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现场

2016-03-14

东方艺术·大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美术馆艺术家

异质共生—2016国际当代艺术展

2016年1月23日,由蔡青策划地“异质共生-2016国际当代艺术展”开幕式在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邀请的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实验艺术家,他们都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里很卓著,或者是显露出了才干的年轻艺术家,另外,展览还专门请来几位外国艺术家来参展。这些中外艺术家聚集在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以实验性研究性的艺术展览形式表达,重点强调在艺术表达上的开拓能力,力求达到创作上的新突破,追求精神上的超越。此次展览共分三个部分“实验- 超越”“重生- 扩展”“沟通- 共融”,旨在唤醒大众对现实处境的关注,摆脱虚拟世界对人类的操控,探索现实中感知和体验个体生命价值的渠道,摆脱宗教,种族,国家的桎捁,寻找异同共融的天地。

2016邢罡个展:极

2016年1月1日,“澐极—2016邢罡个展”在厦门海栖堂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澐》系列是邢罡2012~2013年初创作,源于对海平面的思考和视觉感官的平复,逐步淡化了形象本身,直至后期走向地平线的绝对,这也是下一时期“元”系列的萌芽。《澐》系列,关乎一种力量的表达,视觉平静,由虚薄尝试进入虚空的探索。当每个观者近距离面对这批作品时,心灵上或许会感知一种理性思维下的激奋与澎湃;那种缓缓而来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只有虚空能量的撞击才能回旋般地崛起,而后慢慢将这种巨大的力量,平复于自然。从2007年以来,邢罡关于“与水墨有关”的语言探索:从“冰山”能量的宇宙剧场意象(2007~2012),到“澐”的力量、势能和风水意象(2012~2013),到“元”的零媒介、零维度、对灵性信息空间的攥取和封存(2013~2015);近十年的时间,他走完了这三部曲,这正好暗合了精神分析学的弗洛伊德--荣格--方迪这三个人各自代表的三个历史阶段。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4”在民生美术馆开幕

2015年12月26日,“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4”在北京民生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共同主办,朱青生教授担任展览策展人。这个展览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伊始就确定的学术研究展览,通过“一年之鉴”这一时段性学术方法系统性的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2014年的整体状况。2014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全面公共化的转折点(例如,十二届全国美展首次纳入“实验艺术”)。自1979年改革开放至1984—1985年现代艺术运动以来,中国的当代艺术终于完成了从自发探索到被体制接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现代艺术不仅参与其中,也是与创新社会和创业的国策相对应的精神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4”现场展出了132位年度选入年鉴著录的艺术家的2014年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包括37位艺术家的原作,创作种类涵盖了架上绘画、影像、装置、行为记录等。这些作品是《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辑部以2014年全年3000件左右艺术界的事件、10000余篇发表的文献、几千位艺术家的活动档案为根据进行甄选,在征求编辑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并修订补充后的结果。据悉,此次展览将跨年呈现,展期自2015年12月26日到2016年3月20日。

“湖湘文脉—当代艺术邀请展”在圣之空间开幕

2016年1月17日,由北京电影学院当代艺术研究院、潇湘电影集团联合主办,圣之空间协办,著名艺术批评家杨卫策划的“湖湘文脉—当代艺术邀请展”在北京圣之空间开幕。本次展览是对湖南当代艺术近三十年来所取得成就的一次深度剖析和梳理,蔡东、党朝阳、段江华、冯放、何汶玦、贺大田、胡建斌、黄建成、黄礼攸、坎勒、李路明、刘采、刘鸣、孟宪文、孙立军、杨珺、杨劲松、袁庆一、张卫、张方白、邹建平等二十多位艺术家参加了展览。

在开幕之前,展览举办了意义重大的学术研讨会,著名艺术评论家朱青生、彭锋、王小箭、杨卫、邓平祥、曹星原及著名诗人、作家、《诗刊》杂志副主编李少君等参与了研讨会并就“湖湘文脉”概念与当代艺术中的湖湘艺术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策展人杨卫表示,在全球化不可避免的成为主流的今日,“地方性”依然具有不可回避的重要意义。而地域文化艺术对当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也是当代艺术中的重要课题。

