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亚西岛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及社区惠益共享问题探析

2016-03-14陈雪霞吕淑果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珊瑚景区社区

陈雪霞 ,吕淑果

(1.农工党三亚市委会 三亚 572099;2.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海口 670200;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510301 )



三亚西岛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及社区惠益共享问题探析

陈雪霞1,吕淑果2,3

(1.农工党三亚市委会 三亚 572099;2.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海口 670200;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510301 )

文章阐述了三亚西岛生态环境现状及旅游开发状况,分析了该岛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社区福祉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景区社区惠益共享型热带海岛生态文化特色旅游建议,以期实现西岛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亚西岛;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惠益共享;可持续发展

三亚西岛拥有优良、独特的旅游资源,但旅游开发10余年来并未给西岛带来预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充分利用热带海岛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生态特色旅游,同时还存在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开发项目档次偏低、产品雷同、特色不突出以及政府管理不力等诸多问题。为此,作者赴西岛专题调研,通过现场查看、询问走访、与相关部门座谈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西岛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西岛社区居民生活就业状况,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西岛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1 西岛旅游资源状况

1.1 西岛概况

西岛全称“西瑁洲岛”,全岛面积约2.68 km2,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海域,是一个“孤悬海外、四无毗连”的海岛,距离三亚市区8 n mile,因形如在碧波中鼓浪而行的玳瑁而得名。西岛由1座400多年历史的渔村和1家主要经营潜水和海上娱乐项目的景区组成,西岛的附属小岛牛王岭是曾经的军事要塞。西岛具有旖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浓郁的岛屿风情。从三亚肖旗港乘坐快艇或游船,分别用时10 min或15 min即可到达西岛。

1.2 西岛生态环境现状

西岛是海南沿岸唯一的珊瑚礁岛[1],处在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内[2],地势南高北低,主要由林地、草地、山体、珊瑚礁、沙滩及村庄等地貌组成。西岛山地约占全岛陆地面积的60%,最高海拔为123.3 m。岛上分布的自然植被主要为灌丛及草丛,灌丛的建群种类有喜光树、细基丸、小花龙血树及笔管榕等,草丛建群种主要为华三芒草、高野黍、五节芒及白羊草等。岛上的人工植被主要有椰子林、台湾相思林、小叶桉树林及木麻黄林。此外,据了解,山上有食蟹为主的野生猕猴。西岛四周海域有丰富的珊瑚资源,其中造礁石珊瑚有13科43种,优势种为丛生盔形珊瑚,活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范围为0.80%~34.83%;死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范围为0~12.50%,造礁石珊瑚平均补充量范围为0.03~0.90 ind/m2,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与珊瑚补充量在浮泸仔周边海域相对较高,在堆头附近海域最低;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高值区在角头顶及牛鼻岭周边海域,其他区域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差别较小[3]。西岛珊瑚礁区域底栖生物85种,其中多毛类8种,甲壳类50种,软体动物17种,棘皮动物5种,其他类型5种,甲壳动物占有优势地位,平均丰度为976.00个/m2,总生物量为116.09 g/m2。大型底栖生物优势种类包括珊瑚铠甲虾,光滑绿蟹、瘤掌合鼓虾、三刺毛刺蟹、太平鼓虾、雕刻厚螯瓷蟹、异形豆瓷蟹、珠须矶沙蚕和襟松虫等[4]。

1.3 西岛旅游开发概况

西岛的旅游开发始于1999年,2001年正式营业,2002年西岛旅游码头在珍珠港西侧兴建,2003年12月肖旗港码头正式通航。经过多个开发主体的参与,目前,西岛有两个码头,开展潜水、海底观光、海上垂钓、拖伞、摩托艇等供游客体验的娱乐运活动,建有开天辟地、灵龟奇石、海角金沙、金牛望海和海誓山盟等景观供游人观光游览。

西岛旅游景区开发的区域有限,仅为7.2 hm2,目前利用前期建设留存的少量低端旅游设施维持运转。岛上的人文历史资源尚未得到深入挖掘和利用。据了解,西岛海上娱乐世界在开放之初,曾引起了游客和旅游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一时间岛上游人如织,2001-2002年每天平均上岛人数约为4 000人,2003-2004年,每天平均上岛人数为7 000人左右,2004年以后,由于经营主体利益纠葛界限不清,加之周边其他海岛的陆续开发,上岛游客锐减,西岛旅游跌入低谷,目前日游客量约为300人次。

2 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2.1 开发初期没有重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海岛生态系统具有海、陆两相性,其资源具有独特多样性、组成完整但结构简单且非常脆弱性。基于此,海岛开发一定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西岛旅游开发一定要走生态旅游路子,重视游客的生态体验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历史上,西岛原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森林,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岛上生活能源缺乏,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大量砍伐树木做生活燃料,岛上的树木被大量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仅有的一个水库也已干涸。岛上原有数百只猕猴,由于栖息地的消失和乱捕滥杀,现只剩下不足10只。西岛进行旅游开发之初,开发主体并未采取积极措施恢复西岛的生态环境,反而砍掉了原有的一些树木和保护岛屿的海防林,修建盘山公路和游乐设施。现在展现在游客面前的是光秃的山地和稀稀拉拉的灌木丛,无法给游客提供优良的生态体验,未能结合西岛特质有效开展热带海岛生态旅游。

