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途径创设数学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

2016-03-14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城南小学崔晓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5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思维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城南小学 崔晓峰

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活泼开朗,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我们一年级的老师们,能够不断创造有价值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所以我担任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这一年来,在掌握数学课标和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学习、引进、移植有经验的同行们的理论和经验,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创设不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为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推进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万事都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在一堂课的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爱听故事一直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说有故事可听,再顽皮的孩子也会放下一切,瞪大他的眼珠子,摆出一副也许从来不曾有过的聚精会神的样子,等着你讲故事给他听呢。故事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它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更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多媒体展示情境,激发学生积极获取信息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为主,喜欢直观、生动的感知材料。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手段,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能出现一些形象直观的、孩子比较喜欢的任务、画面,让孩子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

例:教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这一课,我在制作课件时,运用了学生比较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卡通形象,通过小羊们到大草原来和灰太狼被赶出大草原等动画情景,直观的让学生知道来就是用加法算,走了就是用减法来算,有来的有走的就用加减混合来计算。在练习过程中,我还把这部动画片里的其他卡通形象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学生在自己喜爱的动画片中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兴趣顿时被激发出来,整节课孩子们都专心致志。

三、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新知识

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每让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坚决克服不经思考,盲目动手的毛病。

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观察验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期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模拟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例: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前,我思考: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换钱、购物活动,就象计算机的学习离不开上机操作一样。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少。于是这节课上我多处创设了换钱、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换钱、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在教学元、角、分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元=10角我创设这样一个模拟情境:“小兔欢欢要买一块1元钱的本子,可他手里都是角币,有1角的、2角的、还有5角的,他该怎样付钱呢?谁能帮帮他?”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元、角的换算关系。通过创设情境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使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

“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这节课的结尾我设计了“小小超市”模拟购物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由买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小组内交流汇报。在活动中,我真切的感受到此时的课堂就是生活的缩影。在活动中,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接着,我还设计了一个课外延伸的活动。“放学后,请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超市自己试着买东西、付钱,好吗?”学生兴致盎然。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五、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活起来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到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适当运用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整理了知识,并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数学情境的创设是一种动态过程,是一个涉及素材的选取、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积累和创新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愉快的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思维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