长白绘—学院艺术邀请展

1月14日在宋庄筑艺空间举办了一场地域化群体的“长白绘—学院艺术邀请展”,集中展示了三十多位吉林籍艺术家的作品,对吉林艺术及艺术生态进行一次深度的挖掘和推介。

此次展览由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吉林建筑大学主办,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北京筑艺空间承办,朱乃正艺术研究中心协办,由著名理论家曹星原担任学术主持,筑艺空间负责人刘树龙担任策展人。《长白绘》不同于其他以地域命名的展览,因为这个群体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地域的桎梏,相反,艺术家们把大家共享的人文渊源作为凝聚力。有些以地域命名的展览常常将风格与地域加以捆绑,殊不知,这样的捆绑恰好使自己的艺术受到了局限、凡是界定狭隘的艺术风格,最后都流于无法后续的境地。而长白绘的艺术家,仅仅以出自东北长白山麓为定义,不仅没有风格的囿限,没有性别和年龄的要求,甚至连材质媒介都彻底放开。因此长白山麓这个概念成为“来自长白”而走出长白,它否认了一切流派和门户概念,剔除一切横亘在艺术自身的种种无谓的材质和风格的划分、以长白精神重新整合了各家各户、从而形成一个新型的艺术合作与共赢模式。

另外,在展览开幕后,还举办了一场学术研讨会,曹星原老师作为学术主持,邀请于洋、尹丹、张谧诠、张冬红、张辉、吴晓鸥以及参展艺术家共同就“长白绘”的概念与当艺术中的地域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异置—汪一舟个展

2016年1月30日,由今日美术馆主办的展览“异置”—汪一舟个展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开幕。这是艺术家汪一舟首次大型个人装置展。什么是异置?它是指艺术家不仅在物理空间上颠倒了正常的视觉秩序, 而且在观念上表现出改变物态的企图,即以柔软的宣纸作为媒介,将之转变成倒悬的三维山水。从而形成了展览的 “异置”形态。

本次展览由著名策展人黄笃策划。是艺术家对线的多变性和韧性的主观发挥,让绵延的线编织立体的山景,以褶皱的山形暗示了水的存在。在山与水的关联与对比中生成其符号的意义链,使静与动、轻与重、疏与密、简与繁尽显于山形。在这样的视觉秩序中,让参观者亲自置身于这一奇异的景观,并融入神游之境—或是意念的山水,或是漂浮的云朵,或是游动的水母……

云间—蔡志松个展

2015年12月19日至2016年2月27日,上海狮语画廊带领观众走进雕塑艺术家蔡志松一个如梦如幻的综合性个展“云间”。

“云间”是艺术家蔡志松2015年一次总结性的展览,不仅将综合呈现《故国》《玫瑰》《浮云》三大系列的作品,还展示了近年的新作《云舟》《云景》等作品。从2014的展览“云端”到2015的“玫瑰云景”再到这次的展览“云间”可以看出艺术家创作状态以及对人生阶段体察的细微变化,从近至远再深入其中,是跨越,是欣赏,是享受的过程。《云舟》是近两年的新作,以头盖骨为原形合金铸造,象征坚固的概念认识;内侧贴金,象征人类智慧;主观意识虽无法达到客观世界的边缘,却可以用概念为舟到达彼岸。回顾历史,体察爱情,人生无常,般若智慧到彼岸……过程和结果哪一个重要,让我们此次展览中思考……

古质今妍—李巍松画展

1月6日, “古质今妍—李巍松画展”亮相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李巍松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人画家,痴迷丹青多年,其笔下风物广大如临岱岳,精微如描蝉翼。展览共展出了李巍松今年创作的佛释人物、山水、花鸟画作近百幅,呈现了温文典雅的笔墨和沉静脱俗的画境。担纲此次展览艺术主持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评价李巍松笔下的佛释人物“开脸法相庄严,而衣纹之飘逸灵秀,‘吴带当风不能尽其妙诣高致。”

李巍松一直追求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但也融合了自己作为当代青年画家新的元素,他形容对于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在渴望传统的基础上能够生发出新的面貌,“拿捏”的尺度要把握好,多一分不美,少一分则差强人意。李巍松视张大千为偶像,张大千的“师古”、“师自然”、“师心”等倡导,其最是会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千人一面是我们这代人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个人面目不是与生俱来,但一定要找到。”在他看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博大精深,自己“古质”略有一些了,但“今妍”还须再追。在谈到孩子学画最重要的是什么时,他用“酷爱”来形容他当年对绘画的追求,并对青少年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绘画文化提出了期望。

