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no:从黎明到最后的黎明

2016-03-14兰乂爻

东方艺术·大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弦乐黎明吉他

兰乂爻

兰爻

自由撰稿人。以持观望与敬畏之心为荣的阅读者。

专栏简介:

日本现代派先锋音乐,内容涵盖前卫电声、噪音实验、自由即兴、新迷幻等多重领域,以其风格之诡异、形式之丰富、奇人异士之多,已经在现代音乐世界里形成一派神秘而独立的景观。本专栏文章意图并不在于对形式概念和流派类别进行划分介绍,因为许多界线本来就是模糊不清的,尤其在先锋音乐领域,分类常常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每一位音乐家本人的音乐探索之中,往往凝聚着更多关于形式的真理。

菊与刀的狂热信仰

日本器乐摇滚团体Mono,是由Takaakira Goto(以下简称TaKa)于1999年一手操办起来的乐队,TaKa担任乐队的吉他手,其余成员分别为吉他手Yoda、钢琴及贝斯手Tamaki和鼓手Yasunori Takada。在后摇的世界里,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Mono都是一个不能被略过的名字,它也被认为是日系后摇中最神圣的典范。

Mono的形式特征是明显的。一方面,它被认为具有实验摇滚和自赏派音乐的显著特征,采用极简化的编曲方法,主音吉他和节奏吉他都大量运用混响、失真和延迟效果,长时间低沉单调的和弦反复、扭曲爆裂的声波和层出不穷的噪音音墙。旋律先是慢慢被确认、被烘托,随后一点点被消耗、被淹没,最终趋向于无形。另一方面,它受到古典主义音乐的强烈影响,集中表现为摇滚乐器与交响乐器的结合,许多人因此将Mono定义为后摇滚中的交响乐。

在Mono身上,无比清晰地体现着日本传统文化中“一手持菊,一手执刀”的暴力美学思想。在对Mono进行描述的时候,有几个词语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例如“爆发”,例如“气势恢宏”,例如“戏剧性”,例如“黑暗”,例如“毁灭”,例如“希望”。聆听Mono的过程,类似于一种跋涉,你会感觉自己置身于幽暗深长的隧道里,在无边无尽的恐惧中,只能朝着远方的微弱光亮不断前行;也类似于一种追逐,一场艰辛的、但是徒劳的搏斗。激烈的、密集的鼓点和镲片,在接近高潮时混乱得近乎疯狂。即便明知道最终会是失败,一切已无可挽回,却依然不能说服自己放弃。这旅程残酷而华丽,它与我们生活中的若干现实是多么相似:一个破釜沉舟的抉择,一次不计后果的奋斗,一番饮鸩止渴的挣扎,一场毫无希望的爱情。因此,投入在Mono的音乐里,总有人会流下眼泪。在他们的生命之中,必定也进行着某种执拗并且绝望的坚持。

面对庸俗的美好、毫无悬念的抒情、没有经历过黑暗的喜乐,Mono表现出彻底的冷漠。这冷漠,你也可以说它铁石心肠。一个个细腻、敏感的音符,如同一朵朵精致盛开的樱花,它们总是在乐曲的开端之处毫无知觉地绽放,为一场注定以悲剧告终的宿命埋下伏笔。

不能被遗忘的现场

对于一个乐队来说,当然有两条旅途。一条是向内的,自我关照的,探索和反省式的旅途;另一条是向外的,自我折射的,开放且充满表现力的旅途。

自乐队成立以来,Mono音乐生涯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巡演中渡过的。2000年,Mono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包含四首作品的EP《Hey, You》,随即开始了在美国、瑞典等地区的巡演。此后,伴随着每一张新唱片的产出和乐队的发展,Mono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大音乐节上都出现过他们的身影。正是这一条光辉的旅途,给Mono带来了不朽的荣誉和成就。

