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祁门何以频现新物种?

2016-03-14安徽省环保宣教中心张应松

中国生态文明 2016年5期
关键词:祁门渔业资源渔政

□ 安徽省环保宣教中心 方 昇 张应松

山水祁门何以频现新物种?

□ 安徽省环保宣教中心 方 昇 张应松

黄山市祁门县境内山峦起伏溪流密布,大小河流呈树枝状遍布各地,全县长10公里以上河流33条,10公里以下河流609条。祁门县生态环境质量连续6年安徽省第一,水系发达野生珍稀鱼类自然不少。不久前,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严云志教授来到祁门开展河道渔业资源调研,调研组在祁门县林化厂大桥下游阊江水域发现中华纹胸鮡和桂林薄鳅两个“新品种”。自开展渔业资源调查以来,祁门县先后发现长麦穗鱼、台湾白甲鱼、尖头鱥、小鳈、黑鳍鳈、棒花鱼等多个品种,至此、全县鱼类家庭成员已超过50个,预计总数可达上百个。

打好组合拳 治理面源污染

长麦穗为生活于河流上层的鱼类,一般栖息在小支流为多,以清澈的缓流水环境最为相宜,为我国特有物种。原产地漓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现已几乎不见踪迹,属于濒危物种。

中华纹胸鮡也为我国特有物种,属底栖小型鱼类,常在急流中活动,用胸腹面发达的皱褶吸附于石上,又能在急流中游动,主要摄食昆虫幼虫。此外,调研组还在祁门县黎明大桥河中首次采集到本地土著性野生珍稀鱼类光倒刺鲃。从2008年开始至今,祁门共开展四次渔业资源调查,统计发现光倒刺鲃分布已从下游芦溪乡逐渐向上游恢复。祁门县畜牧水产局渔业科科长张新建表示,此次发现两个新鱼种并非是新物种,只是多年来也许这两种鱼数量极少一直没被发现而已。但事实再次证明,科学开展增殖放流、实施禁渔制度、设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加强渔政执法一套“组合拳”,对扩大本地土著定居性鱼类种群,促进鱼类资源快速恢复发挥了合力。

旅游资源大县祁门大小河流清流奔腾,不单独野生鱼类资源增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鸡近来也频频现身,这正是多年来举全县之力推行生态质量提升后各领域综合发力的生态硕果。

祁门县具体做法是开展水、电、路、林等田间生产设施建设,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打造一批旱涝保收、稳产增产的生态高标准农田,减少化肥使用量。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推广规模化养殖+沼气+社会化出渣运肥模式,鼓励农民积造农家肥和施用商品有机肥。与此同时,祁门还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充分利用冬闲田和果茶园土肥水光热资源,推广种植红花草绿肥。并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剂,促进豆科作物固氮肥田。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用耕地内在养分替代外来化肥养分投入。祁门县还加快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配方肥应用为重点,以蔬菜、果树为突破点,以农企合作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切入点,在部分乡镇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充分利用该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在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建立祁门县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18个,便于农民查询了解耕地肥力状况,开展科学施肥、合理施肥,覆盖率达100%。全县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分区域、分作物编制科学施肥指导手册,集成一批高产、高效、生态施肥技术模式,加大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推广力度。2015年全县化肥总用量为5966吨(纯量),比2014年减少了196吨。

农药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农药质量事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生态环境安全。今年3月30日,祁门县第一批共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盟农药集中配送。农药集中配送是黄山市18项重点工作之一,自黄山市在安徽率先启动农药集中配送以来,祁门县为加强农业投入品源头监管、减少和控制农药面源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祁门县内全流域水质优良,该县将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统一配送、信息化管理、零差价销售、财政补贴的原则,力争两年内在全县基本建成采购、配送、标识、价格、管理、回收与处理、财政补贴等七统一的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在乡镇、村设立80个基层农药配送网点,实现农药配送、技术服务全覆盖,最终达到乡镇一级农药集中配送覆盖率100%、村级农药集中配送覆盖率80%、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率60%以上的目标,大幅减少了农药面源污染。