80后的现代主义

当下发生的艺术就一定是当代艺术吗?2016年1月9日,策展人孙艺玮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邀请了周栋,郭剑,赵博,陶发,荀贵品,鞠方,张子叶7位80后艺术家举行的“80后的现代主义”展览在北京索卡艺术中心开幕。这些艺术家都选择用架上绘画为主要的创作方式,以强烈的个人化的图式表达,在不断的艺术探索过程中,进行着各自在当下的现代主义艺术实践。

在策展人孙艺玮看来,没有放弃绘画,作为画者,就意味着没有放弃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最终的呈现依旧追求着“艺术美”,没有放弃形式主义的表达诉求。邀请的这7位艺术家创作风格各异,唯一的相同点是都为80后,都选择用架上绘画为主要的创作方式,进行着各自在当下的现代主义艺术实践。这些年轻的80后艺术家,他们在创造新的绘画语言的路上,以强烈的个人化的图式表达,在不断的艺术探索过程中,丰富着现代主义艺术的面相,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此展将持续至3月6日。

今格艺术中心开幕展:绘画的故事

2015年12月26日,“绘画的故事”作为今格艺术中心的开幕展开幕。此次展览由朱彤策划,展览邀请了蔡磊、陈可、贾蔼力、李昌龙、罗荃木、马轲、马灵丽、欧阳春八位活跃在一线的“70后”当代具象艺术家。从整个展厅展出的二十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这八位艺术家虽然均为具象艺术家,但是他们作品的风格各异,跨度也很大。这应该是策展人朱彤有意在呈现绘画面貌在当下的多元性。

策展人朱彤在开幕式上说:“今天参展的八位艺术家或其他的一些艺术家他们体现出新一代艺术家对艺术自由表达的各种方式,这些才是中国艺术、中国未来绘画的希望,只有这样中国的艺术才有新的可能,在未来能真正在全球化中取得我们在世界上真正的位置。”

中国当代绘画一直伴随着过度的文本解读和社会学阐述,反而将作品本身的属性在文字与他人的“构想”下而被遮掩。就像本次参展艺术家李昌龙的作品,虽然从表面上看他的作品《伞先生》很理性、很干净,其实背后是无数次被覆盖的只言片语与图像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会成为关注的焦点,作品本身带给观者的最直观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这八位艺术家摆脱了当代艺术早期符号化、图示化的各种肤浅的风格模式,用心体会这个“绘画的故事”,你会感受到他们艺术语言背后的坚实与成熟的气质。

展览将持续到2016年3月7日。

“2016猴年第二届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圆满收官

2016年1月7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事务中心、北京今日美术馆承办,北京市侨办作为支持单位的“2016猴年第二届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经过四个多月的征集圆满收官,共收到来自全球的参赛作品2000余份。

延续第一届大赛的成功经验,此次大赛扩大了全球征稿范围,得到全球设计爱好者、设计机构的广泛参与—在华26 国大使馆文化处,106所国内外艺术院校,全球71所孔子学院,及50个中国驻外使馆,收到来自10个国家、30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的2000余件参赛作品,作者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4岁。赛组委会邀请在各自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八位评委组成评委团,经过一周的公开评选,精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大赛通过连续两年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优秀的传统生肖文化汇聚了高水平的设计人才及丰富的设计作品,为“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成为集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创业、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品牌积蓄力量。据悉,所有获奖作品将在2016年“欢乐春节”活动期间通过国内外权威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并择优制作成衍生品,作为2016年“欢乐春节”活动的纪念品。

时代的记忆:民生二十周年行庆藏品展

“时代的记忆:民生二十周年行庆藏品展”于2016年1月19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的举行适逢中国民生银行20周年行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从民生美术机构丰富的藏品中筛选出部分精品予以展出,在纪念行庆的同时回馈社会公众,期待唤起对这个时代的共同记忆。收藏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经过多年的发展,民生美术机构的收藏达到了可观的规模,并建立了藏品保存、研究、维护和展示的系列制度和条件。近10年来,民生银行旗下的民生现代美术馆亦举办了大量优秀展览,不仅研究梳理了若干方面和专题的艺术史,并在业界发起多项国内外交流协作。此次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协办。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3月20日。

