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高语文早读课的有效性策略

2016-03-14陕西西安杨陵区职教中心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5期
关键词:早读课职高读书

陕西西安杨陵区职教中心 杨 越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空气清新,学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正是读书的黄金时间。而早读,通过诵读或吟读等方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可以储备难以估量、难以想象的海量语文资源,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学积累,可以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和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可如今的语文早读却出现了令人尴尬的现状。

一、语文早读的现状分析

目前职高语文早读现状令人担忧。这从早读课出现的一些现象可见一斑:早读时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搞卫生,其他任课教师检查作业,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吃早餐,更可怕的是还有极个别睡觉的,乃至谝闲传侃大山,呈现“放羊”状态,尽管这不是普遍现象,其结果势必影响整体的读书氛围和效果,这些问题的出现确实与我们上上下下对早读课的忽视从而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有关。早读无论形式还是质量都存在明显的弊病,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无的放矢型

很多学生不清楚早读课的目的、作用,不知道早读应该收到怎样的效果。再加上老师不能及时督促或检测检查,学生便会形成早读课是没有任务的课的想法,这种可有可无的想法会冲淡学生早读课的兴致,渐渐地滋长学生的惰性。也使早晨这段本该是诵读诗句、背诵美文且能在短时间内收到效果的美好时光白白耗费掉了。

2.随心所欲型

有的同学早读读书如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泛泛而读,口动而不心动;也有同学先故意把嗓门拉得很大,近乎声嘶力竭,俄而又变得有气无力,渐渐地由小声演变到无声。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懂得手中的文章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不知朗读要求是怎样的,不知不觉早读课也变得在走过场。早读要是不出声诵读,难免想入非非。

3.情绪低落型

应该说真正有自觉早读习惯的学生不多,在初中时学生往往是迫于中考压力和在老师寸步不离的陪读下进行的早读,如果说这种早读课多少带有几分无奈的话,那么进了职高这些紧箍咒都松下来了,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于是大多数学生在早读课就显得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一堂早读课要么背书,要么读文章,要么复习旧课、预习新课,学生面对这形式单一、材料贫乏的早读课,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从而影响学习情绪。

二、语文早读课的有效性策略

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走进一个书声朗朗的班级,给人以心潮澎湃的感受。如何使职高语文早读课也能书声朗朗?我个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早读课三十分钟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都自觉认真地读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师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地营造朗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朗读氛围的常用手段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教师或学生范读、领读,教师不光是要求学生读,自己也要做出表率,凡是要求学生背的课文,教师首先要示范背诵,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教师自己要先声情并茂地范读一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种,分角色朗读,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有较强表演色彩、角色分明的课文,如小说、戏剧,这类表演性朗读,学生兴趣极浓,参与度高,气氛热烈,如果再加上学生自己的点评,效果就更好。第三种,朗读或背诵比赛,比赛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个人对个人,小组对小组,男生对女生,前排对后排,也可以是擂台赛。总之,不管采取哪种方法,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去,掌握朗读的方法,领悟朗读的真谛,让早读课结束在愉快的读书声中。

2.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要改变语文早读的现状,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做的是改变早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重新审视,明晰早读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语文早读是语文知识积累的生命。假如没有语文早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可以说,语文早读也是一把开启大脑智慧的钥匙,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对“读”书是非常重视的,许多文章都读得烂熟于心,甚至能够倒背如流。读书时往往还边读边摇头晃脑,完全沉醉其中,乐在其中。古人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读书,广泛阅读,多去体味书中精华,人的智慧就能得到提升。我们当代高中生必须要养成良好的早读习惯, 要让他们知道语文不仅只是工具,更是传承我中华文明的载体。

教师让学生明确早读读什么,早读范围广泛,但因为时间限制,所以安排的早读量要适宜,保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早读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不宜定得太高,要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从而让学生体验到那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成功的喜悦感。每日每周的早读任务要具体化,有硬性规定,人人都得落实,也有可以自由选择的,最好有课代表提前写在小黑板上或老师以文件的形式打印出来张贴在显眼的位置,并提醒学生明确明日早读必须完成的目标。

3.形式多样,及时检测

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如齐读、领读、对读、评读、范读、轮读、抢读、比赛读、吟诵读、自由读、接力读、分角色读等。如此才有活力,让学生在读书时保持一种亢奋状态,让早读课有了波澜,有了色彩,才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保证效果。安排了早读的任务还需要检查。如不检查效果,学生朗读就少压力,缺少压力就没有了动力,自然早读的效果就不会很好。因此一定要做好早读效果的检查工作。可把班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长负责督促检查;还需老师利用早读时间抽查,另外还要一个周或一个月以笔试的形式检测一次,以便掌握真实的情况,同时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脉络。

总之,要使语文早读课真正做到高效、有氛围,还需要我们每位辅导老师积极探索,不懈努力,让朗朗的书声重返校园,校园的早晨也会因为多了悦耳的书声而变得格外动人。

猜你喜欢

早读课职高读书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途径
高效运用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方法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提高早读课效率的五项举措
我们一起读书吧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