祁门县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不遗余力 控制点源污染

祁门全县总人口18.6万人,县城座落在阊江河和金东河汇集处,常住人口5万多人,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60吨,生活用水日排放量7500多吨。为妥善处理好环境污染问题,2009年2月祁门县投资4100多万元动工建设县污水处理厂,2010年6月实现正常运营,实现不让一滴污水流进阊江母亲河。在生态提升与修复方面,全县大力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在阊江流域划定国家公益林1.1万公顷。在政策强力推动下,阊江上下游乡镇生态保护意识已深入人心,对林业的依赖减弱,如今的阊江源头生态林枝繁叶茂,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保障了鱼类天然生存空间不受压缩阻滞。

流入河流的污染源得到有效管控治理,接下来的关键是河流自身的生态修复,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为土著鱼类营造世外桃源了。

自2011年6月起,祁门在安徽首创渔政——公安联动机制,全县统一渔政举报电话为110,由110指挥中心通知区域动检所和当地派出所处理。所有举报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执法机构及时反馈举报处置结果。县里要求乡镇村(居)将禁渔护鱼纳入社会治安综治范畴进行布置,巡防人员一旦发现“电、毒、炸”等非法捕捞行为,会立即予以制止,保存证据稳住涉嫌违法人员后,公安-渔政将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截获渔具、渔获及涉嫌违法犯罪人员。目前祁门县共有20名兼职渔政人员持有执法证,为查处渔业违法行为提供了人力保障。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为从源头和销售终端斩断利益链条,祁门渔政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在禁渔期内对电捕器商户、河鲜鱼的商贩、餐饮业主保持高压查处态势。祁门查处渔业违法行为的强度不断从城区向边远乡镇全覆盖;查处渔业违法行为的形式从以接举报查处为主到接举报查处和定期不定期巡查相结合转变,实现了河上无竹排、水中无渔具、市场无河鱼的禁渔预期。

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水生态建设是修复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祁门县在所辖天然水域投放了大量“四大家鱼”和本县土著性鱼苗,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生态效益。2014年开展了城区段水域生态修复工作,较好地控制了翻江坝上游水域水草疯长现象,

野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离不开禁渔。禁渔制度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推行村民自治,才可实现河流全方位无盲区巡防。自2011年开始,祁门县将执法监管重心下移建立了乡镇河道管护队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求实施增殖放流的乡镇必须成立河道管护队伍,并将河道分段划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管护责任人,初步建立起一支150人的河道管护队伍。同时要求放流村组必须把禁渔纳入村规民约挂牌上墙,使禁渔从政府行为向村民自发行动转变。

村民自治 共护美丽家园

如今,祁门村民自治护鱼组织体系已建成,作为祁门最大特色的村民自治护鱼组织体系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9月1日上午,笔者在安凌镇见到一份《2016河道渔业资源管护责任人登记表》,12名村主任分别明确了负责河段,此前,祁山镇和平村、闪里镇桃源村、新安镇新上村洪家组、芦溪乡奇岭村等主动禁渔,目前全县所有涉河乡镇村庄全都建立了乡规民约禁渔制度。笔者看到柏溪乡柏溪村的护渔村民公约是几行打油诗:乡亲乡爱心相印,和睦如同一家人/自然资源莫破坏,爱护环境靠大家……村规民约大家立/自觉遵守受众益/积善之家余庆多/美好乡村幸福浓。据了解,刚开始禁渔时村里每年都会发现并制止10多起非法捕鱼事件,肇事者都是外地人。一些人把鱼网浮标涂成黑色极难发现,好在村民都是渔民出身,练就火眼金睛,一旦发现,立即向110报警。现在护渔村规民约深入人心,一年最多发生一两件偷捕事件。

村民自治自发护渔管理虽为义务,但要充分激发村民管护积极性,还需在保护中适当开发,让村民得到实惠,才能使保护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近年来,祁门县,利用溪河在村落旁规划打造景观水域,结合乡村旅游依法开展野趣观赏、古法捕鱼等互动活动,在非旅游景观河段适当开辟钓点,满足游客生态游野钓需求,增加渔家乐收入,都能激发村民护渔积极性。同时以保护增殖河道渔业资源为前提,利用祁门良好的水质水量资源开展流水养鱼,满足体验休闲渔业的旅游市场需求,向外供应高端水产品,可减少市场对野生鱼类资源需求的依赖,也是逆向保护渔业资源的有效方式。

猜你喜欢

祁门渔业资源渔政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东海渔业资源重建的智慧技术思考
中韩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青岛举行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
考察基层渔政执法机构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
祁门红茶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衡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举办衡水市渔业执法培训班
祁门傩舞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全民健身视角*
理学、商业与宗族——祁门韩楚二溪汪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