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习政治兴趣

2016-03-14天津市崇化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5期
关键词:新课程创设政治

天津市崇化中学 王 茜

目前,新课程改革之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众多学校纷纷掀起了改革的浪潮。虽然新课程倡导的主动、探索、合作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传授知识为主,采取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显然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理念,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学生听起来总感觉枯燥乏味,难得学生青睐。因此,如何使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成了为人师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想:很多教师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这里,我想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创设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大家交流一下。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新的未知知识间产生认知的“不协调”,进而激起学生怀疑、困惑的情感,引导其主动探究,发现新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第一,问题要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第二,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亢奋状态,激发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积极性。

第三,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够得着”。

第四,要有启发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之态。研究表明,认识兴趣与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关。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而又未知道的东西才能激起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安排。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知识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再次,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程的开始、进行中或结束时都要注意贯彻。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所以,要让课堂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思想政治、课后去实践思想政治,使他们感觉到思想政治就在自己的身边,感觉到学思想政治是非常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学习思想政治。

例如,在新课程高一《生活与哲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教学中,根据学生比较关心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实际,我进行了如下导课设计。我问:“假如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对激烈的谋职竞争,你将作何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为什么呢?”然后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再根据同学的不同回答及时引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着类似的选择,职业选择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每个人所做出的选择都有其各自的理由,无论如何选择,说到底就是一个价值选择问题,即“值不值”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自己认为“值”的事去做,可见,人们的所作所为通常都是在自己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做出的选择。”通过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体会到政治不再是课本中条条框框的知识,生活中处处有政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政治生活》中,讲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时,先给学生讲在我国每年3月初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协商并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会问:“为什召开两会呢?”“是否共同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3.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创设情境,再现现实生活的某一情景,让学生模拟扮演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参与到具体活动中,亲历体验、充分感悟,可以激发学生最大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如在新课程《经济生活》“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中,创设模拟“理财课堂”,把全班按投资方式分为5个投资专家小组,分别收集有关股票、债券、保险、基金和黄金等投资方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通过整理材料,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投资的计划方案。这样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充分参与,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初步有了投资和如何选择投资的观念,为未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利用插图、漫画、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虽然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有很多是抽象、概括的,但新教材图文并茂,我们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作用。例如,讲“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这一原理时,先让学漫画《断臂的维纳斯》。学生仔细看漫画的时候,教师及时启发学生“从这幅漫画中,我们可以想到什么”,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由于立场不同,带来的认识会有差异,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5.利用其他学科与所学教材有联系的资料进行学科整合,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更要把握时机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使问题情境有学科整合性和时代气息。如学习“矛盾具有普遍性”时,让同学们选择一个历史人物来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过的理论,对历史人物一分为二地看待。

6.通过实践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实践教学是政治课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创设政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政治攀附”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