2.2 旅游开发使海岸带和近岸海域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破坏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时也是海洋中最脆弱、最容易受到干扰的生态系统。珊瑚礁一旦遭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将很难恢复。西岛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海洋及海岸工程、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均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其中旅游活动如登岛快艇、观光游艇、香蕉船、帆船、海钓及其他水上娱乐活动等产生的噪声、对水流及沉积物的扰动、船艇事故溢油、含油废水排放及诱鱼投饵过量对珊瑚礁生态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长期的累积将会导致珊瑚礁的退化。另外,西岛目前仍有不法人员采挖珊瑚到市场上销售的现象。受涉海开发活动的影响,西岛珊瑚礁的退化状况非常严重,活造礁石珊瑚覆盖度由2006年的47.31%经2009年的35.90%,下降至2011年的29.30%;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006为4.81%,2009年为7.41%,2011年上升到9.50%[3,5]。西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水环境和生物残毒处于健康状态,栖息地与生物指标处于亚健康状态[3]。珊瑚是热带海岛旅游最为宝贵的资源,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其功能的可持续发挥将难以为继。

2.3 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

调查中我们发现西岛没有统一的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景区和社区的污水部分通过三级化粪池处理直接排入大海,有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渗透到地下。社区居民的垃圾主要通过一个垃圾分选焚烧站做简单的处理,再进行填埋。建筑垃圾则直接堆积在岸边。落后的垃圾收集和处理方式对大气、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威胁,同时影响海岸线景观。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废水入海不但影响海水水质,干扰珊瑚礁正常生长,还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潜在的巨大威胁,如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干扰正常食物链的物质能量传递。目前,西岛许多海域的沙滩已经开始出现泥化,许多过去洁白的沙滩已经堆满从海底冲刷上来的珊瑚死体。

2.4 社区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西岛社区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岛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较低,就业能力不强,就业率低,经济贫困。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环保意识不强,较少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调查中发现岛民采珊瑚石、挖掘海沙、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乱倒生活污水等现象较为普遍。

3 旅游开发过程中景区与社区未能惠益共享

3.1 景区与社区人为分隔,区域矛盾突出

西岛进行旅游开发后,景区和社区之间便由一道围墙隔开,由景区门岗把守,游客和居民不能在渔村和景区之间自由进出。被“隔离”起来的西岛渔村有居民户1 103户,人口4 512人(其中:常住942户,常住人口3 770人),劳动力2 239人。到目前为止岛上开发企业吸纳的就业劳动力约600多人,月工资在1 300~1 800元;岛上居民外出就业的人员年轻人居多,近400人,现从事捕捞业的渔船156艘,渔民约300余人,只能在本岛周围近海海域捕鱼以维持生计。岛上土地以沙壤为主,可耕种地少,几乎无人耕种。西岛社区居民当前就业率约58%,人均年收入约1万元,就业率低、生活水平低下。个别零就业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领取政府发放的低保补助,生活状况堪忧。

西岛的旅游开发虽已有10余年,除了低廉的土地租金和工资较低的有限工作岗位,作为西岛旅游开发主要利益相关者的社区居民却被隔离到利益核心之外,使得社区居民对景区发展持有消极抵抗情绪,甚至出现故意破坏景区设施的现象。景区发展和社区利益的脱节使得西岛旅游没有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目前,当地居民总体的经济生活状态仍处于低下水平。不仅如此,社区居民还面临进出岛成本高、亲友探访不便等问题。从2011年5月1日开始,西岛居民虽得以享受进出岛免费乘坐渡轮的政策待遇,但渡轮每天只走两趟且有乘船时间限制,居民出入岛多数仍是要自费乘坐快艇。西岛的旅游开发,并未给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实惠。

3.2 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未能有效参与

西岛社区居民从旅游决策到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实质上的参与,均是在以政府和开发商为主导的形势下被动服从。社区的一部分居民在景区从事保安、工人、销售员及服务员等工作,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景区的利益分配与他们也无关。社区不但没能直接参与旅游决策和开发,连利用其自然生态景观和独特历史人文景观参与的可能性也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另外,通过餐饮、住宿及特产销售等参与旅游的可能性也被高墙隔断。旅游开发产生的诸如物价抬高、资源消耗、噪声污染及文化破坏等负面影响却被社区居民完全承担下来。

4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及社区惠益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建议

4.1 将西岛社区与景区融为一体

西岛旅游景区和社区急需进行制度的合理化构建,探索旅游景区与社区融合发展的海岛开发模式,实现西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加速西岛居民脱贫致富,建设和谐社区。

进行统一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整个西岛作为社区、景区、珊瑚自然保护区合一的大景区,建立统一的环保设施、污水处理系统、资源保护体系,进行统一资源利用和规划管理,改善村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对外交通和交流,取消景区对码头的垄断,适度对外开放,扩建码头规模和数量,开设多条航线,尤其是要开设直达三亚市区的航线,方便村民自由出行。

