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16-03-14李国芳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9期
关键词:沙盘财会应用型

李国芳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 嘉兴 314051)

1 前言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型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原来的重学位转变到了学位与能力并重的需求。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提出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将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人才多样化,促进就业创业重要职责。转型过程中,独立学院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2 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框架

财会专业实践是一项将财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结合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经验,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充分体现“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创新”原则,以校内实训为基础,校外实践为拓展延伸,构建了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2.1 校内实训

2.1.1 手工做账

手工做账通过模拟一家企业简单但较为完整的经济业务,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到编制财务报表进行操作,从实务上刺激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去发现问题,寻找理论知识点。从而做到“理论源于实践,又反哺于实践”。

2.1.2 课程实训

课程实训是以专业主干课程为基础构建的实践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税法、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实验内容紧扣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操作,更深入的理解基本理论与核算方法,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2.1.3 沙盘实训

在第四学期的暑期短学期中,开设了ERP沙盘模拟实训,使学生对企业经营过程有整体概念意识,综合学生所学的管理、营销、会计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仿真模拟企业经营的真实情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训完成后,鼓励学生“强强联合”参加ERP沙盘模拟大赛。

2.1.4 软件实训

本阶段的实训主要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财会相关软件的应用。应用财务软件从建立账套开始,对财务的总账、应收应付、固定资产、薪酬等模块进行模拟操作,最后生成报表。

2.1.5 综合实训

相对于ERP沙盘实训,综合实训项目更侧重企业财会的真实情景,通过全真扮演企业各个财务角色,进行财务成本管理、费用核算等来进行企业经营决策,完成各种账务处理,纳税申报等完整的会计业务流程。

2.2 校外实践

2.2.1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项目安排在大二结束的暑期。学生忙完了通识课程与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即将步入更多的专业课学习阶段。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通过调查、参观、访问企业财务人员工作,了解市场岗位需求,通过认识实习来了解财会行业。

2.2.2 技能实践

技能实践项目安排在大三结束的暑期。此时,学生专业功底基本扎实,学校在上海、嘉兴等地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银行等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向实践基地输送学生,跟从资深会计人员熟悉行业会计特征,了解企业会计特点,初步进入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开始适应办公室环境,培养职业道德,提升专业素养。在此阶段,也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资源,寻找实习单位。

2.2.3 专业实习

在第七学期,学生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后,留有1个月的时间集中进行专业实习。恰逢年底事务所业务量大增,对实习生需求量旺盛。学生可以跟随所里的老师做代账工作,跑外勤,参与企业审计等业务。

2.2.4 毕业实习

第八个学期,学生进入到就业阶段,同时完成最后一门大课程——毕业论文。学生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撰写毕业论文。此时的实习基本上与工作进行接轨。

3 结语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组合有着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完善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任重而道远。高校教师需要走向企业了解社会实质需求,企业会计师应该走进校园参与授课以及培养方案制定,甚至于在企业设立课堂对学生进行现场培训,将员工引入高校课堂进行理论升华,“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必将带来全社会的共赢。

猜你喜欢

沙盘财会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