2001年,在日本本土巡回演出期间,Mono进行了第二张专辑《Under the Pipal Tree》的录制工作。这张专辑由被称为“美国现代音乐中的后现代主义者”的音乐人约翰·佐恩(John Zorn)设立的前卫唱片公司“Tzadik”发行,它赢得了众多好评。专辑中的大部分曲目,都是在一天之内现场录制完成的。这种在录音室里模拟现场演出录制唱片的方法,后来成为Mono的惯例。无论是简单纯粹的四人组,还是加入交响乐团的合奏,Mono的专辑录音过程,都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室内现场。从2004年的《Walking Cloud and Deep Red Sky, Flag Fluttered and the Sun Shined》到2009年的《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Mono与音乐制作人Steve Albini进行了长期的合作,因为他们认为,这位芝加哥录音工程师可以准确地捕捉到一个现场乐队的原始情感。

现场,对于Mono是重要的。唯有在现场,音乐的情绪和爆发力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为了制造出不能被遗忘的现场,Mono对舞台的布局和乐手的表现力进行了诸多探索。乐曲被融入到强烈的视觉体验之中,舞台氛围被营造得非常丰富,四个乐手的肢体饱含情绪地晃动,犹如徜徉在另一世界。更不要说,在他们身后,常常有一个对于摇滚现场来说略显庞大的交响乐团,正襟危坐,蓄势待发。这样的舞台,注定是吞没性的。Mono的现场演出,因此给许许多多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弦乐,交响的色彩

“我从没学习过乐理知识,但是我想要充分理解古典音乐或者交响乐所表达的内容。”这是Mono的主音吉他手Taka在一次采访中所说的话。

在乐队的第一张EP里,Mono呈现出最纯粹的摇滚器乐组合,然而,从2001年的第二张专辑《Under the Pipal Tree》开始,这个四件器乐摇滚乐队便把弦乐纳入了创作之中。随后,2002年的专辑《One Step More and You Die》以及2004年的《Walking Cloud and Deep Red Sky, Flag Fluttered and the Sun Shined》,Mono使用了弦乐四重奏;2006年,在专辑《You Are There》中使用了弦乐五重奏;在2009年发行的专辑《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弦乐的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并与电声进行了堪称完美的结合。电吉他的精细旋律,加上瑰丽壮阔的弦乐铺底,一如既往的悲壮直达心底。这一次与Mono合作的,是一个包含28件乐器的室内管弦乐团。

弦乐往往是古典交响的象征,而Mono似乎深谙用弦乐表达更为充沛的情感之道。在后摇创作中加入弦乐,Mono不是第一个,但对于弦乐的恰如其分的使用,却使得Mono的风格更加成熟。他们抹除了弦乐在交响作品中复杂的旋律和多重的变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具有强劲推动力的长音符,似乎为乐曲铺垫了一层故事性的基底,而那些摄人心魄的齐奏,更是能够将音乐的氛围不断推向高潮。

从黎明到最后的黎明,以及黑暗的射线

Mono的第一张EP《Hey, You》,在很大程度上受到80年代美国摇滚乐队音速青年(Sonic Youth)的影响,在电吉他制造出的巨大、吵闹的噪音之下,蔓延出一种模糊的空间感,把声音变成一种永无止境的旅行。随着乐队音乐品味的扩展,Mono从历史上吸收了更多优秀的音乐基因,例如德国古典作曲家贝多芬,意大利电影配乐师Ennio Morricone,以及波兰极简主义作曲家Henryk Górecki等等。在一次采访中,Taka曾提起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对于自己的影响,尤其是他所拍摄的电影《破浪》,这使Mono更加专注于思考音乐在表达情感方面所能到达的高度与深度。

在《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以后,Mono的音乐似乎变得更加感性,更加细致。如果说,在那之前的作品都如同在冰冷的黑暗的整体中泅渡,那么在那之后,一切都破裂成了碎片,他们开始凝视人生中更加微观、琐碎的情感和体验,回归内在,回到自我的根基之中,搜寻生命中的奇迹、往事,关注自我的成长。

