去探究在胡萝卜、黄瓜、花生到底谁的吸水和失水能力强,形成实验报告,做出结果的同学分等级加5—10分的操行分,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非常好。

三、让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获得知识,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知识的获取只有在实践体验中进行,因而学习《耳朵和眼睛》的结构时,我让学生体会盲人摸象的过程,课后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耳朵和眼睛的结构。结果有的学生用美术纸画有的用橡胶泥捏出结构、甚至还有学生在网上查阅了许多关于感官器官的知识并下载下来交给了我。这让我着实很惊喜,以前都是我要求他们才做,而且人很少参与。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实践。许多事情如果我们的学生不去实际的做一下,亲身的体验一回,是绝不会体会到科学发现的真谛、科学发现的乐趣的。

四、用心思索,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但是,单纯由“实验”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如学生刚接触到显微镜的使用时很兴奋,什么都想看,我利用这个特点,同时我通过同学们聊天中知道他们不爱喝学校饮水机的水,理由是不干净,我就在课余建立了生物实验小组,让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龙潭湖取样,再取学校自来水,再取学校饮水机的水,再取我刚烧开的水分别为样品,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实验刚开始都兴趣满满的,但观察了一会儿就没有了兴趣,几个男同学已经不耐烦,这时我提出了:看哪位同学能找到这几种样水的不同之处,这样一来,每一个同学都安静下来,认真的观察起来,有几个学生还在记录着,不放过视野中的一点点物质,不断的移动着载玻片,转动着聚焦螺旋,看着他们认真样子,我好高兴——教学目的达到了。

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当一个人产生要了解某一问题时,思维就活跃起来。如书上有一个实验是要证明矿物质对植物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实验以前都是由实验老师事先在实验室内完成的,同学们只看到实验结果。这次我要求实验小组的同学自己亲自从头到尾自己完成这个实验,每组发两盆种类、大小相同的植物分别浇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在家培养一个月,然后带回来在全班观察。一个月后,带回的材料,两盆果然变化不小,浇土壤浸的那盆长的特别茁壮,而浇蒸馏水的那盆长的矮小、纤细,有了很好的说服性,效果不错,同时我发现这些实验小组的成员在班上赢得了其他同学佩服的眼神,极大地增加了自信心。

五、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之一。我在试验课上设了养蚕的活动,每个同学领走10枚蚕的受精卵,教给他们孵化的方法,让他们记录整个孵化过程,并用视频来记录每个阶段的变化。带回家后,同学们认真小心的照顾蚕宝宝,注意环境的湿度、温度、给食的量,每天都有观察记录,有的同学养的蚕宝宝中途有死亡的时,流下了眼泪,在试验的一个多月内同学们精心照顾着蚕宝宝,当发现室温达不到时,用电暖气来加温,保持适当的湿度。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知道了实验的辛苦性和数据的真实性都是多么的重要和不易,懂得了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要尊重事实等。这个实验为将来学习昆虫的生长和发育打好了良好的基础,这些学生就可以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亲口告诉同学们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教学效果很好。让学生知道科学实验倘若不实事求是,则是徒劳无益的活动。

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要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他们的创新能力,不是老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作为学生学习懂得引路人,我要在新课改的精神下不断进取,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让我们的学生能有更好的起点。教师怎样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煮好这一顿饭菜的关键。

猜你喜欢

探究性实验教学同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