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效”双赢识字新探

2016-03-14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第一小学江润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5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汉字

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第一小学 江润贞

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佟乐泉语)。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生字采取不同的教法。

若要让学生顺利通过识字关,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生字学习中时时碰撞出火花,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效率,综观进入新课改后所涌现的多种教材版本的识字设计,无不体现出“趣”“效”双赢的识字特点。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凸显既有“趣”又有“效”呢?我认为可以特别注重以下方面的设计。

一、遵循学生自身认知规律,提高学习兴趣

1.故事模式产生识字兴趣

如教学“望”字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从前,有个小王子,他妈妈不幸“去世”(亡)了,他很想妈妈,大家就告诉他,他的妈妈没有走远,一直在月亮(月)上面陪着他呢。以后他便常常望着月亮想妈妈。同时以缩句“王子望月,望、望、望”点睛,孩子们很快就记住“望”字了。这样不仅让学生认识中国的汉字,还深刻体会到中国汉字不再是简单的记录符号,而是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的文字。

2.节奏模式引发识字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儿歌,反复诵读,使学生自行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教学“影子”的“影”字时,把“影”字拆成,“日、京、彡”,编成这样一个故事,“京京晒太阳,晒到三点三”,这样孩子们就很容易记住这个字。学生对这种学生模式十分喜爱,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字,学生都乐于尝试,如教学“坐”字时,学生就编出了“两人土上坐——坐坐坐,坐下的坐”,从老师的创编到学生的乐于尝试,浅显易懂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一旦记住便久久不忘。

二、遵循字理结构变化规律,提高识字成效

1.会意字分组识字模式

教学会意或形声这些合体字时,通过先分解其组合的部件(基本字),再了解其各自的基本含义和功能作用,而后再“合二为一”或者“合三为一”地弄清其组合后的整体含义或意义功能,这样就能透彻地了解其字义,意义地识记其字形。如会意字“名”,我们可以分解部件为:夕、口二字,再进行组合理解:晚上(夕)漆黑,见有来者不知是谁,须张口问其名,所以“夕”与“口”会意为“名”。通过对合体字的“分解”与“组合”,学生就能大致了解“分组”方法的操作过程,并乐于进入猜想状态进行学习。

2.形声、近字比较加减换识字模式

在识字教学中形声字和形近字占据不少的比例。学习时,一般不让学生单个认记,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通过比较可以把汉字的个别部分和特征分析出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利于抓住字与字的本质联系和区别,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而学习形声字时,通过形旁的辨析比较进行加、减、换部件,学生就能形象地分辨、识记好形近字的特征和区别。若能配合顺口溜对其进行梳理,加强记忆。

三、遵循直观记忆规律,语境演示加强理解

1.活用词句,语境释义

我们知道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识字教学同样如此,因此,我在课堂中尽量鼓励学生多组词、扩词,并用所组词语来说话,如学习“心”字,先组词“专心、小心、放心”等,再用所组词语说句子:“妈妈常常说只要我们专心上课,小心过马路,她工作才放心!”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的字,知道了应该在怎样的语言环境中来使用,同时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让识字教学从课堂到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拓展,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实践中的反复又对认知起到巩固加深的作用,这是认知的基本规律,因此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多看、多读,通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又运用了知识。

2.演示模式,直观识字

演示模式,在识字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实物图画等方式给孩子进行识字教学的模式。

动作演示:在“掰”“拿”这类字用手演示就十分直观。比如,在识记“流”时,几笔画出一条弯弯的河,加上夸张的手势告诉孩子们:河里的水(“氵”)在哗哗地流动,有时是直的,有时是斜的,有时还会拐弯(“流”字的右下部分),这就是流水的“流”。这样就形象地利用“流”的“氵”和右下部分读准了字音,记住了字形。

实物演示:比如在识记“灭”字时,用一块木板盖在火上,让火熄灭,则形义不言自明。在识记象形字“山”“水”时,可以画出相对应的简笔画,把抽象的汉字形象化,学生很快就能记住。

动画演示:学习会意字时,可通过画图或实物演示等方法使学生轻松识记。如学习“春、夏、秋、冬”时,根据经验,知道孩子们不容易记住这几个字,所以,学“春”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动画:把“春”分成了“日、三、人”三个部分,通过理解 “日就是太阳,太阳出来了,天气暖和,很多人(古人用‘三’表示多)都出来玩了,是什么季节?”(春)进行识记。“庄稼成熟了,农民把禾苗扛回家烧火做饭了。这是什么季节?”(秋)学“冬”字时,学生就立即运用上了,学生说“下面的两点就是下雪,下雪了就是冬天!”像这样让字在脑袋里“动”起来,通过形象的分析理解,既能使孩子很快识记生字,又能掌握字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也许他们还会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去认识事物,当学生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以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神秘。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识字的方法很多,法无定法,我在用,大家都在用,就看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用得巧妙,让学生乐于接受。借托尔斯泰先生的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趣有度,效得法,二者并重,方能双赢。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汉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