情境立方体—邓箭今和他的学生们

2016年1月12日,“情境立方体—邓箭今和他的学生们”于 在21空间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杨小彦与胡斌共同策划。展览一共展出邓箭今和他的12位学生共13位艺术家约110幅作品,包含油画、装置、版画、多媒体等多种类型。其中除邓箭今外的12位艺术家分别是:陈姝墨、韩建宇、莫頔、莫希亮、彭杜、商怡然、孙嘉旋、王可钰、谢莉斯、张婧、郑梓程、庄鸿杰。邓箭今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形成一种具有个人风格的表现主义造型,被批评家标识为“超越新生代”。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开放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很多学生。不同于以往从老师到学生的单向传达,这种影响涵括情感、学科、问题以及艺术与社会环境因素等,像一个多维的综合体,使得学生的思想和灵感在这个多维的空间交互激发。在这些学生当中,既有对自我的审视与剖析,又有对新的视觉感官环境的表征,也有对图像与语词关系的观念化思考等等,这些探索既与其所置身的情境氛围有关,又需要建立在自身感受和趣味之上。此次展览是21空间美术馆“×××与他的学生们”一系列展览其中的一个,他们旨在通过这一系列的展览呈现出变革中的学院新现象,以及这种新现象影响下的艺术生态状貌。

境域—董志栋、尹茂健双个展

2016年1月9日,由58艺术网主办的“境域—董志栋、尹茂健双个展”在798先声画廊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董志栋与尹茂健34件作品。从表面上看,董志栋和尹茂健聚的作品大相径庭,但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艺术“境域”。董志栋的画面是一个与现实世界似是而非的虚幻景观世界。他将现实中的具体事物剥离出来,成为自己创作中的主体元素,并弱化其与现实的关联,加强物体本身的独特性。他的画面色彩简单、柔和,主体与背景的边界模糊、融合,使得整个画中的世界虚虚实实,难以捉摸,却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具体描绘。背景的留白造就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将画面中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隔开,而也正表现了董志栋细腻的内心世界。尹茂健的艺术境域似乎有更多理性的规则。在他建立的法则下,材料有条不紊的层层排列,组合,不断重复。他彻底将感性元素从自己的创作中抽离出来,讲究理性,秩序,反复。然而在这种看似机械理智的材料堆积下,是一个艺术家独自构建的,无法被还原的“景观”。尹茂健擅长使用色彩与点,线,面组合共同建立一个更加纯粹抽象的世界。

罗中立奖学金十周年回顾展

2015年12月26日,由四川美术学院暨浩然艺术与教育基金主办的“罗中立奖学金十周年回顾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启。此次展览是继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美术馆的展览后,集体移师北京的又一次整体亮相。

罗中立奖学金从2006年起得到海外华人仇浩然先生的大力支持得以重新启动。本次“罗中立奖学金十周年回顾展”由何桂彦担任策展人。展览共展出这十年中获奖的25位艺术家的55件作品,相对全面的回顾和梳理了“罗中立奖学金”10年来的成果。此次展览的艺术家,是由罗中立奖学金总负责人罗中立邀请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艺术家隋建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李旭、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馆长田霏宇、M+希克高级策展人皮力、四方美术馆创办人陆寻等组成的展览学术委员会以投票的方式评选而出。他们分别是:蔡雅玲、崔新明、范安翔、耿雪、郝量、金亚楠、庞智卿、任倢、翁劼、张如怡、蔡磊、冷广敏、刘亚洲、刘玉洁、罗丹、马文婷、彭汉钦、王从义、王之博、肖旭、徐跋骋、叶淩瀚、于瀛、袁远、翟倞。此次展览还设立了“罗中立奖学金与四川美术学院”特别版块,邀请罗丹、彭汉钦、肖旭、刘玉洁、马文婷5位四川美术学院留校或毕业的往届罗中立奖学金获奖或入围艺术家参加。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美术馆艺术家
当代艺术看得懂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去美术馆游荡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美术馆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