4.2 社区与景区共同开发,实现共赢

建议社区居民以土地入股,将集体出让用于景区开发的土地,通过股份折算等方式来交给旅游景区的开发商经营,而社区百姓则可以凭自己持有的股份每年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从而进一步确保社区百姓的经济利益。这种模式,对于开发商来说,一次投资所需的资金更少,而农民也不失地,开发商和农民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双赢。

努力挖掘海岛文化资源。海岛独特的民俗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极其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合理的管理和规划开发制度下,海岛社区的各种文化资源、自然和历史资源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

通过科学统筹和管理,鼓励村民通过兜售土特产品及手工艺商品,经营餐饮、宾馆等服务项目获得营业收入。同时,也满足了游客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4.3 发挥西岛优势,打造旅游品牌

西岛面积2.68 km2,可开发空间大,总体原生态保存比较好,从西岛现有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来看,可以进一步开发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海岛景区,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打造文化亮点。

开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利用社区村民原有房屋,挖掘渔民文化、珊瑚文化、红色军旅文化等要素,拓展文化内涵,开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海岛自然资源开展生态旅游。重视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注重民生的改善,走社区景区和谐、自然人文和谐、人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优质的生态环境是西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西岛的开发建设,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1)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治理。应设置生活垃圾接收处理设施和设备,实现集中统一处理;禁止未达标的污水直排、间排入大海,避免污染近海海域及沙滩的泥质化。

(2)新开发与建设项目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不可再破坏环境、随意开采珊瑚礁。要合理开发岸线资源,严格控制围海造地工程和海岸带采矿采砂活动,避免盲目扩张占用岸线资源,坚持严格论证、依法审批、适度开发的原则,保护岛屿带岸线资源。构建海岛海岸复合植被防护体系,缓减台风、风暴潮对堤岸及近岸的破坏。

(3)控制水产养殖规模。为了突出本岛西部海域的特色功能,西岛海域应严格海水养殖环境准入,控制养殖规模。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制定实施海水养殖行业排放标准,强化项目环境管理。对于难以取缔的养殖项目也要纳入污染减排范畴,推进污水集中治理,尽量减少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建立养殖废水循环处理绿色补贴制度,并重点推广。

总之,只有保护好西岛的生态环境,实现景区社区惠益共享,才能实现西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黎春红.海南西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探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3):126-131.

[2] 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R].海南省人民政府.2012.

[3] 吴钟解,张光星,陈石泉,等.海南西瑁洲岛周边海域造礁石珊瑚空间分布及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5,34(1):133-140.

[4] 董栋,李新正,王洪法,等.海南岛三亚珊瑚礁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J].海洋科学,2015,39(3):83-91.

[5] 吴钟解,王道儒,叶翠信,等.三亚珊瑚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2,31(5) :682-686.

《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官网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正式上线

2016年1月1日,《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官网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http://www.haiyangkaifayuguanli.com)正式上线。

作者通过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投稿,可以实时跟踪稿件状态、与编辑部互动交流并且在平台上阅读《海洋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文章;审稿老师在线审稿,方便快捷。《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微信客户端也同时上线,扫描期刊封底二维码或系统中的二维码后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实时查阅稿件状态及阅读相关文章。

作者如需投稿,请通过本系统注册用户,具体注册流程如下:打开网站——点击“作者投稿”——点击“作者注册”——填写信息并提交——进入邮箱收取激活邮件——点击激活链接以激活用户完成激活后再从首页点击“作者投稿”输入邮箱地址和密码,即可登录系统并进行投稿和查询操作。为防止邮件被拦截,请在您的邮箱设置中将hykfygl@163.com加入白名单。

杂志社原投稿邮箱将逐渐减少对投稿的支持,2016年9月1日起投稿邮箱将不再接受任何投稿,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联系电话010-62100033,电子邮箱:hykfygl@163.com。

On the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Benefit Sharing Issues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Xi Island,SanYa

CHEN Xuexia1LÜ Shuguo2,3

(1.Sanya council of Hainan province committee,Chinese Peasants and Workers Democratic Party,Sanya,572099,China;2.Hainan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Haikou 570206,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301,China)

Tourism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the economy in Hainan Province,especially in Sanya City.Based on the eco-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 and present tourism situation of Xi Island,Sanya,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in pressures of eco-environment and the benefit sharing issues dur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The paper also suggested,therefore,that th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with priority to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mmunity welfare may be good choice for keep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ourism,economy and society of Xi Island.

Xi Island,Tourism Development,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enefit Shar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6110);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ZDXM2012008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2218).

陈雪霞,政协委员,研究方向为社情民意调研,电子信箱:1571189679@qq.com

F592.7;X321

A

1005-9857(2016)01-0093-05

猜你喜欢

珊瑚景区社区
社区大作战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珊瑚和水母
3D打印社区
『摘牌』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摘牌”
某景区留念
碧波荡漾珊瑚海
美丽的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