《For My Parents》便是这样一张专辑。这是一张献给父母的专辑。在这张专辑里,Mono延续了一直以来流畅、简约的乐曲结构。同样是扣人心弦的吉他旋律作为开端,却比以往多了些温情,少了些不安;同样是层层推进、跌宕起伏的音墙,却比以往多了些思念和眷恋,少了些残酷。

每一个乐队在发展到巅峰时,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去超越自己。有些乐队在到达这一点时,便停下了脚步,不愿摧毁自己一手搭建起来的城堡。在这城堡里,一切想象力和感受力,都在高墙和陈旧的空气中消失殆尽。然而,Mono却尚未停止变换和探索。专辑《The Last Dawn》和《Rays of Darkness》就这样诞生了。这是Mono在2014年10月几乎同时发行的两张专辑,分别命名为“最后一个黎明”和“黑暗的射线”(或者“黑暗光束)。值得一提的是,在《Rays of Darkness》中,Mono彻底抛弃了十五年来引以为豪的弦乐,回归到最初的摇滚四大件,继续对于电声的探索。

这两张最新的专辑,如同一个故事的两面,也如同绝唱,揭示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理念。两张专辑的封面,便是最好的阐释:在最后的黎明里,所有的鸟儿和人都飞向了天空,但这绝非重生,而更像是最后的赞美;在随后到来的黑暗里,我们看见鸟群的尸体,人的身躯毫无生命感地向下坠落。难道,这就是Mono在音乐中所探寻到的生命的终局吗?倘若黎明将不再到来,那么Mono十五年来所不懈追逐的那束光亮,是否也将从此消失?

推荐专辑

《You Are There》

2006年

这是Mono自成立以来,发行的第四张专辑。这张专辑,被Mono的许多热爱者奉为珍宝。它延续了Mono一直以来的风格,恢弘、大气、悲壮,一气呵成,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这张专辑所收录的乐曲,可以让人领略Mono式的平静与爆发。完整听下来,头脑中便已翻江倒海。一曲十五分钟半的《Yearning》,前半段的和弦与旋律编织得丝丝入扣,在第七分半的时候突然爆发,把人吓得心惊胆寒,不失为奇异的倾听体验。

推荐曲目:

《Yearning》

《Are you there?》

《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

2009年

在这张专辑里,你可以听到弦乐和电声最完美的结合,这也是Mono在风格转变之前最为成熟的专辑。无论是乐曲的结构还是吉他的表现力,都处理得十分贴切、饱满,没有任何缝隙让人再去关注其它。从《Ashes In The Snow》两条相互交织的旋律开始,在细碎小声的颤音中,弦乐无比慵懒地铺展开这趟旅程—向不朽的风致敬。你可以闭上眼睛,沉醉于壮丽忧伤的抒情里,也可以想象风吹起的树叶和细小的灰尘里所预示的一切生命。

推荐曲目:

《Ashes In The Snow》

《Follow The Map》

《Rays of Darkness》

2014年

这是 Mono最新的专辑,也是他们十五年来首张放弃任何管弦乐器编配的专辑。我们可以说它是跨越,也可以说它是回归。总之,对于Mono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这张专辑,也被认为是Mono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张。它犹如一曲挽歌,充满了焦灼的、末世般的情绪。从第一首《Recoil, Ignite》开始,后退,燃烧。一条旋律不断重复,步步紧逼,终于,在吉他的快速交替拨弦里,巨大的、毁灭性的音墙压倒一切。希望与绝望,爱与恨,极乐与极悲。在这里甚至出现了人声,这对于Mono也算是绝无仅有,但那充满粗糙金属感的声音,无疑只是加重了这片黑暗的深度。

推荐曲目:

《Recoil, Ignite》

《The Hand That Holds the Truth》

猜你喜欢

弦乐黎明吉他
自制吉他唱摇滚
黎明之光
黎明之子
美若黎明
自己做吉他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黎明
我的吉他学习之路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八)——第八弦乐四重奏oP. 110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七)—— 第七弦乐四重奏 op.108