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语文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基于互动反馈技术下的自主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6-03-14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第二小学卢新元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课堂语文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第二小学 卢新元

雅斯贝尔斯在《教育是什么》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更是如此。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夯实语文基础的同时应该给孩子的灵魂注入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中恰恰一语道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漫长的语文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培养起来的。但是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教师容易走向循规蹈矩的模式化教学,学生会被动接受。最终不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互动反馈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逐渐在课堂教学中被老师广泛的应用着,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过程的重要辅助手段,推动了教师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在课堂上使用互动反馈技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关注全体学生,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性。所以基于互动反馈技术下的自主、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将给语文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发挥前瞻预习特性,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对知识渴望的源泉,使学生对事物探索的好奇心理。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对于有动画的视频,永远是学生的最爱,根据学生的这一特性,在教学《玩出了名堂》这一课前,教师把这课书的课文flash动画朗读视频和书中的会认、会写的字的flash视频,以及关于文中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微生物的图片和有关介绍列文虎克的图文并茂的资料和某些易错字讲解的微课都放进pad里的资源库里。由于学生对课外资料中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非常感兴趣,就会在课前预习时,反复观看,跟读、听读、阅读、理解。上课时,很多学生均能适时地引用老

师所给的资料来理解课文内容。原来的学生预习完这课后,上课老师检查预习情况时,有的学生读课文还是读得磕磕绊绊,如“具”“拜”等易错字,第一课时上完后,学生交上来的生字练习本上,这两个字的错误率还是很高,而现在面对开放、共享的学习资源,学生从中发现自己所学要的内容,各取所需,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预习的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学生朗读流利了,不拉长音了,连原来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读起课文来不仅流利,还很有感情了,生字不仅写得比原来美观,知道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了,错别字也大大减少了。

二、整合影音图文资料,扩大信息容量

现代课堂要求把更多的信息量传递给学生,由单一的灌输转为双向的互动。师生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彼此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让学生多看、多学、多练、投入到广阔的学习空间,扩大了课堂的容量,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时间。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时,习作的要求是: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画或画的画。在教学这篇习作时,教师先把一些多彩的秋天的图片和视频,放到pad的资源库里:如像蝴蝶一样纷纷飘落的黄叶,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南飞的大雁,像燃烧的火焰的枫叶,五彩缤纷的菊花等等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和人们的活动的图片以及视频。这比老师在课堂上放ppt,一闪而过有效多了,学生通过手中的pad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资源,慢慢的、美美地欣赏完这些丰富的资源时,他们脑中的记忆就会激活了,当交流起:秋天里,你看到了什么?人们会做些什么?这样的话题时,原来总显得太安静的课堂变得热闹了,学生们的语言也变得生动了,学生们有的说:我看到了菜园里,又细又长的豆角挂在枝头,随着秋风摆动着,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白菜长得绿油油的,又鲜又嫩……有点学生说:秋日里,老师带我们去秋游。看到原来绿绿的山林变得五彩缤纷了。山林里的树叶,有的红得像火,有点黄黄的像金子,有点半黄半绿……我们几个女孩子高兴地把地上的一片片像小扇子一样的金黄色的银杏叶捡起来,准备带回家当书签用……会说了,写起来就不会太难了。

三、巧妙创设真实情景,积极参与课堂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变教育理念,把教育由“选拔”转向“促进发展”,把课堂实施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课堂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空,还有学生独立选择学习内容与方式的权利,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问题,学会自主学习。

四、全面拓展深入研究,培养创造思维

机械性的重复的抄抄写写会磨灭孩子的灵气。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语文教学要充满生命和活力,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拓展和深入的研究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这样才能使学生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的学,有利于学生的吸收、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学生人格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全面拓展说的是广度上的涉猎,深入研究说的是深度的思考。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具体体现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求异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比较独特,随之也带动了创新能力的提高。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把眼、脑、手、耳、口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发挥多种器官的功能,让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参与教学活动

互动反馈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契合,将互动反馈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进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延伸和拓宽了教学时空,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给语文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愈发精彩,愈发充满魅力。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文课堂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